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传统贫困治理方案成效的减弱和脱贫攻坚中负面激励现象的多发,贫困治理体系亟待创新完善。基于"工作换福利"思想的公益性岗位扶贫,通过对农民主体性的激发,对其参与权、决策权和发展权的保护与实践,不仅有效解决了贫困治理中的福利依赖和负向激励问题,而且促进了贫困个体收入增长、社区融入和能力提升,有效助推脱贫攻坚的同时也使得乡村治理获得显著改善。公益性岗位扶贫方式紧扣乡村治理的核心主体,通过调动贫困者的主观能动性和公共服务意识,使其在工作报酬之外还获得了超越个体与单个家庭的集体的认同感、存在感、幸福感等多重福祉,有效增强了村庄内源性的发展动力和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2.
社区救助资金获取浅析——以苏州市社区救助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晓丽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9)
随着我国社会转型的逐步深入,公民社会的构建也初见端倪。苏州市社区内的各种民间组织藉此机缘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构建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因素。其中,救助类民间组织更是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这些组织在获取资源(尤其是资金)方面仍存在着许多问题,笔者将就此展开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是资源大省,同时又是财源建设比较落后的省份,尤其是以七台河为代表的资源枯竭型城市更是如此。因此,利用国家发展老工业基地的倾斜政策,加快产业结构的转型,保持财源的可持续发展便是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4.
资源型城市经过数十年的开采,已形成了较大的城市规模和城市人口,但资源已接近枯竭,原有的资源产业优势丧失。新兴产业的发展可以加速资源枯竭城市经济转型,对实现产业优化和经济结构调整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借助SWOT分析法,对黑龙江省典型资源枯竭城市新兴产业进行分析,并结合公共政策扶持现状和问题,提出合理化对策建议,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提供理论上支持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低碳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方式日益受到广泛关注。以问卷、SPSS等作为调查研究工具,探索了被调查者的低碳旅游认知度和低碳旅游开展及使用目的意愿的综合情况、受访者的社会经济背景相关数据,对淮北市公众的低碳旅游认知及影响因子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淮北市公众对开展低碳旅游表现出强烈的愿望,大部分受访者对低碳旅游开展及使用目的意愿基本一致;通过文献比较发现,公众对低碳旅游认知的广度和深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对门票支付还存有疑虑。教育程度、收入水平及职业成为影响低碳旅游认知度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6.
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接续产业研究——以甘肃省白银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源型城市是我国城市群体中一类特殊的城市。部分资源濒临枯竭的城市在多年发展过程中积累的一些矛盾日益暴露出来,这些矛盾的产生严重影响了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探究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而又特殊的课题。文章以甘肃省白银市为案例,期待探索出一条资源枯竭型城市接续产业发展的有效路径,为这类城市乃至为资源型城市群体转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水库移民社会救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已经初步形成了移民灾害救助、移民贫困救助以及特殊移民救助等为基础的社会救助制度体系,但是仍然存在城乡二元区隔、项目较为单一、资金供给与救助需求不相适应、救助对象无法准确确定、救助资金分担不合理、救助理念落后、缺乏统一管理等问题。为了实现水库移民社会救助的科学化、程序化、法制化、社会化,必须进行制度创新,即实现社会救助城乡统筹、项目多元化、科学地制定贫困线标准、确定救助对象、加快社会救助的社会化进程,合理筹集水库移民社会救助资金、转变观念、统一管理、制定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监测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8.
