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户分析方法是农业经济问题研究的基本方法。参照微观分析中厂商和消费者理论,农户在利润最大化处进行生产,并在约束条件下做出效用最大化选择达到经济均衡。完全竞争市场下的农户作为价格接受者,在外生工资下达到经济均衡,但在非完备市场下,农户以市场的非完备条件为约束进行最优经济选择,均衡工资内生决定。本文在对完全竞争市场下农户均衡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非农就业机会有限及农业生产劳动力不足两种非完备市场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确定市场条件是应用农户模型进行分析的关键前提,否则将得出错误结论,甚至达到相反的政策效果。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农户理论将农户作为一个生产和消费混合体来进行分析,农户在劳动力约束和技术约束下最大化其效用。假定其他市场完善的情况下,如果农户没有信贷约束,农户利用生产的收入来进行消费,而且生产行为独立于消费行为。如果面临信贷约束,二者不再独立。因此,本文首先将信贷约束引入传统农户模型,分析信贷约束下的农户经济行为。然后在一个跨期优化的理论框架下运用欧拉方程来检验农户的信贷约束状况。最后是对该领域实证研究方法的总结。  相似文献   

3.
研究目的:基于系统论的“要素—结构—功能”逻辑,揭示农户视角下土地综合整治对耕地利用生态效率的影响机制,探索新时代耕地利用绿色转型的新路径。研究方法:SBM-Undesirable模型、双重差分模型。研究结果:(1)土地综合整治对耕地利用生态效率具有显著提升作用。(2)土地综合整治对耕地利用生态效率的影响效应存在农户类型和地貌类型差异,适度规模农户显著优于小规模农户,平原地区显著优于丘陵地区。研究结论:土地综合整治应在国家粮食安全与生态文明战略指导下,遵循要素整合、结构优化、功能提升的治理逻辑,充分发挥适度规模经营农户对小规模农户的引领作用,因地制宜走好差异化、特色化、生态化农业发展道路,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耕”基。  相似文献   

4.
耕地保护中农户行为国内研究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目的:综述近年来国内有关耕地保护中的农户行为研究。研究方法:文献比较法。研究结果:从耕地与农户间的关系、影响农户耕地保护行为的因素、影响因素驱动下的农户行为结果和激励农户耕地保护行为的方式方法等方面进行归纳与分析。研究结论:正视农户行为对耕地保护十分重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耕地保护政策,必须认真对待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农户及其行为。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鄱阳湖区农户农药投入为例,利用对鄱阳湖区10个县30个镇90个村900户农户的调查数据,对极端气候下在农户微观层面农药投入描述性分析的基础上,应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对农户农药投入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务农年限、农业劳动时间比例、地块类型、农业经营规模、农产品商品化率、环境污染认知在正常年对农户农药投入的影响是显著的。在极端气候下农户农药投入显著影响因素存在差异,在旱灾时地块质量、农户年龄对农药投入影响是显著的。为此,笔者提出了促进农药投入合理有效的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农户是耕地休耕的直接主体,农户参与休耕行为研究也是耕地保护研究领域热点之一。文章从农户参与耕地休耕行为过程、行为影响因素体系和行为分析框架三方面综合评述了国内外的研究成果:(1)农户参与休耕行为的逻辑主要遵循“认知判断—意向选择—行为响应”的路径范式。国内集中于农户意愿研究,国外研究相对全面,但国内外均缺乏动态视角下的农户行为过程深度探析。(2)国内研究主要针对普通农户展开,对规模经营农户和其他行为主体缺乏关注。(3)国内研究主要围绕农户特征和耕地特征分析农户行为影响因素,其他因素对农户行为的影响路径不清晰;国外对社会生态系统背景、休耕政策规则等变量考察更具体。(4)农户休耕行为相关的研究与现有理论缺少对话,理论成果薄弱。基于此,文章初步构建了农户休耕行为分析框架,并针对现有研究的不足,提出加强基于动态视角的农户休耕行为过程研究、规模经营农户休耕行为及不同主体互动研究、农户参与休耕行为的不同影响因素比较研究、农户参与休耕行为的综合交叉研究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努力提高农户集约经营水平。按照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发展要求,引导农户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和现代生产要素,加快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创造良好的政策和法律环境,采取奖励补助等多种办法,扶持联户经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摘自 2013 年中央一号文件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劳动力价格的快速上涨已然成为中国农业生产所必须面对的内在挑战。对于机械作业难度相对较大的劳动密集型作物而言,在缓解劳动力约束瓶颈的同时,更应通过精细化的果园管理,以提高产品质量,进而提高其市场价格。然而,由于农产品具有典型的经验品属性,在信息不对称的外部约束下,农户通常难以获得应有的"质量溢价"。基于此,本文通过构建理论分析框架,以果品质量关键环节的精细管理技术作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在劳动力价格上涨背景下农户精细管理技术投入的决策机制,以及在不同农产品质量识别程度中,劳动力成本变化对其影响的异质性,并基于全国18个省份农户的调研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农户交易对象质量识别能力的提高,能够缓解农户与购买者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性,将农产品质量信息传递给购买者,使农户获得更高的销售价格,进而在有效提高农户精细管理技术投入水平的同时,能够弱化劳动力价格对其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9.
董翀 《农村经济》2017,(12):56-61
本文以农业技术采纳模型为基础,构建了农业价值链转型升级背景下农户技术采纳行为研究的理论框架,并基于奶业价值链的农户调查数据,讨论了农业价值链金融、价值链组织对农户技术采纳行为和采纳程度的影响。结果发现,价值链金融能够降低农户采纳新技术的门槛,但不会对农户的采纳程度产生进一步影响;价值链组织对技术采纳行为有一定的诱导力;此外,农户禀赋条件和农村要素市场完善程度也对农户技术采纳行为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采用农业技术来源渠道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研究向调查农户提出了21个调查项目,用数理统计方法对调查数据进行了分析。认为,在当前条件下,80%的农户采用的农业技术来源于农技推广站,并对农技站投了较高的信赖票,占80%,对种子公司的信赖度仅占53.4%;93%的农户认为采用农业技术后增加了收入。研究指出,减少对农业技术推广系统的经费拨款,会减缓农业技术进步的速度,影响对传统农业技术的改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