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一年一度的中国杭州西湖博览会,又将在丹桂飘香的金秋十月绽放西子湖畔。9月13日,杭州市委、市政府赴京召开新闻发布会,推介西博盛会,诚邀天下客商与游人“相约品质之城、相聚西博盛会”。  相似文献   

2.
钱明 《杭州研究》2009,(2):169-174
王阳明与杭州的关系可分为游玩型与传教型。西湖等湖光山色可谓阳明游玩杭州的主要对象,书院寺庙是阳明传教杭州的重要场所,明代杭州所建的几处书院,大都与王阳明有关。作为心学家的王阳明,热心推介以诗文、艺术见长的洪氏世家,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对杭州才子文化的某种态度。西湖周边的佛寺道院不仅为阳明的思想创设提供了极佳场所,而且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这也是他决意要在杭州建书院、兴讲会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政府关怀,企业支持,文化唱戏,三者情感相映,融汇贯通,通过“西湖之夜”近3个月的演出,产生的轰动效应已经成为杭州城、西湖畔、文化旅游产业的一颗冉冉升起的亮星。冯顺达主任从改革入手,创建杭州东坡大剧院品牌,引进民营机制、资金机制;立足歌舞、杂技、魔术等多项曲目,结合杭城丰蕴的文化品位,打造出的“西湖之夜”,努力做到求变求新,与时俱进,真正做到政府多方引导,企业与文化的结合,走进市场,体现价值,协调发展,创建品牌。  相似文献   

4.
杭州因西湖而名,唐山因南湖而靓。5月19日,《人民日报》以一个整版的篇幅,刊登了“唐山南湖欢迎您”的巨幅广告。唐山南湖因“好玩、生态、神奇、文化”而赢得“北方西湖”的美誉。靓丽的南湖,靓在这里是一片废墟,一片塌陷区;而今,己破“壳”而出。  相似文献   

5.
应革新 《杭州研究》2005,(3):47-49,56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杭州自古就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美誉。杭州是中国七大古都之一、重点风景旅游城市和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华夏西湖三十六,唯有杭州著天下”。杭州旅游人流一方面是冲着杭州的西湖来的,另一方面也是冲着杭州的文化来的。山水与人文是旅游业相得益彰的两个方面。本文着重就发展文化旅游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6.
微言微语     
《中国西部》2013,(8):162-163
西湖本该恬静清幽,可如今的西湖总是摩肩接踵,人满为患。近日,浙大建筑工程学院院长王竹在杭州两会上提议对西湖进行“收费限流”。  相似文献   

7.
徐晶钰  盛筠  王新 《中国经贸》2011,(10):105-106
城市“生态文化”是协调解决人与自然问题而提出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城市文化生态发展包括与时代发展相对应的城市文化和城市生态建设。一个城市的发展,不仅是科技生产力的发达,其生态建设、历史文化更是不可缺少的部分。本文以杭州西湖的生态文化发展为例,具体阐述生态文化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凯君 《辽宁经济》2008,(2):66-69
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用似不经意的寥寥数笔,就勾勒出杭州西湖的风采,写尽了西子湖的万般柔情。在世人眼中,西湖俨然成了落人凡间的仙境,古今中外不知有多少游客不辞辛苦长途跋涉,只为亲眼目睹魂绕梦牵的山光水色。可惜美景再好也毕竟是他人之乡,观览之后总有一别,何时再来又成未知。西湖成了多少人难以割舍的情结!人们不禁发出这样的慨叹:要是在自己生活的地方也能有一个西湖那该多好啊!  相似文献   

9.
岳王墓佳联     
杭州西湖岳王墓前石柱上刻着一副对联,表明历史对岳飞的公正评价:  相似文献   

10.
对于杭州有独特性并且有代表性或优越性的地域历史化的认知,目前相当普遍的观点是吴越化、南宋化、良渚化和佛教化。这可见之于大量相关述与分析。因为杭州是吴越化中心地,南宋建都临安府,五千年良渚化发祥地,佛教化胜境,它们在中华历史河流中具有相当的时空覆盖和重要性,对杭州的建设发展有重大影响。这些对于以现代化大都市为建设目标的历史化名城来讲,当然是显而易见的珍贵历史人资源。引起我们关注的是,对西湖山水尽管也有大量的分析论述,却从没有以“山水化”加以分析认识、定性定位,其视点一般都局限于自然地理、城市环境、景观美学、园林艺术、旅游建设、史掌故等特定方面。但对西湖山水与中国化的密切联系和充分表现、山水化作为中国化重要一脉等等的化认知及其化性质,却是比较苍白的,甚至是相当忽视的。明确对杭州山水化的认识,就会对杭州历史化的优势在广度和浓度上产生更完整的了解,对创建化名城、建设现代大都市、提高城市经济化竞争力、西湖申报世界化遗产等工作,都会产生新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周勋 《杭州研究》2005,(4):47-48
杭州,能得天独厚地拥有三面环山的西湖,是亿万年大自然造化恩赐的宠儿。  相似文献   

