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通过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利用Sys-GMM实证检验了企业家精神对水足迹的影响,结果发现,企业家精神提高了中国水足迹,其通过经济增长效应、出口规模效应、水污染效应和产业结构效应促进了水足迹提高,该提高作用高于其通过要素配置效应、技术进步效应和产业集聚效应对水足迹的降低作用,其中,企业家创业精神促进了中国水足迹提高,企业家创新精神有利于中国水足迹降低。分地区来看,三大地区企业家精神均促进了水足迹增长,东部地区企业家精神对水足迹的提高作用较小;三大地区企业家创业精神也促进了水足迹提高,东部地区企业家创业精神对水足迹的提高作用较小;三大地区企业家创新精神则有助于水足迹降低,东部地区企业家创新精神对水足迹的降低作用较大。  相似文献   

2.
虚拟水及其在缓解区域水资源短缺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虚拟水是指生产商品和服务所需要的水资源数量。虚拟水战略是指贫水国家或地区通过贸易的方式从富水国家或地区购买水密集型农产品(粮食)来获得本地区水和粮食的安全。本文在综述前人对虚拟水研究的基础上,计算了2002年甘肃省及不同地区主要农产品虚拟水含量,并对甘肃省加强虚拟水贸易的战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水银行建立与运作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水资源日益紧缺状况下,水权转让是进行有限水资源重新分配的重要手段,而水银行制度将为水权转让提供了有效的途径。文章分析了水银行经营主体,提出了水银行建立与运作的模式,研究了水银行的建立与运作的条件。  相似文献   

4.
美国水银行的实践及对中国水银行建立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银行是中国缓解水资源短缺矛盾与推进水资源市场化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分析水银行的内涵,结合美国在水银行实践和水务行业金融化方面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讨论了水银行在中国实施的必要性、契机和前提条件,并探索性地提出了发展中国水银行的几个构想。  相似文献   

5.
为了应对日益严峻的城市水安全及水生态问题的挑战,澳大利亚实施了水敏感城市建设战略及其绩效评估实践。该国目前已发展了两种水敏感城市评估指标体系(即水敏感城市指标和水敏感城市评分)。水敏感城市指标侧重于水敏感城市建设的综合性宏观评估,其理论依据是城市水管理转型、水敏感实践原则和水敏感成效等理论;而水敏感城市评分侧重于水敏感城市设计项目的微观评估,其理论依据是水敏感实践原则理论。澳大利亚水敏感城市评估实践对当下中国海绵城市建设评估具有极其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工业水足迹理论与方法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业水足迹作为水足迹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评价可用于揭示工业活动过程的水资源消耗,为科学管理和调控工业生产活动用水提供科学依据。文章从介绍水足迹研究现状入手,创造性提出工业水足迹的概念及应用方向,并对其理论构成进行分析,建立了蓝水足迹、灰水足迹、隐含足迹在内的核算方法,并给出了我国水足迹评价制度和基础数据库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空调水系统不平衡出现的问题,从节能角度出发去着手分析原因,比较时下实际应用的几种水系统平衡技术的利弊及对水系统的能耗定性分析,论证了水平衡后空调水系统设备的节能效果,指出空调水平衡节能技术的广泛的适用性,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影响路面水损的因素进行了分析,介绍了沥青混合料水稳性的评价,详细阐述了减小水损害的措施,以保证沥青路面的质量,从而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国家间水资源投入产出模型测度1995-2009年中国33个部门直接、间接用水份额,确定了用水系数较高的部门,核算并分析分部门水足迹以及水足迹流进、流出、净水足迹及结构演变。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期间内各行业用水系数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中国各部门大部分用水均以间接用水为主。中国水足迹总量15年间基本持平,但是水足迹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第一产业用水份额下降,第二、三产业份额上升。本文发现,水足迹流出占生产水足迹的很大份额,而消费水足迹则以国内生产国内消费为主。绝大多数行业均为水足迹净流出,且净流出持续增长,中国向其他国家转移了大量水资源,别国水资源得到了相应数量的节约。最后基于以上结论,提出了优化水资源配置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流淌的传承——高校水文化教育体系构建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益严重的水危机影响了全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所面临的水问题,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突出。建设以水文化为主体的校园文化,对建设生态和谐社会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从水文化含义入手,阐述高校开展水文化研究教育的意义,探讨以水文化为主体的校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组成的教育体系构建,对于营造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环境,促进人水和谐具有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水文化教育体系的构建也为高等教育培养治水学人的高尚道德情操,培育和弘扬优秀的水之品格精神作理论探索,寻求解决当代水问题提供了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多种循环冷却水水质处理的方法及其基本原理,并根据我司的生产实践,着重介绍了高压静电水处理器,及其在循环冷却水水质处理中表现出来的良好性能做了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挡板量水系统的基本构造,并阐明了该系统的工作原理;重点描述了该量水系统在漳河水利灌溉工程中的的工作流程和主要硬件设备的选择;结果显示,该量水系统具有构造简单、精度可靠、自动读数的特点,适用于同类型中小型灌溉渠道量水。  相似文献   

