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以G6-38井组为目标,开展了微球调剖室内方案优化及现场试验,结果表明:G6-38井注水压力上升,压降曲线测试显示压力下降变缓起,充满度提升;同时部分对应油井开始见到一定的增油效果。  相似文献   

2.
聚合物微球初始尺为纳米(或微米)级,能进入地层深部。膨胀后在孔喉处可以封堵住水流通道,能够满足深部调剖“注得进、堵得住”的要求,共聚的微球水化后同时还具有良好的弹性,适当的压差,可以突破对孔喉的封堵,“可移动”到下一个孔喉处恢复形变再次形成封堵,逐步的改变水流方向,具有适应不同渗透率条件下的油层深部调驱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了克服绕流对近井地带封堵效果的影响,研制并应用了深部调剖和液流转向技术.通过封堵油藏深部的水流通道,迫使液流转向,使注入水波及以前未波及或很小波及的中、低渗透层,改善驱替效果,提高水驱采收率.  相似文献   

4.
前言 油气井出水是油田开发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特别是采用注水开发方式,随着水边缘的推进,由于地层非均质性严重,油水流度比的不同及开发方案和措施不当等原因,均能导致油田含水上升速度加快,致使油层被水淹,油田采收率降低。因此改善该类油田高含水期的采收率,利用廉价有效的调剖堵水剂保持油田开发后期稳产高产,是提高采收率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5.
以苯胺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为交联剂、乙腈为致孔剂、2,2-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采用沉淀聚合法制备苯胺印迹聚合物(MIP)和空白印迹聚合物(NIP)。合成前对功能单体的种类和用量进行了优化,合成后通过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对聚合物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其吸附能力做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所选取的四种功能单体中甲基丙烯酸效果最好,苯胺与甲基丙烯酸的最佳摩尔比为1∶4;所制备的苯胺印迹聚合物呈球形,粒径较为均匀,在107 nm左右,具有与苯胺分子互补的官能团结构;苯胺印迹聚合物(MIP)对苯胺的吸附能力明显高于空白印迹聚合物(NIP),高达20.62 mg/g。  相似文献   

6.
用苯酚与甲醛为原料,以氢氧化钠为催化剂,合成酚醛树脂交联剂。该交联剂与聚丙烯酰胺中的酰胺基作用,形成凝胶。所形成的凝胶具有一定的粘、强度,成胶粘度大,具有一定压力下的流动性和稳定性,与多种聚合物都有很好的配伍性,可有效地、大幅度地提高聚合物溶液的粘度,改善聚合物的抗温、抗盐、抗剪切性能。  相似文献   

7.
聚合物微球在储层中通过运移、膨胀、堵塞、变形、再运移、再堵塞的特性对油藏进行深部调驱。为了确定低渗透油田在高含水期聚合物微球合理注入参数,利用双填砂管并联物理调驱模拟实验装置,评价了聚合物微球注入浓度、聚合物微球注入量和注入时机对采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聚合物微球最佳注入浓度为2 000 mg/L;最佳注入量为0.3 PV;最佳注入聚合物微球乳液的时机是动态含水率为80%。  相似文献   

8.
在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2h,添加剂用量5.5%的条件下研制了一种有机铬交联剂。用模拟盐水对所研制交联剂进行性能评价:在1 000mg/L的聚合物溶液中,当交联剂用量为50~100mg/L时,凝胶体系成胶相对延缓,且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当聚合物浓度在600~2 000mg/L范围时,凝胶体系在60℃条件下存放90天黏度没有明显下降;40℃时聚合物的最低成胶浓度为200mg/L,60℃时聚合物的最低成胶浓度为600mg/L;实验条件下凝胶的成胶时间与温度成一定的幂方程关系,随温度的升高,成胶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9.
以水为溶剂,过硫酸铵为引发剂,丙烯酸和丙烯磺酸钠为单体,合成了二元水溶性阻垢剂,分别将其工艺放大10倍和20倍.并考察了该共聚物放大倍数与阻垢性能之间的关系.通过实验表明,该共聚物的阻垢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0.
文25东块油藏由于储层层内非均质性强,易暴性水淹,水驱效果逐年变差。区块内油井受效方向单一,受效小层单一,见效油井含水上升速度快。针对层间非均质性严重、主力厚油层层内动用不均的问题,水井上通过分注、调配难以启动差层,无法挖掘厚油层层内潜力。应用注水井层内深部调剖技术,扩大注入水波及体积,改善吸水剖面,挖掘厚油层层内剩余油潜力,实现层间、层内挖潜的目的。实施后井组稳产基础增强,自然递减下降。〖HJ4mm〗  相似文献   

