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进一步深化粮价改革的思路江苏省物价研究所查日胜在《中国物价》上提出进一步深化粮价改革的思路:(一)实现粮食收购价格由“抑制性”向“保护性”再向“支持性”价格转变。改革开放之前,粮价主要是国家决定,处于计划的“抑制”之下。改革后,虽然一部分粮食实行议价...  相似文献   

2.
对“八五”时期粮价改革的回顾与反思鲁晓东“八五”时期,我国粮价改革作为粮食流通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突破口,取得了重大进展。分析、研究这一时期的粮价改革情况,将有助于进一步做好“九五”时期的粮价改革工作。一、“八五”时期我国粮价改...  相似文献   

3.
对“八五”粮价改革的思考鲁晓东粮价改革,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热点和难点,稍有不慎就会引起整个社会经济的震动。“八五”粮价改革的实践告诉人们,粮价改革决不是单纯的放开粮价,如何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粮价形成机制和粮价管理体制,成为建立社会主义粮食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4.
国际粮价2002年开始上涨,2003年下半年涨势明显加快,尤其2007年以来,关于“粮价上涨”、“粮食短缺”和“粮食安全”问题的讨论在世界范围内激烈展开。此种情况下,有学者提出为了保障我国粮食安全,要走粮食产业化道路,要改革土地制度实行粮食种植规模化。我们认为,走粮食产业化道路,实行粮食种植规模化,必须坚持家庭承包经营这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基础。  相似文献   

5.
利用两个市场实现中央储备粮的保值增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0年国务院决定建立以“平抑粮价”“调控市场”为基本功能的国家专项粮食储备,10多年来在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满足市场需求等方面 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国储粮作为粮食流通最核心的调控手段并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功能。1990年粮食大丰收,国家建立专项储备制度并持续吸纳粮源,粮价并未能有力回升,反而出现在1991-1993年上半年市场粮价的低迷;1993年底至1994年全国粮价暴涨,1994年国家抛出300多亿斤专储粮也未能抑制全国由南至北的粮价上涨势头;1996年以后,全国粮食连年丰收,国家不断增加储备粮规模并达到1000多亿斤以使粮价回升,但一直到2000年上半年市场粮价都在持续走低。去年,由于成立中储粮总公司并扩大储备规模,同时出台停止销售陈化粮政策,加上小麦、玉米等遭受自然灾害影响,下半年粮价开始止跌回升。  相似文献   

6.
我国粮食在“七连增”的基础上,今年还可能“八连丰”,可是2010年7月以来,国内粮价一直趋涨,市场变动日益频繁。国家与地方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稳定粮价的措施,但是至今粮价仍在上涨,市场调控难度渐显。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国内粮油市场价格普遍攀升,国家陆续出台了取消农业税、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直贴、保护价收购等一系列惠农措施,按理说,广大农民应该成为粮价上涨的受益者,然而笔者日前在农村采访时,农民却普遍反映农资价涨“猛于虎”,种粮刚尝到一点甜头,就被农资涨价“吃了”政策利好,种粮越来越没有赚头。农资作为事关农民利益和粮食生产的特殊商品,如何走出粮价小涨——农资价随之大涨的恶性循环,农民急盼政府伸出有形之手。  相似文献   

8.
“安民之本,必资于食,安谷则昌,绝谷则危。”由此可见,中国人自古以来都十分注重粮食安全。然而,连续几年的粮食大丰收,粮价跌入谷底,入世后,我国融入世界经济之中,粮食流通格局将发生较大的变化。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食品消费国,加强食品安全战略实施的同时,确保粮食安全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1.粮食安全内涵的演变“粮食安全”这一概念在国际上已经使用多年,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变化,其内涵一直处于不断完善,不断丰富之中。70年代以前许多国家的资源配置倾斜于工业,粮食生产受到各种因素的抑制,食物短缺威胁着发…  相似文献   

9.
对维护四川粮食安全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我国粮食供求形势正由“阶段性过剩”向“供求趋紧”方向逆转,我们必须及早应对,防患未然今年10月以来全国粮食价格突然上涨,向全社会传递了我国粮食供求形势正由“阶段性过剩”向“供求趋紧”方向逆转的市场信号。我国粮食价格从1995年以来一直在低位运行,这次粮价上涨,表明我国粮价低迷周期结束,正进入反弹阶段。对粮价反弹起主要作用的因素有三个:第一是政府从生产源头主动进行结构调整和退耕还林,减少种粮面积;第二是经济建设中的城市化进程,促使部分土地和农业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对粮食生产能力的保护程度相对减弱;第三是欧洲粮食严…  相似文献   

10.
笔者近60年粮食生涯里,虽一直期盼农民“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又辛酸的粮食,能卖得一个好价钱,也不断吁请社会和消费者,要以科学态度善待粮价,以感恩之心,宽容以粮为首的农产品价格;但面对今年初某资深粮食专家力主将“高粮价”作为“强农兴粮富民”的战略举措,[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声音     
“中国经验值得关注。”——联合国粮农组织 背景:日前,受国际石油价格上涨、生物能源快速发展、粮食需求增长、投机资本炒作等诸多因素影响,国际粮价迅猛上涨,全球性粮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但在这场世界性的粮食危机中,我国却未受冲击。对此,联合国粮农组织认为,正是中国领导人将农业视为“国家之重”,使得中国有能力保证粮食的稳定供应,中国稳定的粮价,对稳定世界粮价作用巨大。  相似文献   

