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陈科  宗帅 《老区建设》2012,(22):7-8
网络问政作为一种网络政治传播新范式,体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执政新风,成为重要的民意表达渠道和社会公共空间,也成为辅助政府进行公共决策的新手段。虽然网络问政在我国政府管理工作中已经开始运用,但其发展还存在一些现实困境,必须找出相应的解决路径,以促进网络问政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
我国人大代表作为选民意志和利益的集中代表者,其能否反应真实的民意,是一系列社会发展进程中最基础、最重要的一环。随着公民意识逐渐觉醒,社会矛盾不断增多,民众网络使用普及度日益提高,"网络问政"渐成大势,故应顺势推进人大"网络问政"的制度化进程:修改代表法,增加人大代表"网络问政"之义务;构建人大代表"网络问政"服务保障体系;完善人大代表活动制度与"网络问政"制度的衔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民众参与热情,确保沟通渠道畅通无阻。  相似文献   

3.
陈晨 《魅力中国》2013,(29):19-19
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和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领导干部与网民沟通的重要平台,网络问政日益兴起。本文试图从网络问政给领导干部带来的挑战入手。对当前领导干部网络问政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温家宝总理与网民的在线互动交流,引起社会各界的热烈关注。有舆论指出,这次交流,进一步深化了网络问政这一执政新风。网络问政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对于政府来说,这是了解民情,汇聚民意,保证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途径;对于广大网民来说,这是投身公共事  相似文献   

5.
文章阐述了网络问政生态下社会治理实践创新意义,指出社会治理实践创新现状、问题及原因,分析了网络问政生态下社会治理实践创新具体路径:即制定网络问政发展规划;打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网络问政生态;健全网络法治环境治理的规章制度;提升网民网络意识;提升领导干部网络问政水平;挖掘网络问政生态下廉政文化的社会治理创新价值.  相似文献   

6.
文章分析了地方政府网络问政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要提高领导干部的网络问政意识;提升地方政府网络问政能力;强化网络政务公开制度建设和"网络问政"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7.
刘关 《中国报道》2010,(3):28-31
虎年元宵节的前一天,2月27日下午3点,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与广大网友在线交流。 和去年一样,中央高层于“两会”前夕的网络问政引起众多网民高度关注。 公款消费,教育改革,沿海地区用工荒,居民收入比重,百姓生存尊严,春季旱情……  相似文献   

8.
主流媒体有个提法,说2008年为网络问政元年。其实网络问政和中国互联网的历史一样长,网络元年也就是网络问政元年。2008年之前,网民已开始在网上问腐、问案、问丑、问黑、问法,媒体之所  相似文献   

9.
陈秀竹 《理论观察》2014,(11):40-41
网络问政的蓬勃发展,催生了网络问政手机客户端的产生和应用。本文以江苏、广东为例,解析网络问政手机客户端在该地区的兴起及其助推地方政府依法行政的表现、不足和优化对策,对于增强政府依法行政的动力具有普遍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网络问政"作为中国执政生态的新事物,以其方便快捷的方式引起政府高层的重视。作为一种便捷的互动方式",网络问政"有利于社会矛盾的释放,对于建立健全社会矛盾释放机制具有重要意义。"网络问政"为建立健全社会矛盾释放机制提供技术手段、政治保障和心理基础。完善网络问政的制度性建设,对于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与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网络问政是新媒体环境下的政治沟通方式,是党和政府新形势下执政方式的创新。通过加强领导干部媒介素养、完善网络信息公开机制、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网络问政长效机制等方面来推进网络问政的实施,对于当前各级政府及领导干部提高虚拟社会治理能力,构建和谐的网络舆论环境,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马光荣 《乡镇经济》2013,(4):105-109
网络已经成为民众表达利益、权利诉求的重要通道。我国现有的网络民意吸纳渠道主要包括政府门户网/政府一新闻门户网的网络民意吸纳模式、两会代表的网络问政、政府的网络信访模式、网络舆情监测模式和政务微博模式五种模式。但是在现实中,网络民意有着自身的缺陷,公权力也面临着各种困境,这些缺陷和困境致使网络民意的吸纳机制出现了不畅。作为政府,应该在方法层面,优化网络问政平台的建设;在战略层面,要推行网络协商民主建设。  相似文献   

13.
近日,中国软件评测中心发布了2011年中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结果,陕西省政府网站和北京、广东、上海进入前10名.西安进入副省级城市政府网站绩效排名前10名.该评估中心显示,我省部分政府已建立起网络问政的专门平台,并在网下尝试职责对接. 2011年以来,我省网络问政亮点纷呈,网络问政日趋制度化,微博等新技术的运用使网络问政更加多样化.网络将在建设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中发挥更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是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客观要求,它可以促进政治系统的良性运行,增强社会秩序和政治稳定感,并对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非凡的意义。在网络时代,网络问政成为一种新颖、特别的政治参与手段,成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新景象。推动网络问政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将为扩大有序的政治参与带来积极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5.
通过今年的全国两会,可以发现公众网络问政的热情一年比一年高。尤其是2月27日温家宝总理与网友对话,更引起一阵网络问政的热潮。对此,很多人都欢欣鼓舞。面对网络问政的热闹场面,我们必须保持一种冷静的态度,对于网络问  相似文献   

16.
微博作为Web2.0时代最为流行的互联网交流平台在公共领域内对于信息传播以及整合拥有强大的影响力,因此微博能够成为一种工具手段,发挥传播实时信息、聚合公民意见的作用,形成网络舆论。微博问政在某种程度上达到影响政府决策的效果。本文通过对比传统的政府决策模式以及在微博问政模式下政府决策的转变,分析微博问政对于政府决策的影响。在我国,政府已经做出改变,积极吸纳网络民意补充政府决策,增强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相似文献   

17.
随着网络、微博、微信、移动终端等新兴媒体和载体的发展和普及,网络问政正以其独特的影响力成为公众参与政治生活的一种新途径.但当网络问政成为当下一种“流行歌曲”之后,如何模式创新,长效发展,真正发挥“减压阀”和“和谐剂”作用,合理调控两个舆论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对实践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鹿城区以“鹿鸣问政”网络平台(含APP客户端)、“鹿城微发布厅”民生微博集聚平台、温州鹿城发布公共微信平台(以下简称“三微”平台)为实践载体,分析当前网络问政生态的现状,提出如何加快网络问政模式创新、长效发展及提高党委政府执网能力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焦作市政府加强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日常沟通机制建设,虚怀若谷,主动接受监督,深入实施“网络问政”,借助网络打造政府与群众的“连心桥”。  相似文献   

19.
政府危机管理在当前的政府政务建设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在网络问政发展如火如荼的当前社会,通过网络问政可以进一步提升政府政务透明度,加强了人民群众对政府部门的执政监督. 因此在网络问政大环境下,高效推进政府危机管理的转变,真正实现民主执政与民主监督,进一步促进政府的行政和服务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博客(微博)、论坛、搜索引擎、社交网站、移动智能终端等社会化媒体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的今天,社会化媒体逐渐成为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重要桥梁和纽带,越来越多地发挥了畅通民意、表达诉求和参政议政的作用。与此同时,我国仍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高速发展时期,随着社会化媒体快速发展和广泛运用,社会管理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凸显,网络舆情不断发生,网络参政、网络问政逐渐兴起,政府形象塑造面临新挑战、新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