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具有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的中国特色。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明确其目标要求:立足中国国情,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有益成果;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改革,创建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模式;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贯彻落实发展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挥社会主义政治优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爱国统一战线,促进祖国统一和民族复兴。其基本原则是: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和民主集中制等各项原则。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的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本文就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所取得的成果加以论述,说明在我国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更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坚持理论的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人学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思想。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人学思想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开放和创新的意识,坚持不断解决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4.
中国改革开放走过了40多年的历程,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奇迹,但依然被恶意质疑,甚至被西方经济学家称为“一场意外”。仔细分析可以发现,这是西方经济学在市场、体制、私有化等方面认知的意外,却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辩证统一方面认知的必然。中国改革开放是正确的和成功的,其奥秘就在于涵盖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生产力发展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变革的“三位一体”模式,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则是改革开放成功奥秘的中国密码。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成功则在于自我思想解放,在于其建立了优越的政治制度,坚持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顺应了中国历史文化发展的潮流。  相似文献   

5.
2013年是中共中央在过渡时期总路线正式提出60周年,重新认识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历史作用,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分清历史发展的主流和支流.过渡时期总路线引领中国进入到社会主义社会,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总路线反映了历史必然性.继续探讨和认识过渡时期总路线,目的在于认真地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为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服务.  相似文献   

6.
林少菊 《企业家天地》2010,(11):123-125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科学发展观是一个较为宽泛和博大的思想理论系统,但从伦理的视野进行分析,其最根本的价值基础就在于它所体现的"以人为本"的伦理精神、和谐发展的伦理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时代伦理精神。  相似文献   

7.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科学发展观是一个较为宽泛和博大的思想理论系统,但从伦理的视野进行分析,其最根本的价值基础就在于它所体现的"以人为本"的伦理精神、和谐发展的伦理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时代伦理精神。  相似文献   

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是我们社会主义事业取得重大发展和成果的重要保障,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基地,高等教育的使命是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断输送人才.源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所形成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理应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力量,当代大学生应该在坚持“三个自信”的基础上实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道路自觉、理论自觉、制度自觉.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一个制度体系,在实践中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必须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坚定信仰,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新时代发展实践相结合,在党的十九大系统地提出了符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基本路线、发展战略等新判断,这些新判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中国化进程,进一步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理论问题。只有从实际出发,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更加科学地指导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向着更高的层次的迈进。  相似文献   

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党在长期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历经艰辛探索而逐步开辟出来的,是一条实现中国繁荣富强和中国人民幸福安康的正确道路。这条道路从经济、政治、文化、党建等方面坚持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体现出了鲜明的中国特色。因此,这条道路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发展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2.
乡村振兴是时代的使命,乡村振兴的基础是经济的振兴,关键是新时代理念下的集体经济发展。只有集体经济发展了,才能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农村经济制度的优越性,适应乡村全面振兴的要求,为乡村基层组织提高引领力、组织力和战斗力奠定基础;为乡村经济、政治、文化与环境全面协调发展提供支撑,为乡村居民实现美好生活建立基本保障。而乡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在于始终坚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晋江经验";在于坚持因地制宜地选择产业、依托龙头企业,在城乡统筹中走抱团发展之路;在于坚持辩证统一观念下的"口袋"与"脑袋"、经济与社会、内涵发展与外在协作的协调与推动。  相似文献   

13.
关于劳动价值论研究和认识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劳动价值理论进行研究,其中包括坚持,丰富,发展和创新。既是马克思主义科学发展的理论需要,又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的时代需要,而研究劳动价值理论必须以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为基础和前提,以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实践为源泉,既在坚持中发展,又在发展中坚持,使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中国化,从而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财商宣言     
<正>40年改革开放,中国取得的最大的成就在于实现了富起来,国民经济有了巨大的发展,社会财富有了巨大的积累。中国成功的实践充分证明,不同于资本主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走得通的。这条道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鼓励少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条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的最大不同在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自力更生,自我积累,勤俭建国,而不是靠侵略、战争和掠夺发家。500年来,资本主义从萌芽到不断发展壮  相似文献   

15.
自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所取得的一系列巨大胜利和成就,根本原因是在其不断发展壮大的历程中,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富有中国特色的革命和建设道路。实践经验证明: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得好,党的事业、社会主义事业就顺利发展;结合得不好,党的事业、社会主义事业就受挫折。  相似文献   

16.
劳动关系是工会存在和发展的客观基础。协调劳动关系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会工作始终围绕的一项重要任务。研究劳动关系及其发展变化,以及如何推动构建、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不断推动工会工作创新发展所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从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现实国情、未来发展方向三个方面论证了社会主义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揭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走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中国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选择,因此,必须坚持中国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并从中国近代历史、现实和未来的内在联系来理解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合理性,对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教育。邓小平的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思想,为我们提供了社会主义教育的整体性原则,实质上也为我们指出了把“两课”实践教学和现实国情整体的教育有机结合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该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应该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的并存。在坚持主体地位的同时,不能忽略中国市场经济的特殊性,只有坚持一般性与特殊性的结合,才能更好地发展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19.
实现现代化是我国党和政府为之奋斗的目标。通过时中外现代化道路进行比较研究.以及回顾中国50余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得出这样的经验:只有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坚持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政策,中国的现代化才能稳步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同志的文化创新思想,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文化创新就是发展先进文化,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先进文化,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