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书籍设计是随着书籍的出现而产生发展起来的。随着书籍的发展,书籍设计的材料、形式及其设计的范畴、方向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数字、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及人们阅读习惯的改变,我国书籍设计事业将呈现出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多元化并行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曹亮 《商》2013,(20):130-130
现在社会充斥着各种信息传递形式,导致人们对传统书籍的要求越来越高,已经不再单单是希望获取信息,而是一种阅读享受。书籍表面设计是吸引读者的第一要素,也是书籍内容是否能够展现的关键。这就需要我们对书籍的时空艺术性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以更好的构建书籍与读者之间的桥梁,让作者的灵魂与读者的思想发生智慧的碰撞。  相似文献   

3.
丁一 《品牌》2014,(12)
书籍是人类精神文明的产物,一本好书,应兼具内容与形式、艺术与功能。在读者进行阅读的同时,通过书籍设计五感对书籍内容的传达再现,使读者能更进一步地领悟书籍内涵,同时享受书籍设计五感所带来的精神愉悦。纪实类书籍的设计更讲求书籍内涵传达的精准,由于纪实类书籍内容具有内容生动、现实性强、陈述性强的特点,需要读者的领悟及理解,所以在纪实类书籍设计之中需结合书籍设计五感,将书籍的本质体现出来,并诱导读者发挥主观能动性去领悟书籍的内涵。  相似文献   

4.
曹刚 《中国电子商务》2009,(11):208-208
本文对现代书籍设计的拓展性进行了研究,作者提出目前各种多维形态的书籍之间相互促进、相互补充,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对书籍的阅读需求,引申了现代书籍形态设计的多维趋势和拓展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5.
《品牌》2015,(2)
认知在一个人的儿童时期是尤为重要的,而书籍是儿童认知的一个重要途径。儿童书籍是否做的成功,内在信息是一方面,书籍的外在形态在当今也是不容忽视的。本文通过分析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解析感官设计在儿童书籍设计中的运用,从而得出,儿童通过阅读书籍过程中的感官体验,可以对书籍内容有更好的认知和理解,与阅读传统设计的书籍相比,获得的不仅是更多的知识,还有更多的快乐。  相似文献   

6.
徐行 《中国商办工业》2011,(12):100-100
通过对书籍设计的要求:表达书稿,体现创意;合理引导阅读顺序;整体与局部的统一等,分别阐述了版式在其中可以起到的作用,最终使书籍的设计具有可读性,可视性便利性。  相似文献   

7.
杨珍子 《品牌》2014,(11):135-135
书籍装帧一词作为专业用语,在我国运用广泛时间久远。在过去,书籍装帧被认为是单纯的封面设计和展示,但是,书籍装帧的含义远远超过了简单的表面含义,也涵盖了对书籍各部分的设计,包括书籍的封面设计,扉页设计,书籍的内涵设计和在材料上得一些新体验,人们已经不满足于保守的书籍装帧设计,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材料的多样性,追求低碳环保的新型设计,书籍材料的运用也随着设计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变化。从过去的普通印刷的纸张到现在各种新型的特种纸张,传统书籍的内涵也发生了变化,从古到今,书籍的内容一直都是以文字的形式出现较为广泛,后来出现了图文并茂的书籍内容形式,而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互联网的出现,极大的也丰富了书籍的新形势,出现了电子书籍、游戏书籍、电子杂志等;书籍的内涵也从传统的文字纸张形式逐渐的转向了新兴的各种材料,读者的视觉触觉和对书籍的要求也是推动书籍装帧发展的重要源动力。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书籍设计的要求:表达书稿,体现创意;合理引导阅读顺序;整体与局部的统一等,分别阐述了版式在其中可以起到的作用,最终使书籍的设计具有可读性,可视性便利性。  相似文献   

9.
郑英 《商场现代化》2012,(23):229-230
随着人们审美水平的逐渐提高,现代书籍设计进入了一种多元化的发展时代,对于书籍形态的概念化创新设计便呼之欲出。概念书籍设计是以满足人们对未来书籍审美的需求而存在的,是为了寻求一种更新、更独特的书籍设计语言的一种探索性行为。本文从概念书籍的形态内涵谈起,全面的阐述了一系列有关书籍形态创新设计的思路与想法,提出在概念书籍的形态创新设计上,要从概念书籍的形态结构、时间和空间的把握来不断探索并完善概念书籍的形态创新设计,塑造未来书籍设计的新形态。  相似文献   

10.
书籍装帧设计在市场中有其不可忽视的力量,因为它比书的内容更快地闯入读者的视野。首先,封面是书籍与读者最直接沟通的桥梁,读者常常是被书的封面而吸引驻足,再看内容简介,再概略浏览,如若发现其是一本有趣或者有价值的书,从而也就引发了深入阅读的兴趣、购买和收藏的欲望。  相似文献   

