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杨继元 《发展》2007,(7):14-15
中共甘肃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确定了甘肃未来五年的发展思路、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为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是甘肃省今后很长一段时期经济社会工作的主题,而税收的快速稳定增长既是实现这个主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反过来又为这个主题的实现提供着稳定的财力保障和政策支持。国税部门作为组织财政收入和宏观调控的重要职能部门,必须把握甘肃省情,弘扬“甘肃精神”,发挥税收职能,以良好的国税业绩助推甘肃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2.
马进 《发展》2012,(6):14-15
4月24日,中国共产党甘肃省第十二次代表大会胜利召开,省委书记王三运代表中共甘肃省第十一届委员会作题为《科学发展,转型跨越,民族团结,富民兴陇,为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的大会报告。日前,全省各地各部门正在深入学习大会报告,认真贯彻会议精神。为此,本刊邀请参与大会报告征求意见座谈会的甘肃政法学院马进教授对大会报告作一解读,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赵鹏 《发展》2023,(2):36-37+39
<正>1月15日上午,甘肃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隆重开幕,省长任振鹤代表省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报告围绕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立足落实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及省委十四届二次全会精神,以过去五年和今后五年为时间轴,既全景式、立体式总结了富民兴陇事业的巨大成就,也清晰描绘出中国式现代化的“甘肃图景”。近2个小时的报告过程中响起30余次热烈掌声,掌声的背后,是代表们对过去发展成绩的认可和点赞,对未来发展的信心和期待。  相似文献   

4.
葛正芳 《发展》2008,(2):5-6
提交2008年1月20日召开的甘肃省第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适逢政府换届之时,起草工作要求高、难度大。报告既要对本届政府五年工作进行回顾总结,又要对下届政府五年工作提出设想和建议,时间跨度为10年。报告既要涉及前五年、后五年,又要表述2007年、2008两个年度的工作,在表述中还要注意尽量避免重复交叉。既要内容全面,又必须重点突出。这就给报告的文字结构摆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杨映琳 《发展》2021,(2):26-30
《政府工作报告》是一扇"窗口",由此可以观察政府施政的方向、目标、重点和路径,以及施政者的思想、谋略、信念和作风。今年的甘肃省《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总结"十三五"及2020年工作,擘画"十四五"发展,安排2021年任务,内容跨度长、容量大、分量重。19000字左右的文字,让我们看到了在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指示精神指引下,甘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乘势而上奋进新征程的美好新图景。  相似文献   

6.
张政民 《发展》2010,(3):21-22
在2004年的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要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按照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就意味着发展循环经济已成为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甘肃省自1998年由省环保局、省经贸委联合推进企业清洁生产起,抓循环经济研究、试点、规划、推广工作已十年有余,目前全省已成为全国循环经济试点省和试验区。本文针对甘肃省在发展循环经济中面临的几个普遍性问题,谈点浅见。  相似文献   

7.
今年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确保全面实现“十五”计划目标任务,为“十一五”时期打下坚实基础的重要一年。甘肃省第十届人大三次会议提出:今年政府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协调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在今年的人代会上,本刊以“发展”为话题,邀请全省十四个市州的人大代表畅谈甘肃发展前景,规划甘肃的未来,为构建和谐甘肃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8.
杨映琳 《发展》2022,(2):25-27
2021年是我们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对甘肃而言,同样留下了里程碑意义的光辉印记,写下了富民兴陇的浓墨重彩篇章.学习2022年甘肃省《政府工作报告》,深切体会到:报告的篇幅比往年短了许多,但记述发展的含金量却很足很高,大量用数据、项目、平台、实事说话,让我们看到甘肃在新征程上追赶跨越发展的强烈自信和全新面...  相似文献   

9.
郭冬梅 《发展》2009,(5):40-41
金融的发展是建立在经济发展基础之上的,反过来又会推动或制约经济的发展。党的十七大已经将形成“功能完善、结构合理、高效安全的现代化金融体系”作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2008年甘肃省GDP约为3100亿元,约占全国的1.03%,经济发展相当落后,鉴于甘肃存在较多的金融压制经济发展的现象,2006年6月6日,甘肃省成立了甘肃省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希望体现“金融带动”的作用,将甘肃打造成“西北区域性经济中心”。  相似文献   

