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包装产业,被称为“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其产业优势和全世界每年超过8000亿美元的市场份额,说明其意义已经不完全局限在一个产业门类中,对一个国家的整体经济态势和实力来说,这个产业都是不容忽视的.中国包装工业必须走规模经济之路,通过市场形成具有较强竞争能力的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和跨国经营的大企业集团,才能在这一“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竞争中增强我国包装产业的竞争能力.而在中国包装行业战略重组和包装产业发展进程中,国有包装大企业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2.
2005年,四川包装产业又有新的发展,特别是在包装技术创新方面尤为突出,更显行业发展的活力。全省包装销售收入达129.9亿元,比上年增长14.9%,高于全国包装产业发展平均水平,居西部省份之首,继续保持稳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3.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全球29个国家和地区的140多位嘉宾与中国同行汇聚北京,探讨包装行业的科技、环保、合作、发展等共同关心的话题。这对促进世界包装行业的合作与交流,推动世界包装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位参加世界包装大会的代表说得好:中国“包装”世界,世界“包装”中国。携手合作,共同促进世界包装产业的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4.
15亿包装产业基金,究竟谁能受益? 继2011年第一支由中国包装联合会联合汉富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共同发起的中包汉富金鼎私募基金一期成功募集后,时隔一年的时间,中包汉富产业基金已进入募集阶段,募集资金总额为15亿元.作为包装行业内第一支产业基金,就其对行业产生的影响和意义,中国包装联合会相关发言人表示,希望这支基金能够给予包装企业在发展的道路上更多的支持与帮助,为推动包装产业的发展及行业整体水平的提升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  相似文献   

5.
2010年我国生产400亿平方米瓦楞纸板,为世界第一生产大国,纸包装比重占包装产业38%左右,为包装第一行业。随着纸箱行业的迅速发展,产品服务的细分化和市场竞争的激烈化,众多瓦楞设备制造企业不断研制和开发更先进的高质量包装机械设备,通过参加各种专业展会进行产品推广已成为企业重要商务活动之一。  相似文献   

6.
<正>包装产业的发展速度从未像今天这样令人感叹。日前在中国包装总公司成立中包研究院挂牌仪式上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包装大国,包装工业年产值超过12,000亿元,占GDP的比例达到3%。然而,在20世纪80年  相似文献   

7.
嘉宾寄语     
《中国包装工业》2012,(6):64-66
创新平台将推动中国包装产业发展包装行业作为朝阳行业,随着产值的高速增长,彰显了包装行业发展的巨大前景。今天,我国的包装工业已经建立起相当的生产规模,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包装大国。当前,我国包装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仍然薄弱,生产技术和产品相对  相似文献   

8.
概况据估计,全世界每年包装销售额为5000亿美元左右,包装公司达10万个,从业人员超过500万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5-2.2%。通常发达国家的包装工业在其国内属于第九或第十大产业。发展中国家的包装工业和产品的年增长率达10%以上。美国、西欧和日本是世界三大包装市场,其年销售额超过2200亿美元。其中,美国包装市场大于西欧和日本,美国包装容器的年销售额在850亿美元左右,而西欧接近800亿美元,日本为600亿美元。美国、西欧和日本的包装产业今后仍将呈增长趋势。预计在今后五年内,美国包装市场将以3.5%的年率…  相似文献   

9.
魏天飞 《中国包装工业》2010,(6):I0001-I0001
<正>刚刚进入6月,北京迎来了世界包装界的盛事——世界包装大会,全世界包装行业的精英和所有关心、重视包装行业发展的各级领导、各界朋友欢聚一堂,共同商讨包装事业的发展大计。来自25个国家和地区的同行和其他相关行业组织代表以及政界要员、专家、学者等近千人参加了会议。同期举办的中国国际包装论坛及北京国际包装博  相似文献   

10.
据调查显示,2005年全球药品包装市场增长4.2%,达到112亿美元的产值。美国、日本、英国、德国、法国和意大利将占据世界药品包装行业的最大市场份额,然而中国却成为增长最快的地区。如今,中国药品包装行业的年产值大约为150亿元人民币,年增长速度超过10%。有调查报告显示,65%的中国药品包装的水平仍然落后于20世纪80年代的世界平均水平。包装材料的质量很低,对医药行业的贡献更是微弱。在发达周家,包装占据了药品价值的30%,然而在中国,这个数值要低10%。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是世界第二包装大国,市场规模已居世界首位,超万亿的市场容量彰显了包装行业巨大的发展前景。然而,中国却不是包装强国,主要高档包装设备和原辅材料严重依赖进口,核心技术仍为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垄断。如何破除发展瓶颈提升行业核心竞争力,成为行业共同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12.
42%     
正依靠兼并整合、抱团取暖,近年来乐清包装印刷行业实现产业升级,产值从2010年的35亿元飞跃上升至2013年的50亿元,3年时间增涨了42%,这是日前从乐清市包装印刷行业协会获得的消息。近年来,面对日益高企的原材料价格、人工成本以及外来企业的市场"掠夺","低小散"的乐清印刷包装企业倍感生存危机。从2006年起,许多企业开始萌发  相似文献   

