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1994年以来,我国国际收支除个别年份外,都保持经常项目与资本和金融项目"双顺差"的格局,2006年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2499亿美元,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100亿美元.2006年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为10663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2475亿美元.这一方面,显示了我国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成绩和进步,另一方面,也掩盖了我国国际收支顺差背后所担负的成本与风险.文章从国际、国内两方深入分析了"双顺差"存在的原因,并对其产生的后果进行了简要的分析,重点对其给我国带来的弊端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最后根据我国实际情况,详细具体地提出了一些颇具可行性的调节我国国际收支平衡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自1994年以来,我国国际收支除个别年份外,都保持经常项目与资本和金融项目“双顺差”的格局,2006年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2499亿美元,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100亿美元。2006年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为10663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2475亿美元。这一方面,显示了我国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成绩和进步,另一方面,也掩盖了我国国际收支顺差背后所担负的成本与风险。文章从国际、国内两方面深入分析了“双顺差”存在的原因,并对其产生的后果进行了简要的分析,重点对其给我国带来的弊端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最后根据我国实际情况,详细具体地提出了一些颇具可行性的调节我国国际收支平衡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从货物贸易顺差角度看我国外汇储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总量保持了稳定的超高速增长,截止到2006年3月底,我国外汇储备已跃居世界第一位,达到8750·7亿美元,占全球外汇储备的比重不断提升(见表1)。外汇储备持续高增长的渠道主要有两个:一是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二是国际收支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两者对外汇储备增加的影响程度并不一样(见表2),经常项目顺差对外汇储备增长的贡献率呈增长趋势。经常项目包括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收益和经常转移四项内容,本文主要从经常项目中货物贸易顺差角度来分析我国的外汇储备。一、货物贸易与外汇储备货物贸易是经常项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持续外汇储备的大幅度增长使我国的外汇储备规模成为了经济界关注的焦点,而如果要实现适当规模的外汇储备,就要解决外汇储备的来源结构的问题。首先从我国国际收支角度对我国外汇储备的来源结构特点进行分析,总结出我国外汇储备的增长主要来源于国际收支中存在的双顺差,以及目前这种外汇来源结构对我国外汇储备稳定性的潜在影响,并根据可能存在的风险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基于2004—2013年中国国际收支的相关数据,对中国国际收支的失衡现象进行统计分析,认为失衡重点表现为由货物贸易顺差占主导的经常账户顺差、由直接投资顺差引起的资本与金融账户顺差,以及双顺差现象导致的巨额外汇储备。运用结构分析法分析中国国际收支失衡的主要原因,并提出扩大内需、改善外汇储备结构、调整出口结构三方面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最近公布的中国国际收支半年报,2005年上半年经常项目顺差673亿美元,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383亿美元.全年的经常项目顺差可能在13000乙美元左右,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可能在700亿美元左右.国际收支双顺差将给外汇储备带来2000亿美元的增量.  相似文献   

7.
从1994年至今,我国的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局面长期存在,这也带动了我国外汇储备的剧增,使得我国成为外汇储备第一大国。这种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存在使得我国的外汇管理难度增加,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大,也对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产生负面影响,也使得我国和贸易伙伴国之间的关系恶化。国际收支双顺差的长期存在带来的这种种问题将阻碍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研究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带来的负面效应对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鞠盛 《当代经济》2007,(12):70-72
近年来,我国一直维持双顺差的国际收支结构,并保持外汇储备的持续增长.同时,美国国际收支中经常项目逆差的扩大也引起广泛关注.文章通过比较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美两国国际收支结构的差异,还指出两国国际收支均存在不同的风险,最后对我国国际收支结构的调整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一、研究现状 自从2000年以来,中国开始快速积累外汇储备,目前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已经跃居全球首位。以预防动机模型、缓冲库存模型等为基础的传统储备需求理论已经无法解释中国超常规模的外汇储备积累。从本质上看,一国外汇储备增长与该国国际收支顺差有密切关系。就此看来,中国外汇储备是长期“双顺差”的结果。然而国际收支顺差只是外汇储备增长的来源。在不同的汇率制度下,  相似文献   

10.
一、引言1997年与1998年,中国对外经济交往中一个令人非常困惑的现象就是:在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同时实现“双顺差”的情况下,中国的外汇储备却出人意料地只有少部分增加。据IMF《国际收支统计》和《国际金融统计》的数据分析表明,1997年中国经常项目顺差297亿美元,资本项目顺差229亿美元,双顺差总计526亿美元,同期外汇储备增加348亿美元,差额178亿美元。1998年数据暂不全面,但据国内有关资料统计表明,1998年国际收支顺差达到500亿美元,而外汇储备只增加50亿美元,差额竟达450亿美…  相似文献   

