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周翔  王娜 《时代经贸》2011,(20):152-152,155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农业旅游活动在全国逐渐兴起。当专家学者们在讨论“农家乐”、“观光农业”、“田园农业”、“乡村旅游”等概念时,农业旅游以它强大的生命力和通俗性悄然传遍全国。文章回顾了农业旅游的背景,阐述了当前农业旅游运作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2.
在打倒了“四人帮”之后,以华国锋同志为首的党中央,领导全国人民,在本世纪的最后二十年内,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实现了四个现代化,我国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无产阶级专政,就能够获得一个坚实的强大的物质基础;全国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就能够更有保证地得到逐步提高。因此,实现我国四个现代化,是完全符合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的。  相似文献   

3.
回眸“一号文件”从1982至1986年,中央连续出台了五个“一号文件”,对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起了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第一个“一号文”正式承认了包产到户的合法性,解放了土地和劳动力,带来了农业生产超常规发展;第二个“一号文”强调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要长期坚持下去,并提出要放活农村工商业;第三个“一号文”明确土地承包期延长15年,还提出疏通流通渠道,实行国家、集体、个人一齐上的方针,多种经济并存,创造了一个竞争促发展的新局面;第四个“一号文”提出调整产业结构,取消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推动了各省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第五个“一号文”在农业,尤其是粮食生产连年徘徊的情况下,提出要增加农业投人,调整工农城乡关系。可以说,这五个“一号文”的出台,促进了农村的繁荣,增加了农民收入,因而得到  相似文献   

4.
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思路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三农”问题的主要表现 (一)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农”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1.联产承包,实现生产和收入超常规增长。1978年以来打破“一大二公”形成的对农民的集中管理,通过联产承包把农民从生产力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还劳动者生产选择的自主权和产品的所有权。使生产的成果与自身的利益紧密地联系起来。这种联产联利,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一下子焕发出来,成为推动农业高速增长的强大动力。1978~1985年,农业净产值平均增长6.4%,农  相似文献   

5.
日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在江阴市召开部分地区“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问题”座谈会,围绕“率先”命题,广泛交流情况和经验,深入探讨农业现代化的性质、内涵和实现途径。 座谈会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成员、农村部部长陈锡文主持,来自江苏、浙江、上海、广东四省市12个市(县)区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认为四个省市的12个市(县)区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具有四个显著特点。即注重从积极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入手,强化基础设施建设;高度重视农业科技进步;注重农业经营组织方式创新;努力兴办适应市场需求的“三高”农业(广东)、效…  相似文献   

6.
高州市委书记罗荫国、高州市市长邹继海在《发展“三高”农业振兴山区经济》一文中,从三个方面谈了看法,首先肯定发展“三高”农业,是山区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其次高州“三高”农业发展的成功轨迹在于:科学布局、区域开发,形成系列、规模经营,强化流通、产销成龙;加强领导、科学配套;再次应努力发展高州“三高”农业,开发名优品种,深化产品加工,拓展海外市场。  相似文献   

7.
文章针对农业生产长期走“小农业”、“小粮食”的路子所面临的问题,提出我国农业现代化要从我国农业资源情况和农业特点出发,探索具有我国特色的合适的路子。着重探讨了三个问题:一、实行“大农业”的科学依据;阐述发展“大农业”在充分利用农业资源、促进农业各部门协调发展和生态系统的改善以及在解决农业现代化资金来源和劳动力出路等方面的作用。二、发展农产品商品经济同发展“大农业”的相互关系和商品经济的发展途径。三、从体制和政策上采取一系列措施以保证“大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韩杰 《经济论坛》2000,(7):28-28
目前,在农业自身还存在诸多问题和缺陷的情况下,如何尽快实现农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升级呢?我认为,关键还是要实现观念、机制、技术、组织这四个方面的创新。 1.观念创新,营造农业结构调整的思路基础。我们要想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的进程,必须彻底摒弃过去产品经济条件下遗留下来的旧观念,树立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新观念。一是立足思想抓转变。针对目前部分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应重点在思想观念上实现六个转变。①由“温饱农业”向“致富农业”转变,把农业作为引导农民致富的基础产业;②由“原料农业”向“商品农业”转变,把农业看成是具有商品属性和增值效能的商品经济体系;③由“内销农业”向“创汇农业”转变,大力发展出口创汇农副产品生  相似文献   

9.
中共河北省第七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了“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的奋斗目标,要求积极发展县域工业,努力做大农产品加工业,壮大特色产业集群,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良性互动的长效机制。县区工业的发展已成为河北省工业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和强大支撑。下花园是张家口市的远郊市辖区,也是张家口市面积最大的区。区内既有雄厚的工业基础,又有广阔的农业发展空间。我们在工业经济发展上,立足自身特点和优势,做到“一个坚持、两个创新,三个突破”,努力使工业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  相似文献   