13.
根据派诺国际最新的市场调查报告《2016全球包装市场发展趋势和技术预测》指出:全球包装市场将会快速增长,其中与塑料有关的包装产品升幅也很乐观。硬性塑料包装产品的总产值到2016年将超过2000亿美元;软包装则超过1630亿美元。仍然是全球包装最大的两大终端领域的食品包装和护理包装,前者的总产值到2016年估计增长到430亿美元;后者的产值预计平均每年增长4.5%,将达340亿美元。  相似文献   

14.
2014年中国包装产业突破了14,000亿元的产值,在中国经济的新常态下,未来我国包装产业向何处发展?如何发展?包装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会如何?这是一系列摆在行业面前的关键问题。日前,在北京召开的由中国包装联合会包装规划委员会主办的“2014中国包装产业战略发展年会”上,这些问题得到了不同角度的诠释。会上,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谈判学家龙永图将包装产业定义为:包装产业是马拉松最后一公里,此言一出,点燃了与会专家、学  相似文献   

15.
上海包装行业"十五"发展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上海包装行业现状上海是个商品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部分包装工业原有一定基础;主要还是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得到高速发展,“包装”业已以独立、新兴的面貌出现在人们面前,并且得到社会广泛重视。上海包装行业据1982年统计有包装企业93家;当前有一定规模的已达300余家,如包括乡镇小厂当在800家以上。据不完全统计,1982年上海包装工业产值为12.4亿元;1985年(即“七五”初期)增至15.8亿元;1990年(“八五”初期)增至19.67亿元;1994年(“八五”后期)一跃而为59.6亿元;1997年进一步增长为84.15亿元,较1982年增长近7倍;1998年在国内外经济形势影…  相似文献   

16.
<正>尊敬的包装行业各位同仁、各界朋友:六月的京城,万木葱翠,花团锦簇。在"世界包装大会暨2010北京国际包装博览会"即将开幕之际,请允许我代表中国包装总公司向参加世界包装大会的远道而来的各  相似文献   

17.
1.印刷及设备器材行业持续发展据有关资料统计,2003年我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总产值达到2800亿元,较2002年的2550亿元增长10%,其中:印前153亿元,增长10%;书刊210亿元,增长7%;报刊368亿元,增长5%;包装印刷896亿元,增长12%;印刷设备68亿元,增长10%;印刷器材865亿元,增长12%;其他印刷240亿元,增长12%。2003年印刷设备、印刷器材进出口总值为41亿美元,较2002年的31.9亿美元,增长了28.5%。其中:印刷设备进口16.1亿美元,增长24%;出口1.5亿美元,增长36%。印刷器材进口18.3亿美元,增长29%;出口5.1亿美元,增长45%。印刷品进出口总值为1.2亿美元(包括…  相似文献   

18.
2014年中国包装产业突破了14,000亿元的产值,在中国经济的新常态下,未来我国包装产业向何处发展?如何发展?包装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会如何?这是一系列摆在行业面前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9.
简析城市现代化指标体系的基本内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包装是顺应经济发展要求而产生的,并为经济发展服务的,目前已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全球化的、价值4500亿美元的产业。我国包装行业如何把握“入世”后所带来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中促进包装产业的优化升级和包装企业素质的提高,将是在新世纪经济全球化的国际竞争中更好地生存和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本期发表的“简析城市现代化指标体系的基本内容”一文,意在帮助我们了解我国现代化发展的趋势,以便认清包装行业如何加大投入力度,改善生态环境,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切实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20.
《中国包装工业》2007,(10):9-10
河北正元包装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92年。原是迁安市林业局下属的三产企业。经过10余年市场风雨的洗礼,它不仅成为华北地区印刷包装行业的”擎天柱”,而且也发展成为国际一流、颇有盛誉、以印刷包装业为主的综合性集团,是华北包装产业的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