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2.
3.
本文从自适应预期模型的方法研究中国菲利普斯曲线。文中假设社会经济主体对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的预期是非完全理性的,对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的预期的形成符合自适应过程,即预期失业率等于上一期预期失业率与上一期预测偏差的加权平均数。由于中国数据的收集渠道限制,以城镇登记失业率代替失业率,以CPI增长率代表通货膨胀率。假设通货膨胀率受到预期经济景气程度的影响,而预期失业率是预期预期经济景气程度的反映,因此通货膨胀率受到预期失业率的影响。通过自适应预期模型的方法估计出预期失业率对于通货膨胀率的影响程度大小,用工具变量法缓解了滞后期的多重共线性问题,估计出了预期失业率对通胀率的影响。证明了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在城乡二元经济而且市场经济尚未成熟的中国是存在的,证实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已经基本由市场来调配资源。 相似文献
4.
本文阐释了产出缺口对通货膨胀影响的经济学机理,说明了中国时间序列菲利普斯曲线不存在的经济背景、模型设定和统计数据原因,提出利用省级面板数据对中国菲利普斯曲线进行再估计。1978—2006年的实证研究表明,基于面板数据的菲利普斯曲线是成立的:产出缺口对通货膨胀的线性影响显著,自发性通货膨胀率为2.8%,上期通货膨胀对本期的影响系数为0.44,产出缺口对通货膨胀影响的弹性系数为0.18。 相似文献
5.
根据全球通胀假说,随着经济开放度下降,外国经济对本国通胀的影响逐渐让位于本国经济,这一假说与中国的“双循环”发展格局密切相关。本文首先采用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间接分析中国的菲利普斯曲线。结果表明,外国产出冲击对本国通胀有正向影响,但这种影响在2010年后弱化,近年来外国产出与本国通胀出现“脱钩”迹象。反事实分析表明,紧缩性货币政策和输入型通胀不足以解释中国通胀的弱周期性。为解释经验发现,本文构建了一个中等规模的开放经济模型。数值分析表明,本国通胀对外国产出的周期敏感性随着贸易开放度下降而弱化,但本国通胀对本国产出的周期敏感性不会因贸易开放度下降而显著改变。 相似文献
6.
中国菲利普斯曲线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菲利普斯曲线是分析失业与通货膨胀变动关系的一个强有力工具 ,并可以勾勒出经济运行态势。但是 ,由于经济活动影响因素的复杂性及其组合在各国之间的差异 ,特别是我国的特殊国情及正处于经济转轨这一特殊的发展时期 ,传统的菲利普斯曲线及其理论无法直接拟合我国菲利普斯曲线 相似文献
7.
基于菲利普斯曲线的中国产出缺口估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应用Van Norden提出的基于菲利普斯曲线的方法估计了1982年至2006年中国的产出缺口,并与应用HP滤波方法估计的产出缺口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与HP滤波方法相比,应用Van Norden方法估计的产出缺口具有很好的对通货膨胀的预测能力,能够准确反映中国1982年以来的经济周期变化,而且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我们根据估计的产出缺口对当前中国的经济形势与经济政策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宏观经济管理中的两大难题是失业和通货膨胀。最早科学地反应失业和通货膨胀此消彼长关系的曲线是菲利普斯曲织,对菲利普斯曲线的不同理解直接关系到对宏观经济政策的选择。本文对菲利普斯曲线给出了一种新的解释,这种解释对一个国家处理好失业和通货膨胀的关系,对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我国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宏观经济管理决策,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9.
菲利普斯曲线的演变发展及其在中国的适用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菲利普斯曲线经过费尔普斯修正后,开始不断拓展并对西方国家宏观经济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从AD-AS模型角度对1999年以来菲利普斯曲线在中国的适用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由于宏观经济运行还不完全具备菲利普斯曲线的前提条件,即使我国经历了20年的改革开放发展,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该理论仍不适用于中国;故不能简单套用主流菲利普斯曲线的结论来权衡政策目标和制定经济政策,而只能从我国国情出发,探索和发展适合自己的宏观经济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0.
谨防进出口贸易引发通货膨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货膨胀与进出口贸易是不同的经济范畴,但两者又有紧密联系。关于通货膨胀的成因,有各种不同的解释,因而形成了各派通货膨胀理论。现代通货膨胀理论主要有需求拉上说、成本推进说、需求拉上成本推进说、需求移动说和菲利普斯曲线说等。我们从货币供给途径、国外商 相似文献
11.
