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为理念的中等职业教育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立足实际,创新模式,适应农民素质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及时调整教学布局,设立专业;完善科教兴农示范模式;倡导探索创新诸如“订单式培训”、“校企合一”、等有利于教科农结合、产学研结合和校企融合的办学模式、服务模式及机制,为新农村建设发挥自己的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2.
在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进程中,高等职业院校要创新办学体制机制,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选择重点建设专业,探索校企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不断总结专业建设中"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的成功经验,努力提升专业服务支柱产业能力。  相似文献   

3.
高层声音     
<正>要牢牢把握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各层次各类型职业教育模式,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引导社会各界特别是行业企业积极支持职业教育,努力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要加大对农村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职业教育支持力度,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相似文献   

4.
速览     
要牢牢把握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各层次各类型职业教育模式,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引导社会各界特别是行业企业积极支持职业教育,努力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要加大对农村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职业教育支持力度,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相似文献   

5.
准确把握新农村建设工作的着力点;认真选择新农村建设发展模式;积极创新新农村建设的体制机制,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体制保障和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6.
随着国际经济发展的进一步深化,国际经济和贸易专业的学生培养必须适合新形势的需要。由于地方院校的人才培养更多的是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因此需要结合区域经济特色进行专业特色建设。为此,必须从课程体系改革、双语教学、校企合作模式、实训实习等多个方面进行探讨,创建专业特色,提高办学质量,走出一条崭新的外向实用型商务人才培养之路。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从国家现代化建设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做出的重大部署。农林院校要深刻认识所肩负的历史使命,立足地方,服务三农。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实现跨越式发展。要充分发挥学科优势,明确办学定位,培育办学特色。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更好地服务新农村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培养新型农民,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实践证明,校企合作是农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最佳模式,需要进一步推进校企合作的观念更新、建立完善校企合作制度、深化校企合作的内涵.  相似文献   

9.
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为进一步落实‘为农办学”的理念和提升办学质量与特色,自2011年开始,加大专业调整力度,积极向涉农专业倾斜。今年以来,学院大胆突破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机制,涉农专业特色办学进一步形成科学布局,结构进一步优化,为培养“用得上、留得住”的农业人才搭建了更加合理的平台。目前,学院共有10个涉农专业及方向,初步覆盖了现代农业所需的技术、服务以及管理岗位,并初步形成和创新了专业动态调整、校企实训基地运行等机制。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农发行认真贯彻国家支农惠农政策,不断完善信贷运作模式,加大信贷支农力度,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发展一体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当前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背景下,现有的信贷运作模式还存在一些不适应的问题,迫切需要探索创新。一、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创新信贷运作模式的必要性(一)创新信贷运作模式是更好地服务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战略的必然要求。新型城镇化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  相似文献   

11.
李尚蒲  张日新 《南方农村》2012,28(11):18-25
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在解决“三农”问题上较为完整的思路。文章对我国为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而开展的农村制度创新进行梳理,并进一步探寻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突出矛盾:(1)新农村建设的核心问题是发展生产,城镇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提高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2)分税制改革后巩固基层政权,需要强化和完善财政支农体系;(3)完善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本文认同新农村建设需要通过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的结合,并结合广东省新农村实践中的经典案例,分别就劳动力制度、农地制度、财政金融和基层民主自治等方面的创新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2.
2007年11月,泗阳县被江苏省农发行、省国开行确定为"政策性金融支行新农村建设示范县"。5年来,农发行泗阳县支行立足实际,创新服务,努力探求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有效发展模式,鼎力支持全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县域城镇建设,取得了政府满意、社会肯定、自身壮大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和依靠力量,建设新农村,必须培养新农民,必须大力培养造就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稳固的人才基础。开展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要注重调查研究,做好培训准备;在培训中,选准培训时间,丰富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模式,以切实抓好培训,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4.
服务新农村建设是高职院校的重要职责,新形势下高职院校采取何种模式精准服务新农村建设成为学界研究热点。本文基于罗定职业技术学院参与云浮市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以"多元联动"为逻辑起点,提出"多元联动、校村对接"高职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模式,并进一步指明实现的方向路径。  相似文献   

15.
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的重点之一,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则是农村金融投资改革的重中之重。在国有商业银行大幅撤并农村营业网点和和农信社转战城市市场的条件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与建设问题凸显出来。本文阐述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从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问题、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问题、市场支撑体系建设问题等方面揭示制约其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给出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和运行机制创新路径、产品与服务创新路径及相关支撑体系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16.
李桂然 《农家之友》2009,(29):5-7,14
劳务回归创业经济的发展为我们在更高起点上解决“三农”问题和建设新农村提供了新机遇、新途径。进一步发展劳务回归创业经济必须强化政府服务职能、创新劳务输出模式,保障打工经济收入,建立“农企对接”的就近就业保障机制,发展回归经济助推返乡农民工创业和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7.
校企合作在我国职业教育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在高职教育的发展中强调要特别关注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的制度创新。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教学与生产的结合,校企双方互相支持、互相渗透、双向介入、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是实现高校教育及企业管理现代化、促进生产力发展、使教育与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校企合作既能发挥学校和企业的各自优势,又能共同培养社会与市场需要的人才,是高校与企业(社会)双赢的模式之一,是促进科技、经济及企业发展的有效手段,校企合作是办好高校教育、促进合作企业活力,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浅谈农广校办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省潋江县农广校自1981年创办以来,始终坚持面向农业、面向农村、面向农民.为农业生产服务、为农村经济建设服务、为农民科技致富服务、为农村两个文明建设服务的办学宗旨,紧紧围绕当地经济建设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对新农村建设人才的需求.开展学历教育、绿色证书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对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19.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农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客观上要求整合地方高校的地域优势、知识优势、智力优势、资源优势,有效发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能。地方高校教育服务功能与现代农业发展、新农村建设具有内在统一性,在供需现状相对失衡、"校—农"信息不对称、服务机制与层面有待提高、资源利用水平和改革力度相对不足等问题的审视基础上,通过深化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构建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体系、创新服务合作形式并拓宽产学研渠道等措施建议,期望在良性激发地方高校创新和经济增长点的同时,有效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现代化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平泉县农广校结合全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紧紧围绕农业农村产业发展需求,不断探索教育教学培育模式,在办学规模、教育平台、教育力度、学习效果四个方面,探索出"四道加法",为当地加快构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新农村提供了有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一、"学历+培育",稳定办学规模为了进一步提升新时期农民的综合素质,平泉县农广校将函授中专学历教育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相接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