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化解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可以考虑采用债转股、资产证券化、资产重组、呆帐准备金改革、贷款出售等方式。在解决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过程中,应全面评价现有的各种处置方式,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2.
王岁 《南方金融》2002,(9):43-44
一、商业银行开展贷款营销的意义 (一)贷款营销是降低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比率、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的有效途径.不良资产比率居高不下,一直是困扰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难题.信贷资产的有效扩张对不良资产的消化不仅体现在其稀释作用上,随着银行资产规模的壮大和企业经营的改善,银行核销呆坏账的能力和对不良资产的转化能力也会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3.
关于银行贷款呆帐核销几个政策性问题的思考尹矣为了优化信贷资产质量,冲销贷款损失,增强银行发展后劲,各专业银行从一九八八年起,按照财政部、国务院办公厅有关文件的要求,提取了贷款呆帐准备金,并按要求冲销了贷款呆帐,经过几年实践,我们认为贷款呆帐准备金提取...  相似文献   

4.
国有商业银行形成的不良资产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体制上弊端所致,也有管理上薄弱而造成。解决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主要有三大途径:一是国有商业银行通过清收转化一部分;二是国有商业银行对已形成的呆、坏账贷款,在自身提取的呆、坏账准备金中核销一部分;三是国家给予特殊政策对不良资产剥离一部分。  相似文献   

5.
风险拨备即贷款损失准备,是指商业银行为抵御资产风险而提取的用于补偿资产未来可能发生损失的准备金,在商业银行成本中列支。拨备覆盖率和贷款拨备率是两个重要的监管指标,拨备覆盖率=贷款损失准备÷不良贷款余额,贷款拨备率=贷款损失准备÷贷款余额。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利用资产证券化手段处置银行剥离的不良资产的政策主张备受关注.农业发展银行(以下简称农发行)自成立以来,其开户企业--粮棉企业在执行国家政策过程中,受种种因素影响,形成了大量的政策性财务亏损,导致农发行政策性财务挂账贷款(以下简称挂账贷款)急剧增加,日前约占农发行贷款总额的一半.由于挂账贷款转不动、财政消化期限长,农发行资产流动性问题.日益突出.如何使挂账贷款转动起来,提高农发行资产流动性,本文拟对挂账贷款证券化谈点浅见.  相似文献   

7.
韩志文 《浙江金融》2001,(12):20-21
有利的方面 (一)对国有商业银行分支机构而言.有利的方面有: 1、盘活部分存量资产,提高资产质量水平.国有商业银行的部分不良资产出售给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后,不良资产的总额及占比均有不同程度地下降,不良资产的"不良"程度也有所缓解,因为剥离出去的不良资产大多属于呆账贷款和呆滞贷款(按一逾两呆划分)或损失类贷款和可疑类贷款(按五级分类划分).  相似文献   

8.
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是指银行业金融机构为弥补贷款运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损失而提取的资金保证.它的足额提取能否达到规定标准,对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冲销贷款损失,提高机构消化不良资产的能力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准确掌握近年来农村信用社呆账准备金计提情况,我们对辖内7家农村信用社2003至2005年损失准备计提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目前农村信用社贷款损失提取存在诸多问题,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信社改革的顺利进行.为此,我们认为当前必须进一步完善农村信用社贷款损失准备计提制度,提高农信社消化不良资产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现就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财务公司、城乡信用社和金融租赁公司等金融企业提取的贷款损失准备金的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政策公告如下:一、准予税前提取贷款损失准备金的贷款资产范围包括:(一)贷款(含抵押、质押、保证、信用等贷款);(二)银行卡透支、贴现、信用垫款(含银行承兑汇票垫款、信用证垫款、担保垫款等)、进出口押汇、同业拆出、应收融资租赁款等具有贷款特征的风险资产;(三)由金融企业转贷并承担对外还款责任的国外贷款,包括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外国买方信贷、外国政府贷款、日本国际协力银行不附条件贷款和外国政府混合贷款等资产。  相似文献   

