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制造”远离“质量门” 打好出口保卫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华晨的碰撞门事件,到中国的牙膏;从小小的儿童玩具,到宠物食品。2007年,物美价廉的"中国制造"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形象突变,中国制造的产品在西方主流舆论中变成了技术质量的"问题产品"。我们不去探讨是否在这场风波中掺杂了贸易保护及恶意炒作等因素,单就中国企业自身来看,中国制造仍有很长的路要走。本文从制造商、买家和第三方服务机构各方在出口产品质量中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作用提出了保证和提高中国出口商品的质量,是买家、制造商和第三方服务机构的共同职责。  相似文献   

2.
物美价廉的中国制造最近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形象突变,从牙膏之类的普通生活用品到众多的工业品,一夜之间在西方主流舆论中变成了"问题产品"。中国制造真的一夜之间出现质量问题了吗?进入WTO体系后,中国制造对全球贸易体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近一段时间来,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引起不小的风波。风波的引起固然有政治因素和媒体渲染的影响,但实际上也反映了"中国制造"中的有些产品确实存有内在的质量瑕疵,以及部分出口产品售后服务的欠缺。长期以来,多数中国出口企业  相似文献   

4.
Made in Japan--"日本制造"的标志早已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可信赖的、微型的、精致的高科技产品的形象.日本制造的三菱、东芝、索尼、松下等都已成为世界最知名、最负有信誉的品牌之一.但从去年以来,日本企业在中国市场上突遭"寒流",其产品在中国接连发生产品质量问题,让"日本制造"在中国用户心中的形象一落千丈,日本"质量神话",已成了世纪"绝"唱.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中国企业"走出去"步伐的加快,"中国制造"已经渐渐融入到各国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去。但是,在海外对中国产品的品牌认知度却并不是太高。尤其是近来针对"中国制造"的质量指责和贸易摩擦正在不断扩大。在经历了"中国制造"大举涌向海外市场的同时,我们也不得不重新反思中国制造业发展之路。日本和韩国的成功经验对我国制造业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2015年中国经济步入重视质量的新常态,中国品牌企业开始走上"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从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从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的跨越之路。今年3月15日起,《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将施行,进一步充实细化了消费者权益,让消费者对企业的质量、诚信有了新期待。提升质量,根在企业。让更多的诚信企业和好的产品形象和品牌深深植入到消费者心中,让广大民众看到诚信、看到阳光,认识和了解更多的优质  相似文献   

7.
<正>美泰公司在全球范围大规模召回在中国制造的玩具,再一次引发对"中国制造"的信任危机。这次事件中,我们首先必须承认相关生产厂商在与欧盟安全标准对标过程中出现了疏漏,导致了产品的质量问题,但是这种级别的过失却发展成为两国高官纷  相似文献   

8.
近一段时间以来,因个别中国出口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使得"中国制造"成为频繁出现在报端、网络、广播电视等媒体上的热门词汇。中国出口产品质量安全,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由此,也突显了应该进一步加大中国名牌产品与中国世界名牌产品的打造与建设力度,让"中国制造"真正成为优质产品的标志,尽快地走上世界品牌舞台,同台竞技。  相似文献   

9.
<正>2007年对于"中国制造"来说是个"多灾多难"的年头,从宠物饲料、儿童玩具,到咳嗽药水、牙膏、皮鞋,中国产品接二连三遭欧美禁控,在国外消费者的心中,"中国制造"几乎与"低劣"、"威胁"不可靠"画上了等号。面对着这些不公平的指责,中国企业在寻求法律来保护的同时,最为关键的还是要从"中国制造"存在的问题本身出发,从产品的声誉和消费者的口碑出发,下大力气和决心,推出一些独特的响当当的民族品牌,从根本上来改变"中国制造"的低档形象。  相似文献   

10.
王新业 《中国品牌》2014,(10):36-37
从制造到创造,从速度到质量,从产品到品牌,3个层次、3组相对概念、3个转变,不仅是要求,更是目标和希望。有评论指出,中国经济经过改革开放前30年的高速发展,中国制造已经拓展到全球市场。尽管已享誉世界,但与国际一流制造水平相比,中国制造仍显美中不足,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质量。同为世界制造,与美国制造、德国制造、日本制造相比,中国制造的质量美誉度、知名度、信誉度仍有差距,  相似文献   

