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员工不可能不是企业的成本,但不能所有的员工都只是企业的成本。一个员工可能永远是企业的成本,但一个优秀员工不能永远只是企业成本。一个企业如果只有物质资本,没有人力资本,那么它永远不会有优秀员工。这个企业永远不会是优秀的企业,它永远也没有资格说以人为本。以人为成本与以人为资本两者,关系"理",则企业"固";关系"乱",则企业"危"。  相似文献   

2.
就管理模式的性质而言,管理模式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制度化管理",一种是"人性化管理"。前者强调原则性,后者强调灵活性。正确的管理方法应该是在"制度化"和"人性化"之间寻求一个合适的平衡点,实现两种管理方法的结合。人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如何从人的角度提高企业管理的效率与效果日益将受到企业管理者的更多关注。当前,我国正在推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人性化管理"以其浓重的人文色彩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和采纳,"人性化管理"也将成为现代化企业成功发展的重要管理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对现代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红艳 《河北企业》2011,(5):99-100
<正>现代企业竞争日趋激烈,而竞争的原动力在于"人"。员工是企业最宝贵、最有潜力、待开发、可开发的资源。如果说技术和管理是企业的两个轮子,那么人是这两个轮子的轴,人的积极性、进取性、主动性、创造性是它转动乃至起飞的原动力。企业管理  相似文献   

4.
"柔性管理"是相对于"刚性管理"提出来的."刚性管理"以"观章制度为中心",凭借制度约束、纪律监督、奖惩规则等手段对企业员工进行管理,这是20世纪通行的泰勒管理模式.而"柔性管理"则是"以人为中心",是依据企业的共同价值观和文亿、精神氛囤进行的人格化管理,它是在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采用非强制性方式,在员工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从而把组织意志变为个人的自觉行动.  相似文献   

5.
<正> 在企业管理中,按其影响方式,可分显性管理与隐性管理。显性管理是直接的、外显的,通过企业组织中确定的管理机构发挥其管理职能,从而对企业成员的思想行为发生影响以实现管理目标绩效的一种活动。隐性管理是间接的、内隐的,通过企业组织中特定的环境、主要是人际环境与文化环境,从而对企业成员的思想、行为发生影响以实现管理目标绩效的一种活动。由于显性管理的"直接性",因而它所呈现的是强而迅猛的灌输力,其结果导致管理过程的"突变",在突变中获得明显的功效;隐性管理由于其"间接性",因而它所追求的是渐进不衰的浸透力,其结果导致管理过程的"渐变",即在坚持不懈中逐步获得成功。显而易见,前者见效快,但带有深刻的管理痕迹,在特定条件下,往往有前劲而少后劲,因而不稳固;后者见  相似文献   

6.
现代企业已经步入了一个以人为本的新时代,从产品开发到企业管理到形象设计,无不以人为中心,其核心内容不再是面孔式的条条框框的限制,而是一门情感艺术.以走动管理为主的直接亲近职工的一种开放式的有效管理.它洋溢着浓厚的人情味,它是医治企业官僚主义顽固症的"良药",也是减少内耗、理顺人际关系的"润滑剂".  相似文献   

7.
管理是社会和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特别是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管理已成为维系现代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人的因素始终是管理活动中最主要、最活跃的因素。因此,加深对"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理论和思想的认识,并进一步确立"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理念,对现代企业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及实践效应,是强化现代企业管理亟需研究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8.
<正>安全文化是上世纪80年代从国外流传至我国的一种安全管理理念,是保护人的健康、珍惜人的生命、实现人的价值的文化。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企业生产、安全管理现代化的主要特征之一。2009年以来,西石门铁矿把每年9月定为"安全文化活动月",2010年更是把全年确立为"深化安全管理年",把强化安全文化建设作为一个重要内容,着眼于从传统安全管理向现代化安全管理转变,让安全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使全体员工从不得不服从安全管理,转  相似文献   

9.
胡圣龙 《河北企业》2000,(9):41-41,43
<正> 在企业管理中所说的以人为本,它既是一种管理方式,更是一种管理思想。以人为本,我认为就是要在企业管理中,把人当作根本、把人作为核心,树立三个方面的观念意识,(1)树立"企业即人",有人企业则存,无人企业则止的观念意识;(2)"企业为人",办企业是为了满足人,满足社会人的需要;(3)"企业靠人",企业经营管理的主体是全体职工,办企业必须依靠全体员工的智慧和力量。通过树立三个方面的观念意识,回答三个问题,即回答:企业是什么,企业即人;企业为什么,企业为人;企业靠什么,企业靠人。以人为本的管理,在一些管理理论成熟较早的国家的企业不断开花结果,从一定意义上讲,是现代企业最突出的特点。因此应把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贯穿于我们的整个企业管  相似文献   

