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睿 《重庆与世界》2011,(10):76-76
1921年,二十出头的黎又霖当上了父亲,看着体弱多病的妻子和襁褓中的女儿,黎又霖又是高兴,又是担忧。高兴的是自己当上了父亲,担扰的是,自己马上随部队离开这个温暖的家。他知道这一走,短时间里是不能回家照顾妻儿老小。看着妻子期盼他留下的眼神,听着女儿一声声啼哭声,好一阵揪心地疼痛。再次拥抱自己的爱妻,亲吻可爱的女儿后,黎又霖毅然离家参加了革命。  相似文献   

2.
正新中国第一位女将军李贞的威名早已家喻户晓,但这个当年连名字也没有的童养媳参加革命时给自己取名"李贞"的过程却鲜为人知。1908年,李贞出生在湖南省浏阳县小板桥乡。父亲李光田,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全家8口人仅靠租种地主的两亩半田和捕鱼为生。由于一直想要个儿子,李光田在第五个女儿出生后祈祷妻子的第六胎会怀上一个儿子。然而,孩子呱呱坠地,竟又是一个"千金"。李光田唉声叹气地看着自己的第六个女儿,失望得连名字都不想给她起了,只是随便地叫她"旦娃子"。不久,李光田因劳累过度一病不起,最终离开了人世。李贞6岁时,家里有时连饭都吃  相似文献   

3.
田君的故事     
年青时上山下乡,城市的大门从此对他紧紧关闭;解决了妻子的调动问题,他面对朱德的照片长跪不起;当自己的不幸再次降临到女儿身上时 他彻底垮了……  相似文献   

4.
王晓慧 《新财经》2010,(10):62-62
专注于做早教的高翔自己也是一位家长,他有一个6岁的女儿。他是如何教育自己的女儿的? 《新财经》:您有一个6岁的女儿,您觉得对自己孩子的早期教育是否成功? 高翔:我觉得算比较成功的。这主要得益于我的父亲,我从我父亲那里继承的一个理念就是:不要强迫孩子学什么。  相似文献   

5.
辛静 《东北之窗》2011,(13):74-75
一直以来。他是深得同事敬佩、群众认可的好干部,是妻子眼中的好丈夫,也是女儿口中的好父亲。从读书到离任,拥有近30年党龄的他几乎没有留下任何污点。当吉林省洮南市警方经过一年半的侦查。将原洮南市某局局长方传强以故意杀人罪抓获归案时,人们无不为之震惊。然而真相无情。随着方传强的交待,一段埋藏多年的婚外情浮出了水面,一起悬了一年多的失踪案终于水落石出。  相似文献   

6.
佚名 《宁波通讯》2014,(14):54-57
<正>冯东,宁波海关的一名普通公务员。9年前,当他得知自己漂亮的女儿患有自闭症时,便和妻子陪伴着女儿开始了一场马拉松式的康复历程。在女儿渐渐康复的同时,为了让更多自闭症孩子的家长分享他们的经验,他成为一名志愿者,管理着由全国各地500多名自闭症儿童家长组成的QQ群,晚上在群里答疑解惑,节假日在群下组织活动,成为众多自闭症孩子家长所熟知的"妮妮爸爸"。  相似文献   

7.
守望故乡     
我的父亲是一位机械工程师,他除了专业之外,最大的特长是下围棋,他是故乡的小城里鲜有的六段棋手。父亲很少与人交往,他的一生就像他的棋艺一样寂寞。当他在周围实在找不到对手的时候,就自己一个人下棋,有时是右手战胜了左手,又有时是左手赢了右手。我从小听惯了父亲在棋盘上落子的声音,那种声音就像珠落玉盘,令我一生怀念。当父亲的两只手难分胜负的时候,他就轻轻地把棋一拂。其实人最难战胜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父亲是一位日本的遗华孤儿,我们的老家原是日本长崎,祖父是一个老实得像一块礁石的渔民。爷爷、奶奶、伯父和姑姑…  相似文献   

8.
边城 《西部人》2004,(8):26-27
10年前,一对普通夫妇收养了一名可怜的女婴.他们将养女视作自己的亲生女儿.为此,他们曾经假离婚,为的是给女儿一个“合法身份“;为此,他们对女儿的身世守口如瓶,为的是给女儿最完整的父母之爱……   然而就在女儿快乐成长的时候,不料却患上了医学难症癫痫,让这个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女儿的父亲心急如焚,表示如果有大医院能帮他女儿治病,他就用他的下半辈子打工还债.……  相似文献   

9.
今春,当最后一批烘烤的干拐枣售出后,旬阳县神河镇五义沟村四组农民朱忠国这才悠闲地坐了下来,慢慢地盘点算账。突然间,他站了起来,高兴得手舞足蹈,站在旁边的妻子被吓了一跳。原来,账面上显示出了令人激动的数字:3个月,纯利润157/元。  相似文献   

10.
李梅香 《魅力中国》2010,(33):134-134
最近,看到一篇文章,《曹禺:像陈白露一样掉到坑里,可又跳不出去》:晚年的曹禺有许多未了的心愿,他曾试图完成抗战期间写了一半的《桥》,还留下了《黑店》、《孙晤空》等戏的提纲和草稿。有一段时间,他一小时一小时趴在桌子上写,女儿万方留有那时曹禺写的纸条,上面写着:“为什么一个字也写不出。……譬如我总像在等待什么,其实我什么也不等待。”也许是他忘了父亲用一生痛苦总结出来的箴言:“千万不要做官,万万不要做官。”而这旬箴言也真的成了儿子的谶语。看着曹先生的悲剧,联系到教师的特殊地位,作为教师,不读书,不常读书,有一天,真的会失去自己的本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