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4年8月10日,香港经济学者郎咸平在复旦大学发表演讲<格林柯尔:在"国退民进"的盛宴中狂欢>,指责顾雏军在"国退民进"过程中席卷国家财富,并且建议,停止以民营化为导向的产权改革,由此引发了关于国企产权改革的"郎顾之争".根据掌握的资料,简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张文魁 《公司》2004,(10):12-15
郎咸平先生关于国企改革的最著名的“论断”就是:产权改革是不做研究的人拍脑袋想出来的。造成了很大祸患,所以应该停止国企的产权改革。由于郎咸平先生很喜欢强调自己是经过了美国名牌商学院严格的科学训练,治学严谨、推理缜密、说每一句话都有数据支持,而国内多数学者却不是这样.所以不少人对郎咸平先生的这个“著名论断”信以为真了,以为国企产权改革真的错了、应该停止了。  相似文献   

3.
张国宏 《企业活力》2005,(10):18-19
<正>2004年可以说是国企改制跌宕起伏的一年。从年初TCL在深交所挂牌上市、TCL产权改革完成,到年中郎成平质疑TCL产权改革、海尔集团“曲线MBO”拉开“郎顾之争”序幕,乃至年底国资委明确表示大型国企不能搞MBO,中小企业可适当探索,并提出五条禁令,其中各个事件无不是当前国企改制中热点问题——国企产权改革问题的缩影。作为一种企业制度创新,MBO也是有益的尝试之一。但是,其中以国有资产流失为重点的一系列问题也亟待解决,否则,必将影响这一有效工具的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4.
2004年开始的“朗顾之争”,最终发展成了一场关于国有资产改革方向和路径的大论战———国有产权改革究竟何去何从?文章从争论的焦点———国有企业产权改革中的国有资产流失说起,分析了国资流失的原因,以及国企产权改革的路径探讨。  相似文献   

5.
<正>香港中文大学郎咸平教授前一段对我国国有企业内部管理层收购(MBO)提出质疑和批评。郎的主张得到国内一批学者的赞同,他们发表文章或演讲,矛头直指各地正在进行的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的"难中之难",这是所有参与或关心改革的人们的共识。国有企业改革难在哪里?改革自身的复杂性是一个方面,但更为要害的,是担心"误入私有化"的政治考虑而表现出来的举棋不定和走走停停,以及由"国有情结"所引发的各种观念障碍。  相似文献   

6.
张文魁  王颖 《英才》2008,(10):108-109
2004年,由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郎咸平批评格林柯尔、海尔等国企侵吞国有资产,引发了一场关于国企产权改革的争论。  相似文献   

7.
国企产权改革中泛MBO形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 ̄2005年期间MBO在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实施过程中,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质疑和批评。从叫停MBO到2005年国家暂行办法出台,MBO之路行之趋艰。泛MBO开始在改革中崭露头角,本文在对泛MBO的理论基础和比较优势的分析基础上,提出泛MBO改革的具体实施方案,并附以成功案例,论证了“更宽泛的管理层收购持股(泛MBO)才是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有效途径”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财经界,郎咸平以敢言著称。被中小股民称为“郎监管”。郎咸平不久前在复旦大学以《格林柯尔:在“国退民进”的盛宴中狂欢》为题发表演讲时,指责顾雏军在“国退民进”过程中席卷国家财富。他强烈建议,停止以民营化为导向的产权改革。此言一出,立时引起轩然大波。支持者有之,反对者有之,要对簿公堂者有之,不屑反击者有之。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我国汇率制度改革问题反驳了郎咸平先生于2005年10月1日在墨尔本演讲中提出的观点,并且得出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是我国的正确选择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正是对科龙、襄轴、扬州亚星等四家国有企业的成功收购,让顾雏军摇身一变,成为中国最著名的资本运作高手之一。但近日,被称为“郎监管”的香港著名教授郎咸平,对格林柯尔近年来的一系列购并行动提出质疑,认为这些收购导致国有资产流失,以下是郎咸平认为顾雏军席卷国家财富的“七板斧”。1、安营扎寨:顾雏军通过格林柯尔收购的企业多数是上市公司,但是在每一类产业的上端都是一家顾雏军100%控股的私人公司,各产业间表面上看来毫无交叉关联。2、乘虚而入:顾雏军收购四家公司时,均以公司大幅度亏损为由,压低收购价格。3、反客为主:顾雏军总是在…  相似文献   

11.
《经营者》2004,(12)
<正> 一场“郎顾公案”尚未平息,香港经济学家郎咸平又被愤愤不平的民营企业家推到了浪尖上。这次,显然已不是学者之间的争鸣了,慧聪公司的郭凡生和新疆天地集团的老板当着郎咸平的面,批评他对于民营企业的相关言论。这是不久前北京城举行的“第三届中国成长企业100强”颁奖现场,民营企业家与郎咸平之间戏剧性的一幕,当时,让在场的众人目瞪口  相似文献   

