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400亿美元顺差真的“不公平”吗?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杨帆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据美国统计,在1996年达到360亿美元,1997年可望达到400亿美元,中国可能超过日本,成为对美贸易第一顺差大国,美国报纸极力渲染中国对美国贸易顺差的“不公平”,...  相似文献   

2.
《海外经济评论》2006,(5):46-47
【新加坡《海峡时报》2006年1月16日】贸易数据并不说明一切 去年中国总的贸易顺差达到了令人吃惊的1020亿美元,是2004年的3倍多。中国同美国的贸易顺差也达到了创记录水平。这可能将进一步给这两个贸易大国的关系带来麻烦。实际上,把注意力集中在贸易数据上只会让人感到困惑而不得要领。中国的出口有所增长,  相似文献   

3.
【德国之声1月18日】中国商贸部长薄熙来表示,减少贸易顺差是中国2007年的头等大事。他说,与美国和欧盟巨大的贸易顺差影响了中国的贸易环境。为此,中国将扩大进口,减少出口。中国日前公布,去年中国的贸易顺差增长74%,高达1770亿美元,创下历史纪录。  相似文献   

4.
中关贸易顺差不断扩大是全球经济发展的潜在不安定因素.而造成该现象本质原因是中国和美国贸易结构不平衡。本文通过计量模型找出对中美贸易失衡影响较大的因素是中国出口退税机制和两国储蓄率的高低,并为中国调整贸易顺差、优化贸易结构提出了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如果说,从长远来看是否人关值得XH认真考虑的话,那么人关是否能为我们带来看得见的近期效益呢?如果两年以前提出这个问题的话,经贸界人士的答案是相当肯定的。当时,中国的出口竞争强劲,出口额蒸蒸日上,特别是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大幅增长,虽然这其中相当一部分是转口贸易。那时,美国甚至一再以取消最惠国待遇相威胁,要求中国减少对美国贸易顺差。如果当时人关的话,至少可以免除美国的这一威胁,使中美贸易少受些干扰。但是今天,情况就有些不同了。由于东南亚金融风暴的巨大冲击,中国从大局出发坚持人民币不贬值,中国的出日竞争…  相似文献   

6.
陈利强 《浙江经济》2007,(18):46-47
受益于加入WTO,五年来中国出口贸易快速增长,同时与主要贸易伙伴之间的贸易争端接踵而至,中国已进入了应对经贸争端的高峰期。其中,中美经贸争端尤其引人注目,而争议最大的是中国对美国的巨额贸易顺差而引发的贸易不平衡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声音     
《首都经济》2005,(9):10-10
中国并不是造成美国失业和贸易逆差的原因,人民币汇率即使大幅度升值.对于美国贸易状况改善的影响也十分有限,中国与美国的贸易结构是互补的。中国对美贸易顺差,有很多是美国在中国公司的盈利部分,中国在产品设计一加工一销售过程中,挣到的是最少的加工部分的钱.很多钱都为美国公司赚取。美国政客要惩罚中国,实际上受到惩罚的是美国在华公司。  相似文献   

8.
杨帆 《浙江经济》1997,(7):50-51
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据美国统计,在1996年达到360亿美元,1997年可望达到400亿美元,中国可能超过日本,成为对美贸易第一顺差大国,美国报纸极力渲染中国对美国贸易顺差的“不公平”。中国对美国贸易顺差真的“不公平”吗?否。首先,美国的数字统计,夸大了争国对美贸易顺差。在统计技术方面的分歧,双方正在共同核定,相信与一个客观的结果。第二,中国对美顺差的猛增,主要不是总量的增加,而是内部结构的变化。中国内地、香港和台湾,所谓“大中华经济圈”的三个部分,对美国贸易顺差在对美贸易总额中的比例,多年来并没有大的变化。据美国统计,1987年,三地对美国贸易顺差共计270亿美元,其中:中国内地28亿美元,台湾176亿美元,香港65  相似文献   

9.
梅新育 《新财经》2005,(11):20-22
巨大的贸易顺差将进一步激化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之间的贸易争端,尤其是写美国、欧盟之间的贸易争端就绝对数字而言,中国将在今年创造其历史上空前未有的巨额贸易顺差。与往年前几个月月度贸易统计通常为逆差不同,我国今年前9个月始终呈现贸易顺差,1-9月累计出口5464亿美元,同比增长31.3%;进口4781亿美元,同比增长16%;累计贸易顺差高达683亿美元。  相似文献   

10.
《海外经济评论》2006,(34):45-46
【美国《纽约时报》8月10日】中国宣布,其贸易顺差已连续第三个月创造新记录,与此同时,中国与许多贸易伙伴之间的紧张关系正趋向缓和。  相似文献   

