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4 毫秒
1.
高速铁路对城市和区域空间发展影响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第一条高速铁路开通以来,国内外学者就其对城市和区域空间发展的影响进行了广泛研究.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分析梳理已有研究关注的主要问题、观点和研究方法,并进行总结.通过文献综述发现,现有研究一般认为高速铁路通过影响可达性、要素流动、区域发展等对城市和区域空间发展产生影响,但学者对影响的方向仍存在争议.现有研究主要从实证角度进行,采用对比分析、回归分析、GIS空间分析等方法度量与定量化描述高速铁路对城市和区域空间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知识经济时代为背景,结合妇女的特点和妇女工作的经验来进行分析论证,阐述了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提高知识效率和知识经济的时代,一个妇女发展和民族素质提高的关键时代,同时也是女性面临巨大压力和可能获得许多机遇的时代。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知识经济时代为背景,结合妇女的特点和妇女工作的经验来进行分析论证,阐述了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提高知识效率和知识经济的时代,一个妇女发展和民族素质提高的关键时代,同时也是女性面临巨大压力和可能获得许多机遇的时代。  相似文献   

4.
城市空间发展的理性思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城市空间的改造和拓展中,要不断地充实主体空间;保护独特空间;留足开放空间;开发潜在空间.  相似文献   

5.
6.
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发展的新阶段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童林旭 《城市发展研究》2002,(1):18-21,76
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利用是在 2 0世纪 6 0年代末特殊的国内外形势下起步的 ,经历了 2 0几年的初创阶段后 ,从上世纪 80年代中期起 ,已经进入适度发展的新阶段。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利用有广阔前景 ,应掌握并控制地下空间资源 ,根据我国国情 ,积极稳妥地确定发展战略和目标 ,制定有法律效力的发展规划。在开发过程 ,重视高科技的作用 ,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试论知识经济的发展对信息系统审计工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形式,它以知识的生产和人力资源(尤其是智力资源)为支撑,以信息化和网络化为基础,以高技术产业为依托,促进科技、经济、社会的和谐统一,实现可持续发展。与传统的劳动力经济与资源经济相比,知识经济具有如下主要特征:第一,知识经济是一...  相似文献   

8.
网络化大都市:城市空间发展新模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将多中心、网络化的城市空间组织定义为网络化大都市,并阐述了网络化大都市发展模式的内涵及特征。在空间组织上,网络化大都市发展模式摒弃传统的单中心聚焦的发展模式,倡导城市空间的多中心化发展,强调构建面向区域的开放的多中心区域城市空间格局。在功能整合上,网络化大都市发展模式强调分工与合作,促进区域城市网络的形成,从根本上将实体空间上的多中心区域城市变为真正意义的网络化大都市。在区域治理上,网络化大都市发展模式强调通过对话、协调与合作实现权利平衡和利益分配,通过网络化管治实现公平与效率并重的区域治理。  相似文献   

9.
国外高速铁路对区域和城市空间发展的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速铁路的出现被视为第二个铁路世纪的到来.当前我国高速铁路建设进入高峰时期,越来越多的城市面临着高速铁路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从以下角度开展国外相关领域研究进展的分析:高速铁路对区域和城市社会经济的影响,以及高速铁路对区域、城市和站点地区空间发展的影响研究等.分析结果表明:(1)各国研究内容和方法具有显著差异;(2)实证化、定量化研究方法得到普遍重视;(3)研究发展中呈现新趋势.  相似文献   

10.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知识经济以其独特的优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充斥到了社会的所有行业和角落,并且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什么是知识经济?1996年,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CED)在其发表的《1996年科学、技术和产业展望》报告中,作了比较明确的定义:知识经济是以知识(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生产和使用(消费)为最重要因素的经济,知识经济是和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是指当今世界上一种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十多个城市空间发展的个案分析 ,作者指出 ,在城市空间拓展过程中 ,通过规划调控、行政区划调整等手段 ,可以使城市劣势空间变优势空间 ,使分割空间变整体空间 ,平淡空间变特色空间 ,变限制空间为超越限制空间  相似文献   

