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文献综述和理论分析基础上,构建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竞争力重塑的概念模型,指出经济、社会、环境、空间为四个关键要素。以枣庄市发展接续替代产业过程中的集群化实践为例,结合资源型城市发展的阶段特征,分析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发展的可行模式和路径。研究认为,发展接续替代产业是资源枯竭型城市突破资源产业发展瓶颈、以经济转型带动城市全面转型的必由之路,要在政府指导下,以资源型工业为基础发展接续产业集群,以潜在优势为基础发展替代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2.
资源型城市是以资源为依托发展起来的,对资源有着强烈的依赖性,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构建和提升其核心竞争力。文章分析了资源型城市核心竞争力特征,并以攀枝花为例,论述了资源型城市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举措。  相似文献   

3.
《价值工程》2018,(4):230-233
基于城市旅游核心竞争力的内涵,构建出涵盖城市旅游资源赋存、区位指数、自然环境、收入和市场竞争力诸方面11项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西北地区新丝绸之路沿线五省区省会城市的旅游核心竞争力进行定量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样本城市旅游核心竞争力综合水平总体偏低,并分为3个等级:西安市为旅游核心竞争力最强型、乌鲁木齐市和西宁市为一般型、兰州市为最弱型;影响旅游核心竞争力的3个主因子贡献率的序次为:旅游收入及客源市场(52.56%)>旅游资源区位(24.92%)>经济环境因子(19.98%)。并在剖析各样城市旅游核心竞争力优劣势的基础上,对提升其城市旅游核心竞争力提出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比较中国不同规模城市产业发展之间的差异,研究中国城市规模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采掘和电力行业的竞争力与城市规模之间表现出典型的专业化特征,但多数具有较强比较优势的城市规模较小;制造业整体的竞争力与城市规模之间表现出“倒 U 型”关系,500万—1000万人的城市比其他规模的城市表现出更强的制造业竞争力;制造业内部多数行业表现出专业化特征,以资源为基础的和中间投入品制造业在规模较小的城市表现出更强的比较优势,消费品和资本品产业竞争力与城市规模呈“倒 U 型”关系;服务业整体的竞争力与城市规模之间表现出微弱的“U 型”关系,生产性服务业、房地产和文化娱乐业表现出较强的直接层次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5.
企业竞争力与城市竞争力相关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何添锦 《企业经济》2005,(3):123-125
竞争力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战略资源。企业竞争力是城市竞争力的微观构成和实现基础,企业竞争力高低直接影响城市竞争力的强弱,同时也受城市竞争力的重要影响,两者具有较强的正相关性。本文在分析企业竞争力与城市竞争力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两者的相关性,并提出了提升企业竞争力与城市竞争力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城市竞争力是一个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与其它城市相比较所具有的吸引、争夺、拥有、控制并有效利用资源的能力,是城市加快发展、扩大开放的基础,对城市的全面发展起关键性作用。文章从六个方面构建了济宁市城市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济宁市的城市竞争力进行了评价比较分析,提出了提升济宁市城市竞争力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7.
肖喜斌 《活力》2009,(8):69-69
鹤岗市作为典型的煤炭资源型城市,开发建设60多年来,在经济得到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不可避免地也遭受到了破坏。市委提出“城市创新转型、人民富裕幸福”的奋斗目标,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重塑鹤岗生态。给全市人民创造一个干净宜居的生产生活环境。给子孙后代留下一个美丽富饶的绿色之城。综合鹤岗市情和资源型城市转型成功范式,建议鹤岗市全力打造山水园林生态城市。  相似文献   

8.
我国资源型城市面临严峻的经济发展压力,其产业结构、财源结构、城镇体系、文化生态呈现强烈的"锁定"特征。破解资源型城市锁定性发展困局的对策是,建立景气预警机制,及时规划城市转型,不要等枯竭了才转型;依靠科学决策,发挥政府在城市转型中的主导作用,创造城市转型大环境;建设长效机制,实现城市转型发展的良性循环;从实际出发,顺利启动产业转型,避免产业发展被边缘化的危机;广开财源,多渠道解决城市经济转型的启动资金;以社会稳定为目标,重塑区域文化,实施创新驱动策略,走创新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9.
孙忠瑞 《价值工程》2011,30(31):273-273
湿地是工业城市经济、生态、资源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基底。通过对湿地区域的规划重塑,使湿地生态环境和资源利用良性发展。本文将从推动龙凤湿地重塑的因素着手,通过分析现状问题,到规划重塑实施策略,对龙凤湿地的规划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文章认为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动态整合在资源型城市产业竞争优势培育具有重要意义,也具有实现的可能性,但面临着多种因素的制约。我国资源型城市在产业竞争优势培育中,既要节约利用和综合开发宝贵的自然资源,更要有效整合、大力引进域外的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可移动资源,促成各类资源的有机结合和系统集成,推进资源型城市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改进,实现从资源型城市到新型产业基地的转变。  相似文献   

