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沈正宁 《经济师》2005,(6):21-21,23
文章从信息技术对企业组织结构的关联因素的影响,分析了信息技术对企业组织设计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论信息时代的企业组织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世伟 《财经科学》2007,(10):83-89
企业组织是随着社会发展而动态变化的.认为企业以层级制为基础的组织结构逐渐显得僵化和不足,已不适应信息时代企业发展的要求;信息技术的成熟应用,经济全球化导致的市场竞争加剧和消费者差异化的需求等,是信息时代企业组织变革的诱因.同时,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企业组织变革奠定了技术基础.企业组织变革趋势表现为管理层次扁平化、内部关系网络化、企业经营虚拟化、企业组织集群化.  相似文献   

3.
网络经济下的企业管理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信息技术的发展促成了网络与经济的紧密结合,形成了网络经济的新经济形式。一种新经济形态出现,必然引起企业外部环境及内部组织的深刻变化,进而引起企业的管理理念、组织结构、管理模式发生变革。  相似文献   

4.
企业网络与中国企业集团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多个独立企业法人以相关业务长期合作为联结内容,现代网络信息技术为联结手段而结成的企业网络组织,是符合当代经济环境的一种新型组织形式。企业网络为中国企业集团发展提供了一种新模式:重视企业集团以契约和一般参股的方式联结,激活子公司主动性,跳出单体大企业组织结构的藩篱,使集团组织结构从金字塔式的层级制向网络型演变,使企业集团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有效地获得协同效应和规模经济。  相似文献   

5.
电子商务的发展与企业组织结构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孙艳 《经济问题》2002,(1):48-50
信息技术及以此为基础的电子商务的发展,推动了企业内部组织结构的变革。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交易费用理论,首先分析了工业经济时代的组织结构,提出网络技术的发展大大降低了市场交易费用,企业不必将市场交易带来的成本内部化,更倾向于形成一种具网络化特点的企业组织结构,进而将这种网络化的企业组织结构构分为生产性和非生产性两种类型,并分析了其各自的运作模式特点。  相似文献   

6.
一、信息技术对企业组织的影响从现代科学系统论的观点来看,企业组织又可以被看作是复数的决策主体(个人或组织)编织成的一个传统正传递系统。而今日的担负信息的处理、贮藏、传递的现代信息技术,正是它构成了组织成立三要素之一的信息传递的技术基础。因此,我们甚至可以说,现代信息技术已成为决定企业组织的形态、企业组织的存亡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早在20世纪50年代,经济学家就曾预言:信息技术的发展会促使组织发生巨大变化。从50年代到现在,组织结构已发生了重要变化,尤其是进入SO年代以来,组织的变革与创新已成为世界性的…  相似文献   

7.
网络经济中的企业组织结构:基于交易费用理论的考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孙艳 《财经科学》2002,(2):59-62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形成基于互联网进行资源分配、生产和消费的网络经济形态,并推动了企业内部组织结构的变革。本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交易费用理论,首先分析了工业经济时代企业的组织结构,提出网络技术的发展大大降低了市场交易费用,企业不必将市场交易带来的成本内部化,更倾向于形成一种具网络化特点的企业组织结构。本进则将这种网络化的企业组织结构划分为生产性和非生产性两种类型,并分析了其各自的运作模式特点。  相似文献   

8.
近些年,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软件技术应用在提高企业绩效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本文主要分析软件技术应用如何通过组织结构、业务流程与组织学习这三条路径对企业绩效实施影响。  相似文献   

9.
应用信息技术 重组企业流程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现有企业的职能细分化,业务专门化的管理方式已不能很好地适应信息技术和竞争环境的革命性变化,企业需要整体优化发展,信息技术提供了集成企业管理的技术路线,而BPR则提供了企业业务重组,人员重组,组织重构这一条组织路线的思想和操作方法,二者的结合,是在集成基础上的技术路线与组织路线的趋同,以适应信息经济时代企业管理的要求,讨论了信息技术流程重组中的应用模式和两种典型重组方法的信息系统结构。  相似文献   

