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再贴现是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的重要操作工具之一。近年来在调控辖区基础货币、引导和促进票据业务发展、贯彻国家货币政策,特别是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以经济欠发达的湖南省永州市为例,再贴现业务的发展经历了由“少量—兴盛—萎缩”的过程。1996年以前再贴现业务属空白,1996  相似文献   

2.
运用货币政策新工具 逐步发展再贴现业务──中国人民银行计划资金司负责同志答本刊记者问本刊记者编者按:再贴现业务作为中央银行传统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之一,是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应量的有效手段。在我国推行和扩大再贴现业务,是金融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1994年...  相似文献   

3.
再贴现是中央银行的传统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之一,可用于调节和控制货币供给总量和信用总量,是中央银行引导票据市场健康发展,为企业开辟融资渠道的重要手段。但是,自2003年以来,丹东地区已经连续4年没有开展再贴现业务。再贴现这个中央银行传统的货币政策工具,难以在基层央行发挥作用,影响了货币政策的传导效果。  相似文献   

4.
再贴现作为中央银行行使金融宏观调控职能的三大货币政策之一,对调节社会货币供应量,实现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近年来,随着货币政策调控形势变化,金融机构对再贴现业务的需求升温,但现行再贴现管理方式存在的弊端制约了该项政策发挥作用,必须加以改革。  相似文献   

5.
重新发挥再贴现工具的调控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储峥 《浙江金融》2007,(6):53-54
我国发放再贴现遵循“真实票据论”,中央银行分支机构有不同的贴现政策和额度,与地区、行业、政策扶持相关。近年来,再贴现业务量锐减,基本丧失调控作用。根据相关年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2001-2005年再贴现业务余额分别是655亿元、68亿元、64.88亿元、33亿元、2.39  相似文献   

6.
中央银行再贴现机制在流动性管理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再贴现曾是中央银行进行货币调控的三大工具之一.然而,随着公开市场业务的发展,在日常流动性管理中,再贴现只是作为中央银行的一个常设融资便利,为公开市场操作提供一个辅助性的融资手段.但在流动性危机管理中,由于再贴现机制具有针对性强、覆盖面广、定价机制灵活以及创新能力强等比较优势,其仍然是一个重要的独立货币政策工具.  相似文献   

7.
中央银行再贴现业务,作为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对传导货币政策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从2001年下半年以来,中央银行的再贴现业务出现了明显的萎缩。本文就再贴现业务发展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索,提出了当前再贴现业务发展需要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再贴现业务作为货币政策工具之一,是内生性货币政策的理性工具。在经济和金融体系正常运转与利率政策趋强的环境中,再贴现业务明显扩大规模,发挥其“预防和微调”的政策效应。今后,为更有效发挥再贴现业务的效应,我们需要解决票据市场发展、贴现利率市场以及货币政策工具之间的密切配合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施海松 《上海金融》2003,(11):15-17
目前,全国再贴现业务已经连续三年成倍萎缩,再贴现在央行宏观调控中已退居辅助地位,未来再贴现业务何去何从?本文提出了再贴现政策的选择应充分结合经济金融形势的主要矛盾、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梗阻问题、货币政策工具体系的完善程度等实际情况,阐明了现今再贴现尚不能退出历史舞台的六个理由,并建议未来再贴现职能定位作三方面的调整,以期促进货币政策工具体系的协调发展,进一步提高货币政策的执行效应。  相似文献   

10.
再贴现业务:制约因素与发展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再贴现业务是中央银行的一项重要的间接性调控工具,经过近几年的改革与发展,我国的再贴现业务已有显著的发展,并逐渐成为我国金融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之一。但是,由于存在着诸如票据市场欠发达,票据贴现发展滞后以及中央银行再贴同操作力度不够等制约因素,阻滞了我国再贴现业务的进一步发展。当前,进一步发展我国的再贴现业务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其发展思路主要是:大力发展票据市场,完善和充实再贴现业务的市场条件和环境;进一步发展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票据贴现业务,为再贴现业务的顺利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强化我国中央银行再贴现业务的操作力度,完善和充实再贴现业务发展的内部条件。  相似文献   

