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到香港工作已经快三年了,认识的香港人也不少。我的感觉是香港人的金融投资意识比较强,脑袋里好象比上海人多一根赚钱的筋。但香港人喜欢赚快钱,最好是今天买进,明天就能够赚钱。时间太长不行,香港人没这个耐性。用香港人的话来说,那真正叫做是“时间就是金钱”。  相似文献   

2.
重庆是内陆的一块价值洼地,正以非常快的速度成长,中国政府对它的扶持也相当大,未来它或许就是另一个香港。  相似文献   

3.
小致 《沪港经济》2002,(3):44-45
我的女友ROSE每季都去香港度假,放松她那“被工作快搞垮的神经”。 这次和ROSE一块儿去香港过了个春节,小小地过了把购物瘾。  相似文献   

4.
在香港,上司叫波士。我去年夏天被派到香港某中资机构做一个部门波士,真不容易。首先我不会讲广东话,常常闹笑话。将颜色说成“咸湿”;“上船”说成“上床”!香港人很聪明,但也很势利,表面上看似尊敬你,骨子里还是有点笑我“老土”。  相似文献   

5.
王澄波  苏航 《东北之窗》2012,(Z2):48-49
在第八届中国策划师年会上,记者与来自香港的策划名家宗第博士相会言欢。这个有着实业和策划多重经验的专家,对品牌经济和品牌策划别有一番心得。谈到这些话题,宗第说:"我有一个建议,就是中国的品牌如何借道香港走出去。大家知道,香港是东方明珠,也是世界金融贸易中心,同时也是消费品的集散地,世界品牌的亚洲交易中心。我们香港每年的游客有4000万左右,我们这些策划师如何把中小企业的形象融入到国家形象里面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2011年的8月17日,我有幸出席了一个  相似文献   

6.
素食也时尚     
唐晔  赵惠莲 《沪港经济》2010,(11):79-79
T:赵总,前不久我去了一次香港。香港环保组织的朋友对我说,他们正和一些社会名流、政界人士共同向特首曾荫权提出呼吁,禁止政府部门宴会使用鱼翅汤,还希望特首在施政报告中,向市民和政府部门发出呼吁,让香港变成一个鱼翅汤绝迹的地方。看来,久负盛名"鱼翅捞饭",也很有可能销声匿迹哦。  相似文献   

7.
香港经济与内地经济的融合——香港经济的又一种转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香港和内地经济的结合和融合问题,我视其香港经济的另一个方向和定位问题,它也可以说是香港经济的又一种转型问题。事实上,一般所说的香港经济结构的转型问题,不论是在哪一领域内的经济活动,都早已存在和内地如何结合、融合以谋求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据说,香港国际影星周润发有一句名言,叫作:“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普通话”。尽管此话含有戏说的成份,但也多少反映了香港人一种尴尬的现状。 我来香港已有一年多了,我最怕的也是和香港人讲普通话。香港人讲普通话不但累,而且常闹笑话,有时真叫急死人。香港人不但普通话讲得不好,而且好多香港人的中文字也写得  相似文献   

9.
语录     
《走向世界》2014,(43):14-14
目前宣称做O2O的几乎都是线上公司,所以现在似乎形成一种舆论,好像只有线上公司才能做O2O。其实,我觉得这就不是互联网的思维,互联网的思维就是创新,就是没有定式。——在去年和前年,各行各业的人面对互联网的冲击,普遍感到焦虑,而现在却看到更多的机会。王健林对此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我热爱香港,也尊重香港的上市规则。(阿里)未能在香港上市,是因为阿里选择了一个错误的时机,沟通也不顺畅,是阿里错过了香港。  相似文献   

10.
一周人物     
《中国经济快讯》2012,(14):14-14
你骂我我在这里,不骂我我也在这里。 ——香港酋富长和系主席李嘉诚称绝对不会从香港撤资,自己的基金会亦会一直坚持回馈国家和香港。  相似文献   

11.
我父母是上海人,但我出生在香港。5岁随父母移民加拿大,4年前回香港。按中国习俗,我也算上海人,但我与上海亲戚往往话不投机。 我大学毕业后又修读硕士学位,现在在香港当中学教师,偏  相似文献   

