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汕头,位于广东省东部、南海之滨,北回归线横贯其中,是全国五个经济特区之一、沿海开放城市、著名侨乡和东南沿海的重要港口城市,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城市之一,长三角和珠三角的重要连接点。区位优势明显,商业贸易发达,有“百载商埠”的美誉,海外华侨众多,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潮汕文化,素有“海滨邹鲁”之称。近年来,先后进入“中国城市综合实力50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中国投资环境百佳城市”、“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中国品牌经济城市”等行列。汕头经济社会生活各方面取得平稳较快发展,特别是在全球金融危机不断加大情况下,汕头市经济运行仍然不失稳健的增长态势。  相似文献   

2.
南山 《国土经济》2004,(3):9-10
城市的意义现在已不仅在于行政区划,而是经济发展的象征。国家每年公布的中国城市综合实力50强排名,使主导城市生活的人和在城市内生活的人都有了不同的压力和动力。而这些压力和动力,都要考虑三个问题,即谁来经营城市?为什么经营?经营什么?  相似文献   

3.
国家中心城市作为全国城市体系的塔尖城市,是承载国家战略意图的重要载体,是国家或区域参与国内外竞争的重要平台,是国家或区域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2017年后,国家中心城市成为我国部分特大城市、大城市通过多种途径尽力向国家层面争取的头衔和称谓。但是,国家中心城市有其特定的概念内涵、识别标准和属性要求,更是市场选择的结果。对于郑州来讲,中央支持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既是难得的历史性机遇,也对挖掘发展郑州潜力、凸显战略地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郑州要遵循国家区域总体布局,充分审视自身发展的优势和短板,科学进行城市功能定位,在引领区域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参与国际竞争等方面更好地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程炼 《企业导报》2012,(24):147-148
展望全国没有哪一个城市像武汉这样渴望崛起,就如同全球没有哪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渴望崛起一样,武汉和中国一样,在历史的长河中,曾经长期保持辉煌,所以现在渴望崛起。本文首先介绍了把武汉建设为国家中心城市的有利条件,并提出武汉在经济实力、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及内外空间联系方面,与其他国家中心城市的差距。随后分析说明武汉是中国中部地区首位城市,具备建成国家中心城市的条件。最后本文从提升城市功能、调整城市空间结构、打造文化名城、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武汉城市圈和中三角一体化进程等五个方面对武汉如何建成国家中心城市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刊推出《中国保险地图》、《中国最具活力的保险省区》、《中国最具活力保险城市50强》系列文章后,得到广大读者的热烈反响,希望本刊继续做深做细。本期特别策划将镜头聚焦定格至三线城市,也作为《中国最具活力保险城市50强》的续文,旨在更细致更清晰地解读三线城市的佼佼者,尽显“龙虎三线城市”的整体魅力,使这些详实的资料成为保险决策者们案头宝贵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6.
国家中心城市是一国城镇体系中处于金字塔顶端的少数城市,是承担国家战略的重要载体。从目前提出建设的五个国家中心城市来看,其功能承载都具有体现国家战略的独特之处和核心价值。武汉要建设成为国家中心城市是武汉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从区位优势、国家战略演变和承担的国家战略任务来看,未来武汉的城市发展也需要突出其核心价值,致力于成为"中国枢纽、内陆门户"。  相似文献   

7.
以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能否提高城市经济韧性?基于2008—2020年中国285个城市数据,利用多时点DID方法以及双重固定效应模型考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设立的城市经济效应。研究发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试点设立对城市经济韧性有显著提升作用,产业结构升级和政府引领作用在其中发挥了中介效应。异质性检验表明,城市经济韧性提升在普通地级市显著,且在中部城市和北方内陆城市提升作用更强。研究结论有助于进一步认识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政策效应,为城市经济韧性提升提供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8.
3月20日,仲量联行最新报告《中国新兴城市50强》显示,中国50个城市将成为一个规模达6.7万亿美元的经济体。这50个城市指的是中国50个最具发展潜力二三线城市,比如成都、重庆、大连、杭州、南京、沈阳、天津等。2011年,50强总经济规模达到2.9万亿美元,总城镇人口达2.6亿,而其辐射到的城镇人口数达3.7亿。这些城市的中产阶级也迅速壮大,有6600万人口所在的家庭年收入超过5干美元。  相似文献   

