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省直管县和乡财县管为基础的政府体制改革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乡镇财政问题,应当构建互不隶属的基层政府体制。改革的要点:一是应当实行市县乡镇三级互不隶属、职能分工的地方政府制度;二是构建业主委员会式的乡镇人大,以约束乡镇政府的支出;三是实行农村土地使用权的产权化改革。  相似文献   

2.
财权事权的合理配置是乡镇改革要义,我国乡镇付诸实践的改革模式目前主要有"乡财县管"和"强镇扩权"两种,"乡财县管"改革使得财权与事权进一步分离,削弱了乡镇政府的治理能力,并造成乡镇政府职能新的越位和缺位:"强镇扩权"改革实现了权力下放,明确了乡镇政府的事权范围,相对理顺了财权与事权的关系.因此,权力下放应该成为我国乡镇改革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探讨我国耕地保护共同责任机制构建,以完善我国耕地保护制度,提高耕地保护的效率和效果。研究表明,中国耕地保护是包含保证粮食安全、保障社会稳定、保持生态安全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性目标体系。耕地保护的内容不仅包括耕地数量保护和耕地质量保护,还包括耕地空间保护和耕地环境保护。构建耕地保护的共同责任机制需要完善耕地动态监测及耕地保护监督制度、培育耕地保护文化、建立部门联动管理制度、完善耕地保护的委托代理机制、完善耕地保护考核体系和责任追究制度以及建立用地者节约集约的信用评价制度。  相似文献   

4.
“乡财填管”改革是针对县乡两级基层财政领域的、阶段性的局部尝试性政策调整,它直接缘起于基层财政困境与债务危机的社会背景。在“乡财县管”实施过程中,县乡两级财政的合理定位至关重要。本文主要分析县乡两级财政的主要职能。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城市化、工业化建设和建设用地紧缺的矛盾依然十分突出,耕地保护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本文对国内学术界近年来关于耕地保护问题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对耕地保护的内在机制进行了分析。本文认为,耕地保护的效果如何,其政策设计具有直接的导向作用,而政策执行主体的行为则是改革成败的关键,必须对地方政府的行为加以有效约束,对农民的行为给予有效激励,确保二者共同致力于耕地保护。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要从优化耕地保护补偿标准、完善耕地保护基金制度、健全技术与制度支持体系、鼓励农民加强耕地质量保护等五方面进行耕地保护。  相似文献   

6.
段学慧 《农村经济》2011,(11):74-77
在政策性农业保险运行过程中,由于政府的过度干预以及激励约束机制的缺失,导致农户和保险公司处于被动地位,降低了财政补贴的效率,不利于农业保险的健康发展。创新农业保险财政补贴机制,首先必须对农业保险法律制度、经营模式、管理机构进行创新,其次要对财政补贴机制本身进行创新,同时还要进行相关配套机制的创新。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黑龙江省13地市47村3831户调查数据为基础,以积温带为依据的全新角度对样本农户进行分类,揭示农户在人力资本、家庭成员、种植品种、积温约束、土地规模、收入结构等不同条件下,对农业补贴政策满意度的评价差异,运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方法,实证分析了农业补贴直接受益者农民对农业补贴政策实施效果的主观评价及对政策完善可能带来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户人力资本特征对满意度并没有显著影响;不同种植品种的农户对农业补贴满意度存在明显差异;积温约束、土地规模及收入结构都在不同程度影响农户对农业补贴政策的满意程度。本文认为农业支持政策制定应考虑积温带为主的地区差异性及同品种所得收益一致性的原则取向,并对农业补贴政策完善方向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后现代主义的语境下,对乡村生产主义的反思产生了"后生产主义乡村"这一概念。西方后生产主义模式的驱动因素是多样的,在发达国家甚至在一些发展中国家,都出现了一些后生产主义乡村的经验证据。在中国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中,传统乡村的结构发生了变化,随之而来的就是乡村的功能也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为乡村生产性功能的消解及其向非生产性功能的转化。中国后生产主义乡村功能可能有三种表现形式,即重新发现"农耕文化"的价值,重构"生活、生态与生产"兼具的乡村功能,以及发掘"乡村性"对于城市工业文明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土地流转中,政府规制必须维护农地正义,必须保证自己的行为切实保障农民权益,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根本利益作为推动农村土地流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兼顾公平和效率的原则下实现农村的社会发展、政治稳定和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应是农地流转对政府规制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0.
基于契约视角,利用柑橘主产区柑橘种植农户的调查数据,通过建立Logistic模型,本文重点分析了交易成本对农户农业技术需求的影响。研究表明,交易成本是影响农户农业技术需求的重要因素,反映信息成本的家庭是否拥有通讯及信息接收设备、家庭是否能够收看相关农业频道节目、是否和其他农户经常交流等变量对农户农业技术需求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反映执行成本的户主是否参加过技术培训、生产中是否能顺利解决技术难题等变量对农户农业技术需求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此外,户主年龄对农户农业技术需求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户主受教育程度、种植面积对农户农业技术需求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1.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问题不仅关乎着自身及其家庭福祉的提升,对社会稳定与发展也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作为推动新生代农民工有效融入城市的重要工具,公共政策愈来愈受到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关注,但政策供给的质量与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实际需要还有距离,尤其是在公共政策价值、公共政策支撑性、公共政策评估等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12.
通过减少政府层级来实现乡镇财政解困是一个很好的模式,但必须关注一个核心目标:是否有利于提高公共产品的供给效率。那么是否所有的乡镇级政府都应该撤销呢?为此,本文通过一个博弈模型,深入分析了乡镇财政解困与政府层级改革问题,对于发达乡镇和不发达乡镇提出了不同的乡镇辖区优化调整和财政解困的改革方案。  相似文献   