胡成 《吉林财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6(3):48-51
经济转型是资源枯竭型城市必须面对的重大现实问题.本文以铜陵市为例,阐述了资源枯竭型城市在经济转型过程中认真领会经济转型内涵、重新审视和充分发挥原有资源性产业优势、实施优势产业集群、拓宽城市发展视野、合理利用金融等经济杠杆等对于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社会保障管理人性化是实现人权保障的基本形式,是现代社会保障发展的本质要求,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文章以社会救助为例,首先对人权与社会保障关系进行探讨,指出人权思想是社会保障管理人性化的理念基础,接着总结分析社会救助管理中的种种非人性化表现,最后提出促进社会救助管理人性化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侯剑 《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1):12-14
通过对贵阳市阿哈户水库移民过程中社会救助政策实施的效果进行分析,对当前水库移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进一步完善水库移民社会救助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0)
2003年我国国务院第12次常务会议通过的《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开始施行,在民政部门的牵头带领下,各地政府配合,全国已经建立了130多个流浪儿童保护中心。我国流浪儿童体系已经初步建立起来,但是仍有一部分流浪儿童在回家后再次选择流浪。本文分析重复流浪儿童区别于首次流浪儿童的独特性特征,在反思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岗位分析与评价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基本内容,是企业制定薪酬管理制度和办法的基础依据。本文以神东煤炭集团矿业服务公司薪酬核定分配模式为例,说明神东矿业服务公司在集团公司岗位评价的基础上,如何结合下辖的各基层单位、场所的工作情况对科级管理人员岗位进行二次评价及薪酬应用。 相似文献
13.
张树俊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4(4):25-28
以兴化市乡村生态旅游发展为例,论述乡村生态旅游的公益性服务宗旨。要使这种公益性服务宗旨得到落实,必须把握好资源维度,把农民看作是旅游资源利用、旅游产品制造、旅游利益享受的主体;把握好服务维度,把政府看作是旅游决策、旅游服务、旅游资源保护的主体;把握好操作维度,把企业看作旅游受托主体、旅游经营主体和旅游创新主体,并形成政府、企业、社会统一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4.
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政策的实证研究——基于面板数据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程嘉怡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9,(3):56-59
本文选取了1997-2006年国内相关资源枯竭转型试点城市的社会经济、居民生活水平变化等指标,对这些城市产业转型的政策效果进行了评价,并针对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中容易产生的问题进行了探讨。通过实证分析结果,可以发现政府出台的一系列转型政策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作用效果不够明显,应对其做进一步完善,加大政府对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的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15.
中国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是中国现代化建设中一个重大而又特殊的问题.大同市是典型的以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为主要特征的资源型城市.加强自然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切实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对于实现大同市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6.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0)
为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转型的需要,新的《城市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于2003年8月1日起实施,面对从收容遣送到救助管理跨越式转变的巨大挑战,定西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实现了平稳过渡,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定西市的救助工作仍面临新的问题,村落乞讨文化长久不衰、跑站职业乞讨者激增、未成年流浪乞讨者现象凸显等问题要求救助管理工作日趋实现专业化。为了有效应对上述挑战,本文在对定西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进行系统分析和总结的基础上,阐述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影响因素,立足于社会工作的视角,有针对性地解决定西未来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中的发展困境并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分析。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阐述了以阜新为代表的资源枯竭型城市开发工业遗产旅游的条件与必要性,以及工业遗产旅游开发对阜新这类资源枯竭型城市具有的重要意义,目的是让阜新三产结构得到完善,成功实现社会经济转型。 相似文献
18.
19.
资源型城市作为一种特殊的城市类型,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提供大量的生产物资,对于我国现代化建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作为不可再生的一次性能源,随着资源能源的耗竭,长期的掠夺式开发造成了严重的矿区环境破坏,制约了这些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本文以河南省的资源型城市--平顶山市为例,引入PSR模型,具体分析制约平顶山市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农村五保老人是老年人中最弱势的群体,中央和地方一直很重视农村五保老人的社会救助工作。我国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历经58年的发展和完善,基本能够保障五保老人的物质需求,但他们的住房保障和精神需求仍是薄弱环节。基于2014年3月对福建省F市L县B村、S村、P村的慈善助老安居楼项目的实地调查,通过访谈法和观察法收集到第一手资料并进行分析,就该项目慈善救助的形式、内容以及产生的社会效益进行阐述并作进一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