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原因 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企业领导人的法制观念淡薄。单位负责人是影响单位盈亏的“关键环节”,他们虽然不熟悉具体的会计技术问题,却是授意、指使、强令制造假账的关键人员。在当今社会中企业严重存在“一支笔”现象,单位领导出于经济利益的目的往往利用手中的权力干扰会计人员的正常工作,人为地调节企业损益。  相似文献   

2.
假账一直被人们视同“洪水猛兽”,它犹如一只隐形的手,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小到“皮包公司”的设立,大到一家家上市公司的包装出炉,许多不法分子都利用它巧取豪夺国家财产中饱私囊。假账的危害不言而喻,大而言之,由于假账泛滥而提供的错误信息,可能导致宏观决策失误;小而言之,一个单位的财务管理如果被假账充斥,将直接成为贪污、挪用公款、国有资产流失等犯罪现象滋生的肥壤沃土。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有些单位为达到转移国家资产、偷逃税收、粉饰业绩等目的,在会计数据上做文章,假账真算、真账假算、账实严重不符,假账泛滥已成社会公害。严重影响了我国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阻碍了我国市场经济稳步、健康、快速的发展;同时,会计信息失真助长了各种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严重恶化了社会环境。因此,亟需对会计工作依法进行综合整治。本文对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作些探讨,并就如何治理谈些想法。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表现 (一)会计核算资料的失真。主要是作为会计信息资料载体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失真。会计凭证…  相似文献   

4.
1.隐瞒、转移应税收入。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①收到货款不记销售收入账;销售货物直接冲减“原材料”、“产成品”等科目的金额,同时相应增加往来账科目的金额。②企业核算设置两套账,以假账作为增值税的申报依据。③“抹账”货物不作销售收入处理,不计提增值税。④利用现金一手买进、一手卖出,收入“空中飞”。  相似文献   

5.
财政部在2001年12月32日印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会计信息质量抽查公告(第七号)》(财监字[2001]99号)(以下简称“第七号抽查公告”)中公布的驻各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对320户企事业单位2001年会计信息质量抽查结果显示:资产不实比例在1%以上和利润不实比例在10%以上的分别占全部被抽查单位的50%和57%,有32户企业存在人为调节利润、虚盈实亏问题,人为调节利润总额达13.7亿元(其中虚增利润10亿元、虚减利润3.7亿元)。财政部根据抽查结果得出结论认为:假凭证、假账、假表、假审计和假评估等“五假”问题仍不容忽视。财政说在“第七号抽查公告”中还附发了《部分企业2001年会计信息质量抽查情况》,列举了48家企业资产不实、所有权益不实、利润总额不实的数据,以及这些单位的主要违规事项。  相似文献   

6.
财务开支一支笔审批利弊谈□王书平时庆田审计发现,多数行政企事业单位财务审批由单位一把手(法人代表或主要负责人)执笔审批,也有部分单位分管财务的副职签字,更有甚者,个别单位一个领导“一支笔”,不管数额大小,用途如何,一签了之。同样是一支笔,有的为单位加...  相似文献   

7.
李定山 《西部财会》2005,(12):67-67
“一支笔”是一种财务管理制度,是单位的一个领导(一般是最高领导)对其财务收支状况负责的制度。它规定,一个单位的财务收入和支出(主要是支出)只有一位负责人有权签收、签付。除他以外,其他任何人都没有这个权力。这项制度曾经是检查、衡量一个单位财务管理状况的重要标准。实践也证明,这一制度对于打破“大锅饭”、增收节支,特别是控制支出、明晰权利以及增强领导人责任心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由于对“一支笔”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约,使得这样一个对改革做出很大贡献的责任制度,如今却成了引发一些人职务犯罪的罪魁祸首。  相似文献   

8.
按规定,行业协会和学会组织(以下简称“两会”)的人员、财务等要严格与部门(单位)脱钩。在这次全国性的小金库检查中,我们发现部分部门(单位)财务与“两会”财务未按要求严格分设,部门(单位)以“两会”财务为掩护进行财经违规行为。其主要表现有:  相似文献   

9.
小议假账     
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就是假账的泛滥,为此,朱镕基同志为上海会计学院题词“不做假账”。假账就是虚伪不真实的会计记录,目前,由于假账引起的会计信息失真已成为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利益驱动,具体表现为:  相似文献   

10.
30年的改革开放,人民的生活由贫穷走向富裕,经济从落后走向富强。但现实生活中一些人被眼前的物质利益、金钱财富所诱惑而迷失了方向。在会计行业中,贪污舞弊、错账假账层出不穷,会计职业道德陷入危机和困境。突出表现是:会计人员丧失基本的职业道德,不按制度规定进行会计核算和监督;贪污舞弊、假账错账层出不穷;企业私设“小金库”、偷税逃税等现象屡禁不止。  相似文献   

11.
新《会计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应当符合下列要求:(一)记帐人员与经济业务事项的审批人员、经办人员、财物保管人员的职责权限应当明确,并相互分离,相互制约;(二)重大对外投资、资产处置、资金调度和其他重要经济业务事项的决策和执行的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程序应当明确;(三)财产清查的范围,期限和组织应当明确;(四)对会计资料定期进行内部审计的方法和程序应当明确。”这是对企业建立内部会计监督制度所作出的原则性规定。这些规定,实际上体现了内部控制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职责明确、相互制约、严格程序、如这记录、定期检查等。以下即以公司、企业(下统称“单位)内部控制为中心内容来讨论其制度如何建立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郎菁 《会计之友》2002,(3):30-30
目前,中小企业会计核算不健全、财务管理混乱的现象严重:(1)一些单位根本不设会计机构,而另一些单位虽然设有会计机构,但岗位职责不分,会计人员无证上岗现象严重,会计主管人员不个备技术资格等现象不胜枚举;(2)中小企业账目混乱,会计数据失真现象普遍存在,财产账实不符;(3)“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不能按照规定的摊销期限记入相应期间的成本费用,而出现了人为调节利润的做法;(4)对企业资产进行任意重估现象严重;(5)由于没有健全合理的财务会计制度,不能按规定定期结账和处理日常事项,特别是“待处理财产损溢”长时期挂账,不能及时加以处理。  相似文献   