10.
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尤其是贷款业务,通常会面临着较多的风险。为了应付可能发生的损失,避免陷入经营困境或出现破产状况,商业银行需要在估计风险和损失的基础上,提取资产损失准备金。对贷款计提损失准备,虽然已经成为一种国际惯例,但是,由于各国的情况千差万别,各国商业银行在贷款损失准备计提的会计处理上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1.
朱丽 《投资与合作》2014,(1):144-144
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尤其是贷款业务逼常面临着较多的风险。为了应付可能发生的损失避免陷入经营困境或破产,商业银行需要在估计风险和损失的基础上提取资产损失准备金。对贷款计提损失准备,虽然已经成为一种国际惯例,但是,由于各国的情况千差万别,各国商业银行在贷款减值准备计提的会计处理上也有所不同。本文在分析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减值准备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2.
一、我国商业银行呆帐准备金制度现状 1988年,我国财政部颁布了<关于国家专业银行建立呆帐准备金的暂行规定>(财商字[1988]第277号),规定专业银行从当年起建立呆帐准备金制度,按不同行业、不同性质的贷款计提呆帐准备金.其中工业、商业、建筑业的流动资金贷款按年初余额的1%在年初提取,进出口贸易贷款为1.5%,农业、乡镇企业、外汇、私营企业和个体户贷款以及固定资产和技术改造贷款均为2‰.1992年财政部对上述规定作出修订(财商字[1992]第232号),规定呆帐准备金不分贷款类别,统一按年初贷款余额的一定比例在年初以人民币计算全额提取,当年提取的比例为5‰,从1993年起每年增加1‰.1993年财政部<金融保险企业财务制度>(财商字[1993]第11号)规定,呆帐准备金余额达到年初贷款余额的1%时,改为按年初余额的1%实行差额提取.  相似文献   

13.
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保证国有商业银行快速发展、加快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2008年10月,国务院批准了XX银行股份制改革实施总体方案,并对该行实施了第二次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剥离工作。剥离后的资产受财政部委托进行资产的清收处置等管理工作。本次不良资产的剥离正处于本世纪首次国际金融危机的风口浪尖,从其资产类别、形成原因、剥离规模和处置手段等方面来看都有别于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金融风险防范是金融监管的重要内容,不良资产的规模控制、消化处理也是全球课题,因此对不良资产的持续关注具有重大意义。本文拟从海南X  相似文献   

14.
四大银行不良资产全力瘦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智  闫波 《银行家》2003,(3):48-51
编者按 去年中国处理不良资产速度的加快回应了各方的怀疑.但是,这丝毫没有削弱这一问题的严峻性.中国目前的不良资产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资产管理公司从银行承接的不良资产,一类是四大国有银行没有剥离以及剥离后新产生的不良资产.关于前者,本刊去年第十期给予了特别关注,本期前一篇就是对华融资产管理公司总裁的采访.而接下来则是一组关于四大银行不良资产的处置方面的文章:本刊特约记者介绍了四大银行处理不良资产的基本成绩与问题;中国建设银行资产保全部总经理在介绍建行情况的同时,显示着专业人士的深层思考;中国人民大学的专家则从学理和技术角度谈了不良资产处理系统的建立.  相似文献   

15.
李明 《税收征纳》2004,(6):34-35,37
财政部2000年12月29日推出《企业会计制度》,并且从2001年1月1日起在股份有限公司中使用,要求从2002年1月1日起在外商投资企业中全面使用。在《企业会计制度》中更加体现谨慎性原则,在原有的“四项计提”基础上增加了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委托贷款减值准备金的提取方法,这“八项准备金”的计提对于挤掉企业资产中的水分,提高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对于《企业具体会计准则》及《企业会计制度》有关减值准备金提取后的后续会计处理有的地方比较含糊,有的地方会计处理与税法规定存在差异,并可能会损害国家或纳税人的利益。因此,本文根据《企业具体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与相关税法对准备金提取后的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作一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6.
一、银行不良资产的概念广义上的不良资产是指银行在资产业务中 ,经营资产风险超出预先估计 ,造成部分或全部损失的资产。银行在信贷业务中 ,按期收回本金、利息的贷款称为正常贷款 ;相反 ,银行发放的各类贷款中 ,借款方面由于种种原因不能按约定的期限偿还全部本金或利息 ,造成银行损失的这类贷款 ,称为狭义上的不良资产或不良信贷资产。本文所探讨的是狭义上的不良资产。二、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现状及危害近年来在金融性报刊公布的个案调查显示 ,不良资产占比在20 %以上 ,此比例也被专家学者及人行总行所认可。1994年末 ,全国银…  相似文献   