11.
资源型产业是广西的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分析和研究广西资源型产业的竞争力,对广西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竞争优势理论视角分析了广西资源型产业的竞争力,针对竞争优势与劣势,指出了广西资源型产业从资源依附到创新驱动的必要性,提出从培育产业创新平台、创建创新配套机制、培养企业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和引进创新人才四个方面创建广西资源型产业的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12.
曾敏 《乡镇企业科技》2014,(25):140-141
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与政府职能转变关系密切,转变政府职能、合理布局产业发展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了政府在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过程中存在的管理错位、规划不合理等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提出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过程中政府如何实现职能转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滨海城市旅游竞争力直接影响着滨海城市旅游业市场开拓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本文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遵循科学、系统和可操作性原则,从旅游资源竞争力、旅游基础竞争力、旅游发展竞争力和旅游环境竞争力等维度构建了滨海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体系,并以山东省7个滨海城市为例进行了定量测评与比较分析,找出了山东省7个滨海城市的旅游竞争力差异。在此基础上,从特色差异化发展、产品优化升级、资源整合与区域合作、资源保护与环境优化等方面阐述了山东省滨海城市旅游竞争力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14.
关于物流产业对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作用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语轩  李红昌 《物流技术》2009,28(12):19-20,62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是资源约束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资源枯竭型城市必须面临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理论分析表明,资源型城市可划分资源禀赋层、产业形态层、物流产业层、政策体制层等四个层次,其中,物流产业层对资源型城市转型具有十分重要的支撑作用,物流产业可支撑产业升级,打造新经济增长极,降低交易成本,促进城市集聚经济,从而实现资源型城市的平稳有序转型.  相似文献   

15.
城市通过跨国公司实现全球配置资源的能力,是一个城市在全球城市网络中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基于复杂网络分析方法,从先进生产性服务业(APS)和先进制造业(AM)两个维度,除测度"点中心度"外,还应用"点出度"、"点入度"和"中间中心度"等多重指标分析比较了全球主要城市对外构建网络的能力、吸纳资源的能力、控制辐射能力及通道枢纽功能,进一步完善了城市网络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发现,纽约、伦敦等顶级层级城市具有强大的综合网络竞争力,点出度高,是最具有"控制权力"的城市,尤其APS网络竞争力突出;当综合考虑APS和AM跨国公司的全球布局时,我国主要城市在全球网络体系中的综合竞争力有所提升;国内主要城市"入度"较高,但"指令中心"和"控制中心"的地位还不突出;AM表现出较强的吸引力和辐射力,但APS相对逊色;主要的全球城市也是重要的通道枢纽城市。研究结论可为全球城市提升网络竞争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中国是一个自然资源分布不均匀的国家,在资源富集地区逐步发展起来因自然资源开发而兴,并以资源开采为主导产业的煤炭城市、石油城市、森林城市、铁矿城市、铜矿城市等资源型城市。资源型城市对自然资源具有很强的依赖性,但资源总有桔竭的一天。近些年来,资源型城市相继出现了经济结构单一,矿产资源日渐桔竭,经济发展日益落后,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人民生活和就业日益困难等一系列问题。资源型城市目前大约共有118座,占全国城市总数的18%,这些因资源而生的城市,一旦资源枯竭,便面临生存危机。资源枯竭、经济转型、失业严重等等问题不同程度困扰着这些资源型城市。发展、转型、脱困是这些资源城市亟待解决的难题。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资源型城市纷纷投入到经济结  相似文献   

17.
城市品牌是一个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外在表现,它具有不可取代的文化内涵和独树一帜的专属价值,一个好的城市品牌能够使城市争取到更有利的地位、更多的机会、更丰富的资源,能够挖掘和吸引经济增长要素,大幅度提升城市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资源型城市是城市体系中的一类特殊群体,约占我国城市总体数量的四分之一,城镇GDP总量的一半,它是以当地不可再生的资源开发和初加工为支柱产业的城市.与其它类型的城市相比,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发展对资源型产业具有高度的依赖性,资源型产业是城市GDP、产值、就业、财政收入的主要创造者.  相似文献   

19.
资源型城市政府对中小企业发展的扶植机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国内外普遍关心的问题。其中 ,中小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中小企业在资源型城市发展中的作用 ,并在比较国内外资源型城市的政府在扶植中小企业方面所起的作用的基础上 ,对我国资源型城市发展中小企业提出了若干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资源型城市是我国资源生产的主要基地,在我国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为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资源型城市由于对于自然资源的过度依赖,必然具有产业结构单一,经营粗放,产业布局分散的特点。随着对资源开发程度的进一步加深,加之资源的不可再生性,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性和阶段性。本文以鄂尔多斯市为例,探讨资源型城市亟需解决的问题,发展投入少、产出多、效益好、污染少的循环经济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