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林祥 《深交所》2010,(2):27-29
尽管在过去十年内,美国证券市场连续遭受了2000年IT泡沫破灭和2008年金融危机的冲击,但毫无疑问,华尔街仍是世界金融中心之一,仍是美国综合国力的重要载体。作为全球最复杂、历史最长的市场之一,美国证券市场结构完备、功能完善、分工明确,对新兴市场仍具有学习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短短的12个月,国内A股市场竟然从去年十月份的巅峰6124点下跌到了现在的2000点左右,上下起伏不定,而且跌势似乎仍“意犹未尽”:大小非解禁的压力将在今年第四季度开始集中释放,加之美国次贷危机所衍生的金融危机波及全球,令许多西方国家的金融体系摇摇欲坠,国外的情势又进一步通过香港H股市场传导至国内A股市场。时下,国内证券市场已经风声鹤唳,令不少人费解的是偏在此时政府却启动了融资融券业务试点,尤其是引入卖空机制,更令业界为之哗然。那么,融资融券究竞会给证券市场以及投资者带来怎样的影响?融资融券需要我们怎样去正确认识,政府还需要进行哪些规范?本文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3.
2010年8月5日,美国联保社保基金理事会在比往年推迟数月之后,终于向国会众参两院提交了年度报告。在2008年肇始于美国并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之后,处于金融风暴“风眼”之中的美国,社保基金是否如人们预想的那样大幅亏损呢?  相似文献   

4.
2008年9月,雷曼兄弟申请破产,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一年过去了,危机影响还在持续,对实体经济的冲击还在延续。归纳一年来人们所关注的经济问题,可以简单归纳为两点,一个是全球经济何时才能复苏,怎样实现复苏,一个是反思这场危机的发生以及对世界的影响,其中实现怎样的监管无疑是重要的反思内容之一。美国监管出了大问题?那么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之前,金融监管模式体现出什么特点,什么漏洞导致了危机。2009年6月17日,美国政府公布了金融监管改革白皮书,主要包括哪些方面?对我国来讲,监管的前车之鉴有哪些?应该如何做?  相似文献   

5.
由于2008年的金融危机,美国陷入高失业率和缓慢增长。同时无论是联邦政府还是地方政府都陷入了预算赤字困境。在此情况下,浮现在脑海中的问题是:美国是否已丧失竞争力,并将渐渐日落黄昏?  相似文献   

6.
肖灯峰 《中国外资》2008,(12):59-60
当前,受美国金融危机影响,国际经济金融形势愈显复杂和严峻。在此背景下,外汇收支形势有哪些变化?面对挑战,我们又该如何应对?笔者试以湖南省为例,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7.
随着美国次贷危机的全面爆发及在世界范围内的迅速蔓延,我国实体经济也遭受到一定影响。我国高科技企业的融资规模、融资渠道受这场金融危机的影响有多大?其中,高科技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发生了哪些变化,对我国资本市场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大洋彼岸的美国曾与中国经济高度互补。金融危机五年之后,中美经济关系将出现怎样的调整与变化?尤其是当下,在增速持续放缓的大背景下,中国企业该如何从全面复苏的美国经济中寻找新动力?还有美元的持续走强,又会给中国企业的资金管理带来哪些影响?全球化的今天,中国与美国的距离越来越近。  相似文献   

9.
万璐 《理财》2014,(12):16-17
2008年左右美国为应对金融危机所采取的货币政策促使金价快速上涨;而近来美联储退出QE又推进金价下行。那么美国的QE政策与黄金价格之间到底存在怎样的联系呢?  相似文献   

10.
王亚亚 《中国外汇》2013,(16):16-18
大洋彼岸的美国曾与中国经济高度互补。金融危机五年之后,中美经济关系将出现怎样的调整与变化?尤其是当下,在增速持续放缓的大背景下,中国企业该如何从全面复苏的美国经济中寻找新动力?还有美元的持续走强,又会给中国企业的资金管理带来哪些影响?全球化的今天,中国与美国的距离越来越近。  相似文献   