10.
一、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中长期形成的共同理想、作风、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是一种具有企业个性的信念和行为风格.它是一种"以人为中心"新的管理思想,重视"人"在企业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经营者》2002,(8)
<正> "管理的灵活或许是一种艺术,制度的灵活肯定是一种灾难",这是长安汽车(集团)公司总裁尹家绪一篇短文的标题。由于这句话的不俗文采和饱含的哲理,使它在许多长安人中都能复诵,并已载入公司"企业文化手册"之中。这是尹总为企业管理从源头——班组抓起有感而发的。他肯定了工厂"内部管理抓源头,班组管理抓微观"的思路,并肯定"管理目标不求最高,但求最实";"管理制度不求最全,但求最顺"的策略,他还特别肯定了"用制度说法"的管理方式、主张管理制度就是应当"要求具体可行",实施上重点突出它的"刚性",并且力求评价上的"量化处理"。这篇文章在强调制度"刚性",考核  相似文献   

12.
<正>对企业的"企"字,赵林中说,企业的"企",上面是一个"人"字,下面加一个"止"字。意思是说,如果不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那么这个企业便会停止前进温和谦逊,敦实憨厚,连笑容都浸满真诚,给人的感觉:这绝对是一位信得过的兄长。这几乎是每一个接触到赵林中的人的共同印象。赵林中,富润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浙江富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1992年至2003年,在国企改革的  相似文献   

13.
战略管理会计可以被描述为"楗供并分析有关企业和竞争者的管理会计数据以发展和监督企业战略",它是为企业"战略管理"服务的会计,它从战略的高度,围绕本企业、顾客和竞争对手组成的"战略三角",既提供顾客和竞争对手具有战略相关性的外向型信息,也对本企业的内部信息进行战略思考,进而据以进行竞争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借以最大限度地促进本企业价值链的改善,保持并不断创新其长期竞争优势,以促进企业长期、健康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4.
特点(1)以人为中心的目标管理模式企业管理说到底,就是人的管理,就是管理人。而社会主义的企业文化是广大职工主动参与式的自发的管理,而不是主要由领导层至上而下的管理。它是以职工为主体,以群众为骨干,增强工人阶级的责任感,使工人阶级认识自己的主人翁地位、责任与利益,为实现自己的主人翁地位、责任和利益而努力奋斗,并建立相应的物质利益机制和民主管理机制。如宣化工程机械厂开展的"三创三献"活动,广东健力宝集团开展的"企业奉献精神",就是建构起符合现代化生产的价值观念、思维和行为方式,创立崭新的企业文化,使职工"想主人之事,尽主人之责,干主人之活,创主人之利,享主人之乐",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形成了命运共同体,促进了企业发展。  相似文献   

15.
<正>当前我国的中小微型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偏弱,有的甚至连基本的会计账簿也不健全,更别提会计制度、成本控制、资本运营、内控管理等更深层次的财务建设了。很多中小微型企业里,公司结构简单,管理都是"一言堂",很多都是老板拍板说了算。其实这样也有问题,因为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都不同,不同的意见可以发掘事情的盲点,防止可能出现的问题发生,减少企业经营的风险。"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即使老板自己能力  相似文献   

16.
刘禹 《中外企业家》2009,(20):247-248
"以人为本"是一种管理理念,强调员工在管理中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行为。坚持"以人为本",是实现企业现代化、效益最大化的有效管理方式。实现"以人为本",就是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教育人,使企业员工真正成为企业的主人,提高他们的归属感、成就感和主人翁意识,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掘他们的创新能力,推进企业发展。  相似文献   

17.
龙头企业是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它具有三个明显特征:一是姓"农",它必须是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加工流通企业;二是属"龙",它具有较大的生产、经营规模;三是"一体化",企业与基地农户建立了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经营机制.  相似文献   

18.
留下该留的,送走该走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是企业的财富,企业管理主要是对人的管理.台湾交通大学教授曾仕强讲:"中国人相信事在人为,所有的事都是人做出来的,所以管理应该以人为主." 在现代企业中,人才流失、人员流动已是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很多知识型企业为了自身发展,不惜花费巨资培养人才,本指望这些人"熟能生巧",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贡献,而结果却往往是"熟而生烦",总有些人学成后非但工作不努力,还大有要炒企业"鱿鱼"之架势,让企业老板好是尴尬.要留住他,从某种意义上企业就得不断"添加筹码";不留住他,企业在他身上投注的心血又是白费.  相似文献   

19.
在传统经济理论中,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企业唯一的目标和主要责任,因而企业是典型的"理性经济人",然而现代文明的际遇和"理性生态人"的觉悟已越来越不能容忍企业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逐利行为对自然环境所造成的威胁与破坏,现代社会和当代的企业理论都以强烈的姿态反对企业逐利行为造成人类与自然的分离,强烈要求企业自觉遵守环境伦理规范,承担关爱自然、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环境伦理责任,从"理性经济人"走向"理性生态人"。  相似文献   

20.
原卫平 《人力资源》2007,(23):54-57
"以人为中心"的管理风格,秉持"谋人之道,攻心为上",强调"灵活、权变和艺术";而"以事为中心"的管理风格,则恪守"公平和制度",坚持"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前者深得人心,但失之无序;后者秩序井然,但有失人情。那么,在提高士气、改善企业绩效方面,究竟哪一种管理风格能更胜一筹?作为管理者,您是否也常常有此困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