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立符合中国国情与发展阶段的特色城镇化监测指标体系,是引导并推进省域城镇化进程的重要举措.本文从城镇化水平、质量、效能、城市管理四个方面构建了指标体系,不仅关注城镇化水平与质量,从动态的角度更加关注城镇化发展的潜力与能力,并通过城市管理引导与推进城镇化进程.指标体系设计中,兼顾城乡一体、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资源节约、城市功能提升等城镇化特点.最后以山西省为例,对特色城镇化进程进行了测算与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2.
城镇化水平是一个综合概念,其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可从影响城镇化水平的主要因子分析入手,既反映质量水平,又反映数量水平,从而使指标体系能够准确反映城镇化水平状况。根据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一般规律,结合重庆市城镇化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指标数据的可获得性,  相似文献   

3.
随着新型城镇化概念的提出,城镇化水平开始成为社会和学者关注的焦点,传统的城镇化水平的计算,忽略了城镇化推进的过程中的人口、经济和社会发展因此,本文将从人口、经济和社会的角度,构建城镇化水平的综合测量指标体系。这对于湖北省的城镇化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国城市承载力区域差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城市发展与资源环境中的矛盾日益突出.本文选取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中原、成渝城市群中土地、水资源、交通和环境要素承载力指标,建立城市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综合评价与比较分析,得出水资源承载力城市群的发展影响,南方城市群承载力高于北方城市群,承载力在不同规模城市中呈倒U分布等承载力区域差异,并且诊断出五大城市群发展中的短板.针对上述问题,作者从优化承载力结构、稳步提高城镇化进程、合理引导资源需求、实施空间管治四个方面提出了提高承载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兰海 《中外企业家》2014,(9):209-212
随着新型城镇化概念的提出,城镇化水平开始成为社会和学者关注的焦点,传统的城镇化水平的计算,忽略了城镇化推进的过程中的人口、经济和社会发展因此,本文将从人口、经济和社会的角度,构建城镇化水平的综合测量指标体系。这对于湖北省的城镇化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改革开放后,我国经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过程,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的一些矛盾也开始逐步暴露出来,城镇化速度与质量不匹配,我国城镇化水平仍然较低、城镇化水平落后于工业化进程等等。这些问题需要高度重视,并加以解决,因为城镇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十二五"时期,应在推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城镇化质量的提升,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基于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的视角,从城市发展程度、城镇化推进程度以及城乡一体化这三个维度设计了19个指标来具体评价,运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2015年全国31个省市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进行实证研究,研究显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发展最快的是东部地区及沿海发达城市,西部地区同东部及沿海发达城市相比,城镇化进程发展较慢.  相似文献   

8.
《价值工程》2017,(26):1-5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人类社会不断走向文明与进步的重要标志。近年来,保山市的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都得到较大的改善。然而,实现城镇化是一个追求可持续发展的过程,其间不乏会遇到各方面的问题。基于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思考,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出发,综合保山市各领域建立指标体系,通过SPSS17.0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进一步明确各指标与城镇化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保山市的城镇化基础较薄弱、发展水平较低、各县区的城镇集聚和辐射功能都相对较弱。要解决此现状需要从城乡协调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城市规划管理以及生态城市等多个方面加以努力,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保山市的城市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山东省城镇化发展质量测度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首先区分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与城镇化质量的差别,提出城镇化质量的测度,是在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对其发展的科学性、可持续性等更深层次的考察.笔者以山东省为例,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全面分析了山东省城镇化发展质量.在宏观层面,运用判断城镇化质量的三个宏观判据,总体上判断了全省城镇化质量所处的基本阶段;在微观层面,通过建立城镇化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计算出各市城镇化质量指数,据此分析了各市城镇化质量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关爱萍  陈锐 《经济界》2014,(5):58-62
本文在界定新型城镇化内涵的基础上,结合甘肃省及其各州市的实际情况,建立一套5类包含14个具体指标的综合测度新型城镇化水平的指标体系,并对甘肃省及其各州市新型城镇化水平进行实证测度。研究发现:甘肃省新型城镇化总体水平不高,各州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很不均衡,河西地区普遍高于河东地区,重要城市发展水平滞后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甘肃省新型城镇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1.
李孝地  胡克  邢斌  刘琦 《价值工程》2015,(1):317-318
水土保持工程既是生态工程、经济工程,同时也是社会工程,工程项目的实施可以有效地改善水源区居民生活条件,并且能够加速水源区城镇化进程。我国城镇化进程目前已经从关注城镇化数量阶段发展到质量阶段,注重的是反映城镇化的优劣程度。本文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陕西水源区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水土保持工程与城镇化质量之间的关系,分析了该区域城镇化质量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当地城镇化进程和提升城镇化质量水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战略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17  
未来20年,中国城镇化进程的持续快速推进将成为影响中国乃至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事件。发展低碳生态城市应该研究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战略,确定低碳生态城市发展任务,遵循城市功能和低碳生态城市发展要求,合理发展城市工业;科学规划、合理引导低碳生态城市发展,完善规划指标体系,推行规划环评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同时以全方位的可持续交通系统引导城市高效节能运转,构建可持续城市交通系统;研究推广节能技术,推广绿色建筑技术和清洁生产技术,为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提供技术保障;推进体制创新,改革财税体制和考核体系,为发展低碳生态城市营造制度环境,改革城市政府行政管理体制,转变和优化城市政府职能,促进低碳生态城市发展。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经济发展、居民生活、环境保护三个角度建立城镇化发展的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来测度城镇化水平,通过研究吉林省9个地级市的城镇化发展水平及排名,得出的结论表明:吉林省各个地区城镇化水平大体可以分为三类且彼此之间差异很大,发展不平衡,并提出加快推进吉林省城镇化水平的相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增强城市韧性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保障,是实现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回顾我国城镇化历程,城镇化质量并未与城镇化水平同步提升,韧性思维对于提高城镇化质量、增强城市防灾减灾能力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改变既有对干扰及灾害事件的认知,强化灾害防控综合性、系统性和全过程性等方面.展望未来,城市韧性研究不仅要重视评估城市安全防灾能力,而且应加强对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研判.为有效增强城市韧性,应从提高城市生存韧性和发展韧性两个维度入手,健全社区/村庄灾害防控机制,编制城市安全韧性规划,提高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进而保障新型城镇化有序实施.  相似文献   