12.
回顾了新中国成立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进程、大城市发展、区域经济、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和住宅经济5个方面的发展历程,对城市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分析了当前问题及未来展望.  相似文献   

13.
统筹城乡发展是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有效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探索,经历了一条先农村、后城市,然后进行统筹城乡综合改革三大阶段.统筹城乡发展成为探索中国推进制度转型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大战略.统筹城乡发展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的主要路径是政府主导建立社会主义城乡统一大市场,规范市场运行,弥补市场失灵,同时推进基层民主建设以弥补集权管理制度不足.制度贡献将成为统筹城乡发展对推进国家现代化进程的最大贡献.  相似文献   

14.
王宏伟  罗赤 《城市发展研究》2003,10(4):46-54,67
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增长中不确定性因素增多,随之而来的是城市发展前景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对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办法提出了新要求.作者以珠海为例,探索适应新形势需要的方法和手段:假设方案比较与测试等,以期强化规划对城市未来发展的适应性和成果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5.
金融危机对中国城市经济的影响及其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全面分析了金融危机对我国城市经济的影响,指出中国城市经济发展已经进入到一个重要的转型时期.面对金融危机的挑战,必须把短期启动和可持续发展统一起来,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入手,着力解决制约城市经济发展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加快推动城市经济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城市公共空间作为城市中的公益用地突破了由政府部门统一提供的定势,出现了私人资本参与城市公共空间建设的案例.这样的模式是否只是城市中的偶发现象还是会对公共空间的开发起到划时代的意义?本文借由博弈视角的理性模型,对城市公共空间合作开发的案例及合作双方的博弈关系进行分析,总结出其合作开发的要件,期颐将城市公共空间的正外部效应合理分配,实现从“零和”至“正和”的跨越.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乡关系与区域经济空间结构不断从低级向高级阶段演化.长期以来,我国三次产业之问与城乡之间的非有效联动发展导致了城乡经济空间的二元割裂,而这又进一步制约了产业的升级与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优化.现阶段,三产互动已成为提升产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以此为基础和重要内涵的城乡统筹发展模式在有效促进城市经济空间从大...  相似文献   

18.
基于低碳经济理念的现代城市规划转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低碳城市规划是应对全球气候异常的重要手段,也是新时期城市规划学科发展的战略转向.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研究从工具理性向自由理性转变,在低碳经济理念、精明增长和生态理念的指导下,低碳导向已经扩展至城市规划建设的各个领域.低碳城市规划转向的理论体系构建,为规划的编制、实施、评估与管理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有机的三维空间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特色,也是与其他"规划"最大的区别.目前规划设计人员在从事城市总体规划过程中三维空间观缺乏,同时总规过高的法定地位导致的三维空间规划在规划体系中缺少足够的调整空间,这些原因都使得规划在三维空问领域缺乏足够的效用.本文在分析以上问题的基础上提供了一些基本的解决思路,核心就是如何将城市设计的空间理念融入城市总体规划当中.例如:提高规划人员的素质,选择合适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20.
This symposium creates and stimulates new dialogue and cross‐disciplinary exchange between planning theorists and geographers in researching the transfer of urban policy and planning models, ideas and techniques. The symposium challenges a restricted historical focus in much of the emerging geographical literature on urban policy mobilities by drawing on a rich tradition within planning history of exploring and documenting the trans‐urban travel of planning ideas and models over the last 150 years. It is argued that this longer‐term perspective is required to highlight important historical continuities and institutional legacies to contemporary urban policy circuits and pathways and to question what is particularly new, distinct and innovative about an intensification in the travel of urban ideas, plans and policies over the past decade — and the accompanying scholarly interest in them. The symposium also uses the emphasis on particular details and specific experiences within planning histories to foreground and develop approaches, particularly from recent geographical scholarship, that investigate the contingent and embodied practices and wider epistemic contexts that enable — or hinder — contemporary policy transf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