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高湿条件下,蔬菜植株处于水分饱和的供应状态,容易出现徒长。特别是茄果类蔬菜和瓜类蔬菜尤为明显。蔬菜作物出现旺长后,细胞壁变薄,蔬菜植株体各器官的抗逆力下降,易遭受高温危害,导致高温灼伤细胞组织,造成日灼病的发生(强光高温条件下灼伤幼嫩组织、果实上的日灼病),不但影响了植株的长  相似文献   

2.
正黑腐病是甘蓝类蔬菜主要的病害之一,是一种常见的毁灭性病害,常与软腐病混合发生,造成大面积死棵。该病近几年来发病有逐渐加重的趋势,在多雨年份发病严重,对产量和品质可造成较大的危害。甘蓝黑腐病除危害甘蓝、花椰菜、萝卜外,还能危害白菜、芥菜和芜菁等多种蔬菜。症状:黑腐病是一种细菌引起的维管束病害。  相似文献   

3.
兔巴氏杆菌病又叫出血性败血症或传染性鼻炎,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发生无明显的季节性,但是在冷热交替,闷热和多雨的季节发病率较高。各种年龄的兔都可发病,幼兔和瘦弱兔最易感染。此病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或剪毛时产生的伤口传染。一旦发生则迅速...  相似文献   

4.
<正> 在自然生态条件下,黄鳝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和抗病力,而人工养殖条件下,由于饲养密度增大,易引起病害发生。黄鳝发病初期是很难观察到的。一旦病症明显已经很难治了,因此,鳝鱼养殖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现将常见的几种病害的土法防治介绍如下。 一、梅花斑病。初期于伤口处或弱鳝肛门附近等出现小红斑,继而扩大成豆粒大小的  相似文献   

5.
河蚌的病害可分为传染性蚌病、侵袭性蚌病和其他因素引起的蚌病。其中传染性蚌病是指由病毒、细菌和某些具藻毒素藻类引起的蚌病;侵袭性蚌病是指由各种寄生虫引起的蚌病。本文就河蚌养殖过程中较常发生的、危害性较大的几种病害进行分析,以供参考。一、蚌瘟病(病毒性蚌病):蚌瘟病是河蚌养殖过程中危害最大的一种病害,具有传染快、死亡率高等特点,若不及时治疗,常引起毁灭性死亡。1、病原体:引起蚌瘟病的病毒病原体主要有两类,一是RNA(简称R型)病毒,称嵌沙样病毒;另一类是DNA型(简称D型)病毒,称疱疹病毒。前者主要浸染河蚌组织的细胞质中…  相似文献   

6.
水稻纹枯病是水稻上发生面最广、为害最重的常发性病害。防治水稻纹枯病,除抓好打捞浪渣、合理施肥、适时适度晒田等措施外,还必须实施药剂防治。水稻效枯病在田间的发生发展有两个重要阶段。第一阶段在拔节孕穗前,病情主要呈横向发展,即增加发病完数和发病株数。第二阶段为进入孕穗以后,特别是孕稳末期和抽穗期,稻株生长繁茂,田间郁蔽,湿度增大,对病害的发生蔓延极为有利,病情由稻株下部向上部急速发展,这一时期持续时间长,造成的损失大。这一阶段是水稻纹枯病药剂防治的关键时期。实践证明,在孕稳期和抽穗期施药,防治效果最…  相似文献   

7.
据《科技日报》2006年6月28日报道:霜霉类病害是由真菌侵染所致。通常是在连续潮湿和降雨天气后发生,是最具破坏性的病害之一。病害严重时可造成20%~40%产量损失。此病从幼苗到收获各阶段均可发生,以成株受害较重。主要为害叶片,由基部向上部叶发展。发病初期在叶面形成浅黄色近圆形至多角形病斑,空气潮湿时叶背产生霜状霉层,有时可蔓延到叶面。后期病斑枯死连片,呈黄褐色,严重时全部外叶枯黄死亡。如马铃薯晚疫病、果树类和蔬菜的霜霉病等。  相似文献   

8.
《致富之友》2004,(5):39-39
豆科蔬菜包括菜豆、豌豆、荷兰豆、蚕豆等多种作物。病害种类多,露地发生最普遍的有病毒病、炭疽病、枯萎病、角斑病、锈病和细菌性疫病在多雨年份常引发流行,保护地则为菌核病和灰霉病为害重。综合防治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9.
《致富之友》2004,(2):36-37
在水稻旱育秧技术的推广过程中,发生了许多新的常见病害,其中较为普遍的有黄(白)化病、立枯病、恶苗病及黄梢僵苗症等,常造成秧苗死亡或秧苗素质变劣。为了更好指导生产,促进旱育秧技术的推广,使广大农户育好秧、育壮秧,特将这几种常见病害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余宏章 《农家之友》2014,(12):49-49
<正>问:请问如何做好柑橘安全储藏工作?答:引起柑桔贮藏期病害的病原菌,大多数属于寄生性较弱的真菌,其中传染性病害有青霉病、绿霉病、黑腐病、焦腐病、炭疽病等,生理病害有水肿病、褐斑病等。这些病菌侵入果实,一般须通过果皮上的各种伤口,在采收、运输及贮藏过程中,如措施不当,使果实受伤会增加发病机会。因此,要减少贮藏期间病害的发生,必须采取下列防治措施:(1)防止果实受伤在采收及贮运期间防止果实遭受机械损伤。适时采果、适当提早采收能预防多种贮藏病害的发生。在下雨时、雨后、重雾或露水未干时不要采果。  相似文献   