17.
贷款五级分类是信贷资产分类的方法之一。是指银行主要依据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即最终偿还贷款本金和利息的实际能力、确定贷款遭受风险损失的程度、将贷款划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类,以此作为提取呆账准备金的依据的一种贷款分类方法。  相似文献   

18.
赵琳 《新疆金融》2005,(7):13-14
一、当前银行不良资产经营管理工作中面临的困境和难点 (一)影响资产质量的诸多因素仍然存在。随着近几年银行不良资产清收处置力度的不断加大,以及消化历史包袱和不良资产剥离等政策支持,不良资产连续实现了不良资产额和不良资产率的“双降”,资产质量达到历史最好水平。但确保资产质量的长效机制还不够健全,不良贷款反弹依然存在。受经济资本对风险资产约束要求和信贷资产质量控制要求的影响,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产总量和信贷资产增长速度必将受到更加严格的约束。贷款资产所表现出来的在行业结构、区域结构和额度配置等方面的不合理性没有根本改变,限制和退出行业、产品和客户贷款余额仍然较大,既影响到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的安全性和盈利性,又因流动性影响使银行的信贷结构调整受到阻滞。新疆金融市场总量有限,受区域环境的约束,信贷投放空间狭窄,导致信贷投放集中和关联担保严重等,“啤酒花”和“德隆系”事件充分暴露了这些方面的风险。  相似文献   

19.
一、当前不良资产收购阶段的现状 (一)商业银行违规剥离与AMC超范围接收并存,AMC无法退回超范围资产.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双方都有责任,但AMC处于弱势地位,AMC发现后却无法把不该接收的不良资产退回,主要表现在:剥离行混类剥离,将损失类贷款等资产列入可疑类贷款剥离.如:2005年6月,C资产公司中标山东G行324亿元不良资产后,于2005年6月27日双方正式签署了不良资产接收协议.  相似文献   

20.
我国银行业建立呆账准备金制度始于于1988年。在此之前,各银行都不能提取呆账准备金,如果贷款发生损失,须集中报国务院批准后才害免,并冲减信贷基金。1988年,财政部发布了《关于国家专业银行建立代款呆账准备金的暂行规定》,规定专业银行从1988年起建立啉账准备金制度,呆账准备金的计提比例按不同行业、不同性质的贷款来确定,其中工业、商业、建筑企业的流动资金贷款按年初贷余额的1‰在年初提取;进出口贸易贷款提取比例为1.5‰;农业、乡镇企业、外汇、私营和个体户贷款,以及固定资产和技术改造贷款的提取比例都是2‰。1992年,财政部对上述规定作了修订,将呆账准备金提取比例提高到5‰。1993年,财政部发布了《金融保险企业财务制度》,规定呆账准备金按年初贷款余额的6‰全额提取,以后每年增加1‰。从1996年起,改为按年初贷款余额的1%实行差额提取。1998年,财政部发布了《关于个性金融机构应收利息核算年限及呆账准备金刎取办法的通知》,规定呆‘账准备金由按年初贷款余额的1%差额提取改为按本年末贷款余额的1%差额提取,并从成本中列支,当年核销的呆账准备金在下年予以补提。对金融企业实际呆账超过1%部分,当年应全额补提呆账准备金,但交纳所科税时应作纳税调整,统一计算本看应纳税所得额并依法缴纳所得税。目前仍执行这一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