13.
“乡财县管乡用”财政管理方式,是指以乡镇为核算主体,实行“预算共编、账户统设、指标管理、采购统办、票据统管、工资统发”,由县级财政部门直接管理并监督乡镇财政收支,其核心内容是“乡财县管乡用”。推行“乡财县管乡用”有利于完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规范乡镇财政收支行为,提高乡镇财政保障能力,防范乡镇债务风险,为发挥财政资源配置、聚财和理财,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乡财县管乡用”也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4.
<正>为加强乡镇财政管理,规范收支行为,防范债务风险,自2003年起,我国各地陆续开展了乡财县管乡用财政管理方式改革。乡财县管乡用的实施,对保证基层政权正常运转,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和社会事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十二五"农村经济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三农"工作应以科学发展为主题,落实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方略,坚持以新农村建设为总抓手,推进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联动同步,紧紧抓住农民增收核心目标,加大投入力度、政策支持力度和工作推进力度,在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方面取得突出成效,为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工作中应着重抓好三个方面: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破解"三农"难题的根本举措,构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把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作为农业农村的主线,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把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作为"三农"工作的重要任务,构建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6.
为规范流转秩序、培育本地种粮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应运而生的政府主导农地流转竞标模式,有其现实背景和逻辑因由,并能带来规模经营比例迅速提升、主体培育加速发展等短期效应。然而,政府主导模式同时伴有某些局限并带有一定风险,具体表现为明标竞投无益于对流转价格的管控,甚至可能助推溢价,容易破坏乡里乡亲睦邻友善关系;暗标竞投下的竞标者抑价寻租有悖于均衡价格形成,易推动政府"创租";竞标模式不可避免增加乡村治理事项,基层政府介入很难平抑好各方诉求,个别政府寻租行为加重了民众不满,使得模式成效不管有多大,政府很难全身而退,塔西佗陷阱可能越陷越深,基层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受此牵绊恐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17.
王允  钱煜昊 《农村经济》2017,(12):75-81
本文对玉米的上一期价格政策进行了介绍,并分析了玉米产业的现状;从理论上分析了目标价格的作用机理和对市场福利的影响,进而从更一般的角度分析了目标价格实施后如何影响粮食的供需均衡。研究得出:从政策福利的角度来看,相比于自给自足的封闭经济,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目标价格对社会净福利的影响总体是负的。因此可以得出结论,玉米收购没有实行目标价格政策是正确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如何衡量小额贷款公司服务"三农"的绩效?本文借鉴国际小额信贷领域新近发展的社会绩效评估方法,以小额贷款公司是否以及如何履行服务"三农"的社会责任为出发点,定义其社会绩效目标为服务"三农",进而构建一套符合小额贷款公司特点的社会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并在发放调查问卷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最后对小额贷款公司推广应用社会绩效评估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农民合作社发展中的政府行为是合作社理论与实践的核心问题之一。在我国强势政府全面治理的情境中,农民合作社与政府之间存在着不对称的相互赋权关系,而政府拥有较大的干预优势和作用空间。本文从赋权理论视角,基于我国政府与农民合作社的现实关系状况,揭示了合作社发展中政府行为的动因、维度及作用机制,研判了合作社发展中政府赋权行为的  相似文献   

20.
农业现代化发展必须提升小农户的农业生产效率。本文利用2017年江苏省两县农户调查数据,构建引入交互项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从农业社会化服务、农户规模及两者匹配作用3方面考察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技术效率和生产规模存在负相关,小农户的技术效率高于规模经营主体;农业社会化服务整体上显著促进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提高,但对不同规模农户的技术效率提高程度存在显著差异,其中,规模经营主体的技术效率提高程度显著高于小农户。因此,从帮助和引领小农与农业现代化对接的目标出发,应在持续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的同时,加强小农生产的组织化建设,增加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小农技术效率的提升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