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熟练劳动力跨国移民对于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本投资的激励效应近年来被许多文献所强调,不过这些文献都忽略了这种激励效应对于人力资本结构的影响。本文通过区分人力资本的类型,构建了一个基于技术进步、知识结构和经济增长关系的模型,分析了熟练劳动力跨国移民对于移出国人力资本积累及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显示,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需要不同知识结构的人力资本,跨国移民的经济影响取决于移出国所处的阶段。在技术模仿阶段,跨国移民的激励效应会扭曲移出国人力资本积累的结构,从而延缓经济增长。只有到了技术创新阶段,这种激励效应对人力资本积累的扭曲才会消失。另外,目标国对熟练劳动力的移民"门槛"政策,会加重移出国人力资本积累的扭曲,进一步延缓其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2.
环境污染、人力资本与内生经济增长:一个简单的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菁 《南方经济》2009,(4):3-11
为研究经济增长和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本文建立了两个不同的经济增长模型,并分别在新古典和内生经济增长的框架下考察了环境污染、人力资本和经济增长的内在关系,同时还在经济增长的均衡路径上考察了不同变量对可持续发展的可能影响。模型的结果表明,经济增长并不必然导致环境恶化,可持续发展是有可能实现的。进一步的比较静态分析显示,要使经济增长走向可持续发展,必须增加人力资本的积累、实行严格的污染排放标准、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提高社会的环境保护意识、促进环保型生产技术的进步等。  相似文献   

3.
冯涛  徐浩 《北方经济》2007,(10):63-65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罗默、卢卡斯等为代表的经济学家通过对新古典增长理论进行重新思考建立了内生增长理论.内生增长理论认为,一国经济的长期增长取决于以知识或技术进步、人力资本等为核心的内生变量,安徽省要保持持续的长期经济增长就应进一步完善促进人力资本积累与技术进步的制度基础,积极吸引FDI,增加人力资本、R&D等方面的投资.  相似文献   

4.
G-W长期增长模型融合了新增长理论研发模型和人力资本模型的理论,尝试从世界经济长期增长的视角整合从马尔萨斯陷阱到现代增长的长期增长过程,实现了技术进步、人口增长和人口转型的内生化,不足之处在于无法解释世界经济长期增长过程中的结构转型和驼峰型增长。对于世界经济长期增长来说,G-W模型的政策意义在于指出了技术进步、人口转型和人力资本相互作用对于长期增长的重要影响,其中包括提升效率资源水平以促进长期增长。  相似文献   

5.
一、人力资本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一)人力资本生产形成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基础 人力资本形成的主要途径是教育和干中学,通过加快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增长形成的。一般来说,人力资本作用于经济增长最重要的是通过技术进步传导的,技术进步是经济持续增长的源泉,而技术进步是由人力资本推动的。人力资本投入的增加可以提高其自身的生产效率,即人力资本形成的内部效应,通过推动技术进步,使资本的收益率提高,使经济增长速度加快。人力资本越多,技术进步越快,经济增长也越  相似文献   

6.
八十年代中期以来,一批经济学家运用新古典主义的分析方法,结合当前国际经济增长中出现的新问题,通过对传统经济增长理论的批判分析,构造了一批以人力资本及内生技术为基础的内生性经济增长模式,形成了经济增长理论中的新进展。其主要论点有:经济发展中的技术进步是由资本积累引起的;在存在技术进步和知识及人力资本积累的条件下,规模经济收益呈递增趋势,长期的经济增长是可能的;决定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有物质资  相似文献   

7.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及其对安徽经济发展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涛  徐浩 《北方经济》2007,(5):63-65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罗默、卢卡斯等为代表的经济学家通过对新古典增长理论进行重新思考建立了内生增长理论。内生增长理论认为,一国经济的长期增长取决于以知识或技术进步、人力资本等为核心的内生变量,安徽省要保持持续的长期经济增长就应进一步完善促进人力资本积累与技术进步的制度基础,积极吸引FDI,增加人力资本、R&D等方面的投资。  相似文献   