10.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管理系统的广泛应用,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促进和推动了企业的成长,为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在信息时代,任何一个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不但要理顺企业信息化和管理创新的关系,而且更要主动顺应现代科技革命发展的潮流,大力推行组织结构变革、人本管理和企业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1.
产业集群的蓬勃发展使得集群政策开始成为各地区地方政府推动本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成长的重要政策工具。来自国内外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发展实践中的大量证据表明,政府政策正在成为各地产业集群培育或发展的重要措施。本文将总结美国、意大利等国家推动产业集群发展的成功政策经验,提炼国外先进地区政府运用产业集群的政策启示,为我国地方政府推动本地区产业集群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政府与市场的划分,取决于人类生活所同时面临的两种不同性质的风险。损失风险属于公共风险,归政府治理;机会风险属于私人风险,归市场治理。市场经济就是风险经济。市场机制就是在一定的制度环境下,市场主体自主地将自己的产权与他人进行交换的风险机制。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就是向市场注入风险机制,解决制度环境、市场主体、产权制度、行政垄断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当老年产业受制于市场的不成熟、不完善而无法顺利形成良性互动式发展趋势时,由政府介入解开市场与企业间的“死结”就成为一种必然的要求。政府应针对不同性质的领域采取不同的对策。对老年产业竞争性领域的政府对策和非竞争性领域的政府对策问题作了分类研究,并着重对老年产业竞争性领域提出了发展思路和可以采取的具体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4.
公共政策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吴鸣 《经济问题》2004,(5):12-14
任何一项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都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关键在于这种代价能不能承受,值不值得承受。经济学与公共政策有着密切的联系,即使是一些看起来与经济问题无关的公共政策,如果细心分析总是可以发现其中的经济学逻辑。这一逻辑告诉我们,公共政策是通过比较其成本和收益而产生的,公共政策存在的理由在于它的社会成本小于以市场和企业自行解决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5.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产权可进入市场流通,实行土地资产经营,对此人们已没有疑问。但土地是否有价值(劳动价值),如何确定土地价值与价格,在认识上大相径庭,由此产生种种不同的土地价值观。深入研究土地价值问题,不仅对研究地租地价理论十分必要,而且对研究土地产权流转、土地市场的管理、土地金融等等土地经济问题都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一、三种不同的土地价值观 对于土地价值这样一个基础理论问题,理论界有所谓无价值论、全价值论和土地价值二元论三种分  相似文献   

16.
论公私法划分与市场体制的演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而法治社会的建立和法制的完善则是一个在政府积极推进,社会与国家博弈以及社会交易等各种因素合力推进中逐步发展的制度演进过程。本文从比较西方公私法的划分以及在实践中的作用的角度,从法理学层面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制建设的基础和制度安排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会计工作与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是企业搞好经济管理工作的立足点。论述了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以及单位负责人在本环节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于2011年1月正式开通的昆明一丽江铁路(以下简称昆一丽铁路),一方面大大改善了丽江旅游业的可进入性,另一方面则大大减少了前往丽江旅游者的费用开支,从而促进了丽江旅游业进一步的繁荣发展。从旅游者的视角,就昆一丽铁路的开通对旅游者前往丽江旅游盼决策以及在丽江旅游经历产生的影响做出评价,旨在评价这一可进入性的增加对前往丽江旅游者的旅游决策及旅游经历的影响。另外,还验证了火车旅行对旅游者选择丽江作为其旅游目的地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为了深入探究全球性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并对转型的中国经济以有益的启示,在自由与制度辨证关系的基础上提出金融自由化的本质是自由与制度结合的理论观点。在这个观点的基础上提出金融危机是“错误金融自由化”的假说,并以理论和实际数据验证这个假说。验证的结论是,此次源于美国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是错误金融自由化的结果,而非金融自由化制度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蒋年云 《开放时代》2002,25(6):85-90
确立国有企业的利益主体地位不能单纯地注重在所有制的性质上,而应立足于财产的占有方式。由国有企业产权运动历史发展的四个特征规定,在再生产的过程中,其本身必然地会发生财产主体的背离。国有企业利益主体二重化是国有产权的异化,同时二重化的利益主体又是统一的,并对代表全民的国家利益主体进一步地规定。国有企业利益主体二重性跟马克思提出的“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建个人所有制”的预测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