10.
在八百里瀚海的原野上,白城农村信用社用赤诚和心血铺就条条惠农“绿色通道”。架起座座兴农“致富金桥”。以信贷杠杆的强大作用力,助推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中阐述其地租理论时,深刻地批判了资本主义“不合理的农业”生产过程,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在土地私有制和资本逐利驱动下造成的农业凋敝、生态退化、地力枯竭与浪费等一系列严重后果。在对“不合理的农业”批判中,马克思建构了关于“合理的农业”的系统性、原则性构想,特别是他关于合理利用地力、农业扩大再生产、发挥科技中介作用、农业生态安全等思想具有深刻批判性、强大的系统性和全面的超越性等理论特质。党的十九大为乡村振兴擘画了美好蓝图,脱贫攻坚的胜利将乡村振兴推向了全面实施,“十四五”时期是乡村振兴展新卷、结硕果的关键期,马克思在《资本论》所论及的“合理的农业”思想,对于我国目前在实践层面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具有现实而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读书兴农”的提出和实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读书”与“兴农”的有机结合本身就透露着强烈的实践色彩。本文拟结合我省“读书兴农”的实践 ,着重探讨“读书兴农”的实践意义“读书兴农”的实践依据———“两个需要”“读书兴农”是农村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国农村和农业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阶段 ,其显著标志是人民生活基本实现小康 ,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开始战略性调整 ,与之紧密相联的任务摆在了突出的位置 :一是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 ;二是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三是小城镇的建设 ;四是乡镇企业的改革、改造和改组 ;五是农村科技事业的发…  相似文献   

13.
<正>在农业“第二个飞跃”的进程中,农垦这支国家队和乡村的村办农场、站办农场、家庭农场正在组成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成为推进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的急先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这种创新,不仅使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粮食商品率和初级产品转化率有了明显的提高.而且为农业自我积累、自我发展,形成独立的产业开辟了通道,展示了未来农业的灿烂前景.当然,农业的“第二个飞跃”还是一个长过程.农垦在现阶段主要是起着示范的作用.而乡村适度规模经营,也还只是在发达地区和比较发达的地区开始起步.江苏自1987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试验区”以来,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已经斗转星移经历了十个春秋.进入90年代,各个有条件的地区又加快了适度规模经营  相似文献   

14.
“知识经济”时代是继农业时代、工业时代之后人类社会的一个新阶段,是一个以高新科技信息产业化为标志的“新经济”浪潮,推动了人类社会各个领域的一场划时代的革命。本文就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营销策略进行了研究,以加速企业把握市场,抓住顾客,从而以强大的竞争优势占领市场,使企业获得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杨永青 《时代经贸》2011,(10):105-106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创新是企业党建工作发展的强大动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也必须与时俱进,适时创新,通过明确“三个认识”、强化“三种意识”、建立“三项机制”、做好“三个结合”,把企业党组织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的发展优势,为国有企业又好又快地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组织保证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6.
<正> 一、农业形势依然严峻 1.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号召全党全国动员起来,集中力量办好农业,正在形成上上下下重视农业的好势头。一些人们开始议论:“农业走出徘徊”、“农业将有新的突破”、“上新的台阶”。但是,与六十年代初期的调整相比,当前农业问题有许多不同的特点和难点,一方面是积累的问题多、难度更大,另方面是大幅度增产后的徘徊,又易使人忽视。 2.我们认为,我国农业依然有两个可能:一个可能,下决心治本,就可以走出徘徊,上新的台阶;一个可能,依然治标,修修补补,就不会走出徘徊,当然也就不可能上新的台阶。大家最担心的是口头上、纸面上讲得很好,而到具体实际不落实。就是说,农业依然有成为“口号农业”的危险。 3.目前制约农业发展的许多根本性问题,如投资、价格、体制并未解决;许多关系,  相似文献   

17.
全面回顾“十五”以来江苏农村经济发展,是科学制定江苏“十一五”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的重要前提。为此,本文首先结合2000-2004年统计数据分析,从农业生产水平、经济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经营、非农产业增长、农村综合改革、民营经济发展、农村就业格局、农村生产条件、农民生活、农村扶贫等10个方面,概述了“十五”以来江苏农村经济发展所取得的主要成绩;其次从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坚持科教兴农、加大“三农”投入、统筹区域发展等5个方面,归纳了江苏在新的发展阶段支持“三农”工作的实践经验;最后从农业综合竞争能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体制性约束等6个方面,揭示了“十一五”期间江苏农村经济发展亟待解决的突出矛盾和深层次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先进生产力”理论具有深刻的道德意蕴:“先进生产力”的发展确立了经济建设这一主题,使道德进步有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为道德进步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先进生产力”是评价道德进步的根本标准。  相似文献   

19.
谭艺平 《经济地理》2013,33(1):155-159
以湖南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实践为例,对湖南农村农业信息化现状,以及发展的制约因素进行了剖析,针对湖南不同区域、不同生态环境、不同社会经济条件和不同产业特点,划分出4个基本示范区:①长株潭“三网融合、三产融合”区;②洞庭湖“现代农业物联网”区;③湘中南丘陵“农村电子商务”区;④湘西山区“农村民生服务”.探索其建设途径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从我国食品工业的发展现状以及与世界水平的差距,表明做强做大食品工业是大有可为的。作为农业大省,河南要实现中原崛起,必须实现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转变。本文以河南漯河和郑州的食品加工业集群发展为例,分析了集群发展的强大生命力,表明了这种源自农业的经济增长,将为实现“中原崛起”提供不竭的动力,并针对目前河南食品加工业集群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