11.
我国国际收支失衡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双顺差"的推动下,我国基本形成国际收支双顺差格局."双顺差"增加了外汇储备资产,对增强我国综合国力、提高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有积极作用.然而,我国国际收支的增长速度相对来说较快,顺差额度较大,这对我国的宏观经济运行必然带来深刻影响.基于此,结合相关的经济理论分析了其原因、影响,并就此提出了调节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在全球经济失衡的经济背景下和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分析框架内,对中国经常项目、FDI与外汇储备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三者之间存在正向变动的关系,所以在外汇储备不断增长的条件下,倘若采取继续吸引FDI大量流入的政策不变,必须减少经常项目顺差以维持国际收支平衡。  相似文献   

13.
汇言 《资本市场》2001,(8):31-31
<正> 2000年我国国际收支状况继续保持良好态势,外汇储备稳步增长,人民币汇率继续保持稳定。 2000年我国国际收支状况的特点国际收支依然保持较大顺差,外汇储备稳步增长。2000年我国经常账户顺差205亿美元,资本和金融账户顺差19亿美元,2000年末外汇储备达到1655.7亿美元,我国对外清偿能力进一步增强。人民币汇率继续保持稳定。2000年末人民币汇率比上年末上涨12个基本点,人民币小幅升值。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合作,工业化和市场化进程不断加深,我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主要矛盾由外汇短缺转为贸易顺差过大和外汇储备增长过快.自2001年中国加入WTO以来,国际收支"双顺差"高速增长所带来的人民币升值压力及其他相关负面影响已引起国家的高度关注(见图1),虽然采取了一系列旨在促进国际收支平衡的政策,但从效果来看尚未达到预想的目标,中国国际收支继续保持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双顺差"持续快速增长格局.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我国外汇储备出现超常规增长,巨额外汇储备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国际收支的双顺差和外汇管理体制只是我国外汇储备快速增长的直接原因,国内宏观经济运行的结构性矛盾才是导致我国巨额外汇储备的深层次内因。因此,在解决我国高额外汇储备问题时应注重解决国内宏观经济的内在矛盾。  相似文献   

16.
中国国际收支顺差的代价与风险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年来,我国国际收支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一方面,这显示了我国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成绩和进步,另一方面,也掩盖了我国国际收支顺差背后所担负的成本与风险。文章在分析国际收支顺差与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指出我国正在以廉价劳动力、环境的恶化、外汇储备过高等方面为成本,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针对近几年我国外汇储备的持续快速增长,通过对我国经济增长中长期存在的技术约束的分析,表明企业缺乏核心技术是形成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并导致外汇储备持续增长的重要原因,而对技术约束引发的外汇储备的债务性特征和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潜在风险的分析,则是对我国外汇储备的研究提供的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8.
论中国巨额外汇储备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齐宇冲 《经济纵横》2006,(12):44-46
近几年,我国外汇储备出现超常规增长,巨额外汇储备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国际收支的双顺差和外汇管理体制只是我国外汇储备快速增长的直接原因,国内宏观经济运行的结构性矛盾才是导致我国巨额外汇储备的深层次内因。因此,在解决我国高额外汇储备问题时应注重解决国内宏观经济的内在矛盾。  相似文献   

19.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自1994年我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国际收支顺差,外汇储备大幅增加,至2003年6月,外汇储备余额达3465亿美元。长期的国际收支顺差和巨额的外汇储备引起了国内和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舆论普遍认为人民币已被低估,美日等国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越来越高,人民币升值已是不可避免的趋势,这将对我国房地产市场产生直接的和潜在的影响,会使投资、消费房价等出现不同程度的波动。  相似文献   

20.
近些年来,中国的国际收支连年不仅保持巨额顺差态势,而且外汇储备额也随之大幅度增长。中国是目前是一个体制转轨时期和经济高速增长的发展中大国,外汇储备面对着的高速增长形势,高额的外汇储备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引起人们高度的关注。外汇储备的高增长像一把"双刃剑",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正面和负面的影响。作为一个开放的经济体,结构合理、适量的外汇储备不仅有利于拓展国际贸易,同时是也弥补了国际收支逆差,维持国家金融稳定、经济安全和偿还外债的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