9.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进一步凸显了韧性城市建设的重要性,在此背景下,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优化也应体现韧性城市理念。因此,在准确理解和把握韧性城市内涵的基础上,针对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评价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新的评价指标体系优化筛选了包括综合服务、网络枢纽、科技创新、开放交流、人文交流、生态宜居等六大国家中心城市功能韧性建设方面的38项表征指标。优化后的指标体系从绝对值、相对值、人均值等角度反映了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协调性、成长性、共享性,不仅保证了各项指标数据来源的可靠性,同时能够对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中的韧性建设状况进行有效评估。  相似文献   

10.
2004年7月11日,青岛城市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城建地产”)被2004中国城市土地运营博览会组委会授予“中国城市运营商50强”。  相似文献   

11.
城市型社会背景下的城镇化:他国的经验与中国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二五”期间,中国城市化率将突破50%,我国将加入城市型社会行列.本文通过对英国、美国、日本和巴西四个城市型国家城市化的考察,探究了城市型国家的共性特征.我国城镇化面临极其复杂的形势,应走质量型城市化道路,治理城市病,防止“被城市化”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12.
一、现阶段城市贫困现象透析 (一)城市贫困问题凸现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1995年提前实现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的目标,2003年中国经济总量突破11万亿人民币,人均经济总量超过1000美元,标志着中国从低收入国家进入中低收入国家行列。  相似文献   

13.
国外城市营销理论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昭  姜军松 《企业研究》2005,(11):79-80
当前的中国,城市经济圈的浪潮正一浪高过一浪:以上海为龙头的华东城市圈正蓬勃发展;以广东、佛山为核心的广佛经济圈的发展势头也十分强劲:还有环渤海城市经济圈的迅猛发展等等,无不显示出中国对城市发展的重视,也充分体现了城市的发展对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巨大影响力。  相似文献   

14.
李源 《中外管理》2010,(6):50-51
狮城新加坡,一个中国人一点都不陌生的城市国家。 早在30年前就曾风靡华夏,且至今流行不衰的"新马泰"旅游,已经把无数中国游客带到了那里。干净、美丽、小而有秩序,一点儿都无愧于"花园城市"这个称号,  相似文献   

15.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安庆市,地处皖鄂赣三省交界处,是八百里皖江第一城市,也是沟通三省并连接上海、武汉两大经济区的纽带和著名的港口城市。现辖7县1市、3区,总面积1.53万平方公里,总人口610万人。  相似文献   

16.
山东寿光是著名的“中国蔬菜之乡”,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山东省文明城市。近年来,寿光市立足蔬菜产业优势,狠抓特色旅游开发,走出了一条高科技、生态型、产业化的旅游发展新路子,全市旅游产业得到了较快发展。2007年,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85.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8.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2.6%和35%。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17.
中国智慧城市建设虽与国际同步推进,但观念普及、建设机制与建设成就相较于国外先进国家仍显落后。当前中国主要采用先行先试、示范带动的试点方式,具有覆盖范围广、资金投放规模大、切入视角多样、多主体协同性强等特点,有利于探索适合中国的智慧城市建设模式,缩小与国外先进国家的差距。对当前中国智慧城市建设中存在的八个主要障碍进行剖析可看出,从建设推动模式、扩展应用体系、强化研发、产业支撑和试点项目整合等角度提升智慧城市建设水平才是未来中国智慧城市建设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南京现辖十一区二县,辖区面积6598平方公里,城市面积4989.33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面积438.63平方公里。全市总人口640万,其中户籍人口573万,城市人口480.63万。先后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等称号。  相似文献   

19.
无锡地处当今中国经济最为活跃的长江三角洲,南临苏允,东依上海,西靠南京,是全国15个经济中心城市之一和全国优秀旅游城市之一,已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城市国内生产总值前十位,并跻身全国城市综合这力50强和投资环境40优的行列。  相似文献   

20.
绍兴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近年来,绍兴人以城市建设为龙头精心打造旅游文化名镇,带动经济各方面全面发展,先后获得"中国最佳魅力城市"、"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