15.
蒙丹 《集团经济研究》2007,(22):222-223
一、评价指标体系 为了对贵州省各地区的城镇化发展水平作出一个更全面和科学的评价,本文从城镇化的内涵出发,建立了一个包括经济城镇化、人口城镇化、空间城镇化、生活方式(包括生活质量和生活环境)城镇化和文明城镇化5个方面在内的13个具体指标构成的贵州省各地区城镇化水平综合测度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6.
义乌市城中村村民和进城农民工市民化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中村村民和进城农民工主导义乌市常住城镇人口的快速增长,但市民化进程却相对滞后.运用参照依赖、损失厌恶理论,从村民、农民工对城市化价值感知和市民化意愿的角度,解释了村民和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村民较高资产、较好的城市保障与低转化率的悖论;并从城市对农民工价值认知和保障农民工需求意愿的角度,解释了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目标与农民工资产沉淀城市保障不足之间的悖论.为有效解决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村民和农民工市民化的悖论现象,坚持尊重农民意愿的基本原则,提出了分层分类引导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具体对策,以期探索一条构建以促进人的发展为核心的城镇化路径.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全球城市化的发展,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十分关注城市管理工作,结合城市管理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若干城市管理指标体系,国内部分部委和研究机构也提出了基于城市管理某一方面的指标体系.2011年,ISO TMB批准了GCIF、JISC和AFNOR的3项国际标准提案,并批准组建TC 268负责城市社区管理标准化工作.由于我国国情与欧美发达国家不同,加快开展城市管理指标研究工作是满足我国城市进程加快、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应对国际标准发展趋势的重要举措.因此,本文提出了尽快成立城市社区可持续发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对口ISO TC 268工作,在科研项目和经费方面加大对城市管理标准化的支持力度.结合我国城市管理的实际情况,在国际标准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城市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城市群建设是推进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重要动力,城市群经济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中游城市群因其区位优势独特、人力资源充足,从而成为我国推行新型城镇化后首个跨区域的重点开发地区。为了研究长江中游城市群城镇化水平发展情况和区域差异,探究产生差异的原因,从社会发展、经济发展、生活质量、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城乡统筹六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长江中游城市群城镇化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发现:长江中游城市群各市城镇化水平差距较大,综合得分最高的是武汉市,整体城镇化水平发展最好的是环长株潭城市群,大型城市相较于中小城市在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方面更占优势;各地城镇化水平的空间分布呈现出各城市群里省中心较高、边缘地区较低的结构状况。  相似文献   

19.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是"十四五"规划的战略重点,城市承载力水平则是检验城镇化进程的关键。目前,一些地方在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下,对城市科学发展的规律认识不足,忽视城市承载力水平的关键作用,导致一系列城镇化问题。下一步,应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根据城市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规划先行、以人为本,从城市治理机制、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以及产业就业结构等方面寻找突破点,提升城市承载力,破解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空间难题。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全力发展沈阳经济,建设包容性城镇及如何提高全民素质和加强全社会合理布局、社会保障体系角度出发,对提高沈阳城镇化发展质量提出对策建议。阐明沈阳在全国城镇化进程的影响下,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十二届全运会的契机下应明确城镇体系内的内部联系和功能划分,解决“碎片化”问题;并融入“智慧型”城市概念,提出对于土地的利用率,交通的便捷率,城市配套设施的使用率的重要程度,以此来提高城市的功能性,提高沈阳城镇化发展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