12.
西汉政治家晁错《论贵粟疏》中曰“:欲民务农,在于贵粟。”本文作者从去年年底粮价上涨出发,分析粮价上涨的合理性并针对我国国情提出“贵粟”方略。晁错“贵粟”意指“重视粮食”,作者将其引申为“重视并使粮价保持在合理的高位”。本刊刊发此文,旨在与读者共观粮价风云,共思兴粮方略。  相似文献   

13.
湖南省衡阳市粮食局李永澄来稿说:粮价是物价的中心。“粮价决定物价”,这是基本的价格理论之一。粮价稳物价稳,粮价涨,牵一发而动全身,百价皆涨,市场受波动。可是,粮食价格放开以后,部分同志误以为粮价放开就是自由放纵,对粮食价格放任自流,任凭私商左右。有的粮店也只注意自身利益,带头涨价。还有不少同志认为粮食比较效益低,粮食涨价合情合理,而且涨得越高越好,对农民好处越大,有利于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殊不知粮食价格机制不可能独立地发生作用,它受到市场百价所制约,你涨它也涨,你高它也高。有些物价上涨也是很自然的,比如猪、鸡是吃粮食长大的,粮价涨了,肉、鸡价不涨,谁还养猪养鸡呢?问题是涨风一哄而起,水涨船高,到头来粮食还是摆脱不了“低谷”地位。受损的是市镇居民。粮价上涨,农民有喜有忧。喜者,粮价高了,谷不贱了。忧者,农用物资价格涨幅超过了粮价涨幅。“谷不贱,农也忧”,粮价虽涨,仍不能达到理想的效应。所以,粮价不提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针对有关粮食专家主张通过“高粮价”强农兴粮富民的观点,在指出“高粮价”不可取同时,围绕建立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粮食增产长效机制,提出如何细化落实长效机制的有关建议,供专家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5.
认真贯彻落实“三项政策一项改革”,是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重点,而实现粮食顺价销售是关键。从去年下半年起,国务院和省、市政府一直强调粮食收储企业必须顺价销售粮食,不准亏损卖粮。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粮价始终到不了位。笔者就此谈一点个人看法。一、粮价几起几落...  相似文献   

16.
中国几千年的粮食流通史,是一部粮食生产与流通互为作用的哲学史。她所记载的古往今来一串串粮政管理的成功经验或失败教训,对于当代粮政,依然起着重要的警示和资治作用。“谷贱伤农”,也是她告诫我们的历史教训之一。虽然往事历历,但当我们现实地面对粮食持续丰收、仓凛充足、粮价低迷或粮食持续歉收、储备空虚、粮价猛涨时,在市场的、社会的、财力的等各种因素的压力下,流通领域总是转不过身来对生产进行“顺向引导”,仍身不由己地重蹈“逆向操作”的覆辙,周而复始地上演“买涨不买落”或“实落不卖涨”的历史活剧。粮食越多粮价…  相似文献   

17.
记者:近期,国际粮价飙升。粮食形势风云跌宕,导致不少国家闹“粮荒”。这一轮国际粮价变动的特点是什么?  相似文献   

18.
国家统计局认为:2003年中国全年粮食总产量下降,而当年粮食产需缺口加大,粮食价格止跌回升从而实现价值回归的市场环境已经具备。这是自1996年以来粮食价格首次出现上涨,对于收入在上一世纪90年代中未能与中国经济同步增长的中国农民来说可能是个好消息。不过,粮价能否就此走出低谷仍然还存在疑问。粮价恢复性上扬“早在去年八九月份,北方的一些米厂就把南方的客源吸引过去了。”江苏一家米厂的负责人在电话中告诉记者,“去年江淮地区一个多月洪涝灾害,加上非典期间人员不能流动,严重影响了插秧,当地粮食减产,承包农户的收购要价也越开越高…  相似文献   

19.
高腾 《齐鲁粮食》2002,(4):19-21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提出:“粮食主销区实现粮食购销市场化,是当前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必须不失时机地加快推进。”全面放开粮价、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笔认为,当前粮食企业必须做到“三个突破”和“三个确立”。  相似文献   

20.
2004年是粮食购销市场全面放开的第一年,作为粮食主产区的荆州市的粮食经营,可谓硝烟弥漫,国家粮食储备库、粮食购销企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及其他所有制形式的粮食经营者都想在粮食收购中大干一场。在利益的驱动下,以价格为手段,以掌握粮源为中心的争夺战逐步拉开,荆州粮价一度飙升,中稻收购价最高达到1.66元/公斤,居全省最高。2004年末,粮价回落,致使购销企业收购的粮食全线“套牢”,目前难以顺价销售。2005年初,市场粮价虽略有回升,但笔者认为:2005年荆州市场粮价不容乐观,其主要影响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2005年国家对农业特别是对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