12.
在香港打工     
我问自己:来香港究竟是为了什么? 我是1987年离开上海只身来到香港的。初到异乡客地,人地生疏,一切均是那样的陌生和不习惯,更何况离开了自己的亲人。我时时自问:我来香港,究竟是为了什么?真有些莫名其妙……我住在姑妈家,她家处于半山高尚住宅区,有5400尺,两个工人、一个厨师、一个司机,围着她一个人转。她的社交圈中朋友,几乎都是有钱阶层,他们的生活方式是我在上海时未曾见识过  相似文献   

13.
阿丁 《沪港经济》2002,(7):37-39
我曾看到过一份资料,说是在香港的上海人有近80万。如果这个数字属实的话,那就意味着8个香港人中就有一个是上海人。这可不是一个小数字。在香港的这些日子里,我遇到了好多上海人,这里我要介绍的是两个很上海的女人,由于某种原因,我隐去了她们真实的姓名,但所写的一切都是真实的。  相似文献   

14.
近二十年来,我已记不清楚来过上海多少次。可是我知道,每次来上海都会有新的感受。上海的确是日新月异,处处给人以奋进、兴旺的感觉。 香港跟上海一样,也在不断出现新的发展、新的变化。今年以来,变化之大、之快,更是危中有机,充满挑战。我们受到了SARS的冲击,但经济很快恢复过来。我们签署了备受海内外关注的《内地与香港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又开始接待内地大量到来的个人旅游客,整个城市又兴旺起来了。  相似文献   

15.
我曾经在香港工作过两年,香港人给我的印象特别好。现在只要有机会,我还是经常到香港来看看走走。 都说香港人特别喜欢吃,我认为这一点也不错。每天早晨的早茶是一些香港人的“必修课”,要是遇到休息日,那酒楼的生意是出奇的好。香港的酒楼和上海有所区别,上海酒楼一般以大桌子为主,香港则是以小台子为主。这主要是适应小家庭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我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香港人,荣幸地参与了《香港大辞典》(经济卷)的部分审稿工作。虽然我本人实际参与的份量并不多,但是目睹着这本巨著的酝酿、制作的过程。作者们的详尽的资料、细心的引述,使得我和我周围的朋友,都急切地渴望着该书的面世,因为这本辞典不仅方便内地学者朋友去了解香港,而且有助于香港人了解自己的香港,了解香港的历史与现在,了解香港经济发展的历程。这是一本客观、平实、详尽介绍香港的很有份量的重要工具书,一本真正具有“香港味”的好辞书。  相似文献   

17.
《沪港经济》2007,(7):18-20
每一个来到香港的人都会来到太平山顶俯瞰维多利亚港的美丽景色。这让我想到,10年前,我也同样站在这里,进行关于香港回归的报道。10年过去了,虽然眼前的景色依旧,但是每个人都清楚,香港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而身处这一改变核心的,就是现任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先生。日前,他在百忙中接受了我们的独家专访,地点就选择在前港督府,也就是现在香港特区政府的礼宾府进行。  相似文献   

18.
1996年12月11日,董建华以320票,支持率达80%的绝对优势当选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任行政长官人选。江泽民主席在会见董建华时说:你是一百多年来第一个由中国人担任的香港行政长官,意味着香港即将进入一个新纪元。英国外交部发言人称董建华是难得的首长人选,英国政府欢迎他随时到伦敦访问。董建华说:"我是一个中国人……我希望能带领香港对祖国今后的发展与和平统一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9.
2013年伊始,国美电器便以快刀斩乱麻的方式,终结了用九年时间拓展的在港零售业务,这也意味着国美曾梦想以香港为试验田,进而打开东南亚市场的国际梦折戟。撤退,重挫股价国美结束香港零售业务的速度之快,让人措手不及。1月20日凌晨,国美电器(香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香港  相似文献   

20.
认识一个城市和认识一个人一样,需要用心和时间。我第一次去香港时,是3年以前,只呆了7天。当我走马观花地匆匆走了一遍香港之后,对它留下的唯一印象是:拥挤。与北京相比,香港的马路窄得厉害,而且街旁的大楼高耸入云,大楼与大楼互相拥挤着,摩肩接踵的,中间几乎没有空隙,再加上游人如织,所以,走在香港的大街上,我甚至夸张地觉得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