10.
  李黑虎 《开发研究》1986,(5):29-37
基础设施薄弱,是我国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障碍之一。在甘肃,作为农村经济社会基础设施之一的农村电话通信,十分落后,已经成为阻碍甘肃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1985年11月至1986年4月,受甘肃省农村电话管理局的委托,甘肃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由李黑虎、周述实、李西林、井百祥、白天山、郝希亮、强明侠等同志组成课题组,在甘肃省农村电话管理局的热情支持和帮助下,完成了甘肃农村电话发展这一课题的研究。其内容包括《甘肃农村电话发展探讨》的总报告和《甘肃农村电话经济效益探析》、《发展甘肃农村电话的对策设想》、《甘肃农村电话管理体制改革问题》、《甘肃农村电话的技术改造问题》、《甘肃农话职工队伍素质浅析》、《关于甘肃农村电话发展目标的预测》等专题报告。本刊发表了这一研究成果的主要内容,以供有关决策部门及实际工作部门的同志参考。限于篇幅,本刊在刊出时,作了删节。[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宋圭武 《发展》2014,(11):5-5
正中共甘肃省委书记王三运在中共甘肃省第十二次代表大会的报告指出,坚持创新驱动取向,创新是推动发展的不竭动力,是转型跨越的强大引擎。甘肃要实现转型跨越发展,要建设好丝绸之路甘肃段,必须要实现创新驱动。一、建设一流创新型政府。创新型政府,必须是一个服务型政府。必须要不断改进服务质量,提高为社会服务的基本能力。要市场归市场,政府归政府。政府要为市场发挥资源配置决定作用提供更好的服务。创新型政府,也必  相似文献   

12.
温家宝总理和回良玉副总理在不到20天的时间里,对中国老促会和甘肃省老促会关于甘肃庆阳老区建设的报告接连作了3次批示,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老区建设发展的高度重视和对老区人民的深切关怀,这也是对老促会工作的有力支持和对全国老区人民的莫大鼓舞!  相似文献   

13.
甘肃通货膨胀问题研究中国人民银行甘肃省分行金融研究所课题组(中国人民银行甘肃省分行兰州,730000)自改革开放以来,甘肃省同全国一样,出现了一次比一次严重的通货膨胀。通过对甘肃与全国近年通货膨胀的比较发现,以1986年为分界线,1987~1986年...  相似文献   

14.
潘杰 《西部论丛》2010,(7):66-67
《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的实施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国扶甘肃47条”)的出台,对甘肃省经济的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为甘肃省经济的腾飞奠定坚实的基础。对于甘肃金融业来说,既是难得的机遇同时又面临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15.
《关中一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实施,给甘肃天水经济社会实现新的腾飞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2010年全市财政收入实现了新的增长。税收作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为天水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财力保障。今年以来,天水市国税局在认真贯彻落实甘肃省国税局、天水市委、市政府各项工作部署的同时,尤其是结合省局党组书记、局长朱俊福两次来天水检查指导工作时提出的抓好信息管税、纳税服务、  相似文献   

16.
张泽远 《发展》2002,(4):5-5
前段发布的甘肃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01年,甘肃省非公有制经济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上升到25%左右。而2000年,甘肃的非公有经济国内生产值占全省总值的24.28%。政协甘肃省常委、兰州大学经济学教授徐创风说:“一年之内,甘肃省的非公有制经济比例只上升了大约一个百分点。”正如很多经济学界人士指出的那样,西北地区经济活力不振,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非公有制经济欠发达。但是,时至西部大开发启动两年,非公有制经济的比重在甘肃省只提高了一个百分点左右,如此缓慢的结构变化到底透视出了什么?徐创风在一项调研中发现…  相似文献   

17.
今年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确保全面实现"十五"计划目标任务,为"十一五"时期打下坚实基础的重要一年。甘肃省第十届人大三次会议提出:今年政府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协调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在今年的人代会上,本刊以"发展"为话题,邀请全省十四个市州的人大代表畅谈甘肃发展前景,规划甘肃的未来,为构建和谐甘肃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8.
这次全市发展计划工作会议,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省委八届三次全会和市委十届二次全会精神的一次重要会议。刚才,彭琳同志通报了2003年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完成情况并对2004年的计划工作做了安排,孙平同志就发展计划工作做了很好的报告,我都同意。春城书记专门为这次会议作  相似文献   

19.
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提出“积极发展综合运输体系”。回顾2005年至2007年每年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都强调提出了“加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从“加强建设”到“积极发展”,充分说明我国发展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为我国交通运输行业又好又快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指出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发展综合运输体系,要更加积极,进一步加快步伐,把发展提高到—个又好又快的新水平。  相似文献   

20.
张宇 《发展》2000,(5):30-30
第三产业发展的过程,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结构高度化的重要标志。据有关资料.第二产业增加值平均每增长1%,可增加26万个就业岗位,而第三产业每增长1%,则可创造100万个就业岗位。宋照肃省长在甘肃省九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把大力发展以旅游业为重点的第三产业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调整优化甘肃产业结构的战略措施之一,笔认为这是一项极具远见卓识的决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