12.
《中国经济信息》2005,(11):F003
北高峰位于杭州西部、灵隐寺后,海拔350米,居杭城群峰之首,是西湖十景所指的“双峰插云”之其中一峰。峰顶可西看天竺山、北望莫干山、东眺钱塘、西湖,杭州全貌尽收眼底,纵揽群峰云树,低头俯视灵隐、飞来峰,是杭城最佳观景点。  相似文献   

13.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是称赞杭州西湖的名句,是北宋文豪苏轼对一城一域风情概貌的绝佳赞美。其实“西湖”与“西子”本身也存在着一种历史地理上的契合,距离杭州90公里,即为西施故里:浙江诸暨。打开诸暨市政府门户网站,我们会看到“情人眼里出西施,西施故里在诸暨”的醒目宣传贴;身临诸暨市,你更会处处于细微之中感触“越国古都”的人文底蕴。  相似文献   

14.
关于幸福     
从浅海之湾到唐代白堤、宋朝苏堤直至新世纪的杨公堤,历届政府都把西湖当做一个“事业”,而6年的西湖综合整治工程的完美收官,更是为西湖打造了一个世纪的全景之梦。从2002年开始,杭州西湖周边的公园陆续免费开放,成为全国唯一一个不设门票的4A级旅游区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之后各大博物馆、纪念馆也相继开放。公厕免费、问路热线免费、老人乘坐公交免费……从西湖扩大到整座城市,杭州正以一种开放的姿态拥抱着这座城市里的每个人。  相似文献   

15.
3月20日,杭州西湖边的一个写字楼,年轻的律师张瑞凡悠闲地站在窗口,远眺桃红柳绿,还不时地呷一口龙井茶。“我喜欢并习惯于这样悠闲的生活。”与父辈忙碌的商业生活相比,他过的是另外一种完全不同的生活。  相似文献   

16.
西子湖与钱塘江的渊源,本属连体孪生。按苏东坡的说法:“杭之为州,本江海故地”。他的《乞开杭州西湖状》反映了早先西湖与钱塘江口交接之处以一片浅海湾为纽带。相传大禹曾在此浅海湾边舍舟登陆,称为“禹杭”(航),越人发音“禹”与“余”通,亦称“余杭”。沙洲积沙隆起,渐把江与湖分离,这时湖面甚宽,当远大于今西湖数倍。  相似文献   

17.
杭州作为东方化名城,跻身于我国“七大古都”之列,在马可波罗笔下,曾经是“世界上最华美、最富于东方情调的城市”。古往今来,每一个西湖的过客仿佛都在追寻它的历史化渊源,而公元十二世纪的“南宋化”,则在杭州游览史上写下了最为耀眼的篇章,也曾经在人类史册占有辉煌的一页!  相似文献   

18.
《浙江经济》2007,(22):63
最近,杭州西湖边炸掉73米高楼叉准备盖85米更高棱一事引起社会强烈反响。据了解,此规划设计征求意见暂告一段落,知情人透露,反对意见占了上风。 西湖边能否建高楼,该允许建多高的楼.争论早就有,目前离西湖或远或近已经建起一些较高的楼。  相似文献   

19.
陶云彪 《北方经济》2009,(14):36-37
随着西湖博览会的不断发展,杭州会展业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杭州作为一个会展业比较发达的城市,具有优越的经济区域地位。制伞业是浙江省在全国乃至国际市场都占有绝对优势的一个蓬勃发展的产业,在杭州发展伞业会展品牌对伞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张渭林  钱正麟 《杭州研究》2006,(1):56-57,62
西湖与游船关系十分密切,有着不解之缘。而游船在旅游中又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游船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独特的位置。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游船文化更显示出它独有的魅力,成为西湖文化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