11.
对比调查与分析美国内布拉斯加州林肯大学对中国制造产品和外国制造产品进行了对比调查与分析。根据对500位美国消费者的调查数据分析,中国产品平均质量得分2.77(满分为10分),非中国产品平均质量得分7.22。这一结果显示中国产品在美国消费者心目中的质量形象很差,这对于希望成为世界制造业基地的  相似文献   

12.
中国在为几乎所有的全球企业制造产品,但为什么中国的全球企业如此之少?对于这个问题,我经常听到这样的回答:这仅仅是技术和时间上的问题。中国公司目前采用的制造技术虽然是在其它国家开发出来的,却正在中国发展得趋于完美。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必然会导致中国制造的产品在价格和质量上形成优势,而改进这些生产工艺的国内公司将建立自己  相似文献   

13.
如何化解“中国制造”面临的信任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制造”曾以价廉物美而行销全世界,并成为世界经济贸易发展的重要动力。但自去年3月以来,中国制造的玩具、牙膏、轮胎、食品、药品等产品却因质量和安全问题被一些国家和媒体大肆炒作,几乎是一夜之间,“中国制造”仿佛成了“有毒和劣质产品”的代名词,导致“中国制造”在全球范围内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这不仅给出口企业造成了巨大损失,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国内越来越多的产品走向了世界.有人预言,21世纪将是中国产品的世纪,"中国制造"将在世界范围内大行其道.可是近来一种不和谐音符时不时地响起,因知识产权问题而引起的产品国际纠纷越来越频繁地出现.从争议已久的DVD到新近提出的彩电、手机,知识产权问题已经成为国内工业产品所面临的十分突出的问题,成为"中国制造"的最大威胁.  相似文献   

15.
近日,全球知名玩具企业美国美泰公司副总裁迪汤姆为"美泰玩具召回事件"向中方致歉,他表示,所召回的玩具绝大部分是由于美方设计缺陷所致,而不是中国制造商的问题,美泰愿对此负全面责任。这是今年关于"中国制造"的诸多新闻中最新的一例,也是最令人舒心的一例。连月来,某些中国产品的质量和安全问题,成为国际社会热炒的焦点,曾经意气风发、被誉为"世界工厂"的  相似文献   

16.
一段时间以来,围绕部分中国出口产品的所谓质量问题,一些境外媒体以不负责任的态度进行炒作,制造"中国商品威胁论",使部分民众对"中国制造"产生了误解和不安。对于这种现象,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事实上,自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  相似文献   

17.
近段时间以来,海外爆发了多起有关中国产品质量不合格的事件,似乎,"中国制造"(made in China)一时间在全球市场引发了严重的信任危机,特别是部分发达国家的政府、议员和舆论的指责,大有把中国产品塑造成"危险的中国制造"之势。伴随而来的,是一些国外媒体对中国产品的过度炒作。  相似文献   

18.
您知道吗,目前,全世界每四双袜子,至少有一双是中国生产的。全世界七成的玩具是中国制造的。还有牙刷,全世界70%的牙刷来自中国。中国家电也在世界各地受到欢迎,比如说微波炉,几乎全世界绝大部分微波炉都是中国生产的。但是最近,中国制造的质量和安全问题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尤其是一些境外媒体,有的抓住几个个案反复炒作,妖魔化"中国制造"。"中国制造"一时间广受质疑。谁是谁非?真相需要还原。本刊整理了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李长江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中央电视台采访等公开场合的发言,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9.
《品牌》2017,(3)
<正>(十二)工信部办公厅近日发出"关于做好2017年工业质量品牌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推进实施《中国制造2025》《促进装备制造业质量品牌提升专项行动指南》,以全面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意识,坚持企业主体与政府引导相结合,营造全面质量管理普及教育与深化专业质量管理技术结合的发展环境,以产品行业的重点  相似文献   

20.
陈泽民 《中国广告》2005,(5):170-171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有不同的发展观念。在物质还非常贫乏、经济还非常落后的时期,我们不会来研究"品牌"的问题,不会来探讨如何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那个时候市场上有什么就抢什么,很多东西还要票才能买得到,那个时候没有品牌,只有产品。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到国外看到很多东西都是中国产的,我们还感觉很骄傲,中国生产的产品遍布世界各地。实际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