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我国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存在着显著的长期均衡关系,地方财政政策呈现出弱可持续性,各地区财政收支关系的断点位置表明我国的分税制改革对地方财政收支关系产生了广泛影响;我国财政收支关系符合"财政同步假说",但不同地区地方财政收支之间的因果关系仍存在较大的差异.在我国的30个地区中,有13个地区符合"财政同步假说",10个地区与"税收—支出假说"相符,4个地区支持"支出—税收假说",3个地区"机构分离假说"成立.因此,不同区域政府为了保持财政政策的可持续性,应针对财政失衡采取差异化策略,以促进财政收支趋于长期均衡.  相似文献   

2.
积极财政政策虽然在扩大内需上已经有所作为,但由于其负面作用的存在而不具有可持续性。为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长期战略要求,我们应当适时实施由积极财政政策向可持续财政政策的转变。因此,应当对现行的财政支出政策进行调整,防范直接与间接财政风险的扩大化,完善现行税制,运用财政政策促进人力资本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 1980年3月,我们写了一篇题为《财政收支矛盾与财政收支平衡》的文章,提出财政收支矛盾是财政在价值量上的主要矛盾、社会主义财政收支矛盾与平衡转化规律(财政收支平衡规律)以及赤字有害、反对搞赤字预算等问题。有的同志表示同意;有的同志认为财政收支平衡只是原则,不是规律;有的同志认为财政收支平衡是规律,但不同意财政收支矛盾是财政的主要矛盾;有的同志对赤字有害亦有异议。不久前党中央和国务院实事求是地指出了1979年与1980年在经济形势好转的条件下存  相似文献   

4.
对"中性财政政策"不可预期过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培勇 《经济》2004,(7):66-66
所谓“中性”,无非是要求财政收支平衡。以目前如此巨大的财政赤字而一夜“平衡”,几无可能。“中性财政政策”提法,象征意义大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实施稳健财政政策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国荣  王春 《当代财经》2005,(12):66-68
稳健财政政策是财政政策重要类型之一。在总量上,财政收支基本平衡,在结构上则是“有松有紧,有保有控,”其实质是协调发展政策。实施稳健财政政策要注重投资政策导向调整,注重税收政策的结构性调整,注重促进科技进步,注重构建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体系,注重与货币政策的恰当配合。  相似文献   

6.
李兰英 《现代财经》2001,21(3):22-24,48
公债是重要的财政政策工具,公债杠杆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财政投融资形式即“公债--投资”杠杆,是国家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工具,我国在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的过程中,公债杠杆对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起着关键性作用,公债杠杆还是协调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的联结工具。  相似文献   

7.
弱势下的扩张:中国财政状况和政策取向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前以预算内财政收入计算的财政规模很低,但这一指标并没有全面反映我国财政的规模,真实的财政规模其实相当大。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概括1998年以来的宏观调控有失公允,为确保经济增长,中央政府实际上调动了包括货币政策在内的所有政策资源刺激经济。目前,我国债务规模在可控范围之内,真正决定积极财政政策取向的是财政项目的效益等因素,我国积极财政政策已经转向谨慎。正在实行的财政政策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推进公共财政体系建设,这是由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设定的;二是在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的同时,增加税收,这反映了财政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提高财政两个比重),竭力完成宏观调控目标的努力。这两个看似矛盾的政策,统一在当前的财政政策中,恰当地反映了转型期财政必须应对的多重目标。  相似文献   

8.
地区发不平衡是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普遍现象,局部的绝对贫困和整体中的区域性相对贫困是一个长期性的问题。在社会主义制度模型架下,实现社会共同进步是基本的政策目标。我国政府组织实施的扶贫开发工作,正是实现这一政策目标的重要战略举措,在实施扶贫攻坚战略中,中央和地方财政必须立足 身职能,完善财政政策,增加财政扶贫资金投入,规范扶贫支出范围,完善财政扶贫方式,全力推进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关于积极财政政策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加财政支出,扩大国债发行,势必导致赤字的进一步增大。在此情况下,正确理解积极财政政策必然要涉及到两个问题:如何理解积极财政政策与财政平衡的关系? 如何理解当前我国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与西方国家实行的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关系? 本文提出积极财政政策不同于西方扩张性财政政策,它是我国特殊时期采取的一项特殊政策,其实施具有阶段性,财政平衡作为中长期指导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必须坚持而不能动摇。  相似文献   

10.
黄少安 《经济问题》1991,(3):42-46,49
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阶段性,从而社会经济条件即经济矛盾也具有阶段性,这种阶段性决定财政政策的阶段性变化,因此,要正确选择“现阶段”的财政政策,必须首先确定“现阶段”是什么阶段,经济矛盾有何阶段性特征。  相似文献   

