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农村土地使用权抵押融资法律瓶颈破解与制度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破解法律制度障碍,构建农地抵押融资制度,时缓解农村发展资金短缺、农业产业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从法律的视角对我国的农地使用权抵押融资制度建设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论我国农村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制度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行土地法律制度与农村建设用地流转的现实已经不相适应.城乡分割的二元土地制度、农地的产权残缺及其所承载的社会保障功能的日益强化,限制了农地的流转,而经济主体对潜在利润的追求又诱致着新的制度变迁.为此,需要对农村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相关法律进行修改或调整,明晰农村土地产权,明确土地流转的收益分配,改革土地征用制度,建立和逐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3.
基于保障农民生存的目的,我国现行法律制度是限制农地设立抵押权的。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又必须加大对农业资金的供给,农民迫切需要拓宽融资渠道。本文通过分析农地设定抵押权的制约因素,依据农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性质,提出设立农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权的对策建议,以期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4.
动产抵押于社会有重要意义,我国《担保法》应建立并完善这一法律制度。为此,首先要科学确定动产抵押标的物的范围,使之既不失动产抵押的担保功能,又不会给社会公众设定动产抵押带来不合理限制。在动产抵押的成立方式上,宜采取书面成立生效-登记对抗的立法方式,以克服现行立法登记成立生效的缺陷。在动产抵押登记的对抗力上,我国立法应赋予动产抵押的公信力,建立对错误登记撤消的法律制度以适应维护交易的安全。再者,当他合法占有所有权之动产时,第三人得以善意取得该动产之抵抗权,但若不登记则不得对抗原所有人。  相似文献   

5.
我国现行的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对农村宅基地交易实行严格的限制,但这种限制仅具有形式上的意义,宅基地隐性交易在现实中大量存在。法律与现实的脱节,凸显了现行制度的内在矛盾和缺失,并导致了司法的困境。随着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发展,宅基地使用权制度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城乡一体化要求张扬宅基地的用益物权性质,通过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实现效率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城市周边地区出现了大面积的"小产权房",由此引发了大量的法律与社会问题。"小产权房"表面上看是房产的问题,但实际上却是土地性质问题。我国现行的法律和政策严格限制农村宅基地的对外流转,人们的合理住房需求在现行制度下不能合法有效的实现,这是"小产权房"不断升温的根本原因。只有建立和完善农村宅基地流转制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小产权房"问题。  相似文献   

7.
现行有关农村土地的法律制度存在一定的缺陷,容易造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权属不清,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设立缺乏正当理由的诸多限制,增加了流转过程中的交易成本。因此,必须尽快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放宽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限制,并制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等具体细则。  相似文献   

8.
农村产权抵押融资是盘活农村“沉睡资产”的重要渠道,也是增加农民财产收入的重要途径,而产权抵押物变现难是目前制约我国农村产权抵押融资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我国农村产权流转存在刚性制度约束、农村产权的有效市场需求和流动性不足及其确权成本高且操作难,导致农村产权抵押物的收储与管理难、价值发现难、价值评估难和价值变现难。应完善农村产权抵押物变现的法律支撑体系,优化政府主导的宏观调控机制,构建包括资产管理中心、信息中心、交易中心、价值评估中心的农村产权交易市场体系,并完善农村产权确权颁证制度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等相关配套措施,以有效破解农村产权抵押物变现难困境,推动农村产权抵押融资发展。  相似文献   

9.
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理论模型与实践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在实施过程中尚存在诸多问题。如何优化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环境,解开束缚农户土地融资功能的枷锁,激活农村金融市场等,均是当前新农村建设中金融制度创新,克服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难题所面临的挑战。要使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真正成为解决农村贷款难问题的有效途径,关键是要创造利于农地抵押的市场条件。  相似文献   

