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6 毫秒
1.
近十几年采,我国经济发展迅速,每年GDP以较高比率增长,其中高储蓄高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巨大.然而,由于有效需求不足,储蓄在向投资转化的过程中受到阻塞,导致我国投资率长期低于储蓄率,引起我国宏观经济失衡,也造成我国储蓄资源极大的闲置.本文首先用索洛模型分析了高储蓄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然后建立对教线性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最后探析了储蓄和投资的关系、转化机制及其中存在的种种障碍.  相似文献   

2.
任碧云 《经济经纬》2006,(4):13-16,28
高储蓄率在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影响了消费与投资的合理关系;高贸易顺差在不断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同时。也带来了国际经济交往中的诸多摩擦。要解决贸易平衡问题。必须采取措施降低储蓄率,以扩大国内需求。实现储蓄向投资的顺利转化,是扩大国内需求的重要举措。通过对储蓄向投资转化机制及其在中国实践的分析。我们认为。市场主导型模式是我国储蓄向投资转化机制的目标模式,而要实现这一目标模式。必须以制度建设为路径选择并着手进行相应改革。  相似文献   

3.
关于企业高储蓄向投资转化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储蓄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高储蓄率支持了高水平的投资率和资本积累率,而资本正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当一个国家有大量储蓄时,经济中的资本存量和潜在产出水平都将快速增长。然而如果企业的储蓄和经济的发展不协调,就会阻碍经济的发展。目前我国的企业储蓄出现了高储蓄的现象,已经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鉴于企业的高储蓄率的现状及其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严重的负面影响,企业高储蓄转化为投资已成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4.
我国居民消费问题讨论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是一个重储蓄而轻消费的国家,居民储蓄率很高并转化为很高的投资率,但投资的增长最终是需要转化为较高的生产能力和最终消费的,居民消费作为社会生产流程的最终环节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学术界围绕居民消费做了大量研究,现将有关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资本市场发展与中国经济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重点对资本市场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与具体路径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资本市场促进经济增长主要机制有流动性支持、风险分散、降低信息不对称,促进储蓄向投资的转化和企业的控制与监督。同时,资本市场可以通过影响储蓄转化为投资,形成健全、多层次的投资体制、通过资隙配置和促进技术创新影响资本的边际生产率以及通过影响私人储蓄意愿,通过改变边际消费倾向膨响私人储蓄率等路径来实现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目标的单一性,在相关制度安排上出现了一些先天性的体制缺陷,如行政特征明显,市场缺乏微观效率、证券市场股权割裂等,导致市场在发展与完善中对初始目标极强依赖。尽管如此,本文经验研究认为,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仍然促进了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6.
储蓄与投资的相互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投资与储蓄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研究后认为:在开放的经济系统中,长期内储蓄与投资没有因果关系,如果两者间存在因果关系,应表现为投资增长是储蓄增加的原因。以我国东部地区的实证研究结果与理论结论基本一致。因此,要充分利用内源融资,减少系统内的储蓄流失并提高储蓄——投资的转化效率,实现经济持续增长,必须首先提高投资效益和效率,扩大投资需求。  相似文献   

7.
郭翠荣  王付强 《经济师》2007,(8):17-17,20
现实经济中,各部门中各主体的储蓄规模和投资需求往往是不同的,甚至存在较大差别,有的主体储蓄大大高于投资需求,有的主体则正好相反。因此,要使资本形成得以实现,就需要经济中存在着有效的机制将资金盈余部门的储蓄转移到资金亏损部门以形成投资。文章从金融中介的储蓄投资转化机制,金融市场的储蓄投资转化机制两方面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8.
发展经济学认为,资本的形成和积累是经济增长的源泉。资本最终来源于储蓄,只有储蓄有效转化为投资时,它才能为经济增长提供资本支出。近年来,甘肃省平川区储蓄不断增长,由于金融体制改革滞后,社会投资渠道的缺乏,投资主体投资意愿和投资能力低迷,导致储蓄总额逐年提高。如何消除储蓄向投资转化过程中存在的障碍成为当务之急。文章从储蓄、投资结构、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渠道三个方面,分析怎样继续扩大储蓄,疏通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渠道,加大投资力度,使高储蓄和低投资达到均衡,让平川经济能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李南  周叶红 《经济论坛》2003,(21):19-19,5
一、双缺口模型的基本原理发展中国家要实现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必须以较高的投资水平为前提条件,从而需要有足够的国内储蓄。然而发展中国家却往往存在储蓄率低、金融市场不成熟的情况,其国内资金远不能满足经济发展需要。因此,如何在原有的较低的经济发展水平上谋求较高的投资水平,被认为是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起飞所需解决的首要问题。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设计的双缺口模型,从总需求和总供给的恒等条件得到的储蓄缺口和外汇缺口表明,如果国内储蓄不能满足国内的投资需求,需要进出口贸易有一个数量相等的赤字予以平衡。一国可在不增加国内储…  相似文献   

10.
1、引言多数发展理论认为总合的储蓄率是增长进程的决定性前提条件。与对长期增长基本的资本约束相比,要么没有认识到总合的需求问题要么假定它只是暂时性的问题。对外贸易机会仅仅受制于储蓄供给,它有足够大的弹性以维持经济的增长;因而在解释增长时并没有把部门供  相似文献   

