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汉、英语言在社交应酬方面的语用差异社交——语用学(socio-pragmatic)研究的是语言作为交际工具在各种具体的语境下运用的原则和规律。它着重研究话语意义的社会特征,即研究语言的社会成分。目前,社交——语用学的研究多集中于探讨语言在社交场合如何才能做到得体、合适,探讨不同文化背景的语言交际者的语言习惯和特点,研究人们操外语时因民族文化差异而导致的语用失误。汉、英语言在社交应酬方面的语用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相识的朋友见面打招呼不同。操汉语的本族人除了说句“你好”、“你早”之外,还可以用“你来了?”、“…  相似文献   

2.
语境是现代语用学术语,是语用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之虽有不用理解,但可从宏观语境和微观语境两方面进行分析。美国著名小说家亨利·詹姆斯的小说《黛茜·米勒》中黛茜的交际悲剧就可以从宏观语境和微观语境两方面找到其成因。宏观语境即背景文化认知语境的不同导致了交际时温特伯恩以及他周围的人和黛茜·米勒等对社交礼仪等的不同理解,交际双方的具体语体特征反过来又导致了双方之间的极大反差。最终,这一切因素交织在一起,酿成了黛茜·米勒成为欧洲主流话语者牺牲品的悲剧结局。  相似文献   

3.
语言的使用和理解是一个复杂的认知心理过程.这种复杂性体现在言语交际受制于交际场合和社会、文化因素,也表现在说话人的话语组织依赖于听话人在特定交际环境申的语境假设能力以及推理能力,即语境建构能力.本文探讨了语境建构对大学英语阅读理解的影响,并提出了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申培养语境建构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语言的使用和理解是一个复杂的认知心理过程。这种复杂性体现在言语交际受制于交际场合和社会、文化因素,也表现在说话人的话语组织依赖于听话人在特定交际环境中的语境假设能力以及推理能力,即语境建构能力。本文探讨了话境建构对大学英语阅读理解的影响。并提出了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语境建构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文化语境会对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产生重要影响,具有三方面的语用功能,即文化语境影响话语意义的解释,制约话语表达的得体性和影响交际主题的选择和会话的推进,说明了文化语境的语用学价值.  相似文献   

6.
语境是动态的,言语表达者一方面在顺应语境的基础上,另一方面也可以根据自己的交际目的来构建或重构语境。指示语作为语用学的一个重要话题,在不同的话语中有其不同的含义,因而与语境是密不可分的。言语交际者也可以选用不同指示语来构建或者重构达到交际意图的语境。  相似文献   

7.
指示词的使用有效避免了交际过程中的冗余信息,使得交际变得更加便捷、简洁。然而由于交际语境的动态性和语言本体的移位性等多种因素的作用,指示词语的所指往往不是一而就的。相反,一项指示词在不同交际语境下的所指是不同的。作为众多指示词之一的人称指示词也不列外,它们的所指符号也会随语境和交际者的认知转变而发生变化。本文主要从语用学的角度研究人称指示词"你""我""他"的指称转换。  相似文献   

8.
语用学就是有关语言应用的基本理论.语用能力是在具体语境下理解和使用语言进行有效交际的能力.在一定的语言能力基础上,教师在大学英语课堂上采用适当的措施加强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就可以取得较好效果.具体措施包括:加强语用知识的传授,进行语境教学,实施文化导入及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学生们接受适度的语用训练后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语用失误的发生,减少语用失误带来的不良影响,实现顺利的第二语言交际.  相似文献   

9.
在传统结构主义语言规的影响下,我国外语教学问题日显。从语用内化,自上而下操控和语用语境三个方面可以把握语用学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取向和价值,它涉及言语行为、会话含义、礼貌原则、关联理论、话语单位、元语用意识和语用语境等要素。语用学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有利于培养我国外语专业学生的语用意识,提高语用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运用语用学顺应论理论,对相关司法调解案例语料进行分析,探讨作为调解员的法官在司法调解这一特定的言语交际环境下,为达到交际目的而对语境做出动态的顺应性选择。  相似文献   

11.
语言的语用意义是指语言在使用中或语境中的意义,是对语言的动态描述。它与心理,认知有着紧密的关联,同时又与社会文化息息相关。正如奈达所言:语言与文化相互依存。本文旨在对话语的语境层次与语用翻译问题进行较深入的探讨。首先,语言的理解离不开语境,语言使用的合适与得体受制于语用原则,文章从语境的逻辑、心理、背景三个不同层次分析了语境对话语语用意义的影响,其次作者就语用等效翻译及社会文化差异影响交际信息获得,导致信息误导和信息障碍问题展开讨论。进而探讨语用学理论对翻译实践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语言是人们交流的工具,并且人们的一切语言交际活动总是在一定的交际环境中进行的。语言学界称这种语言交际环境为语境。语境是人们进行交际活动的场所和舞台背景,不同的语境规定了交际的不同类型和方式。现代语言学的研究要求更多地从社会文化的多角度、多层面地考察研究语言及其运用。在分析语言现象时,重视语言的社会功能和文化差异。语境有高低之分,语境的高低不同也反应了所处文化环境的不同,研究中西文化交流的问题,可以尝试从语境研究入手,从语境的高低不同来探究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称谓语是民族文化的反映。汉语中社会称谓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其翻译应根据文化差异结合具体的语境和交际双方的关系作出功能对等的翻译。  相似文献   

14.
Verschueren的顺应理论为从语用学的角度研究翻译提供了新的理论框架。翻译策略和方法的选择应该分别实现对宏观交际语境和微观语言语境的动态顺应。归化和异化是实现动态顺应的翻译策略,直译和意译则是翻译方法。《红楼梦》的杨宪益译本为顺应论视角下翻译策略和方法的成功选择提供了例证。  相似文献   

15.
听力是一种重要的语言交际能力,要正确理解听力会话中的真实含义,掌握并运用相应的语用学理论推导不同语境下说者的真正意图,是理解句子和话语交际价值的关键。本文以格莱斯会话含义理论为基础,将其运用于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从而帮助学生提高听力理解能力,以达到提高听力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关联理论作为解释人类交际的认知语用学理论,同样也适用于幽默言语的研究。幽默言语的认知过程遵循最佳关联原则,即从启动最大关联语境的第一阶段进入到寻找最佳关联语境的第二阶段。而幽默言语的幽默效应正是来自于最大关联与最佳关联之间意义的反差。  相似文献   

17.
在人们的交际过程中,话语起着一个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的场合下,由于发话者与受话者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等诸多因素会直接影响双方言语交流所产生的意义,因此话语意义的产生与语境是相互依存的。而情景语境作为社会文化的具体表现,也受着社会文化因素的制约。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交流双方对情景因素的不同理解及考虑程度等会直接引起话语意义解释的偏差。论文将从情景语境对话语意义的作用与影响出发,探讨社会文化因素对话语意义所产生的影响及由此产生的偏差问题。  相似文献   

18.
语用学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语用学的角度对大学英语教学环节与语用学的关系进行了探讨,认为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并提出了提高学生语用能力的对策,为大学英语教学的具体实践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语境可以分为语言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三个方面。语言语境不仅制约着词汇意义的判断,并且为阅读中的生词辨义提供语境线索;情景语境则为词汇的灵活运用提供具体的交际环境;文化语境则有助于理解和掌握文化内涵丰富的词汇。  相似文献   

20.
语境制约与语义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境是表达和理解语义的基础,语义是表达和理解语境的。语境作为言语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语义的选择具有很大的决定性,体现为文化语境、社会语境对语义的制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