11.
《海外经济评论》2005,(20):30-31
今年,中国的贸易顺差将达1000亿美元,是去年数字的三倍。中国对美双边贸易顺差很可能超过2000亿美元;中国对欧盟的贸易顺差历来要低得多,今年也将升至具有政治危险性的水平。贸易保护主义的风险正在加大,怎么办?  相似文献   

12.
《中国经贸》2014,(4):15-15
近来美国贸易代表处公布2013年恶名市场名单,把中国列为全球最大的假货实体市场,指责中国实体市场是假货的来源地。今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在例行发布会上表示,美方在恶名市场名单中对中国相关企业的描述采用“据称”或者“据权利人指出”等模棱两可的措词,缺乏确凿证据,也没有充分分析,是不负责任和不客观的。  相似文献   

13.
以增加值贸易方法为基础,通过属地和属权贸易融合的统计视角,重新估算中国对美国的出口顺差。通过结构分解技术发现中美需求规模的扩张、技术进步偏向性的差异和跨国关联的加强是中美贸易顺差持续存在的主要驱动因素。对于中美贸易顺差,中国并不具备充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美国自身因素也对中美贸易顺差的存在及持续施加了主动的影响,中美贸易顺差更多体现的是在全球价值链上的分工协作,而不是国际贸易上的竞争对抗。  相似文献   

14.
从日本在华投资行业结构与中美日三国的商品贸易数据来看,日本在华直接投资具有明显的出口导向,它将中国作为一个全球市场的生产基地。日本在华投资一方面使日本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减少,另一方面却使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不断增加,由此产生了一种明显的贸易顺差转移效应。这说明了按原产地统计难以真实反映中美贸易平衡状况,需要进一步对原产地的判定问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中关高技术产品贸易失衡是由中关两国在高技术产品上出现与其比较优势不符的贸易所致。21世纪初,中关高技术产品贸易失衡主要表现为中关信息与通讯贸易顺差,以及中国对美部分高技术产品贸易顺差转为逆差;美国对华技术出口管制对贸易失衡的影响在减弱,外商对华高技术产品加工生产工序的产业转移,成为失衡的主要原因。由此造成美国、中国、东亚经济体在中关高技术产品贸易中形成三方“互利”,但非“共赢”的利益分配格局。  相似文献   

16.
时英  张丽丽 《山东经济》2008,24(3):119-123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东亚与美国的贸易往来日益密切。中国作为东亚经济体的主要一员,在东亚-美国贸易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正是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把美亚贸易链顺利地连接起来。本文分析了近几年来中国对东亚主要经济体的贸易逆差和对美国的贸易顺差情况,同时对从东亚主要经济体进口的商品结构和对美国出口的商品结构进行了分析总结,得出了中国在东亚-美国贸易链中处于中低端的位置,最后指出中国向东亚国家进行产业转移和市场转移,减少对美国市场的依赖,从而提升中国在美亚贸易链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中国政府11日报告说,中国4月份的贸易顺差大幅度增加,达168.8亿美元,超出3月份的一倍以上。贸易专家认为,随着中国贸易顺差的持续增长,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可能会加大。另外,布什政府和民主党控制的国会达成一致,把国际劳工和环保标准纳入贸易谈判的范畴,观察人士认为,这也有助于美国在劳工和环保方面对中国施加压力,争取平衡两国贸易。  相似文献   

18.
刘佳 《中国经贸》2010,(20):7-7
本文主要介绍中国对美国货物贸易顺差形成与发展趋势,分析了持续增长的巨额贸易顺差产生的原因及对我国造成的影响,并提出缓解中美贸易不平衡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9.
日本在华直接投资对中美贸易平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日本在华投资行业结构与中美日三国的商品贸易数据来看,日本在华直接投资具有明显的出口导向,它将中国作为一个全球市场的生产基地.日本在华投资一方面使日本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减少,另一方面却使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不断增加,由此产生了一种明显的贸易顺差转移效应.这说明了按原产地统计难以真实反映中美贸易平衡状况,需要进一步对原产地的判定问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0.
引入增加值贸易核算体系,测算2000-2014年间中国制造业对美国的出口贸易利益,结果表明:虽然中国对美贸易顺差快速增长,但所获贸易利益极为有限,中美贸易利益分配格局是向着有利于美国、不利于中国的方向发展;尽管中美贸易顺差在2000-2014年整体上呈上升趋势,但由于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低端地位,出口对我国获取贸易利益的带动作用不强。因此,中国制造业迫切需要改善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低端地位,向价值链的两端攀升,从而提高中国制造业的出口获利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