10.
住房货币政策的推行,使住房金融制度的改革成为焦点,但住房抵押贷款一级市场受到贷款机构“借短用长”期限不配比问题的限制,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已经存在,但在推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过程中,仍存在信用、法律、市场不够成熟等很多问题,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对这些问题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1.
动产抵押担保是为适应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需求而在传统民法体系之外创设的法律制度。我国《担保法》虽也规定了动产抵押担保制度,但这一制度的法律规范本身及实施中均存在相当问题。本文对动产抵押担保的物、动产抵押登记与动产抵押契约发生冲突时抵押权效力的界定、动产抵押登记期间的法律性质、动产抵押权是否适用善意取得制度等重要问题作一探讨,以期有助于实务中的理解和运用。  相似文献   

12.
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形成弥补了农村的资金缺口,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金融支持,是农村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看,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制度虽然具有交易成本低、抵押机制灵活等优势,但也存在活动范围与规模较小、缺乏政策支持与法律保护、缺乏风险分散机制等制度缺陷,应该构建非正规金融合法的制度环境,完善信用制度。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农村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已成为普遍现象,但法律对之仍采取限制甚至禁止的措施,改革并构建新的农村建设用地使用制度已成为必然。本文指出应按照“同地、同价、同权”原则,赋予农村集体土地所有者流转集体土地的权利。同时,在区分土地用途的基础上,对农村建设用地使用权采取不同的模式进行流转,建立有偿、有期限、有流动的农村建设用地使用制度。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预购商品房抵押权的相关法律制度进行了回顾,立足于现行法律规定以及银行实务,探讨了预购商品房抵押权预告登记的效力,认为预购商品房抵押权预告登记主要有物权公示效力、保全请求权效力和保全抵押顺位效力,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进一步防范银行预购商品房个人住房贷款风险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房地产抵押贷款证券化能够将流动性较差的抵押贷款资产组群证券化从而实现在市场上的流通变现,因而深得多方市场主体青睐.然而在目前情况下,开展真正意义上的房地产抵押贷款证券化尚存在一系列法律制度上的障碍.从房地产抵押贷款证券化的业务模式入手,分析相关的法律问题,从宏观法律角度提出法律制度设计的方案.  相似文献   

16.
作为缓解农民贷款难的金融创新方式,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实践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也面临着政策与法律冲突、抵押贷款的标的混乱、抵押登记制度缺失、风险难以有效规避等现实问题.应当及时修订相关法律规定,允许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健全相关配套制度,促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物权法中动产浮动抵押的理解与适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物权法新设立了动产浮动抵押制度,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将起到重要作用。该制度源于英美法,不能依据传统大陆法系思维去理解。在司法实践中应结合我国具体法律制度环境予以适用。  相似文献   

18.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尽管在西方发展已有上百年的历史,但在中国还是一个崭新的事物。目前我国开展此业务面临包括金融业的分业经营限制、传统思想阻扰、法律制度不完善、风险担保制度缺失、配套政策不到位以及包括住房、金融和房地产市场在内的市场机制不成熟等问题。我国要推行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业务,就必须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从顶层设计角度制定出可行的政策,实行特色化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9.
基于农业现代化发展以及工业现代化在农村的不断渗透,越来越多的农民走上了自主创业的道路,而发展资金的瓶颈却严重阻碍了这一进程,信贷资金的缺乏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农民缺乏担保物.本文基于农村住宅抵押在理论上的正当性以及部分地区在农村住宅抵押方面的成功实践,对农村住宅的可抵押性、农村住宅抵押权的实现方式、农村住宅抵押的风险防范等进行了初步探讨,以资为将来法律修改提出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开展农村产权抵押试点工作的政策背景出发,对杨凌农村产权抵押贷款的制度框架及贷款流程、农村资产的产权与流转机制、贷款风险补偿机制、考核与激励机制等进行了分析研究,归纳了农村产权抵押贷款的"杨凌模式",并介绍了杨凌示范区开展农村产权抵押贷款所取得的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