11.
桑树细菌病(又称桑疫病),有缩叶型、黑枯型两种。是桑树的主要病害。由于病菌所侵入的器官部位不同,发生症状而不同。缩叶型:发生在桑树的枝叶上。病菌从气孔进入叶片时,引起点发性圆形病斑,病斑中央裂开,呈穿孔状,严重时病叶脱落。病菌侵染到新梢时,产生黑色裂口病斑,并从新梢维管束向上蔓延,使新梢生长畸形,严重时顶芽枯萎。  相似文献   

12.
棚室蔬菜主要生理病害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迟永林 《农家之友》2009,(10):31-31,37
在棚室蔬菜生产中,由于温度、湿度、施用肥料、田间管理等技术措施不当造成的蔬菜病害为生理病害,与病毒、细菌、真菌、线虫等侵染性病害相比,生理性病害不会传染和扩散蔓延,而且在发生后,通过加强田间管理,病害完全可以防除,蔬菜能够恢复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13.
张伟东 《农家之友》2009,(11):35-35,77
从生态总体观点出发,蔬菜病害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本文从蔬菜常见病害的发生出发,主要讲解了其化学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4.
<正>笔者结合自己在广东市场做技术服务的切身经历就加州鲈养殖中的常见病害及防控措施作一概述,仅供广大养殖户参考。l烂鳃病1.1主要病原病原为柱状黄杆菌,发病水温23-30℃左右,广东几乎全年发生,是加州鲈养殖中最为严重的病害,常与肠炎并发,尤其在下大雨后,水温回升时更易暴发。1.2发病症状病鱼体色偏黑,食欲减退,离群慢游于水面,对外界反应迟钝,呼吸  相似文献   

15.
苏铁叶斑病常见的有白斑病(斑点病)与叶枯病(炭疽病)两种,是苏铁的重要病害。发病严重时,可使叶片成段或整叶枯死并发生断裂,最后引起落叶,直接影响观赏效果。  相似文献   

16.
针对菠萝凋萎病的发病特点与发病规律,不管它是病毒性病害.还是真菌性病害,采用以下防冶措施定可有效防冶凋萎病的发生与蔓延。  相似文献   

17.
<正>通常我们把中华鳖的常见病害分为传染性病、侵袭性病及其他因素引起的甲鱼病三大类,其病害防治技术如下。一、传染性甲鱼病凡由细菌、霉菌或病毒引起的甲鱼病称为传染性甲鱼病。1.红脖子病病原体是产气单孢杆菌。此病的主要症状是咽喉部、颈部红肿,行动迟缓;病情严重时,口鼻出血,肠道发炎糜烂,全身红肿,眼睛浑浊发白而失明,不久即  相似文献   

18.
蔬菜高产栽培技术(二)宋鹏飞(二)育苗方式与播种方法在蔬菜育苗过程中,育苗方式、播种方法是关键技术。根据不同的蔬菜种类决定不同的育苗方式与播种方法。就农村现有条件常采用以下2类方式、方法。1、茄果类(番茄、青椒、尖椒、茄子等)、十字花科类(甘蓝、生菜...  相似文献   

19.
《农家之友》2005,(12S):18-19
一、10月病害发生情况 根据各测报点本月的水产养殖病害监测数据分析,10月份水产养殖病害的发病范围、发病率与死亡率均较上月明显下降。对虾的白斑病、红腿病、托拉病、不明病因病和淡水养殖的鳜鱼、鲮鱼、鲫鱼、长吻、鲈鱼、草鱼、鲢鱼、鳙鱼、鳙鱼等的细菌性败血症、细菌性烂鳃病、出血病、肠炎病及鳜鱼、鳗鱼指环虫病、罗氏沼虾红腿病、白浊病、中华鳖疖病疮、白底板病、鳃腺炎、白点病等病的发病范围、发病率与死亡率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20.
蔬菜病害大多通过种子传播。真菌、细菌、菌丝体、分生孢子、病毒潜伏在种子内外,菌核混杂在种子中。种子消毒可杀灭细菌,使病毒失去活性,有效防止病害发生,并可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增强幼苗抗性。种子消毒是最重要、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的蔬菜病害防治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