13.
水,原是一种自然资源,然而,随着人类对自然的环境资源的需求逐步增加,水也开始变成了一种有价值的商品。作为商品,就有买卖双方和价值利益的大小。对于企业来说,提高水的商品率,确保有效供水是摆在实际需要的重要课题。为此,笔者针对水的商品率做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4.
生态文明建设是实行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必然选择,水是其他生态稳定的基础,因此水生态文明建设与城镇化进程协调发展是建设水生态文明城市的必由之路。从生态文明的概念分析水生态文明的内涵,通过规划引导、发展方式变革、水文化培育和水文明制度建设构建了水生态文明视阈下城镇化质量的提升机制,提出基于城镇化质量提升机制的对策建议,从而建立和谐的水生态文明城镇。  相似文献   

15.
云南少数民族水文化与生态旅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云南旅游多年来的发展态势一直较好,除了源于旅游资源的丰厚外,更得源于赋予资源的民族文化内涵。在云南旅游人气旺的丽江、西双版纳、红河,纳西族、傣族、哈尼族等少数民族传统的水文化,给予这些地区的旅游注入了许多鲜活的内容。从“泼水节”的狂欢,到丽江小镇的“柔软时光”,美丽壮观的“元阳梯田”,水的理念、水的习俗、水的传说、水的故事延续着这些民族的生存状态,也为现代社会发展提出了新的思考,只注重水治理的生态观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的,树立优秀的水文化理念才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好方式。本文的目的旨在探讨云南少数民族水文化对云南生态旅游发展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南非水资源管理保护和水研究相关的法规政策,以及主要的水研究资助管理和研究机构,并结合论文发表和专利数据,分析了南非水研究的实力,认为南非科技界在水研究领域非常活跃,中南两国在水研究领域优势互补,有着广阔的合作空间。  相似文献   

17.
水贫困评价问题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国内外关于水贫困评价研究的现状,指出了水贫困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水贫困研究进行了展望。水贫困的现有研究成果存在以下问题:(1)水贫困的概念不确定,从而使其形成的原理机制也不明确;(2)水贫困测度模型尚不完善;(3)对评价结果的分析只限于考察评价对象在各子系统的优劣势,对进一步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分析评价对象水贫困与经济贫困等方面的耦合关系及空间分异研究较少。综合目前研究进展看,未来水贫困理论在研究尺度上将向区域(流域)、社区发展。研究干旱区和半干旱区水贫困与产业结构的影响机理,对缓解水贫困程度、提高水的利用能力、探求产业最优布局具有非常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欧盟的水资源生态补偿以严格的税制建设、流域化的征收管理、赋予地方政府较多税权、充分反映各阶层的利益诉求、水排污税差别化税率设计和保持税收中性为主要特征,其中尤以法国、荷兰和德国等国为典型代表。相比欧盟,我国水排污费在制度设计、征收管理、收费标准以及政策效果等方面都有很大完善空间。尽快推动水排污费税改革,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水排污税收制度刻不容缓。对我国现有的水排污收费制度的演进做了简要梳理,并在借鉴欧盟部分国家水排污税成功经验基础上,对我国水排污费改税制度设计提出了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19.
水生态承载力研究近年来在我国逐渐开展,并受到较多关注。论述了生态承载力概念的起源、水生态承载力的概念和内涵,以及水生态承载力的评估技术方法研究现状,同时总结了目前以系统动力学结合情景分析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基于承载力的产业结构调整领域应用较为广泛。文章提出了基于水生态承载力的产业结构优化研究的思路和技术路线,并基于符合水生态系统耦合作用分析和"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模型建立了流域水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设计了流域水生态承载力综合评价模型。最后,构建了基于水生态承载力的产业结构演化情景模式。  相似文献   

20.
“三个和尚没水吃”,这个常常挂在人们嘴边的谚语所提示出来的东西,从经济学的角度上看是耐人寻味的。一个和尚独居时他可以挑水吃;两个和尚同住他们可以抬水吃;而三个和尚共处时却为什么会出现没水吃的结局呢?我们的探寻就由此展开。本文的主要内容包含四个部分,分别从经济学角度解释了“一个和尚有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的古语,并运用博弈论的方法重点分析了三个和尚没水吃的原因,最后针对这样的现象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来指导我们以后的经济活动的行为、为人处世的态度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