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3.宣和通宝正郭(图21),直径31.1毫米,郭厚2.1毫米,穿边长7.2毫米,重8.2克.同版流通钱典型数据:直径30毫米,郭厚2.2毫米,穿边长7毫米,重7.6克. 14.宣和通宝长通(图22),直径31.9毫米,郭厚1.9毫米,穿边长7.6毫米,重6.8克,各谱未载.此泉应和《北宋铜钱》第591页上的3709号钱成对.同页上的3708号隶书钱应命名为正郭长通狭字,暂无对品.  相似文献   

2.
我在自己收藏的北宋钱币中,发现2枚特殊的崇宁通宝钱,现介绍如下。之一,直径32.6毫米,穿边长7.5毫米,厚2.1毫米,重8.5克。钱文“重“字末横笔向右下斜折笔(图1)。  相似文献   

3.
此范母2002年得之于陕西省三原县(见图).范型为正方形倒角,通长、通宽均为70毫米,边缘厚6毫米,重130克.范中心有一圆状乳钉,范四边框内有阴阳榫卯,两两相对.范背有似"山"字型阳纹符号.范中钱模为4枚"货泉",两面两背,左右对称,钱径21毫米,穿边长9毫米,两钱正面穿上缘皆有半星标记.<新莽钱范>书中第380图与此范母相近.  相似文献   

4.
笔者集有两枚洪武通宝背记值钱,现拓图介绍如下: 图一,洪武通宝背"五钱",直径4.1、穿径0.9、厚0.4厘米,重24克;图二,洪武通宝背"三钱",直径3.2、穿径0.7、厚0.19厘米,重11克.上述两枚记值钱皆为红铜质,钱体厚重,包浆自然.钱文为真书顺读,字体粗壮工整,字迹清秀遒劲,笔划清晰,字口深峻,品相极佳.  相似文献   

5.
在本人的"康熙通宝"藏品中,有2枚钱与常见品有异而与江宁府局有关.其一满文"宝泉",直径27.7、穿6、厚1毫米,重4克,此品的面文"通"字为标准的双点方口通(图1),而宝泉局制钱标准版则为双点角通(图2);其他几字也多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新千年之初,河南洛阳白马寺镇农村,出土三枚唐开元通宝"长一元"白铜小平钱.其中一枚背铸三云纹,图1径2.50,穿0.64,厚0.13厘米,重3.6克;另二枚光背.图2径2.49,穿0.62,厚0.15厘米,重4克;图3径2.50,穿0.66,厚0.16厘米,重4.7克.  相似文献   

7.
叶伟奇 《西部金融》2005,(11):79-80
数年前,笔者从外地泉友处购得一枚奇特的"乾隆通宝"宝福局小平钱.该钱红铜质地,钱体呈暗红色,直径25.50毫米、穿径5.5毫米、廓厚1.2毫米、重4.76克.正面"乾隆通宝"四字,文字朴拙,字迹略显漫漶,背面穿左右为满文"宝福"字样(如图).  相似文献   

8.
日前,西安地区出土一批乾元重宝重轮大钱.钱径均在35毫米左右,重轮谷较深,铸工精良,系官铸无疑.该坑共出土有近百枚,不杂有其它钱.内中发现有三枚背穿下月,其中一枚略显轻簿(见拓图),径34.03,厚2.2毫米,重11.2克;另外还发现一枚缘较阔版式钱.  相似文献   

9.
20世纪90年代初,甘肃省庄浪县曾出土一枚"顺天元宝"钱,但已残半.2010年7月,该县民间又发现一枚"顺天元宝"钱(如图).其直径36毫米,穿边长9毫米,重21克,质地为青铜,铜质精细,传世品.钱文"顺天元宝"四字旋读,隶书,书体更见纤秀,制作工整,字口峻深,拙朴明晰.钱体重、形制、色泽均同"得壹元宝"钱.钱背为上月文饰.  相似文献   

10.
半两和五铢钱是中国古代的两种钱币,世存量颇多.笔者藏有两枚异品钱.图1钱出自襄樊汉江江底砂砾中,钱径22毫米,穿边长8毫米,重1.9克.钱表黑绿,铜质细腻,铸造精良.从钱文看为官铸品无疑.  相似文献   

