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强调:"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不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要"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以中国的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深入学习之后,对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开放新节奏     
郭霞 《商周刊》2013,(21):7-7
在过去的发展模式已经不可持续,改革遭遇瓶颈的今天,以更大程度的开放,促进更大的改革,是破解“成长的烦恼”的关键。改革、调整、创新都需要用开放来促成。用开放的眼光看世界,才能美人之美;用开放的胸怀走向世界,才能美美与共。  相似文献   

3.
中古寺院经济的兴衰是一个多因素的复杂过程,农业科技进步、商品经济发展、门阀世族衰微等,以及诸因素促发的社会经济制度变迁,都会发生作用。但影响的程度和作用显然有差别,一些因素甚至可能是其他因素的结果,而后者恰恰是应当着力考察的最根本因素。否则做研究就仅仅是史料的堆砌,而上升为普遍性的理论解析,也是经济学在社会科学中特有的分析工具和方法的体现。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我们认为导致寺院经济兴衰的最根本、最直接的动力,在于以犁耕方式为代表的农业科技进步引发的生产方式变革,亦即庄园经济的存与废。至于影响寺院经济兴衰的其他诸因素,都是这一根本动力发生作用的结果,并受其影响和制约。但这样的认识并不影响对其他因素发生作用的肯定,特别是观察的视角不同,关注的问题以及得出的结论也会有所不同,正是在相互补充和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学术研究得以不断发展创新。应当看到,无论“经济学的经济史”还是“历史学的经济史”,都有各自的研究特点和长处,应百花齐放、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走向费孝通先生的期望——“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相似文献   

4.
杜克寒 《新经济》2022,(4):108-110
走进深圳市龙岗区龙城街道办事处爱联,街容整洁的生态文明社区映入眼帘,这里文化底蕴深厚、交通四通八达、社区治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深圳市爱联股份公司担当作为,积极探索创新,迎着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铿锵鼓点,真抓实干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奋力奏响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新乐章.  相似文献   

5.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视野提出“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论断,强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又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就要求我们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的产业发展和生态保护,协同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建设。  相似文献   

6.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倡导文化交流、互鉴、共进,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追求和平、和谐、大同世界的精神实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钥匙。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阈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重要意义体现在有利于助推世界文化多样发展,有利于促进世界各国民心相通,有利于消解世界三大赤字难题;战略选择上应加强顶层设计、突出建设重点、强化务实合作,实施系统性、本地化、差异性战略;下一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要完善机制建设,丰富载体建设,优化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7.
全球化使各民族、各国家之间的联系空前紧密,在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引发了世界性的危机。面对这种状况,中国审时度势,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这一理念有其深刻的文化背景和理论基础,追溯“共同体”的缘起,东西方文化有着共同的美好愿景。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内在的逻辑关联,从哈氏交往理性视角审视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我国提供了参考和借鉴。探析交往行为理论,对于我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深有启发。应促进彼此承认,开展平等友好协商;广泛凝聚共识,构建合理国际秩序;多方共同发力,消解西方话语霸权。  相似文献   

8.
《共产党宣言》蕴含的“共同体”思想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生产关系,共同体作为一种思想和理论,其指导的实践的最终目的是彻底实现人类的自由与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我国基于共同体思想提出应对世界经济、国际安全、国际治理、全球健康等世界重大问题的一个解决方案。文章介绍了其发展和内涵,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概念的不断深化到探索实现路径的规划,从“健康丝绸之路”建设、共同抗击埃博拉、南南合作的全球健康,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的表现等一系列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实际行动。  相似文献   

9.
<正>关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类命运共同体”“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这四个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梁启超首倡“中华民族”概念,孙中山提出“振兴中华”口号。毛泽东号召建设一个中华民族的新社会和新国家,强调中华民族要为人类做较大贡献。邓小平提出集中力量搞四个现代化,着眼于振兴中华民族。  相似文献   

10.
“政治经济学本质上是一门历史的科学”,是恩格斯对“广义的”和“狭义的”政治经济学划分的立论基础。在21世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整体意义上,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理论创新和理论创造,一是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上,这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狭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和创新;二是体现在当代资本主义广义政治经济学的拓新上,特别是体现在人类命运共同体广义政治经济学的创造性研究上。以经济全球化为背景的“共同体”内异质经济关系和经济制度并存格局的形成,对马克思主义广义政治经济学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经济思想从多方面推进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广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发展,特别是对以异质经济关系为基本格局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政治经济学作出原创性贡献。  相似文献   

