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将代表我国戏剧风采和民族风格的京剧服饰元素应用到婚纱礼服设计中,可以弥补中国现行的婚纱礼服中国风情与传统意味的不足.对京剧服饰中适用于婚纱礼服的色彩、图案、服装款式、头面、服装工艺的设计元素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并尝试将其运用于现代女性婚纱礼服和敬酒礼服的设计中.研究表明:京剧服饰的配色具有浓厚的装饰效果和民族风格,图案运用了象征、变形等夸张的艺术表现手法,款式突破了日常生活中一般的逻辑规范和限制,头饰制作精美,采用传统绣花工艺绣制,色彩斑斓,质地高雅.将这些京剧服饰元素应用到婚纱中,可打破婚纱纯白色的单调,体现婚礼服的民族之美,尽显华丽而隆重.  相似文献   

2.
京剧旦角服饰符号是中国京剧艺术的文化体现,其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已经逐渐形成了一套具有固定装扮惯制的视觉符号体系,具有独特的符号印象和文化传播效应,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开拓了一个新领域。通过对京剧旦角典型服饰元素的提炼和整合,着重对其应用的服装艺术领域、摄影和影视领域、民间工艺领域进行分析,从而揭示其在多元化媒介传播途径中不同的文化传播效应。  相似文献   

3.
左双喜 《企业家天地》2006,(11):115-116
中国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各朝各代的服装也是各有特色,在现代的服装设计中,应用了很多的古代服装的特色,丰富了现代的服装设计创作。明代是距离现代较近的一个朝代,其服装对现代服装创作的影响犹为明显。现代服饰文化和着装理念融合了明代服饰元素,造就了现代服饰的缤纷多彩。更大程度上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相似文献   

4.
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财富之一,传统服饰手工艺作品是中华民族勤劳和智慧的结晶。在历史发展中不同地域、不同发展阶段的中国服饰手工艺表现出了不同的特点,置身于高速发展的现代物质文化生活中的民族服饰艺术需从具有时代特色及时代发展风貌出发,与现代服装设计相结合,才能得到更好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服饰图案设计仅仅是服饰面料上的图案设计,这样形成了服饰图案设计与服饰成型设计之间的严重脱节,造成服饰面料图案设计针对性的缺失和服饰成型设计选择性的限制。文章从整体服饰设计的角度,阐述了局部应用的服饰图案设计与总体应用的服饰图案设计的方式,具体探讨了服饰图案在服饰成型设计中的设计方法与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6.
桂北地区苗族服饰纹样展现了苗族人民的信仰和文化发展进程。在将苗族服饰纹样元素和现代包装设计进行融合时,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苗族服饰纹样的深层内涵,利用其色彩搭配技巧、纹样设计和纹样寓意,确保包装设计突出民族化、地域化特色,提高包装的文化价值,更好地传承和保护苗族服饰的艺术资源。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传统审美文化发展史上,突出道德伦理色彩不仅是服饰艺术的特征,也是整个审美文化的特征。我们在分析沈从文小说中的女性服饰描写时,也应该看到儒家的伦理道德和道家的自然精神对其审美的影响。而且,这些因素也都在他小说里的服饰描写中得到了充分地体现。在沈从文的小说中,我们除了看到女性服饰描写对其小说人物塑造的影响外,也还可以从女性服饰描写中清晰地看到这种与伦理道德、中国文化结合的审美观和审美特征的总体和个性呈现。  相似文献   

8.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宏观视野中,服饰作为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生产、流通及消费应当符合健康、环保、促进社会和谐的生态价值。在这方面,墨家理论由局部到整体将其服饰生态观分为人本导向、节俭导向、个人修养导向和社会和谐导向,这些服饰生态观不仅对传统服饰的设计制作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今天仍然有相当的启示意义,即全面展开生态文明建设中如何从传统思想中吸取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9.
影视服饰作为影视作品当中重要的元素,其制作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影片的成败与影响力。作为影视服饰设计三要素之一的影视服饰面料设计包括再造设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文章介绍了影视服饰面料再造的概念、工艺手法,阐述了刺绣、破坏性设计、叠加、印花手绘、贴花、补花、拼接等面料再造手法在影视服饰中的应用,得出合理运用面料再造技术可以大大提升影视服饰的整体效果,进而提高影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和观众认可度。  相似文献   