11.
1998年秋,笔者在一堆杂钱中挑得一枚同治通宝背满汉"宁"字钱(见图),该钱径26、穿5、厚1.6毫米,重5.1克,宽缘大字,笔划粗壮,铸造精美,青铜质.关于同治通宝背满汉记局钱,钱币界大多认为"系后期仿康熙制补铸",且多定为未见传世.近年多有发现.此品的发现为同治通宝背满汉记局钱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实物.  相似文献   

12.
半两钱的分类、版别、铸造年代等情况,各专家都已备述.现介绍笔者集得的一枚半两钱(见图),此钱直径27毫米,穿边长9毫米、重3.2克.钱体经洗刷后无锈迹,低凹处、字缝间有黑绿色包浆,铜质呈微浅红色.  相似文献   

13.
笔者近日在福州觅得一枚奇特的"光绪通宝"圆形方孔钱.此钱为铅质,直径22.50毫米,穿径4毫米,厚1.8毫米,重4.95克.面文"光绪通宝"四字对读,背面穿左右分别为满文"宝福"二字.文字朴拙,铸造粗糙,穿口呈不规则的圆形.通体灰黑色,间有土锈.(如图)"光绪通宝"为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恬在位期间(1875-1908)铸造的年号钱.翻阅有关清代钱币的图谱资料,所见"光绪通宝"皆为铜钱,有红铜、黄铜、白铜质地者,惟独不见有铅质钱.  相似文献   

14.
1991年11月在韩城市选得一枚日本钱,面文"宽永通宝",背穿右有一"文"字,首画点作"√"状,颇异,为一异品钱.径17.7,穿5.3,厚0.07毫米;重1.05克(图).质为黄铜,略带绿黑色锈.  相似文献   

15.
清康熙通宝背满文局名,素来仅有"宝泉"、"宝源"两局,此外私铸轻劣钱见有"宝浙"、"宝昌"等局,余均未见有其他省局所铸满文局名康熙通宝.1998年7月,高陵钱币博物馆在整理清钱时,发现一枚"宝直局"官铸满文康熙通宝钱,甚觉奇特,其径23mm,穿径5.2mm,厚1.5mm,重3.5克;面文"康熙通宝"四字特大,字字相连,几乎满布轮廓之间,背文"宝直"两满文均超出穿径上下,与面文对应协调.  相似文献   

16.
最近,笔者从泉友处交换得一枚异版"裕民通宝"背"一分"钱,该钱直径28.5毫米,穿宽6毫米,重6.35克,青铜质地,钱文仿宋体,钱面"裕民通宝"四字对读,背穿右铸"一分"字样,表示折银一分.该钱与普通"裕民通宝"背"一分"折银钱的最大差异在于,正面钱文"民"字下有一巨星.该星纹直径1.2毫米,形状为规整的圆形,高高凸出地章,非常惹人注目(如图).笔者收集有不少裕民背"一分"折银钱,如此异版钱还属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17.
笔者偶得一枚太货六铢钱,品相极佳,文字清晰.该钱背穿上俯月,钱径25.7,厚1.8mm,重4.4克(见图).俱太货六铢中稀见品.  相似文献   

18.
2004年末,笔者在西安古玩市场集得一枚周元通宝背龙凤钱,白铜,开门传世上品.正面为直读隶书周元通宝,除宝字略为不清外,其余三字皆字迹清晰;背面龙头向上,凤尾向下,且龙与凤首尾相连,铸造精细,造型、纹饰精美;径26.2毫米,穿6毫米,厚1.6毫米,重5.25克(见图).  相似文献   

19.
圣宋元宝折二阔缘小字 徽宗钱,青铜质,阔缘小字版,篆书.直径30.8毫米,厚1.9毫米,重8.6克(分别比同版普品直径大0.6毫米,厚0.4毫米,重0.9克).字口深峻,转角清晰,轮廓立整,地张起鼓,有立体感.窑藏,辽宁西部出土.崇宁通宝折十抽示降宁宽崇 徽宗钱,青铜质,抽示降宁宽崇版,瘦金体,三级.直径34.4毫米,厚3.1毫米,重12.3克(分别比同版普品直径大0.4毫米,厚0.5毫米,重1.1克).钱文纤细,字口深峻,地张干净,穿口齐整,轮廓精整,有拔模斜度.罐装,黑龙江出土.  相似文献   

20.
笔者一临沂泉友最近在农村购买了20余公斤出土宋钱,从中挑出一枚真书折二靖康通宝钱,是钱生坑锈品相极好,未流通(见图),钱重7.3克,径33,厚1.8,穿7.6毫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