11.
许晓华 《商》2014,(36):102-102
儿童书籍设计是书籍设计当中的一个重要门类,书籍是儿童学习未知世界的一扇大门,是儿童成长的重要伙伴。由于儿童发展对于家庭、社会的潜在影响,所以与其他书籍设计相比,儿童书籍设计需要保持更高的社会责任感。而我国儿童书籍设计目前体现出了形态单一、趣味性缺乏、针对性不足等诸多问题。本文通过对儿童书籍设计发展历程的分析,结合儿童书籍设计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儿童书籍设计发展趋势与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12.
书籍是知识的源泉、是社会进步的动力.书籍又是人类认识的启蒙、向导.所以书籍自古以来就见证、引领着人类的文明.一本好书不光要有好的内容,也要为其做好包装——书籍装帧.而色彩作为一种主要的设计语言,在书籍设计诸多因素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能体现书籍的性格和设计者的个性,可以令书籍更富有韵味.本文主要是探讨书籍设计中色彩的应...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互联网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共享经济逐步改变大众的生活方式。随着全民阅读活动的推广,人民的阅读需求逐渐扩大,而纸质书籍带来的体验感,质感远大于电子书籍,然而纸质书籍资源没有得到合理利用,许多纸质书籍被闲置甚至当废纸处理。因此利用互联网技术,促进书籍资源的合理利用很有现实意义。本文主要研究书籍共享平台运营的盈利方式、成本及推广策略,进而推动书籍共享平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情感设计如今已经成为现代设计的发展趋势,现有的设计作品不仅仅满足与功能和人们表层的视觉感受,而是以通过视觉语言向消费者和观赏者传递某种情感体验。以独立出版书籍这种立足于小众艺术的设计形式作为情感化设计思想的载体,通过对书籍情感化设计表现的探讨,总结书籍中情感设计表现的意义,强调情感化设计在现代设计尤其是书籍设计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品牌》2018,(2)
现如今,有许多同学对二手英语书籍资料的利用率不高,导致二手英语资料无法循环利用,为了提高学生对二手英语书籍的合理利用,培养同学们二手英语书籍共享的良好阅读习惯和提高对二手英语书籍的利用意识,提高自身专业知识素养,并特别为部分英语爱好者和志愿者提供英语交流平台及实践平台为此设计了针对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大学城大学生对二手英语书籍需求状况的问卷调查。  相似文献   

16.
王悦  沈德坤 《中国市场》2010,(52):173-174
作为拥有上下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丰厚的文化底蕴应当使其现代的书籍装帧形式拥有自己的设计风格。用不断继承和创新的手段,从贝叶经的装帧形式中归纳出有代表性的设计语言,来启迪我们今天的装帧设计思想,并为当今装帧设计提供可行的手段及方法,合理地运用到现代书籍设计中,使现代书籍更加具有实用性、审美性与民族性。  相似文献   

17.
《品牌》2015,(2)
在当今琳琅满目的书中,书内容固然重要,但是装帧设计也要给读者带来愉快的视觉效果,带来愉快的阅读体验。书籍的动态设计必须结合整体性,也要有一个整体的好思路,把书籍动态的美感体现出来,最后还需要有一个完美的主题和互动性特点有一个很好的接触点。本文一共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就是对书籍设计互动性的概念作了提出,第二部分提出了书籍动态设计所遵循的重要的原则就是互动性特点,第三部分说出了如何体现出互动性在动态设计的书籍中。  相似文献   

18.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类获得信息的方式变得前所未有的丰富起来,而网络的普及,使得信息的传递更加迅速与直接。但是,书籍仍是传承人类文明的主要方式,人类通过各种书籍得到不同的信息。越来越多的人在重视书籍的内容的同时也开始关注书籍的设计,书籍的最终消费者是人类,因而,书籍的设计必然要围绕人而进行。  相似文献   

19.
《品牌》2015,(4)
近年来,简约主义作为一种设计理念在各个领域蓬勃发展,在书籍设计中同样存在简约主义的身影。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分析简约主义在书籍设计中的问题,即简约主义与书籍设计的结合、简约主义在书籍设计中的局限性以及对当代书籍设计存在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数字化的时代,书籍设计已渗透到人们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对书籍设计也呈现审美趣味多元化的趋势。“书卷气”是中国文化“以气为本”的思维模式下,由“气”“气韵”演化发展出来的一个生动形象的概念。书籍的书卷气正是在文化性、艺术性、创意性和融合性来重塑书籍之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