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六十年代中期以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资本相互渗透日益突出地表现为对美国投资的迅速增长。进入七十年末八十年代初,外国对美国资本输出更是急剧增长,明显地超过同期美国对外资本输出的增长速度。在这场争夺美国投资场所的角逐中,西欧一直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一、西欧对美国资本输出的增长变化及其特点从六十年代以后,随着西欧各国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以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资本相互渗透的日益加深,西欧开始加快了对美国资本扩张的步伐。据统计,1960年。  相似文献   

2.
二次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随着企业规模的急剧扩大,垄断统治的不断加强,国内商品销售市场相对更加狭小,生产过剩的矛盾进一步加剧,垄断组织加速对外投资,给整个世界经济带来深刻的影响。因此,研究战后新的历史条件下资本输出的新特点,分析对外投资与市场扩展的关系及其影响和作用,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一按照资本输出的职能,有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两种主要形式。在国际市场的扩展中。  相似文献   

3.
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初,随着出口导向型工业化的推进,台湾和韩国相继进行了对外投资。截至今年6月,对外直接投资累计额分别达到41.97亿美元和43.22亿美元,年均增长率在40%以上。目前,它们已成为继日本之后东亚地区最主要的资本供给者。因此,研究它们的资本输出特点和结构变化过程,并比较其异同点,对我国加速引进外资和发展对外投资均有借鉴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战后日本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步较晚,可是它的发展速度却快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日本工业品出口贸易的增长,曾使世界各国为之瞠目,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也接踵而上,从六十年代后期起有了明显增长,七十年代后期更进一步迅速上升,其作用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拟对日本战后三十多年来对外直接投资的增长情况,它的发展原因、特点及其今后的发展趋势做一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一国的海外投资保险制度,是通过国内立法对本国的海外投资者实行的一种保险制度,目的是通过保障本国海外投资者投资的安全和收益,促进海外投资的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为了鼓励资本输出,政府纷纷制定投资保险制度,对私人资本向海外的直接投资提供投资保险。1948年美国率先实行投资保险制度,日本、西德、荷兰等国家争相仿效。战后美国海外投资所汇回的利润,已远远超过其对外净投资总额,日本经济从恢复到飞跃发展,直至成为今日的经挤大国,无不得益于它的海外投资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6.
“走出去”的十种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际经济日益一体化的条件下,任何一个国家既要引进别国的产品和资本,自己也要“走出去”。“走出去”包括产品输出,也包括资本输出,但主要是指资本输出,即对外进行直接投资。因此,在推进我国经济国际化的进程中,当然要推动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即“走出去”。如何有效地推动我国的对外投资,即快速而稳定地“走出去”,我认为至少有下述十个问题需要讨论:  相似文献   

7.
在经历了中日甲午战争、日俄战争之后,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形成,日本开始了大规模的资本输出,并且呈现出以中国为主要对象的资本输出特征。日本是基于何种资本输出理论来进行对外投资的?为什么中国成了近代日本对外投资的主要对象?本文试从经济史的角度,通过对近代日本的资本输出特征、资本输出的典型——在华日本纺织业的形成和发展背景、日本纺织资本对中国市场的认识等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对近代日本的对华资本输出原理做一个历史性的考察。  相似文献   

8.
一、印度的对外直接投资概况印度对外直接投资始于本世纪六十年代。第一家对外投资的印度企业是杰伊工程公司。该公司于1962年用50万卢比的自有资金在斯里兰卡投资兴建了一家缝纫机和电扇装配厂。七十年代,印度的对外直接投资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以致大于同期的外来直接投资(7。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近几年的数据对广东省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表明,广东省的对外直接投资正处于投资发展周期从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过渡的时期,对外直接投资逐渐从偶发性的投资变为经常性、较大规模的投资。而且其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贸易的目的地有较高的重合性,且偏好对人均收入较高、自然资源较丰富的国家进行投资。  相似文献   

10.
金融危机后,中国迅速崛起为全球资本供应的新兴力量,对外投资的大国地位日益显现。但与此同时,中国国际直接投资的主体构成、投资去向和投资成败也遭到较多质疑。本文提出一国的国际直接投资地位是一国资本输出能力和全球资本配置能力的集中体现。文章在分析梳理中国净对外直接投资规模、跨国并购交易数量及海外投资全球化广度上升、发展的基础上,着重从对外投资规模、投资结构、投资主体和投资收益四个方面考察当前中国国际直接投资地位上升中的失衡特征,进而提出纠正失衡的四大出路:完善对外投资体制,提升海外生产力;促进投资、贸易与金融协同作战,构造经贸循环与金融循环良性互动机制;规划全球布局,强化对外直接投资集群效应和探索内外资、国民资合作,强化投资主体市场化经营;培育竞争合作、互利共赢的海外投资生态圈。  相似文献   