11.
"财政自利"与"财政立宪"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政自利是政府作为“经济人”的一种必然现象。财政自利不仅可以发生在政府与社会公众之间,而且也发生在政府之间。唯有对政府财政活动进行立宪约束,才能从根本上制约政府的过分自利而损害社会或下级政府的行为发生。本文主要从依法建立民主理财、民主决策监督机制,实现纳税人对政府的有效约束以及依法建立政府间合理分权制衡机制等两个方面比较全面的分析了政府财政自利的约束和制衡。  相似文献   

12.
论财政法制与财政监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财政法制建设、强化财政监管,是财政改革和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依法治国方略在财政管理中的重要体现。财政法制建设的关键,在于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理财。与此同时,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监管也是保证财政体制运转和财政政策实施的重要手段,更是经济监管体系的构成要素之一。在深化财政改革的过程中注重财政法制建设和财政监管,对于推动公共财政框架的建立,将会产生积极、有效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The decentralization of fiscal authority to lower level jurisdictions contributes to the efficient delivery of public services, but conflicts with national objectives.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 system of fiscal relations, including both the grant structure and institutions for policy coordination, are necessary for achieving the full benefits of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while preserving national efficiency and equity objectives. The case for decentralization is recounted, along with the ways it can impinge upon efficiency and equity in the national economy. These adverse effects can be mitigated by appropriate fiscal transfers, both equalizing and conditional, and suitable measures of policy harmonization.  相似文献   

14.
1998年以来,为了应对通货紧缩的经济形势,政府实施积极财政政策,运用财政"反周期调节",刺激国内需求,拉动经济回升.但是,积极财政政策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发挥治理通货紧缩的积极作用,同时也会带来负面影响,如果运用不好,将会产生很大的财政风险.为了确保国家财政安全与稳健运行,有必要对积极财政政策可能产生的风险进行分析和把握,并积极采取措施加以防范和化解,避免潜在的财政风险转化为财政危机.  相似文献   

15.
In this paper we examine how taxes, subsidies and the design of constitutional agendas should be regulated in order to allow for an efficient allocation of public goods and a limitation of tax distortions. We show that if public goods are socially desirable, the simple majority rule, combined with taxation constrained to majority winners or a ban on subsidies, can achieve several desirable objectives. Equal treatment regarding taxes and subsidies is undesirable. Super majority rules and equal treatment of all citizens with respect to taxes and subsidies, however, are first-best provided public goods are socially undesirable. Finally, we suggest that constitutions with amendments eliminate excessive taxation and allow treatment rules to universally improve welfare.  相似文献   

16.
17.
We study the impact of fiscal constitutions on intergenerational transfers in an overlapping generation model with linear technology. Transfers represent outcomes of a voting game among selfish agents. Policies are decided one period at a time. Majoritarian systems, which accord voters maximum fiscal discretion, sustain all individually rational allocations, including dynamically inefficient ones. Constitutional rules, which give minorities veto power over fiscal policy changes proposed by the majority, are equivalent to precommitment. These rules eliminate fluctuating and dynamically inefficient transfers and sustain weakly increasing transfer sequences that converge to the golden rule. The golden rule allocation is the unique outcome of Markov constitutional rules.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Classification Numbers: D72, H55.  相似文献   

18.
财政调控作为一种比行政控制更为适当和有效的调节地方政府行为的方式,可以通过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来实现。而我国目前财政转移支付形式繁多、结构不合理、分配方法不规范,为此,迫切需要调整转移支付的模式选择、改进转移支付的结构和分配方法。  相似文献   

19.
本文回顾了我国财政改革、财政政策演进历程,揭示了财政政策演进规律,探讨了财政政策宏观调控实践经验。研究发现:首先,与一般市场经济国家不同,我国财政政策从概念认识、实践启动、到运用技术日臻成熟,走出了一条缓解经济危机实现经济稳定、调节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化解民生难题促进社会和谐的独特之路。在这一过程中,财政政策更加注重供给管理。其次,在当前体制转轨背景下,我国财政政策突显出公共性和体制转型双重特征。最后,面对未来,我们需要在财政政策如何更好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财政政策目标如何更聚焦于未来发展战略,如何推进财政改革以确保财政政策调控更具效力等方面总结更多的经验。  相似文献   

20.
财政集权过程中的转移支付和财政供养人口规模膨胀   总被引:28,自引:4,他引:24  
结合财政分权的理论文献,本文描述了中国最近10多年来政府间财政关系的演变,并分析了财政集权过程中转移支付增加对地方财政供养人口的影响。利用中国1994—2003年县级面板数据和工具变量方法,我们从实证角度确立了转移支付增加与财政供养人口规模膨胀的因果关系,并指出在我国目前的政府管理体制下,上级政府面临着无论增加哪种转移支付都可能带来问题的两难处境。要在控制政府冗员增长的同时促进公共服务的有效提供,中国需要建立一个财政上更加分权和行政管理上更有基层参与性的政府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