11.
一、微观层面多种矛盾制约对货币政策传导有效性分析 (一)基层央行在货币政策传导中所赋予的权力与手段之间矛盾。基层央行缺乏有效手段来调控金融市场。存款准备金率、基准利率由总行统一确定。而利率浮动在总行确定的范围内基层央行对金融机构几乎没有话语权;再贴现由分行确定个别窗口办理;再贷款严格指定特定机构特定用途;公开市场业务由于货币市场欠发达,基层央行既无权利又无条件通过其来实现调控。  相似文献   

12.
韩平 《中国金融》1996,(8):20-21
灵活运用再贴现政策工具强化央行间接调控手段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市分行韩平再贴现政策是西方国家中央银行较为普遍运用的货币政策工具,是中央银行调节信用的重要手段之一。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逐步向市场经济转变,人民银行开始注重再贴现政策工具在金融...  相似文献   

13.
钱素芹 《金融纵横》2011,(10):66-68
再贴现是中央银行进行宏观调控的货币政策工具之一。近年来,人民银行无锡中支通过再贴现的导向作用,积极支持“三农”和中小企业融资,助推商业承兑汇票业务发展。但在再贴现业务办理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具体问题。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4.
陈军 《上海金融》2002,(6):15-17
中央银行通过再贴现政策的调整可以影响金融市场利率及货币市场的供求关系,从而影响整个国民经济,实现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本文试从目前我国再贴现业务现状及票据市场较发达地区业务拓展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探索完善和改进再贴现政策效应的途径,以达到促进金融宏观调控方式的转变,增强货币政策可操作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再贴现是中央银行进行宏观调控的货币政策工具之一,如何正确核算和反映再贴现业务,提高人民银行资产管理水平,是央行会计部门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对山东省近年来再贴现业务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在剖析人民银行再贴现业务会计管理现状和不足的基础上,提出改进建议,以期对人民银行加强资产负债管理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6.
《新疆金融》2013,(2):112-117
<正>一、引言回顾改革历程,货币政策操作是一个数量调控和价格调控相互配合、共同实现货币政策调控目标的过程。两种操作模式可以简单描述为:再贷款/再贴现(官定利率)既有数量调控也有价格调控,带*号的利率水平已经实现了市场化,再贷款/再贴现利率和存款准备金利率仍是官定利率,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银行间市场利率水平。金融"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货币政策操作应从数量调控转向价格调控,如何理解价格调控?价格调控是中央银行利用一个短期政策工具调节全社会货币总量。货币政策操作从控制信贷规模(操作工具是存款准备金率、再贷款/再贴现、商业银行基准利率)到调节银行体系的流动性(操作工具扩展到公开市场的逆回购/正回购、央行票据、存款准备金率的  相似文献   

17.
首先对我国金融发展的非均衡性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对从对存款准备金制度有效性影响、对再贴现政策有效性影响和对公开市场业务有效性影响等方面阐述了金融非均衡发展对货币政策手段操作的影响;并提出了解决金融发展非均衡性、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要采取多种改革措施,健全完善再贴现业务管理,加快票据业务发展.但由于种种原因,再贴现这一货币政策工具对宏观经济发展应有的调控作用未能充分发挥,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中国人民银行监管职能分离以后,其主要职责和管理体制面临着新的调整。今后基层人民银行的工作重点将偏重于对货币政策的贯彻落实到位和金融服务水平的提高。其中,人民银行资金业务的监督和管理是其职责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剖析了人民银行监测金融企业再贷款、再贴现业务的方法,通过实例论述了开发中央银行再贷款、再贴现防火墙系统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20.
一、县际人民银行在实施中央货币政策时所处的困境 (一)县人行可运用的货币政策工具有限,货币政策传导效果不明显 目前县人行可操作的货币政策工具仅有再贷款、再贴现和窗口指导等,但仍有局限性:首先再贷款和再贴现的主动权并不在中央银行,而在于商业银行有无资金融通的需求;其次当前再贷款的调控作用仅限于支农再贷款,且贷款的额度、投向受到严格的限制,再贴现同样也受到规模限制,或因商业银行资金较为宽裕,对再贴现的需求不足;而作为基层央行最常用的工具--窗口指导,是一种软约束,由于缺乏必要的手段加以保证,窗口指导的效果也十分有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