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支票是我国使用最广泛的非现金支付工具,在支付工具体系中占据着主导地位.长期以来,在我国的非现金支付工具体系中,支票只能在同一城市使用.  相似文献   

2.
苏建华 《金卡工程》2008,12(1):61-62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运行和我国金融环境的日渐成熟,支票因其操作使用的便利、快捷的特性,成为商业往来中使用最广泛的非现金支付工具之一.但是由于政策限制及配套设施的不完善,现阶段支票在我国基本只能在同一城市范围内使用.区域间的商业往来中,人们仍然只能选择汇兑、银行汇票、商业汇票甚至现金等支付方式.  相似文献   

3.
崔瑜 《金融会计》2006,(6):24-25
支票是我国重要的传统非现金支付工具之一,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将在支付领域担当重要角色。但长期以来,支票只能在同城使用,不能跨地区流通,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功能。推动票据影像、票据截流等新技术的应用,打破支票在同城范围内使用的限制, 逐步实现支票在全国范围内流通使用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4.
支票一直是现金的主要替代支付工具之一,曾经在支付历史上占据显著地位.但随着银行卡等电子化支付工具的崛起,无论在中国还是美国,支票在支付领域中的地位呈现逐步下降态势,支票截留和影像处理等电子化手段成为大势所趋.中美两国的支票在使用和处理上,城区和城乡差异同样存在.在退票率上,参照美国的标准,中国应该还存在着很大的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5.
支票是传统支付工具中使用最广泛、最便利的非现金支付工具,在同一城市范围内的商品交易、劳务供应、清偿债务等款项支付,均可以使用支票。目前支票的使用量约占同城结算总笔数的70%左右。为进一步推动支票业务发展,人民银行积极扩大支票的使用主体,大力推广个体工商户和个人使用支票,这将成为人民银行近期支付结算工作中的一个重点,但目前在推广个人  相似文献   

6.
支付清算体系的发展需要功能完善的支付工具为依托。目前我国支付结算方式主要有汇兑、本票、汇票、支票、现金等。其中支票在支付工具体系中占据重要位置。支票具有携带方便、支付灵活等特点,但基本局限在同城范围内使用。支票的使用状况与当前我国跨区域经济发展对支付方式多样性日益增长的需求极不适应。  相似文献   

7.
黄安存 《会计师》2014,(9):63-64
随着医疗保险基金支出业务量的激增,基金支出工作量压力明显加大,各地在探索使用信息化技术提升财务管理水平的过程中使用了很多新型支付方式,其中网银支付为很多地方医保经办机构采用.相比较传统支票支付方式,网银支付具有安全、高效、便捷等诸多优势,但使用网银支付的过程中仍要注意很多问题,才能使网银支付的优势真正发挥,同时应正视网银支付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8.
推广非现金支付工具、减少现金使用是我国金融管理部门的重要任务之一。保付支票作为一项票据业务创新,在我国试点城市遭遇冷落。本文分析了我国推广保付支票的现状,指出了支票保付的多层次积极意义,对保付支票推行的难点进行了探讨,提出推行保付支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影像票据推行过程中的难点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随着现代化支付系统建设的不断推进,电子支付逐步成为最重要的支付手段之一。2006年12月18日,全国支票影像交换系统在北京、天津、上海、广东、河北、深圳六省(市)试点运行,并将于2007年6月在全国建设推广,届时影像信息传递代替实物票据传递,使支票可以在全国范围内跨行、跨地区使用。支票影像交换系统的应用,将大大提高支付清算系统的效率,降低票据交换成本,满足经济主体日益增长的结算服务要求。但从系统试点运行情况来看,尚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支票以其携带方便、支付便捷、不受外部硬件设备限制等优点,受到人们的欢迎,是我国重要的传统非现金支付工具之一。支票带给人们方便的同时也存在一系列问题,比如支票的处理速度较慢、处理成本较高、较易伪造等。此外,我国信用环境不够完善限制了支票在全国范围的流通。随着各种新型支付工具不断出现并被广泛使用,支票在非现金支付领域中的普及程度有所减弱。但是,从未来发展趋势来看,我国关于个人支票的推广使用将会对支票的结构产生影响,支票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将在支付领域担当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1.
支票圈存是指收款人在收受支票时通过互联网、电话语音导航或银联POS、支付易等受理终端发出指令,经由中国人民银行小额支付系统发送至出票人开户银行,从出票人账户上锁定支票票面金额,以保征收款人提示付款时得到足额支付的业务种类,其实质是支票出票人借助于支付密码技术,以自身银行存款对所签发的支票作出的结算担保。支票圈存业务能有效增强支票出票人信誉,促进支票流通使用,推进社会信用建设,提升社会整体的金融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2.
<正>支票在支付工具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它是我国最普遍使用的现金支付工具之一,具有携带方便、信用功能、授权补记等特点。随着电子支付等新型支付工具的发展,支票仍是重要的信用支付工具。而目前中国支票的使用受地域限制,不利于经  相似文献   