中国菲利普斯曲线的动态性与通货膨胀率预期的轨迹:基于状态空间区制转移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增长波动与价格水平波动之间存在非常相近的共同变化趋势。本文以菲利普斯曲线和奥肯定律为理论依据,采用具有区制转移的状态空间模型对经济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经验分析。我们首先估计出了预期通货膨胀率和潜在经济增长率,然后依据通货膨胀预期误差和产出缺口的关系来描述中国菲利普斯曲线的动态特征。本文发现中国“产出-价格”关系具有长期菲利普斯曲线的性质,经济增长率体现出高波动区制和低波动区制,通货膨胀预期也表现出两种不同的适应性预期形态。 相似文献
12.
13.
本文首先根据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菲利普斯曲线的长期走向特点,对曲线进行拟合并提出和建立相关模型,论证出菲利普斯曲线在我国存在并总结其运行的特点;然后对曲线失灵的年段进行实证分析,并总结短期曲线失灵的原因。通过研究我们得出以下结论:(一)菲利普斯曲线所体现的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在我国存在;(二)短期的菲利普斯曲线失灵具有时代特殊性;(三)我国短期菲利普斯曲线与长期曲线走势相辅相成、互相作用:(四)我国中长期菲利普斯曲线存在继续右移的压力。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广义的菲利普斯曲线的理论框架下,应用灵活的包含随机波动的时变参数模型(TVP-SV)分析了中国的通货膨胀预测。实证结果与传统的线性回归模型对比发现,TVP-SV模型能够更好地对数据进行拟合并显著的改善通货膨胀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与通胀的动态路径似乎偏离了传统的菲利普斯曲线,具体表现为通货膨胀率对产出的变动越来越不敏感,即菲利普斯曲线扁平化问题。本文从非对称的角度出发解释菲利普斯曲线异化现象的微观机制,结果发现,产出的负向变动对通货膨胀的影响系数较正向变动更小,即通胀在经济下行阶段的响应弱于经济上行阶段,考虑到目前我国经济产出正处于惯性下跌趋势,该非对称影响机制才是导致菲利普斯曲线扁平化现象的根本原因。与此同时,利率政策能够显著弱化产出与通胀的非对称性,从而调整菲利普斯曲线斜率,有效干预这种非正常经济现象。本文研究结论的政策含义是,在经济下行阶段应加大稳增长的政策力度,而无须过度担心政策放松带来的通货膨胀问题,在稳增长的政策选择方面应以积极的财政政策为主,稳健的货币政策协调配合。 相似文献
16.
通货膨胀成为目前我国经济中一个显著问题,因此研究我国通货膨胀趋势的决定因素成为必要,中国通货膨胀长期走势的决定因素主要有四个,其中代表货币因素的M2和代表国外输入型因素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在上升,而劳动力价格和固定资产投资因素在长期中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总体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7.
二元经济条件下中国的菲利普斯曲线和奥肯法则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1979年以来,中国的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与就业之间是否存在比较稳定的菲利普斯曲线和奥肯法则的关系?如果不存在,原因是什么?可不可能存在另外某种形式的关系?本文的研究认为:由于存在大量的劳动力转移,中国的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与城镇失业率之间不存在稳定的关系,但与劳动力转移速度显著相关。因此劳动力转移不仅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根本任务,而且是影响中国宏观经济稳定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8.
在菲利普斯模型的理论基础上,本文结合中国油价形成机制改革的具体情况,构建了国际油价和中国物价之间的实证模型。实证结果发现,油价冲击对中国CPI的影响有限,但位于油价传导中端的PPI对国际油价变动较为敏感,特别是油价改革之后油价对PPI的传导系数得到了显著的提升。研究表明,油价冲击在中国的传导极大地受到政府政策的影响,价格管制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共同降低了中国下游生产厂商的成本转嫁能力,使中国的厂商在面临油价冲击时处于弱势地位。 相似文献
19.
20.
开放经济下中国通货膨胀的价格传递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建立了一个包含通货膨胀预期和供给冲击在内的开放经济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混合模型,分析了国际垂直生产结构下的价格传递效应,并运用经验数据对中国通货膨胀的动态机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扩展的混合模型能有效地避免残差序列相关性;工资水平对通胀的影响明显,国内和进口中间品价格对通胀水平都存在显著的价格传导效应,国际能源价格对通胀具有正向冲击,存在输入性通胀效应;通胀预期和通胀惯性对通胀水平的影响显著,但通胀预期的影响更强;厂商在定价过程中保持价格不变的概率高于重新定价,而重新定价策略则兼备前瞻性和后顾性。基于上述研究,我们认为,宏观经济政策宜保持相对稳定,应重视政策对经济主体通胀预期的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