12.
顾雏军的失败与媒体舆论的立场 自从顾雏军被捕以来,媒体对于顾雏军及格林柯尔系的追击报道几乎是铺天盖地而来。从对顾雏军的发家史中“原罪”的挖掘,郎顾之争的回顾,到曝光格林柯尔并购科龙、亚星客车等企业,顾雏军所采用的各种“见不得光”的手段,都进行了掘地三尺的起底。  相似文献   

13.
改革根本是为了国家民族的兴旺和老百姓的利益,是要以人为本的,要力争增加全体国民的福利任教香港中文大学的郎咸平同时兼任长江商学院首席教授。在中国财经界.郎以敢言著称。被中小股民称为“郎监管”。郎咸平不久前在复旦大学以《格林柯尔:在“国退民进”的盛宴中狂欢》为题发表演讲时.指责顾雏军在“国退民进”过程中席卷国家财富。他强烈建议.停止以民营化为导向的产权改革。此言一出.立时引起轩然大波。支持者有之.反对者有之.要对簿公堂者有之.不屑反击者有之。  相似文献   

14.
赵敏 《中国新时代》2004,(10):23-24
在Google里输入关键词“郎咸平”,共得到207000条结果;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更新中。单从这一点,用“炙手可热”来形容郎教授目前的地位状况一点也不为过。有人称郎咸平为“郎监管”,说他代表了众多小股民的利益;有人说郎咸平是经济学家里的本·拉登,给经济界造成一片恐怖之声;还有人说郎咸平是财经界的谢霆锋,臧否人物、桀骜不驯。事件最初的双方无非是郎咸平评议及他发难的几大国企的管理者,从他们各自的身份来看,论争开始呈现为学者和企业家两个阵营。之所以被称为“郎监管”,是在于郎咸平指出,在“国退民进”的产权改革中,国家的资产…  相似文献   

15.
最近两年的中国经济学界可谓热闹非凡。2004年8月的“郎顾之争”掀起轩然大波。为国企产权改革和市场化取向辩护的“主流经济学家”成为备受指责的对象。2005年10月以来,香港科技大学教授丁学良发表了“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学家最多不超过5个”的评论。中国经济学家逐渐整体陷入一场公信危机。近日主流经济学家终于发起了集体反击.他们不仅对“丁氏评论”进行了猛烈抨击。更是将自已与改革联系在一起.现身说法。在我看来.集体反击的本身显得很有趣。  相似文献   

16.
香港经济学家郎咸平在内地多次“炮轰”民营企业在“国退民进”进程中,大量侵吞国有资产后,国内民间一些人士也纷纷将矛头指向民营企业,仿佛民营经济成为当前经济运行中诸多不良现象的滋生地。针对上述观点,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会长、北京理工大学教授保育钧在接受本刊采访时一针见血的指出,民营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绝不是侵吞国有资产的罪魁祸首。民营企业只代表个人利益?《当代经理人》: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私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导致了国有资产的流失。您对此怎么看?保育钧:这个观点把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  相似文献   

17.
长虹MBO之争     
2005年5月底,在持续炮轰科龙、海尔,TCL之后.香港学者自郎咸平把批评的利刃捍向了长虹。郎威平认为长虹成立予公司长虹网络进行管理层和员工持股改革.实际上就是TCL式的MBO。一时间管理层持股问题再度引起各界关注。  相似文献   

18.
有谁还清晰地记得,这五年来的中国财经界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英才》还记得。我们记得五年前那场风起云涌的互联网运动,记得德隆倒塌前夜唐万里对我们的慷慨激昂,记得“郎顾之争”的热闹以及顾雏军东窗事发之前对我们的倾述。  相似文献   

19.
2005年12月27日,成都,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演讲会上。在郎咸平完成对中国国企改革、医疗改革、教育改革、西部开发等焦点问题的演讲,在接受场内听众的提问时,四川长虹董事长赵勇第一个站了起来,向郎咸平发起挑战,郎咸平立即回应,争论的火药味之浓令场内所有人震惊。我们再来回顾下这次事件,带给我们的思考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20.
香港经济学家郎咸平对“国退民进”近乎呵斥的质疑,在国内经济学界乃至全社会掀起了来头不小的“郎旋风”。郎咸平认定“国企转制中存在国有资产被侵吞的隐蔽行为”,他进而点名道姓地将海尔、格林柯尔、科龙、TCL等大名鼎鼎的转制企业暴露在公众面前。郎咸平的道义感和热情自然引发了互联网和平面媒体痛快淋漓的声援。主流经济学者们惊悸之余,伴随曝光企业的叫屈和一批被非主流经济学者谴责为“大小硕鼠”们的恨恨之声,对郎咸平突发了来势更加凶猛的围剿。这场主流和非主流经济学家们唇枪舌剑的大论战,势头远远超过了数年前何清涟那本《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