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当前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现状及成因 (一)社员代表大会作用发挥不够.按照农村信用社章程管理规定,社员代表大会由社员代表组成,行使管理农村信用社的最高权力,确定信用社的经营方略,选举、表决信用社理事长、主任、监事长人选,委托监事会对信用社的经营情况进行监督等.但是,从目前的现状来看,许多信用社的社会代表大会这方面的作用发挥相当有限.  相似文献   

2.
一、理顺联社和农村信用社的关系   1.联社应对农村信用社拥有人事管理权,农村信用社理事会、监事会直接由社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信用社主任由理事会聘任,信用社的经营运作,由职工聘任的信用社主任决定.   ……  相似文献   

3.
一、当前农村信用社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法人治理结构不尽完善。目前,辖区农村信用联社按照合作制原则进行了规范,重新设置了股权,清理规范增扩了股金,建立了理事会、监事会和社员代表大会制度,已形成了以最高权力机构社员代表大会,决策机构是理事会,执行机构是经营管理层,监督机构是监事会的法人治理结构框架。但是,这一法人治理结构仍存在许多不完善之处,如"三会"仍需进一步完善,监督机制还比较薄弱,需进一步强化等问题仍存在。  相似文献   

4.
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内部组织框架为:社员代表大会--权力机构,理事会--决策机构,社主任为首的经营班子--执行机构,监事会--监督机构.在农村信用社内部组织的四个机构中,执行机构基本健全,在几十年的经营活动中形成相对强势.与之相比,其它三个机构弱势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5.
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包括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和监事会,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从目前执行情况看,尽管表面上看其具备完善的组织结构,但仍存在种种弊端,没有真正体现其法人治理结构的优越性,并直接影响了其效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6.
从统一法人后的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运行情况看,现行管理体制在法人治理结构、内控建设、人才队伍建设三个大方面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一、问题及成因(一)在法人治理结构方面。按照国务院的要求,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实质和根本目的就是“花钱买机制”,所谓机制,是良好的法人治理机制。通过组建统一法人社,农村信用社已搭起了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三位一体的组织构架。但是,“三会”制度的落实情况与设计初衷仍存在很大差距,甚至可以说是形同虚设。笔者以为,出现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一是惯性作用。改革前,联社和信用社都是法人单位。在联社,理事长、主任和党组书记“一肩挑”,决策、实施于一身,权力过分集中。现在虽然实行了一级法人,理事长与主任进行了分设,但过去管理体制的惯性作用和一些其它原因,致使部分制度难以落到实处,理事会、监事会、经营班子之间尚未形成相互支持又彼此制约的关系。二是社员代表大会制度不健全。年度工作会议代替了社员代表大会;社员参政议政意识不强,社员对信用社经营情况知之甚少。曲阜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入股社员中,农民社员占入股社员的95%以上,入股金额占到股金总额的近80%,无意识参加民主管理,而即使参与管理,他们也很难通过“三会”...  相似文献   

7.
陕西临潼县人民银行前些时在县委生产合作部的直接领导下,召开了一次重点信用社的监事主任会议。召开这次会议的原因,是大多数信用社的监事会尚不明确自己的职责,不知道监事会应代表社员监督理事会的工作,  相似文献   

8.
汤楠 《金融纵横》2005,(9):60-61
目前,农村信用社的管理以及运作质量与国有商业银行相比存在较大差距,迫切需要通过改革加以完善。 一、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存在的缺陷 目前,农村信用社已按照法人治理结构的框架,建立了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经营管理层相互协调运作的模式。  相似文献   

9.
一、农村信用社内控缺位的表现(一)法人治理结构存在缺陷,制约机制缺乏。当前农村信用社建立的“三会”制度即理事会、监事会和社员代表大会完全是一种“纸上谈兵”的形式,主要表现在:“三会”职能不能充分发挥,班子会替代理事会,内部审计部门替代监事会,职工大会替代社员大会;  相似文献   

10.
一、当前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 (一)民主管理制度体现不够.按照信用社章程的规定,社员代表大会是信用社的权力机关,有权决定信用社理、监事会成员的任免和业务上的重大事项.但实际情况却不是这样,信用社的社员代表大会还只是一种形式,处于被动的从属地位,社员代表也只有开会,听听报告和举举手的权力.  相似文献   

11.
一、抓住县乡政府机构改革的时机,做好农村信用社机构改革工作.国务院决定县乡机构改革工作在年内完成,农村信用社要根据当地撤乡建镇的实际情况相应进行机构撤并.在欠发达地区,因各信用社规模小、民主管理能力差,建议实行联社一级法人制,取消信用社一级法人资格,将少数规模小,业务发展缓慢的信用社就近合并组成几个较大规模的分社,各分社按服务区域选举社员代表参加联社社员代表大会,按章程对联社行使管理权,这样一是可以增强抗风险能力,二是可以选出民主管理意识强的人参与管理,三是较联社下放力权力归各法人信用社易于操作.……  相似文献   

