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日,具有农事指导意义的《虾稻共作养殖技术操作规程》在湖北潜江通过专家组评审。5月7日,潜江市政府联合中国渔业协会召开潜江龙虾虾稻共作养殖技术操作规程评审会,经过来自全国各地的  相似文献   

2.
<正>据中国小龙虾产业发展报告(2018)显示,小龙虾养殖面积突破1000万亩,产量突破100万吨,经济总产值突破2600亿元。"虾稻共作"占小龙虾总养殖面积的70.83%,已成为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主要模式之一,是渔业绿色发展最具潜力的朝阳产业,也是农业产业精准扶贫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本文将笔者长期在虾稻共作生产一线收集的注意事项进行了总结,与大家共勉。1.虾稻共作定义。虾稻共作属于一  相似文献   

3.
正一、2020年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基本情况近年来,江苏省泗洪县认真落实中央、省市相关政策要求,加大稻虾共作探索力度,迅速发展产业规模,被农业农村部评为"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被中国渔业协会评为"中国小龙虾种源保护第一县",泗洪县城头乡被中国渔业协会评为"中国小龙虾种源保育基地"。(一)稻渔生产情况全县稻渔综合种养面积31.2万亩,2020年新增面积5.4万亩,连片1000亩以上稻虾共作基地达32个,全年水产品产量39484吨,产值8.9亿元,水稻平均亩产560kg。  相似文献   

4.
正2020年,安徽省稻渔综合种养面积达到415万亩,其中庐江县达16万亩,主要是稻虾养殖模式;但传统养殖模式下小龙虾主要集中在5月份上市,造成市场供应集中、销售价格低,而且5月份是虾病高发期,气候多变,病害严重,死亡率高,有的塘口甚至全军覆没,导致养殖风险大,制约了虾稻产业的发展。本技术通过调整稻虾共作水稻和小龙虾种养茬口,采用早繁苗培育技术早放种虾,  相似文献   

5.
正在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河南省潢川县踅孜镇八里村文尧水产5000多亩的"稻虾共作"养殖基地内,水产运输车辆在路边排成了队,鲜红肥美的龙虾刚出水就被前来选购虾苗的养殖户和外地客商抢购而空。潢川是闻名全国的"鱼米之乡",水产业是潢川的支柱产业,渔业发展在河南省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发展稻虾共作有基础。"推进农业绿色化发展,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也是对乡村振兴战略的  相似文献   

6.
正2月28日,正月十三,乡村都还沉浸在浓浓的年味之中,上午,潜江市熊口镇党校会议室却坐无虚席。听说镇里面要举办技术培训,来自熊口镇8个村的近100名虾稻共作养殖户,都早早地聚集到了这里。去冬今春,潜江市新发展虾稻共作面积14.5万亩,至此全市已发展虾稻共作60余万亩。3月,对新发展的虾稻共作田来说,正是环境营造和苗种投放的关键时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比较湖北潜江“虾稻共作”种养模式,阐明其运作机制,为推进长江中下游地区乃至全国农业绿色发展提供优化建议。方法 文章采用文献调查、实地访谈和案例分析的方法,从宏、中、微观层面探究湖北潜江“虾稻共作”种养模式的运作机制、主要做法、经验及问题。结果 (1)总结出湖北“虾稻共作”的 3种典型发展模式,分别为“家庭农场”模式、“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和“全产业链”模式;(2)剖析出“虾稻共作”种养模式的发展主要源于政府引导和市场主导相结合的“双导”推动、产业链利益共享的建立和各主体要素互补的形成;(3)阐明了政策扶持、品牌创建和宣传、全产业链经营、技术研发与虾稻共作标准、可追溯体系建立是虾稻产业发展的主要成效与经验。结论 针对虾稻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从全省共创虾稻品牌、完善基础设施、加强市场监管、建立产学研结合的有效衔接机制和延伸虾稻产业链条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近日,黄冈市水产局召开推进稻田渔业综合种养研讨会,形成了实实在在的"十个一"工作举措,力推该市稻田渔业综合种养发展。2015年上半年,黄冈市共发展稻田渔业综合种养面积53.84万亩,虾稻共生、稻蛙养殖、稻鱼养殖等模式蓬勃发展。为继续大力推广"一水两用、一田双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安徽和县水产技术推广站在该县北边滁河沿线的圩区,引导渔业科技示范户进行了虾稻共作种养试验,开展了水稻直播和小龙虾生态养殖等种养技术集成,利用稻田的浅水环境,辅以人为措施,既种稻又养  相似文献   

10.
正目前,正值冬季,对于泗洪县新开挖稻虾共作塘口,部分养殖户通过现场、电话咨询下一步要做好哪些工作,笔者将问题与回答归纳如下,与大家共享。1.泗洪县2018年稻虾产业发展落实推进情况如何?答:泗洪县2017年稻虾共作面积41170亩,2018年稻虾产业计划新发展47360亩,截止到2018年1月11日,已新开挖面积为  相似文献   