11.
《经济研究》2017,(2):111-124
金融发展会同时影响家庭储蓄与企业投资,从而是决定国民储蓄率的重要因素。基于世界银行1973—2005年的跨国面板数据,本文利用动态面板回归发现金融发展与储蓄率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即在金融发展水平较低时,储蓄率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而逐步提高,而当金融市场发展达到一定的程度后,储蓄率则随之下降。为解释以上实证发现,本文构建了一个家庭与企业均受融资约束的动态一般均衡模型。从理论上,本文证明了金融发展会降低家庭的储蓄动机,同时又会提高企业的投资需求。由于均衡储蓄率由家庭储蓄与企业投资共同决定,模型蕴含了金融发展与总储蓄率之间的非单调关系。数值模拟显示,本文模型能够解释金融发展与储蓄率之间的倒U型关系。  相似文献   

12.
高储蓄率、要素收入分配不平等和产业结构升级是我国经济增长过程中三个典型事实。本文构建一个非平衡增长模型表明这三者是一个自洽的系统,存在相互制约和矫正关系。在我国劳动收入和资本收入的储蓄倾向不同与劳动收入占比较低的背景下,高储蓄会出现两个相反地影响产业结构的动力。一方面,高储蓄转化的高投资更多体现为工业品,阻碍了服务业发展,同时,高储蓄导致的低消费使得恩格尔效应无法发挥作用,阻碍了产业结构升级;另一方面,高储蓄导致高投资,推动了资本深化,这又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产业结构变迁又反过来影响社会储蓄率和要素收入分配。文章证明这个系统存在一个广义平衡增长路径。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Levine等人为代表的经济学家,运用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开创了内生金融发展理论的研究。内生金融发展理论认为,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监督成本等市场摩擦因素导致了经济对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内在需求,金融发展通过提高储蓄率、储蓄投资转化率和资本配置效率等渠道,促进经济增长。保险业作为金融业三大支柱之一,近年来得到了迅猛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宏观经济增长研究理论中,储蓄在经济增长模型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本文论述了在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储蓄率与经济增长率的不同关系,对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下的储蓄情况进行了分析,指出高的储蓄率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要保持适度的储蓄率。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00年西部大开发迈出实质性步伐后,广西地区的经济增长加快,各族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文章从储蓄与投资这两个宏观经济中的重要变量入手,研究广西地区储蓄、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可能存在比较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分析现实经济中,储蓄不一定能够顺利地转化为投资,投资资金也未必能够顺利地形成生产能力,推动经济增长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资本外溢AK内生增长模型为基础,对金融发展、资本积累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研究和经验分析作了一个文献综述.理论研究表明:金融发展通过提高储蓄转化为资本比率、改善投资配置效率和改变储蓄率等途径促进资本积累和经济增长;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呈互相促进、互为因果的双向关系,并形成金融发达、经济高增长和金融欠发达、经济低增长的双重均衡.经验分析显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这证实了金融发展与内生增长理论的预测.  相似文献   

17.
区域经济增长离不开资金的有效供给 ,中国和西方学者有关储蓄向投资转化的研究认为 :在一个经济相对封闭的地区中外部资金供给相对较少的条件下 ,储蓄向投资的转化对该区域经济增长至关重要。与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相比较 ,我国西部地区无论是在吸收外资还是吸引内资方面都不具备比较优势。如何合理利用好西部地区居民的储蓄存款直接关系到西部地区的经济能否持续健康增长。通过对西部地区居民储蓄向投资转化因素的分析 ,本文提出了改善西部地区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日本在上世纪80年代储蓄率居高不下,这样的高储蓄率对日本经济乃至世界经济起到过积极的作用,但也产生了更为严重的负面影响,使日本陷入"高储蓄两难"的困境,带来贸易不平衡,加剧了日本与欧美国家间的贸易摩擦,助长了泡沫经济的形成,导致产业空洞化,最终导致日本经济的停滞和衰退。目前,中国也出现了高储蓄率状况。因此,应高度重视这一问题,有效使用过剩的储蓄资金;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开拓消费市场,加快消费需求增长;发展资本市场,拓宽和优化投资渠道;缩小经常账户顺差,鼓励企业对外投资等。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二元经济框架下,从农业劳动力转移的角度探讨中国家户储蓄率和国民储蓄率上升的原因。为此本文建立了一般均衡模型分析家户的消费储蓄决策,将总储蓄率分解为城市居民、农民工和农民三类群体的储蓄率。由于社会保障水平和收入水平的差异,农民工的边际储蓄倾向比农民和城镇居民高。在农业劳动力向非农部门持续转移的进程中,农民工群体随着非农部门的资本积累而不断扩大,其高储蓄行为也推动了家户储蓄率和国民储蓄率的上升。  相似文献   

20.
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实现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增长,是当前中国经济政策的重要内容,而对中国储蓄率的分析则是扩大内需战略研究的逻辑起点。作为国民储蓄率的重要构成,企业储蓄率的研究尤为重要。本文在对企业储蓄率界定进行调整的基础上,利用统计局工业企业数据库1996—2007年共1886万个企业微观数据对中国企业储蓄率进行分析。研究得出的结论是:(1)中国企业储蓄率依然处于较高的水平,1996—2007年这12年的企业平均储蓄率高达287%(储蓄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近几年依然在逐年上升;(2)中国企业储蓄率在绝对水平上始终高于发达国家,但当前企业储蓄率持续增高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趋势而非中国的特有现象;(3)民营企业储蓄率整体水平约为253%,低于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但是民营企业储蓄率保持了较高的增长水平,而外资企业和国有企业储蓄率水平则有不同程度的下降;(4)中国企业储蓄率具有明显的行业特征,传统的劳动密集型行业的企业储蓄率相对较低,资金密集型行业的企业储蓄率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