11.
低渗透油田储层具有非均质性,注水开发中后期储层非均质性越来越强,导致注入水窜流,为了封堵注水过程中较大的渗流通道,实验室内研发了一种新型深度调驱的聚合物微球。该微球具有膨胀性、弹性变形性和抗剪切性,在微球直径和孔喉直径相匹配的情况下,能够实现有效封堵。利用该微球对不同储层物性条件下调驱封堵特性进行室内实验研究,筛选出最佳调驱的渗透率级差范围。结果表明,该聚合物微球在合适的渗透率级差范围内能够实现对高渗透通道进行有效封堵,从而提高油藏最终采收率。  相似文献   

12.
文25东块油藏由于储层层内非均质性强,易暴性水淹,水驱效果逐年变差。区块内油井受效方向单一,受效小层单一,见效油井含水上升速度快。针对层间非均质性严重、主力厚油层层内动用不均的问题,水井上通过分注、调配难以启动差层,无法挖掘厚油层层内潜力。应用注水井层内深部调剖技术,扩大注入水波及体积,改善吸水剖面,挖掘厚油层层内剩余油潜力,实现层间、层内挖潜的目的。实施后井组稳产基础增强,自然递减下降。  相似文献   

13.
文25东块油藏由于储层层内非均质性强,易暴性水淹,水驱效果逐年变差。区块内油井受效方向单一,受效小层单一,见效油井含水上升速度快。针对层间非均质性严重、主力厚油层层内动用不均的问题,水井上通过分注、调配难以启动差层,无法挖掘厚油层层内潜力。应用注水井层内深部调剖技术,扩大注入水波及体积,改善吸水剖面,挖掘厚油层层内剩余油潜力,实现层间、层内挖潜的目的。实施后井组稳产基础增强,自然递减下降。  相似文献   

14.
坪桥油藏发现于上世纪80年代,1994年投入大规模开发,目前主力开发长6层油藏。该区域地质非均质极强,注水开发20余年,仍有部分区块未见效。开发矛盾突出,主向井极易水淹,侧向井长期不受效,水驱严重不均。自2009年开始引入堵水调剖措施,工作量逐年增大,已累计实施157井次。本文通过分析油井见效情况、注水井剖面改善情况及油田稳产效果等方面,对历年的调剖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并对PI方式选井,调剖方式的选择,调剖时机的选择以及自主调剖探索等方面做出分析,为下步调剖工作持续开展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5.
针对海外河油田油水粘度比大、储层非均质性严重,注水开发驱油效率低,无效产水增加及以往化学堵水技术效果逐渐下降的问题,开展新型聚合物微球复合堵水技术研究与试验。封堵高渗透油层,改善产液剖面,提高稠油注水开发效果和油藏采收率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一种AT M P改进产物氮氧基三亚甲基膦酸的合成方法,并对其进行了室内防垢性能的评价。反应温度为60℃,pH值为9,氨基三亚甲基膦酸:H 2O 2=1:2.5,反应时间为3h。通过配伍性实验、防垢率、最低有效浓度和吸附-解吸性能试验评价该防垢剂的各项防垢性能。  相似文献   

17.
安塞油田杏河西天然裂缝发育,投产投注采用水力压裂改造,天然裂缝与人工裂缝形成网状结构;其次该区地层压力保持水平较高,注入水沿裂缝单向突进或高渗通道推进。采油井呈现多方向见水矛盾。2009年起该区块开展注水井调剖技术封堵高渗带和微裂缝,改善水驱剖面,主要经历了单井组试验-扩大试验-连片推广-多轮次调剖四个阶段。本文主要从堵剂体系、施工参数、爬坡压力等方面对比,评价二次调剖在区块注水开发中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简要评价注水井复合深部调剖技术在瓦窑堡油田富昌地区取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杨轩 《化工管理》2014,(32):147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油田均已进入水驱开发的中后时期,油井含水量不断提升,石油产量不断降低,但在油田中仍有着较多的可采储量。是以,如何促进油田在高含水阶段开采效益的不断提升成为了我国石油产业所关注的焦点之一。本人以此为出发点,就调剖堵水技术在石油生产中的应用加以分析,文中首先对油田中高含水阶段的特征及调剖堵水的重要性进行了总结。其次对我国现阶段调剖堵水技术应用中的不足进行了分析,以此为基础对如何进一步优化调剖堵水技术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20.
石油从进入人们视野中开始,就是稀缺型的资源,更不用说在资源匮乏的今天,石油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如何更好地提炼开采石油成为了人们一直探讨的难题,本文通过对稠油油田的调剖工艺的研究和讨论,分析调剖工艺的可行性及应用方法,有望拓宽石油开采及调剖工艺的应用范围和发展的理论空间,为石油工艺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