13.
支票已成为我国票据业务的主体,是单位最常用的非现金支付工具。随着电子支付方式的多元化发展和创新,支票作为非现金支付工具在个人支付领域的重要性减弱,但在商务领域的运用依然具有较强的生命力。本文在概况总结支票的发展、性质和作用,以及解析支票风险及其防范的基础上,对规范和促进支票业务发展进行了思考,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目前不同类型的支付方式进行了对比,分析了电子商务和 Internet 支付的特点和环境,说明对不同的对象使用何种电子商务支付形式,如各种支付卡、支票、微支付、现金等。  相似文献   

15.
尹杰 《金融会计》2011,(2):37-38
支票作为我国使用最为广泛的支付结算票据,在我国的非现金支付工具中占有重要地位。伴随支票的广泛应用,签发空头支票(包括签发余额不足及与预留印鉴不符的支票)的行为频繁发生,不仅扰乱支付结算秩序,降低资金清算效率,  相似文献   

16.
马新民 《西安金融》2006,(12):80-81
一、构建安全高效的支付清算平台 进一步拓宽小额支付系统功能。完善小额支付系统建设,开办小额批量支付系统支票转存业务,实现跨行柜台个人业务通存通兑,并逐步将养老保险金、工资、农民补贴等直接发放到个人指定账户。积极推广支票影像交换系统,扩大支票流通范围。改善非现金支付工具环境,推动银行卡业务的发展,扩大非现金支付工具的使用,促使地方农村信用社网点开办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业务。方便农民工异地存取款。  相似文献   

17.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地区间经济往来日趋频繁,区域间的经济依存度日渐提高。支票以其携带安全、支付便捷之特点,成为使用最广泛的非现金支付工具之一。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支票只能在同一票据交换区域内使用,给企业间交易结算带来诸多不便,且受个人签发支票付款确认方式的限制,个人使用量仍处于试点推广阶段。如何尽快突破支票同城使用限制,全面实现跨区域使用,成为支付体系建设面临的课题。  相似文献   

18.
朱军 《金融会计》2009,(1):31-34
随着全国支票影像交换系统在全国的全面推广,我国现代化支付系统在加速社会资金周转、方便日常支付、促进区域经济交流与发展等方面的功能得到了进一步完善。但不容忽视的是,当前全国支票影像交换业务退票率较高的问题,已成为困扰以及阻碍此项业务发展的瓶颈。笔者将就如何有效降低全国支票影像交换业务退票率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曾从容 《云南金融》2011,(2Z):78-79
<正>近年来,现代化支付体系建设的飞速发展,支票影像交换系统作为支付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07年上线以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支票的使用和流通,对积极支  相似文献   

20.
支票圈存业务是指借助于支付密码技术(或电子签名、影像技术),由收款人在收受支票的同时,通过POS、网络、电话、支付密码器等受理终端,经由小额支付系统向出票人开户行发出圈存指令,预先从出票人账户上圈存支票金额,以保证支票的及时支付。支票圈存业务是小额支付系统提供的一项重要服务,推广该项业务有助于完善小额支付系统,加速社会资金流转,减小资金成本,推进社会诚信建设,提高人民银行的金融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