11.
金融危机后,中国迅速崛起为全球资本供应的新兴力量,对外投资的大国地位日益显现。但与此同时,中国国际直接投资的主体构成、投资去向和投资成败也遭到较多质疑。本文提出一国的国际直接投资地位是一国资本输出能力和全球资本配置能力的集中体现。文章在分析梳理中国净对外直接投资规模、跨国并购交易数量及海外投资全球化广度上升、发展的基础上,着重从对外投资规模、投资结构、投资主体和投资收益四个方面考察当前中国国际直接投资地位上升中的失衡特征,进而提出纠正失衡的四大出路:完善对外投资体制,提升海外生产力;促进投资、贸易与金融协同作战,构造经贸循环与金融循环良性互动机制;规划全球布局,强化对外直接投资集群效应和探索内外资、国民资合作,强化投资主体市场化经营;培育竞争合作、互利共赢的海外投资生态圈。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世界银行及亚洲开发银行与其主导国(美国及日本)商品和资本输出关系的实证检验可以看出,一般情况下开发性国际金融机构贷款与主导国商品服务出口及对外直接投资之间存在相互促进关系,但因不同国家或不同时期的经济特征不同,某个方面的相互促进关系可能更为突出,也可能表现为贷款单向引导或单向跟随。基于这些经验,结合我国现行国情,可以预期亚投行等新型开发性国际金融机构的成立和运营必将带动我国出口及对外直接投资进一步扩大,其中对对外直接投资的带动作用可能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3.
一、对投资软环境的正确认识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纷纷从原来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发展中国家撤走,转而投向经济发展程度较高,收入水平与之相近的其它发达国家。而今,这样的趋势依然在发展之中,世界上三分之二的国际直接投资主要集中于发达国家和地区,而不是在工资水平低、地价便宜、税收从优、投资利润率高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我国是一个较为典型的发展中国家,改革开放后的几年中,引进外资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其发展速度一直十分缓慢。日本的对华投资增长率足以说明这一点。  相似文献   

14.
日本的资本输出与其它发达国家相比,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却十分迅速。进入80年代后,其对海外的投资增长更加迅猛,成为当今世界第一位对外投资大国。90年代,随着世界经济形势和国际政治环境的变化,以及日本国内经济周期景气循环的变动,日本资本输出将出现一些新的态势。当前,我国在吸引外资方面,由于证券市场尚未发展起来,90年代仍将以吸收直接投资为主,因此,分析日本对外直接投资在90年代的新走向将对我国具有更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战后,日本对外直接投资历史同其他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比,可以用以下几个字概括:起步晚、速度快、有特色.现在,日本已是世界最大投资国之一,对外直接投资已成为日本对外经济问题中的一个重要方面.研究它,对于了解日本经济的发展阶段,分析日本的对外经济发展战略颇有益处;同时,对于我国在四化建设中引进外资问题也有一定作用.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是如何发展演变的?其特色是什么?今后的发展趋势如何?我国在引进日资时应注意什么?这便是本文想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日本对外直接投资发展迅速,投资规模急剧扩大,投资的产业结构和地区流向也发生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变化。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新发展,一定程度地反映了当前国际投资市场的发展趋势,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本文就当前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新发展及其主要经济背景做一初步的分析。一、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新发展 (一)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迅速扩大,在国际投资市场中的地位急剧上升。  相似文献   

17.
中国已由商品输出阶段进入资本输出阶段,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不断输出的过程中,东道国的制度环境和两国之间的制度差异逐渐成为影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因素。文章基于2006年—2019年“一带一路”沿线34个国家的样本数据,通过构建投资引力模型并运用固定效应回归方法,实证分析经济、政治、法律3个维度的制度差异对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表明:法律制度差异对中国对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负向影响最大,政治制度差异和经济制度差异的负向影响依次减弱,且制度差异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异质性。从不同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来说,法律制度差异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负向影响最大,且对中国在沿线转型国家和高收入国家直接投资的影响显著大于非转型国家和中低收入国家;从不同资源丰裕程度的国家来说,法律制度差异对中国对沿线资源丰富国家直接投资的影响不显著,但对沿线资源匮乏国家直接投资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18.
战后,日本中小企业不仅大力发展商品输出,同时也极力扩张对外直接投资(以下称对外投资)。目前,中小企业在日本对外投资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对推进日本经济走向“国际化”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一、战后中小企业对外投资的发展及其原因战后,日本中小企业对外投资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 (一)对外投资的准备时期(1951~1965年) 战后初期,日本经济濒于崩  相似文献   

19.
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日本是军事封建帝国主义国家,资本输出的重点主要是朝鲜、中国等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例如1932—1941年,日本在中国东北的投资就占其对外投资总额的90%。战败以后,由于失去了原来的殖民地和海外资本,以及巨额战争赔款,使日本经济屡罹危难,濒临崩溃,曾一度成为资本债务国,丧失了对外输出资本的  相似文献   

20.
2004年以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开始迅速增长,成为东道国政府与公众广泛关注的重要经济现象。中国在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高的情况下成为对外投资大国,深层次的原因之一是外汇储备快速积累,尤其是外汇储备投资回报低下。中国企业向海外进行直接投资,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培育自身的竞争优势。对外直接投资可能存在一个生命周期,即随着经济的发展,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动机逐步从获取战略资产到提高生产效率再到占领当地市场。文章建议,一是考虑尽快取消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限制;二是支持国有企业走出去宜审慎并有选择性;三是应更多地鼓励能够帮助国内产业升级的对外直接投资;四是政府功能要从管制转向提供服务与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