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林赔泉 《宁波通讯》2005,(10):58-59
腐败是一种社会现象,存在于社会方方面面、各个领域,国内外都是如此。只要有权力和利益的存在,就有腐败存在的可能。在诸种权力和利益面前,又以公共权力和利益最易滋生腐败,而公共权力和利益与老百姓关系最为密切,尤为人们关注。公共权力的运作多掌握在公职人员之手,因此,公务员便成为预防腐败的重点。假设人都是理性经济人,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认为,公共权力产生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其职能由统治转向管理再到服务。私有制社会中公共权力履行的是统治职能,完全掌控在统治阶级手中。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后,出现了公共权力在异化中回归的趋势,无产阶级获得一定的权力。而社会主义社会,公共权力的掌控权完全转向人民,其职能主要是服务。我国服务型政府的构建,核心本质就是公共权力服务为民、服务于人民大众的利益。  相似文献   

3.
李钧 《南方经济》2017,36(6):64-73
社会契约的参与者对公共支出结构预期是否一致决定了社会契约的稳定性。本文以公共选择理论作为分析工具,从公共支出的角度构建了一个具有一般性的契约形式原则。任何的契约形式都必须符合契约的法定原则,收支对应原则和激励相容原则。从激励相容原则的预期一致性中区分出了霍布斯契约和洛克契约的具体形式,前者是以权威的方式形成预期一致性,后者是以协商的方式形成预期一致性。由此,讨论了社会契约对公共支出结构形成的规定,以及公共支出结构在对参与者构成利益扭曲的情况下所导致的契约改进。最后运用埃奇沃思交换对这样一种扭曲及其社会契约的改进做了一个经济学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查振祥 《特区经济》2004,(10):140-141
<正> 一、要承担责任,就必须赋予一定的权力 权力构造是企业中各种责任人履行责任的保障条件,要承担责任,就必须赋予一定的权力,使各种责任人,包括投资人、经理人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有履行责任的必要手段。权力是为履行责任服务的,责权利构造的边界,是依据履行责任的大小。承担的责任越大,相应赋予的权力也应越大。所以,权力是保障手段,是为履行责任的保障。如果只有责任,没有权力作保障,任何人都无法履行应承担的责任。举例来说,公司的清洁工,其责任是每天下班后要把各个办公室打扫干净,给人的印象是没有任何权力的一族。但实际情况不是这样。清洁工有打开公司每一间办公室包括总经  相似文献   

5.
所谓权力制约,是指依法运用多种方式和手段,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对公共权力行使者进行一定的限制与约束,防止公共权力异化。无论是个人权力的运用,还是组织整体权力的运用,如果缺乏必要的约束,就可能导致公共秩序混乱,令公共利益受到损害。因此我们应该加大对公共权力的监督和制约。这样不仅有利于防治和遏制层出不穷的腐败现象,也更有利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和发展。那么,在我国仍处于社会转型和经济建设的重要时期,面对日益凸显的各种社会矛盾,如何才能实现对公共权力的有效制约、促进政府的廉政建设呢?  相似文献   

6.
所谓权力制约,是指依法运用多种方式和手段,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对公共权力行使者进行一定的限制与约束,防止公共权力异化:无论是个人权力的运用,还是组织整体权力的运用,如果缺乏必要的约束,就可能导致公共秩序混乱,令公共利益受到损害。因此我们应该加大对公共权力的监督和制约。  相似文献   

7.
黄苇町 《开放潮》2003,(1):53-53
原苏联部长会议主席尼·雷日科夫曾引用过一句很有哲理的话:“权力应当成为一种负担。当它是负担时就会稳如泰山,而当权力变成一种乐趣时,那么一切也就完了。”当掌握权力仅意味着你要承担起保障公众利益和满足公众要求的重大责任,使你总在担心自己能力不足和担心犯错误时,这样的权力对掌权者就是一种负担,一般人也不会来和你争;相反,当权力主要意味着能给个人带来好处而社会责任却处于次要地位时,那么权力的真正意义也就丧失了,一些人就会趋之若鹜。  相似文献   

8.
一、要从宏观上把握行政权力部门利益化的体制根源 行政权力的本质属性是一种“公共权力”.即“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公众力量”。照理说不应该存在“部门利益、单位利益至上的问题”。从纯粹的行政管理学理论看,造成“权力部门化、部门利益化、利益个人化”尴尬局面的深层次原因是:支撑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制度构架不完善、行政管理职权法定化和科学化不足,导致出现行政权力部门利益化倾向。科层组织理论创始者马科斯·韦伯甚至认为,行政管理中的问题不是“问题”,政府自身才是“问题”。根据上述理论,行政权力部门利益化的体制根源有三大“冲突”。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五大指出,反对腐败要树立持久作战的思想;要通过深化改革,不断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这充分表明,反对腐败不可能幻想依靠形式主义的“一阵风”或疾风暴雨式的“一场运动”以图一劳永逸;而必须从根本上着手,铲除腐败产生的根源。一、实现权力运行的制度化和民主化,是防止公共权力异化为私有权力的基本和有效的途径如果公共权力真正掌握在公众手中,就不会成为少数人谋私的工具,就不可能产生腐败;只有当公共权力掌握在部分人手中,权力的使用者才可能会利用手中的权力谋取个人或小团体利益,一旦公共权力异化为私有权力…  相似文献   