10.
唐代服饰上的宝花纹以其丰富的艺术形式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分析唐代服饰上宝花纹的装饰题材和艺术形式,尤其是通过对宝花纹的艺术结构、组织形式、色彩构成和表现技艺进行分析与探究,可以深切感受到其自然美、理想美和艺术美完美结合的艺术魅力。这对实现文化传承、开拓艺术生命、丰富现代艺术语言与精神内涵有深刻的指导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功能是在服装设计中一直是被人们所重视和强调的一个因素,本文试图从中国服饰由上古时期到古代社会一直到近现代的发展过程的角度来探讨功能在服装设计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衣料是服装的表现形式之一,同时也是服装的载体,服饰衣料的运用反映了一个民族纺织印染技术的发展和文明程度.从《红楼梦》中所描写的服饰衣料的种类入手,进而分析清代的服饰审美观和纺织印染技术,以及红楼服饰衣料对现代服装面料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服饰设计产品的形式美要素对于服饰总体设计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审美欣赏中也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对服饰设计产品的形式美要素的研究与探索,是服饰设计者获得成功设计前的必备环节。文章从审美的角度和非理性因素的角度对服饰设计产品的形式美的作用分别进行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14.
孔子的服饰观是在三代服饰损益因革的形制演变中形成的,其服饰观中所表征的君子人格、衣人合一的精神,是传统人文精神最显著的体现。认识和理解孔子的服饰观,有助于我们理解孔子对三代以来尤其是周代礼乐文化的态度,及其对礼乐传统的赓续与革新的现实意义,进而观照民族学位服在当代文化中的定位。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的发展,禁令无法阻挡服饰风气趋于奢靡,《金瓶梅》所反映明朝万历年间服饰上的“僭越”风气已经相当严重.从《金瓶梅》中女子服饰的视角,阐述了明代官员夫人、丫环、甚至妓女们服饰僭越现象,并用现代服饰发展观分析了僭越现象产生的必然原因,僭越现象是人们着装的一种基本趋势,是服饰发展的动力源泉.  相似文献   

16.
辽宁省是满族服饰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伴随经济的发展,传统满族服饰品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青睐。如今,辽宁满族服饰产业面临着产业布局不均衡、从业人员技术水平有限、产品过于注重商业利润导致文化传承不完全、不能满足大多数消费者的消费需求等诸多问题。政府应加大对民族服饰产业的扶持,同时引进有经验的管理、设计人才,保持文化产业传承与创新,运用科学管理及营销方式使民族服饰产业得到较好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张爱玲作品中的服饰抒写,繁复而独特,是其作品风格的一种显现。服饰意象冷峭鲜活;服饰描写精致入微。服饰抒写既是一种文学创作手段,有着烘托人物心理,展示人物命运,结构情节,渲染气氛等作用。与此同时,服饰抒写于张爱玲来说,更是一种灵性、有意味的所指,成为了张爱玲捕捉人物灵魂的独特角度,它显现出来的独特效果又成为张爱玲作品风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每种现代女性服饰风格传递给人们的视觉信息相对稳定,在服饰色彩搭配上具有内在的色彩语言特征,形成一定固有的规律.本文从典型女装风格入手,运用色彩NCS系统进行分析和比较,尝试性的总结各服饰风格与服饰色彩之间的差异性特征.  相似文献   

19.
经过几千年的变化,在不同的地区西藏服饰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生活在西藏东南工布地区的藏族,处在卫藏文化的农林地区,特殊的气候环境和生产生活方式,形成了独特的工布藏族服饰,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工布男女服饰及其配饰的风格、形成原因、艺术特点等,都有显著特征。作为工布藏族精神载体的工布藏族服饰,不仅彰显了强烈的地域性,而且体现了统一和谐的理论,展现了热爱生命的审美观,展示与张扬了民族生命力。  相似文献   

20.
喻涵 《企业家天地》2006,(7):148-149
服饰的审美是人内心的自我表现,服饰的审美和选择与人的性格情趣、价值观念、文化教育等因素息息相关。本文阐述了服饰的审美与选择原则,以及通过恰当的选择,将人的审美意识与服饰外在形式形成自然和谐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