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会计准则最初被称为“会计原则”,来源于西方国家,最早受到美国会计学界的重视。但随着会计理论和实务的不断发展,如今的会计准则已经成为各个国家和地区会计学界普遍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3.
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趋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国际会计准则的发展趋势,可以看出中国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距以及中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化趋向。  相似文献   

4.
会计准则是资本计量的标准,资本计量的标准化程度总是与资本流动的范围相一致的,当资本要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时,会计准则的资本计量功效内在地决定了会计准则也必须全球化:加入WTO以后,中国要融入全球的经济发展,客观上要求会计准则体系与国际惯例尽快接轨。目前,中国正处于建设会计准则的关键阶段,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资本市场的国际化以及跨国公司的蓬劫发展,会计这一门商业语言必须跨越国界,才能在国际商务交流中更好地传情达意,会计准则国际化成为毋庸置疑的大趋势.中国要发展经济,就必须融入国际经济潮流中,就必须正视会计准则的国际化。如何构建既适合我国经济发展状况又符合国际经济环境要求的会计准则,是我们所面临的艰巨任务。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资本市场的国际化以及跨国公司的蓬勃发展,会计这一门商业语言必须跨越国界,才能在国际商务交流中更好地传情达意,会计准则国际化成为毋庸置疑的大趋势.中国要发展经济,就必须融入国际经济潮流中,就必须正视会计准则的国际化.如何构建既适合我国经济发展状况又符合国际经济环境要求的会计准则,是我们所面临的艰巨任务.  相似文献   

7.
会计在经济全球化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作为一种商业语言的会计也必然会趋同与国际化,而市场中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们对于会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经济的全球化的前提是会计的国际化,而要达到会计国际化最主要的则是会计准则的国际化。  相似文献   

8.
一、证券市场发展是会计准则发展的根本动力美国是目前世界上会计准则建立最完善的国家,其公认会计准则的建立是为了适应证券市场发展的需要,并在为证券市场服务的基础上逐步成熟起来的。在证券市场发展初期,美国以股份公司形式组建的企业日渐增多,证券市场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然而,上市企业更多地重视市场的筹资功能,市场监管也相对宽松,缺乏有效的会计信息披露规范,  相似文献   

9.
10.
会计准则国际化经济后果,是指会计准则在影响国家之间利益分配而造成的经济后果,主要表现为一国在会计准则国际化进程中的收益和成本。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的收益主要表现为降低融资成本、吸引外资和促进出口贸易,会计准则国际化的成本主要表现为会计准则的制定成本和变迁成本。为使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利益最大化,我国应从多方面考虑,积极稳妥地推进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目前会计界公认的5份顶尖国际学术期刊2000年至2009年所刊载的人力资源会计的53篇文章作为研究对象,对国外人力资源会计学术界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反映进入21世纪以来国外人力资源会计研究的演进特征与变化,进而探讨国外人力资源会计研究的学术倾向.  相似文献   

12.
2000年底财政部发布《企业会计制度》,2001年1月1日开始在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新会计标准的颁布实施,是否已实现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协调,又成为理论界探讨的焦点。本文着重从A、B股上市公司境内外净利润差异的角度,研究《企业会计制度》实施前后新旧会计标准的国际协调问题,文章分别对2000年、2001年和2002年按新旧会计标准和国际会计准则双重披露的净利润差异进行了独立检验、比较检验以及深沪两市的检验。  相似文献   

13.
我国会计标准与国际会计标准的差异分析及国际趋同的思考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从我国B股上市公司、金融类上市公司双重审计的制度背景出发 ,以B股和金融类上市公司的年度报告中的双重审计差异为基础 ,对我国会计标准和国际会计标准进行综合比较研究 ,对存在的差异做出了分析与评价 ,并提供了有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会计国际化与国际会计中国化的文化思考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中国文化的核心是儒家思想,它与几千年中国文明发展史存在相关性,中国会计文化是中国文化对会计影响、渗透的结果,中国会计文化变异促进其文化创生。中国会计国际化是一个不可扭转的趋势,中国会计发展路径是从中国会计国际化到国际会计中国化。  相似文献   

15.
16.
本文较为系统地整理和分析了20余年来国际会计与财务学术期刊发表的有关中国会计问题的200余篇研究成果。分析显示:(1)中国会计问题已经积累了相当数量和质量的国际学术研究成果,且近年来的增长趋势明显;(2)作者群主要为华人学者,地区分布广泛;(3)研究方法经历了从规范研究向实证研究为主的转变;(4)研究主题与中国的政治、经济改革以及文化特征密切相关,突出反映了中国特殊的制度背景与研究机会;(5)中国大陆学者在中国会计理论研究的国际化进程中总体贡献比较有限,但近年来发挥的作用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17.
信息技术革命使我国传统会计实务面临根本性的变革,也使传统会计实验教学模式面临强烈的挑战。为此,我们应积极探索建立在现代科技和信息革命基础上的新的会计实验教学理论、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18.
以各国相关机构发布的与分部信息披露相关的会计准则为切入点,在对分部信息披露的目的、可报告分部的确认基础、分部信息的披露内容以及披露方式和披露期间进行国际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将分部信息以附表的形式在年度报告中予以披露,而且在对可报告分部的确认时应缩小确认标准并出台相关指南给企业以明确指导,尽量减少管理层的专业判断和主观认定.  相似文献   

19.
会计国际协调:一个新的分析视角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会计标准的国际协调一直是我国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非常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对此 ,理论界就净利润的双重披露差异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 ,研究的结果也常常为我国会计标准改革所借鉴。然而 ,我们的研究发现 ,2 0 0 0年底《企业会计制度》及随后一系列会计准则颁布和修订后 ,境内外净资产差异与净利润差异之间的联系明显降低 ,仅有净利润之间的国际协调还不足以说明会计信息总体上已经实现国际协调。因此 ,单纯从净利润的角度来研究会计标准的国际协调可能存在一定的片面性。本文试图从净利润、净资产以及两者对比的净资产收益率三个角度来判断我国会计标准的国际协调程度  相似文献   

20.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and Accounting Quality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We examine whether application of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IAS) is associated with higher accounting quality. The application of IAS reflects combined effects of features of the financial reporting system, including standards, their interpretation, enforcement, and litigation. We find that firms applying IAS from 21 countries generally evidence less earnings management, more timely loss recognition, and more value relevance of accounting amounts than do matched sample firms applying non‐U.S. domestic standards. Differences in accounting quality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firms in the period before the IAS firms adopt IAS do not account for the postadoption differences. Firms applying IAS generally evidence an improvement in accounting quality between the pre‐ and postadoption periods. Although we cannot be sure our findings are attributable to the change in the financial reporting system rather than to changes in firms' incentives and the economic environment, we include research design features to mitigate effects of bot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