13.
罗飞 《特区财会》2003,(12):12-14
在目前各种会计监督形式中,政府的会计监督和管理起着主导作用,特别是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时期,由于企业内部人控制及企业经济环境等原因,单位内部责任人的会计监督以及单位内部利益相关者代表和单位外部利益相关者所实施的会计监督相对较弓弓,政府的会计监管更显重要。2003年12月19日,意大利食品加工企业帕玛拉特集团39.5亿欧元假账案曝光,在意大利引发强烈“地震”并波及整个欧洲。19日当天,该公司的股价大幅跳水,下跌了66%,公司债券狂泻至不到其面值的三分之一。帕玛拉特集团假账案使人们再一次拉紧被银广厦和安然等假账事件抽紧的神经,将视线再次聚焦于会计信息虚假和会计监督问题。本文也拟就我国会计监督的有关问题谈谈一孔之见。  相似文献   

14.
目前,上市公司的假账问题已经引起了广大投资者、政府部门和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的极大关注。然而,由于造假手段越来越高明、越来越隐蔽,使得识别假账的难度越来越大。上市公司主要通过哪些手段造假,如何识别假账已经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力图通过列举上市公司造假的主要手段、识别假账的方法和财务比率指标,从而为广大投资者、政府部门和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提供识别假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审计机关要在整顿规范市场秩序中发挥作用,必须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转变观念,积极协助被审单位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一、协助被审单位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的紧迫性现在有的部门、行业、地区财经法纪观念淡薄,财务造假和违法违纪现象比较突出,经济领域及财政财务收支的假乱现象比比皆是。假账、假表、假数字在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同时,也增大了审计风险,影响了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和作用的有效发挥。要从根本上消除五花八门的假账,首先要找到假账产生的主要原因。从审计实践看,会计控制失去制约是假账产生的主要原因。因为,会…  相似文献   

16.
一)当前,一些单位会计信息失真已是不争的事实。假票子、假账表、假收益、假评估……让人眼花缭乱,防不胜防。原因何在?说穿了,会计活动虽然反映的是企业、行政事业单位经济业务的内容,但却体现了人与企业,企业与国家之间的利益关系;在本质上会计活动是“人的活动...  相似文献   

17.
荣成市审计局1986年就在全国较早启动了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们认为,切实抓好“审前调查”、“实施审计”和“审计评价”三个重要环节,是搞好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关键所在。一、抓好“审前调查”环节,打好审计基础一是围绕职责范围和任期特点开展调查,掌握审计对象的特殊性。搞好审前调查是实施正确审计的重要前提。在审前调查时,我们主要是通过有效的“听”、“看”和发放“调查表”等形式,调查了解其所在单位的自然优势、经济状况、资金分配使用结构等任期特点,对不同职务的审计对象还要确定不同的调查内容,以提高审计时效。如对政府部门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主要围绕预算、收支计划和内控制度的执行情况、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款“收支两条线”情况、资金使用的绩效情况开展审计调查,确定具体的审计内容;对乡镇主要负责人的经济责任审计,根据乡镇工作涉及的行业多、门类广(招商引资、出口创汇、民营经济、城镇建设)的特点;敏感问题、热点问题较多(农民负担、招待费等利益纠纷)的特点;经济决策相对独立(有独立的资金支配权和项目决策权)的特点;资金运用效果较为直接、直观(小农水、农业开发、扶贫等资金直接拨付使用单位)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虚假性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程圆 《审计月刊》2009,(8):47-47
一、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虚假的表现形式及原因分析 在会计实务中.虚假会计信息有两类表现形式,即“假账真算”和“真账假算”。所谓“假账真算”即经济业务本身是虚假的.而会计处理是真实的,造成了会计信息虚假,如虚开发票、编制虚假预算等。所谓“真账假算”即经济业务本身是真实的。会计处理方法是违规的,以致提供的会计信息虚假.如不合理地利用会计政策等。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虚假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9.
郑娟 《四川会计》2003,(2):55-56
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一是有的单位和个人为了小团体利益,在会计数据上做文章,假账真算,真账假算,造成账实不符,虚盈实亏或实盈虚亏,以达到转移国家资产、偷逃税收等非法目的;二是有些领导干部受虚报浮夸风的影一、响,授意、指使、强令会计人员篡改会计数据,填报虚假会计报表,以达到粉饰政绩的目的;三是一些应当建账的单位不建账或账目混乱,不按制度规定设置会计科目、使用凭证和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私设“小金库”,账外设账,造成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四是个别注册会计师及会计师事务所因受利益驱使,与被审计单位通同作弊,失…  相似文献   

20.
会计信息是经济决策的主要基础。其质量的优劣,不仅关系到投资者的切身利益,更为重要的是,它也是制定和调整税收、财政、金融、物价等政策的依据,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放开,假账,假报表,假审计报告等虚假的会计资料日见增多,会计信息失真已成为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本文拟从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改进建议作一番浅析。一、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1.对会计资料人为地进行“技术性处理”。近年来,有些单位或部门的领导为了达到某一特定的目的,利用经济体制转轨时期,宏观经济监督体制和企事业单位内部约束机制上存在的空子,无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