8.
财政政策与长期经济增长:基于内生增长理论的解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生增长理论认为,一国经济的长期增长取决于以知识或技术进步、人力资本等为核心的内生变量,并且这些内生变量对政府政策(特别是财政政策)是敏感的,因而合适的财政政策在长期增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基于内生增长理论,我国要保持持续的长期经济增长就必须采取有效的财政政策,增加人力资本、基础设施、研究与开发等方面的投资,加快人力资本积累和促进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9.
郗永勤  张其春   《华东经济管理》2010,24(12):29-32
文章利用有效劳动模型和人力资本外部性增长模型,研究了福建省人力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采用面板数据模型验证了人力资本对福建省三次产业的影响效应。实证研究表明:人力资本积累对福建省经济增长的边际贡献率高于物质资本的边际贡献率,对第一产业产生负向效应,对第二产业的正向效应高于第三产业。随后提出了通过人力资本积累促进福建省经济发展的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产值与就业结构的调整究竟是经济增长的结果还是原因?为回答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个内生农业技术进步的二元经济增长模型,分析了农业技术进步、劳动转移、资本积累在二元经济增长中的相互关系.对该模型的分析表明,虽然结构变化与经济增长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但只有总量的高增长率才能导致经济结构的高变换率,因此结构变化并不能成为经济增长的原因.推动经济增长乃至于结构调整的主要因素是技术进步,而人力资本则是影响技术进步的主要因素,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认为提高人力资本的平均水平是实现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1.
出口贸易如何促进经济增长?--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本文将出口贸易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分为出口部门自身相对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和出口部门对非出口部门的技术外溢两类,来考察出口贸易如何通过影响全要素生产率来促进我国经济增长。以出口内生技术进步的增长模型为基础,本文结果表明,出口贸易主要通过对非出口部门的技术外溢来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然而出口部门相对要素生产率优势对增长效应并不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由于我国目前人力资本积累程度不高,因此导致出口贸易未能与人力资本充分结合共同促进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中国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为研究对象,运用DEA方法将考虑人力资本与能源消费的经济增长分解为人力资本、复合物质资本、效率改善和技术进步四部分,探寻其经济增长的源泉,并对西部大开发前后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以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和能源消费为代表的要素投入和以技术进步、效率提高为代表的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几乎相等;但在西部大开发以后,以技术进步、效率提高为代表的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呈现逐年上升的良好趋势。采用绝对收敛方程考察了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与四类因素的收敛效应,发现中国西部地区出现了显著地经济收敛,而这种结果是技术效率、技术进步和物质资本积累的共同结果。采用Tobit模型深入分析了能源投入和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约束的传导机制,结果表明,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源泉和动力在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相似文献   

13.
在新增长理论中 ,内生的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的积累是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决定技术进步以及影响实物资本和人力资本积累的因素决定着经济增长的路径。社会基础结构通过影响这些因素影响着经济的长期增长。社会的价值取向体系决定了人们获得社会认同的取向和社会资源的投入方向 ;社会激励结构、社会资源的分配方式、社会权力结构决定了个体以何种方式达到其获取社会地位和资源的目的 ;制度和政策通过影响个体和厂商从事不同活动的成本和收益从而影响其行为模式。发展中国家必须改善社会基础结构以促进经济的长期增长。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罗默、卢卡斯等经济学家在汲取前人经济增长思想的基础上,通过对新古典增长理论进行重新思考建立了内生增长理论。内生增长理论认为,一国经济的长期增长取决于以知识或技术进步、人力资本等为核心的内生变量,并且这些内生变量对政府政策是敏感的,因而合适的政府政策在长期增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基于内生增长理论,中国要保持持续的长期经济增长就应进一步完善促进人力资本积累与技术进步的制度基础,增加人力资本、研究与开发等方面的投资。  相似文献   

15.
依据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建立扩展的索洛模型,对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以及全要素生产率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人力资本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大于物质资本,以技术进步为代表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呈现阶段性特征,是转型期经济可持续增长源动力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崔巍 《华东经济管理》2006,20(3):154-156
经济增长理论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理论反映,源于斯密和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派,是二战后在发达国家广泛流行的经济理论,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及模型的建立强调科学技术进步、人力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但是,发达国家经济学家自身存在的认识论缺陷使其不可能科学完整的建立经济增长理论及模型,因此必须遵循马克思的方法论从理论为实际的反映入手建立科学模型,并以此指导中国社会经济技术实践,特别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践.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把消费者时间分为工作时间、教育时间、闲暇时间,重点扩展了闲暇时间对人力资本积累的作用和技术进步的外部性,将闲暇时间和教育时间同时引入经济增长模型中,分析了两种时间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随后又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教育时间(即人力资本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有很大的拉动作用,同时,积极健康的闲暇活动能够促进经济增长。但是由于我国处于工业化阶段,对闲暇的偏好还很低,总体上闲暇时间对我国经济增长有微弱的抑制作用。因此,合理安排闲暇活动和正规教育活动对我国经济增长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余长林 《南方经济》2006,4(12):38-49
本文针对已有的关于人力资本投资的理论研究往往只关注人力资本投资数量而忽视人力投资结构研究的现状,把教育和健康看作两种资本,分析了人力资本投资的具体构成形式。假设人力资本由教育资本和健康资本按照Cobb—Douglas生产技术形式组合生成。通过扩展Mankiw、Romer和Weil(1992)模型(简称MRW模型),构建了一个新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理论分析结果表明:人力资本投资结构制约着经济增长,人力资本积累和存量都对经济产生重要影响。最后文章以理论分析为基础构建计量经济模型,利用1978—2004年中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人力资本的积累和存量以及教育资本和健康资本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较好地支持了本文的理论拓展分析。  相似文献   

19.
文章对人力资本影响经济增长的技术机制进行经验分析,使用的人力资本数据来自于Kyriacou(1991).得出结论:通过推动技术进步,人力资本对增长的间接影响表现显著;作为人力资本影响增长的中间变量,技术进步在发达国家表现为技术创新,在发展中国家表现为技术追赶.文章为人力资本影响经济增长的机制的经验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分析思路.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新增长理论框架下,通过一个用贸易开放度和人力资本内生化全要素生产率的估计模型,分析了人力资本在生产函数中的作用及贸易开放度和人力资本积累水平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力资本积累有助于提高物质资本的利用率,人力资本积累水平的提高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更加直接,它主要通过影响全要素生产率而作用于经济增长。贸易开放度主要是通过影响人力资本的积累水平而影响全要素生产率,贸易开放度和人力资本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在东中西部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