12.
戴茂青 《浙江金融》2002,(6):18-18,14
现行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状况 目前,农村信用社从法律意义上讲,均为独立承担法律责任的法人机构,实行的是二级法人管理体制,即县联社是法人,基层信用社也是法人,县联社基层对信用社履行行业管理职责,行使领导、管理、监督、指导的职能.其组织、业务经营管理方面存在以下状况: (一)组织上绝对领导.农村信用社的领导班子人选是县联社在全县农信社范围内根据标准统一选拔、调配、考察、任命,基层信用社的职工及当初入股社员没有选举权和建议权,农村信用社的领导班子主要对县联社负责,向联社汇报工作.农村信用社人事管理权也集中于县联社,各农村信用社的员工由县联社统一考核、招聘、调配,基层社无任何权力,仅有的建议权也往往被联社忽视.  相似文献   

13.
农村信用社内部管理需创新,笔者认为应做到"五个管好":一、实行任期目标管理——管好人。一是对理事长、监事长、主任实行履职评价制度,监事会负责对理事长履职评价,理事会负责对监事长的履职评价,理事会负责对主任的履职评价,监事会协助。理事会和监事会将评价结果提供给外部中介审计机构,由外部中介审计机构出具审计意见,在股东大会上提请全体股东代表进行审议。使银监部门的外部履职评价和社内的履职评价形成一个完整的履职评价体系。二是对各信用社(部、分社)下达为期五年的任期考核指标,与一把手签订责任状,明确责任,分别就各年度年末  相似文献   

14.
<正>2017年9月12日,福建省金融学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在福州召开。会议由中国人民银行福州中心支行副行长、福建省金融学会常务副会长吕进中主持。大会审议通过第八届理事会工作报告、财务报告以及《福建省金融学会章程》(修订稿),选举产生了第九届理事会和监事会。中国人民银行福州中心支行行长单强、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巡视员王宇、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副主席林蔚芬、福建省金融工作办公室主任付朝阳等领导出席大会,220余位会员代表参加了会  相似文献   

15.
农村信用社应该是社员入股,由社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理事会、监事会、形成理事长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的合作金融机构,但现在不但“三会”没有充分发挥作用,而且由人民银行进行行业管理,不符合市场经济需要。1996年与中国农业银行脱钩实行独立经营以来,其经营管理体制一直不太理顺,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改革前,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只停留在形式上,形同虚设。理事长、主任由一人担任,监事长由农村信用社总稽核兼任,社员代表大会,其实就是职工代表大会,没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支德勤 《武汉金融》2006,(12):11-13
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目前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县联社统一法人改革逐步到位,建立了包括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在内的三会制度框架,建立了理事会和理事长、经营管理层和主任、监事会和监事长协调统一、相互制衡的三权运行框架。但是,这些只是解决了制度供给层面的问题,制度运行的环境问题、制度实施的机制问题均未涉及,导致了制度结构的冲突。  相似文献   

18.
一、当前农信社内部控制存在的突出问题 1、"三会"制度流于形式,组织结构控制难以到位. 农村信用社"三会"制度虽然存在,但其内部决策系统、执行系统和监督系统之间缺乏分离和相互制约.主要表现在高层管理合二为一,主任集经营权和管理权于一身,升、降、任、免均受命于县联社,而社员代表大会三至五年召开一次,理事会和监事会每年召开一次,且其成员多为村干部和村民,文化水平低,他们既无权力也无能力,更无心力去"理事"、"监事",使得内部组织机构的监督制约机制难以到位.  相似文献   

19.
我国信用社改革以来,普遍都建立了“三会“制度,即理事会、监事会、社员代表大会制度,这一制度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信用社归谁所有这个问题没有明确,所有权长期虚设,信用社经营权在毫无制约的情况下随意转换,风险累积越来越大,暴露了法人结构不完善的矛盾.……  相似文献   

20.
一、目前农信社高管人员领导水平和管理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法人治理结构亟待完善。目前由于农村信用社产权不够明确,职责不够清晰,管理人员行使权利缺乏监督约束,在内部决策与经营的监督管理中,监事会形同虚设,没有发挥制约作用,内部审计执法和纠错独立性不强。使农村信用社高管人员权力过于集中,造成农村信用社所有者缺位,导致高管人员尤其是信用社主任权力过大,从而使农村信用社陷入内部人控制状态,成为制约农村信用社发展的重大隐患。有些违规问题所以能够长期存在,主要是一些信用社领导权利没有约束,权利大于规章,长官意志严重,没有形成用制度约束信用社,对高级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风险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