11.
<正>“虾稻共作”属于一种稻田综合种养模式,即在稻田中养殖两季小龙虾并种植一季中稻,在水稻种植期间小龙虾与水稻在稻田中同生共长。近年来,“虾稻共作”综合种养发展模式因为有较高的综合效益价值,而在全国范围内大力发展。从发展现状来看,“虾稻共作”模式目前在湖北省尤其是潜江市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效益,突出表现为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12.
<正>"那片是虾苗塘,现在正在卖虾苗,这片塘已经出成虾了。"两周前,在山东省鱼台县张黄镇的润辉农业稻虾共作示范基地里,经理宋艳辉告诉记者,"六钱以上的成虾,最开始地头收购价达到每斤40元,这几天稳定在30元左右,价格比去年同期高了两成。"同行的鱼台县渔业技术推广站站长闫行介绍,近几年,得益于大力推广"稻虾共作""藕虾共养"种养模式,鱼台龙虾形成了"个大体长,头胸甲、腹甲及螯足、步  相似文献   

13.
<正>10月12日,潜江发布:成功繁育出高档水稻优质新品种——"虾稻1号"。该品种历经5年繁育,系我省首个专门适用于虾稻共作模式的优质水稻品种。近年来,我省虾稻共作面积快速增长,却面临虾强稻弱、缺少专用虾稻品种的短板,这便需要繁育出适宜虾稻共作模式的优质、抗病、抗倒、生育期适中的水稻品种。2014年,中垦锦绣华农武汉科技有限公司、湖北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潜  相似文献   

14.
<正>湖北省虾稻产业协会第一届一次会员大会在武汉召开,来自省内153家小龙虾、优质稻企业和合作社的主要负责人齐聚一堂,共同组建湖北"虾稻共作、稻渔种养"区域公用品牌打造载体。"虾稻共作、稻渔种养"模式可亩  相似文献   

15.
基于水体季相差异的稻虾共作提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稻虾共作因为其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近年来种养面积呈持续增长态势。如何准确获取稻虾共作的面积信息与空间分布是当前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方法]文章以湖北省潜江市为研究区域,首先根据稻虾共作模式独特的水域变化特征,利用自动水域提取指数(AWEIsh)分别获取不同季节的水体;然后基于水体季相差异提取稻虾共作农田的空间分布。该研究利用Landsat 8 OLI影像提取2017年潜江市的稻虾共作空间分布。[结果] 2017年潜江市稻虾共作主要分布在白鹭湖管理区、运粮湖管理区、熊口镇和龙湾镇等区域,和实际分布情况相吻合。在验证样本的基础上,通过混淆矩阵计算提取结果的精度可达到85. 01%。与改进的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MNDWI)的提取结果相比,基于AWEIsh水体季相差异提取的结果精度更高:稻虾共作农田完整性好,错分情况少。[结论]基于水体季相差异的稻虾共作提取方法具有较好的提取效果,为今后研究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6.
正稻渔综合种养通过对稻田实施工程化改造,构建稻渔共作轮作系统,通过规模开发、产业经营、标准生产、品牌运作,能实现水稻稳产、水产品新增、经济效益提高、农药化肥施用量显著减少,是一种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全国渔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将稻渔综合种养明确为水产养殖转型升级推进工程之一,从国家到地方各级推广站都将稻渔综合种养作为2018年工作要点,2018年湖北省农业主推技术就有虾稻生态种  相似文献   

17.
<正>8月7日-8日,湖北省水产局、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华中农业大学"双水双绿"研究院、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省虾稻产业协会在汉联合举办湖北省"虾稻共作、稻渔种养"培训班。省内300多名从事"虾稻共作"的新种养户、贫困户参加培训。此次培训主要针对今年小龙虾价格下跌和当前"虾稻共作"生产"难点"和"痛点",围绕小龙虾一年三季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稻虾共作生态农业模式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发展迅速,对于这一生态农业模式的扩散机理研究,有助于推动其他生态农业模式发展。[方法]文章基于湖北省、湖南省和安徽省农户调研数据,采用二元Probit计量方法分析了农户采纳稻虾共作模式的邻里效应,并采用工具变量法对基准回归结果的内生性进行检验及计算出社会乘数效应。[结果](1)农户的稻虾共作模式采纳行为存在显著的邻里效应,同村邻里农户采纳行为均值每提高一个单位,个体农户采纳稻虾共作模式的概率将提高26.5%;邻里农户采纳行为的社会乘数效应为1.69。(2)农户的稻虾共作模式采纳行为还存在显著的情景效应;加入合作社可以显著提高农户稻虾共作模式采纳行为。[结论]在生态农业模式采纳比较少的行政村内,可以采取适当的激励政策引导部分农户采纳生态农业模式,再通过邻里互动效应作用,间接影响其他农户,从而提高整体采纳水平,形成规模效应。优先采纳的农户通过技术示范、经济收益示范,影响和带动其他农户采纳;充分发挥合作社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农户生态农业模式采纳行为。  相似文献   

19.
<正>6月15日,第十届湖北潜江国际龙虾节暨第三届虾稻产业博览会传出消息:"潜江龙虾"品牌价值登上中国龙虾区域品牌榜首,2018年该市以虾稻为主的粮食产量创历史新高,基于"虾稻共作"模式发展起来的潜江虾、稻产业年  相似文献   

20.
近期,湖北省潜江市水产局组织技术专班深入到全市新增“虾稻共作”养殖区,组织“虾稻共作”专题技术培训。为虾农上好两堂课,力争培训虾农做技术明白人,为我潜江市小龙虾产业二次升级助力护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