10.
魏颖 《魅力中国》2010,(26):90-91
公共权力本应为公众利益服务,但权力的扩张性及腐败性使它可能为少数人甚至个人利益服务,正所谓”绝对的权力产生绝对的腐败”。文章以公共利益为视角,在明晰公共权力特征的基础上,探究如何在公共管理中,有效地遏制公共权力的滥用。  相似文献   

11.
伍漓恋 《理论观察》2007,1(3):51-53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政治起源于社会,是社会劳动者的权力与利益的紧密结合。但在人类社会发展的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政治脱离并远远高于社会,权力与社会劳动者发生分离。随着人类由阶级社会向无阶级社会的发展,人类开始了走向政治社会化的进程,即政治回归于社会,其实质是权力回归于人民的权力人民化过程,目前的中国正处于政治发展的这一时期。  相似文献   

12.
张志宏 《魅力中国》2014,(16):293-293
从现行的行政法来看,它是公权力与私权力的整合。从开始缔结契约到最后履行,当事人双方可以互提条件,或者讨价还价。它的实质是通过自动寻找,得到公民权利与行政权力的临界点,这种关于利益的博弈在现代行政管理中表现为:契约权力与义务的设计和配置。从契约和行政法融合开始来看,它会呈现出一种无序性。针对这个问题,为了体现行政契约的特别。通常会强调行政的不平等性,以展现单方特权。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必须正视行政契约的义务与权利,在行政地位平等的同时。确保权利义务的平等性。  相似文献   

13.
刍议我国公共权力异化的监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权力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的重要力量,但是,在现实中,公共权力的行使经常背离它的初衷而产生公共权力的异化,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期的我国,由于制度不健全法规不完善,公共权力的异化现象更加突出。结合我国实情,深入探析我国公共权力异化的根源,从权力、法律、权利、道德四个层面提出完善我国公共权力监督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在公共项目代建模式下,形成了一条以代理人为纽带的委托代理链。代理人问题的存在会影响公共项目管理效率,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设计一套激励相容的契约。对基于伙伴合作契约的公共项目内部治理机制的研究表明,伙伴合作契约将有效均衡合作各方内部的权利和义务,通过有限介入管理和决策,减少交易的不确定性和信息的不对称性;伙伴合作契约中的风险分担机制、利益分配机制、信任沟通机制以及冲突协调机制等是提高公共项目内部治理效率的基础和保障。  相似文献   

15.
劳小丽 《魅力中国》2010,(6):162-162
宪政的要义在于限制国家权力、保障个人权利,而这又恰恰是行政法的根本价值所在。因而,在宪政视野下,要求行政机关的发展应当以保障公民权利实现为根本,以完善行政权力控制为重点,以增进社会公平为目标,以社会自治与自由促进为基础。特别是二十一世纪以来,宪政时代即将在中国开启,本文在这一宪政视野下对行政权力进行探讨,以期对中国行政法的发展有进一步深刻了解。  相似文献   

16.
制度是人类社会的规则,更规范地说是构建人类相互行为的人为设定约束,在不同的制度下,人与人之间的契约关系不同,由此形成一定的利益格局-利益在利益主体间的分配方式,制度长期来看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但从短时期来看则处于相对稳定的“制度均衡”状态。所谓制度均衡即“在现存制度安排的任何变化都不能给经济中的任何个人或团体带来额外的收入”(戴维斯、诺思1971),或者可以认为社会处于利益格局的稳定状态。但是这种均衡往往会因为经济中利益主体对“潜在利润”(存在于现有制度安排之外的利润,也称外部利润)的追逐行为而打破,在各益主体的博弈与较量中,形成新的利益格局,达到新的均衡。这样一个过程,制度经济学中称之为制度变迁。  相似文献   

17.
陈奕含 《中国经贸》2009,(10):164-164
行政权力是国家对社会事务进行公共管理的权力,是现代国家权力结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法对行政权力进行全面的监督是人民主权和搞好行政管理、建设好公务员队伍的必然要求。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要保证行权力的高效运行,必须加强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制约。目前,我国已形成的监督体制仍存在一些缺陷,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完善我国的行政权力监督体制。  相似文献   

18.
人权是人作为人的权力。国家权力作为主权对内最高性的体现,是以强制力对社会进行控制和管理的公共权力。二者在政治、法律和价值层面都存在冲突,但不能因此就认为二者是完全对立的。人权与国家权力的和谐是一个政治国家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因此,有必要在对二者冲突关系清楚认识的基础上,尽可能地缓解二者的冲突,寻求二者的和谐,以更好地保护人权。  相似文献   

19.
公共权力制约是公共权力运行的保障,其可操作性和有效性对政治实践活动的开展有重要影响。本研究通过对不同学者在公共权力制约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在指出目前已有研究成果所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展望我国公共权力制约问题的发展趋势,意在给予我国当前的廉政建设以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王伟 《改革与开放》2012,(24):43+45
党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是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如果没有制约和监督,公权利就会变成权力机关及其掌权者的私权利,形成特殊利益.因此,为了遏制权力本身所具有的由特殊利益带来的弊病,需要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推进权力运行程序化和公开透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