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倩 《会计之友》2008,(33):40-42
利率又称为利息率,是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金融变量,几乎所有的金融现象、金融资产均与利率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从资金的借贷关系看,利率是一定时期内运用资金资源的交易价格。因此,利率在资金分配及企业财务决策中起着重要作用。从会计核算的角度来说,实际利率法是现值计量属性的要求.本文尝试从经济学、财务管理及会计核算的角度来综合审视和分析实际利率法。  相似文献   

2.
《价值工程》2019,(23):251-252
本文就工程经济学在实际应用中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抛开"资金的本金、利率和时间相等"的前置条件,复利计息不一定比单利计息高;从动态分析的角度,资金成本率与资金的占用期限相关;差额投资原理在互斥方案评价中具有其独特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我国2006年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的金融资产、金融负债应采用实际利率法进行后续计量,并据此实际利息收入及摊余成本。由于体现了资金的时间价值,会计工作中实际利率法比直线法应用更为普遍。但由于计算过程繁琐,成为会计人员头痛的问题。本文基于会计信息重要性的质量要求,以企业债券投资为例,将实际利率法与直线法进行对比分析,提出对实际利率法使用必要性的考量,得出本文观点。  相似文献   

4.
王坤  房子磊 《财会月刊》2011,(35):46-48
随着会计理论界与实务界对货币时间价值理念的逐步接受和认可,实际利率法在会计核算中得到越来越多的运用。本文从实际利率法的本质出发,全面分析了会计准则中与实际利率法相关的各种业务,从而总结出一种易于理解、便于操作的核算思路。  相似文献   

5.
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有6项具体会计准则中都涉及到了实际利率法,采用这种方法可以将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的价值用现值来体现。实际利率法也是学习和工作中的一个难点,文章从复利计息出发,结合Excel中的财务函数,从一个容易理解的角度解析这种方法在会计实务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6.
我国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晓丽 《现代企业》2009,(10):46-47
利率市场化是我国深化金融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金融全球化的趋势。资金是重要的生产要素,利率是资金的价格,利率市场化是生产要素市场化的重要内容,利率市场化后,利率由市场供求水平自由决定,运用市场机制的“无形之手”使金融资源得以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财务管理中债券资金时间价值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债券可能溢价或折价发行的原因是由于票面利率和市场利率不相等造成的,从而引出了在"持有至到期投资"会计处理中,为什么利息调整的处理要采用实际利率法的道理,并举例进行了会计处理和说明.  相似文献   

8.
实际利率法下变换还贷形式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希宝 《财会月刊》2007,(11):47-48
2006年颁布的新准则规定金融工具、融资租赁等业务中只能使用实际利率法。《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以下简称“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是这样规定的:实际利率法,指按照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含一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实际利率计算其摊余成本及各期利息收入或利息费用的方法;实际利率,指将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在预期存续期间或适用的更短期间内的未来现金流量,折现为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当前账面价值所使用的利率。  相似文献   

9.
2006年颁布的新准则规定金融工具、融资租赁等业务中只能使用实际利率法。《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以下简称"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是这样规定的:实际利率法,指按照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含一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实际利率计算其摊余成本及各期利  相似文献   

10.
文章结合最新的金融企业会计准则,探讨利率互换交易的特点及会计核算的原则,对利率互换业务的会计核算,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在会计业务处理时,融资收益和费用采用实际利率法摊销比之直线法摊销复杂,容易产生错误,正确运用实际利率法进行摊销及账务处理,关键是搞清其原理,下面从财务学角度对实际利率确定、期初值确定和相关账务处理三方面分析。  相似文献   

12.
《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规定:企业应当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对持有至到期投资及其他金融负债进行后续计量。其中摊余成本,是指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初始确认金额经下列调整后的结果:(1)扣除已偿还的本金;(2)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法将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3)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失(仅适用于金融资产)。实际利率法,是指按照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实际利率计算其摊余成本及各项利息收入或利息费用的方法。此规定明确债券的溢折价摊销只可采用实际利率法进摊销。债券按付息方法的不同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分期付息、到期还本;另一种是期满时一次还本付息。不同版本的《企业会计准则》的讲解中比较详尽的阐释了实际利率法下分期付息、到期还本的债券溢价或折价摊销,而对于到期还本付息的债券如何采用实际利率法摊销其溢折价,则未提及。文章试从持有至到期投资和应付债券溢折价摊销两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实际利率法是指按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含一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实际利率计算其摊余成本及各期利息收入或利息费用的方法。具体运用到商业银行利息收入的确认上,实际利率法则是指按贷款的实际利率计算其摊余成本及各期利息收入的方法。其中实际利率是指将贷款在预期存续期间或适用的更短期间内的未来现金流量折现为该贷款当前账面价值所使用的利率。  相似文献   

14.
现行会计准则中引入了现值的计量属性,考虑了货币时间价值,在收入、费用的确认、分摊上使用了相应的利率,这些利率概念来源于经济学,但其含义和经济学中利率的含义却存在一些差别。本文主要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辨析会计学中利率的内涵,以为更好地运用利率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5.
利率作为资金“价格“,是国家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之一,对于调节资金供求,引导资金流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十多年的改革,我国绝大部分商品价格已经放开,资金利率政策和利率管理虽然比过去前进了一大步,但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市场金融的逐步确立,其运行机制滞后及弊端日益显露。  相似文献   

16.
新会计准则中实际利率法的应用涉及到六个准则,按摊销内容的不同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与未确认融资费用摊销有关的,主要有《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收入》、《租赁》等4个准则。二是与债券溢折价摊销有关的,主要有《借款费用》、《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等2个准则。实际利率法的重要作用由此可见一斑。实际利率法的本质可以这样理解,它是指资金使用者根据资金供应者提  相似文献   

17.
随着近年来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的不断改革,长期债券投资的会计核算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一方面长期债券投资增设的明细科目使会计信息愈加细化;另一方面实际利率法的运用.使长期债券投资会计核算能较为真实地反映经济业务发生的实质。但是从现在实际利率法运用的具体情况来看.长期债券投资会计核算仍然没有解决反映一次还本付息与分期还本付息具有不同经济实质的问题,笔者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该问题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8.
田正佳 《企业导报》2013,(6):118-119,141
现行企业会计准则中一个重要的变化是再次谨慎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公允价值计量与现值有密切联系,现行会计准则中有6个准则涉及到了实际利率法的应用,实际利率法是为了实现在会计实务中应用现值计量的方法。目的主要是为了更加客观地反映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价值,切实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本文将对实际利率法的含义及其在我国会计实务中的应用情况进行比较全面的解析以便广大会计人员正确理解并运用实际利率法进行相关问题的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19.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第十四条的规定,实际利率法是指按照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实际利率计算其摊余成本及各期利息收入或利息费用的方法。而实际利率是指将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在预期存续期间或适用的更短期间内的未来现金流量,折现为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当前账面价值所使用的利率。  相似文献   

20.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第十四条的规定,实际利率法是指按照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实际利率计算其摊余成本及各期利息收入或利息费用的方法。而实际利率是指将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在预期存续期间或适用的更短期间内的未来现金流量,折现为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当前账面价值所使用的利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