11.
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是什么?它是如何催生了此次金融危机?同时,金融危机促进了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对我国来说,近期寻求增加IMF投票权,中期敦促美国放弃弱势美元,长期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才是现实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12.
全球金融风暴引发全球股市动荡。如今最危机时刻已经过去.但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证券市场在监管方面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本文从后金融危机时代出现的几起证券市场不规范的事件作为引子,论述了我国证券市扬在监管方面所存在的六大问题,并针对这六大问题给出了加强我国证券市场监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姜超 《证券导刊》2014,(37):29-34
回顾日本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经济衰退和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风暴的源头都与房地产有直接关系。房地产价格下降对宏观经济有什么样的影响?传导机制是怎样的?为什么不同国家的经济恢复能力有差异?我们结合日本、美国和英国的历史经验。尝试对这些问题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14.
美国20世纪80年代发生的储蓄和贷款金融危机催生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但2007年次贷金融危机的爆发却使得公允价值成为众矢之的。华尔街的银行家们纷纷指责公允价值的运用导致危机中的金融机构“雪上加霜”.不得不确认巨额亏损.这在某种程度上加剧或放大了金融危机,难道一个会计学问题真有这么大的魔力.能够影响经济波动甚至引发金融危机?公允价值究竟是罪魁祸首抑或替罪羔羊?未来的公允价值将何去何从?  相似文献   

15.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欧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失灵,信贷市场停滞,国际金融组织却逆势大幅扩张资产负债表,发挥了关键的逆周期稳定器的作用。虽然国际金融组织部分股东国由于危机)中击而导致信用评级下调,但三大评级机构却几乎不约而同地给予各家国际金融组织AAA的最高评级,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支撑国际金融组织信用的增益机制有哪些?国际金融组织面临哪些主要潜在风险?本文从国际金融组织的股东构成、资本结构、业务模式、流动性管理机制、资产质量等方面进行剖析,试图对上述问题作出解答。  相似文献   

16.
沈小炜 《海南金融》2008,28(4):45-49
亚洲金融危机以后,新兴证券市场的开放风险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主要对国外关于证券市场开放风险及其可能引起金融危机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进行回顾与总结。笔者认为.在证券市场开放成为国家金融自由化必然选择的背景下,深入研究证券市场的开放风险,吸取他国开放的实践经验,有利于达到优化本国证券市场开放政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叶雷 《时代金融》2013,(11):64-65
虽然美国副总统拜登2013年7月27日在新加坡演讲时公开宣称“美国回来了”,但美国信用评级巨头穆迪公司下属分析机构的首席经济学家、奥巴马政府顾问、美国众多经济复苏政策制定的参与人马克·赞迪所说的“美国回来了”,却不是对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的附和,而是说美国已经从金融危机的泥潭中走出,实现经济强劲复苏,经济发展回来了。五年前,金融危机让美国遭受重创,经济命悬一线;五年后,美国经济得到了意想不到的发展,就业在增加,房价日趋稳定,股价日渐回升,负债逐步下降,竞争力逐渐飙升。这一切,是怎么实现的?又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审时顺势 震荡前行——2008年金融机构外汇业务回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句话导读 2008年,在全球金融危机与国内经济环境双重影响下,银行外汇资金来源与运用出现了哪些新的现象与新的经营思路?  相似文献   

19.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历史的经验教训值得汲取。本文对2008年9月爆发的美国金融危机进一步深入反思。分析了引发美国金融危机的源头、危机原因等,并在其基础上,指出了我国应从美国金融危机及其次贷危机中吸取的重要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20.
美国金融危机恶化,逐步演化为全球性金融危机,威胁到全球的经济开放的国家,特别对经济发达工业国产生了极为巨大的影响。而加拿大经济水平较高,属于发达的国际经济体,因此加拿大金融危机中受到影响也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较而言,金融危机对加拿大经济发展的影响就不显得那么严重了。本文主要介绍金融危机对加拿大的影响其中包括:经济增长速度减缓;证券市场动荡;对外贸易环境恶化;国内民众消费信心下降;金融外的其他产业经济效益降低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