11.
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是顺应历史发展大势的必然选择,是世界各国在新形势下把握战略机遇、应对风险挑战的必然要求。新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正确判断经济形势基础上提出的确保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科学理念。面对新阶段新机遇新挑战,必须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2.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代.习近平着眼于国内国外两个大局,以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理念为原则,在公开场合多次提到了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开创共同发展新局面的思想,而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键就在于经济共同体的发展. 一、经济共同体是实现命运共同体的基础 经济共同体是实现命运共同体的基础,这一思想可以追溯到马克思.马克思认为在世界历史的发展中,经济全球化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导致了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普遍交往,世界各国和各民族必将朝着紧密联系的方向发展.世界的发展也将由狭隘的区域史走向真正的世界史,这就是马克思著名的“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思想,“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9].生产力的发展将使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和人民之间得以密切的交往和联系,并成为一种常态.  相似文献   

13.
文章首先概述了生命共同体的概念、构成与特征,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生命共同体观。然后从生命共同体视角分析了长汀县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最后从增强人们的生命共同体意识和生态自觉性,以生命共同体理念规划全县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中各部门各地区的协同治理,建立生命共同体视角的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综合考评机制四个方面,提出了推进长汀县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正>碧波大港,千帆竞发;钢铁驼队,驰骋万里。“将连云港—霍尔果斯串联起的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打造为‘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的标杆和示范项目。”5年前,在中哈亚欧跨境运输视频连线仪式上,习近平总书记从构建命运共同体的宏图上,勾勒了共建、共用、共享的美好愿景。起笔是世界眼光,落笔为标杆示范。5年来,连云港港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从项目布点、物流连线、整体扩面、服务成体等维度,以标杆和示范为准则,全力贯通亚欧两大洲,连接三大洋,让这条联通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黄金通道,助推“一带一路”建设跑出了“加速度”。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12月在江苏视察时,提出了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的要求,指明了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的方向和路径,强调要在“推动经济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文化建设、民生建设、全面从严治党五个方面迈上新台阶”.为全面贯彻落实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和重要指示,江苏省委十二届九次全会明确要求,要以习总书记视察江苏的重要讲话和指示为强大动力,紧紧围绕“两个率先”光荣使命,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把“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江苏”鲜明地写在江苏发展的旗帜上.对于南京而言,“文化迈上新台阶”,既是建设新南京的必然选择,也是在江苏“两个率先”中承担起先行先试、重要示范作用的内在要求,还是践行习总书记要求的重要实践.  相似文献   

16.
党的二十大报告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为我国世界经济地理理论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指引。文章梳理了世界经济地理理论的发展历程,阐释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解决当今复杂的世界经济地理问题的重要作用。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视角,提出了世界经济地理理论创新发展的初步认识:世界经济地理是个一体化的结构概念,全球经济一体化、全球环境变化、全球地缘政治结构变化需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视角,从全球整体、国家之间关系、国家自身发展、非国家关系以及不同尺度主体的相互作用角度来认知;世界经济地理是个历时性的演化过程,世界经济地理研究应有明确的研究单元,世界经济地理研究离不开中国。初步构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世界经济地理的理论体系,该体系是以全球一体化理论、地域分异与地域联系理论、地球系统科学理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为基础理论,从历史视角、地区视角、国家视角和非国家视角出发,来研究不同尺度层级结构的世界经济地理问题。最后,文章以新的理论体系架构为支撑,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世界经济地理学的重点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7.
以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为核心内容的新时代科技创新理论与“一带一路”理论之间存在科学的内在联系,具有高度的契合性。一方面,新时代科技创新理论作为当前指导我国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行动指南,对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发挥着重要指导作用。另一方面,“一带一路”倡议是国际科技创新合作的主要平台,是构建人类科技命运共同体的桥梁。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国际科技创新合作,便没有世界科技命运共同体目标的实现。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在新时代科技创新理论指引下,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必将成为全球基础科学联合研究、技术创新合作的重要范本和典型,中国也将为世界科技发展与革新作出更大贡献,为人类科技文明发展与进步作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王瑶 《经济师》2003,(12):175-175
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赖以建立的经济基础 ,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导的多种经济成分共存的所有制制度。企业文化体系应当是“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理想共同体”的结合模式。比较研究中外企业文化 ,批判地吸收我国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一切有价值的成果 ,最终建设起有中国特色、符合我国企业发展要求的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19.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超越了国家利益而站在全人类立场上提出的一个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内容的整体构想。该主张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了中国智慧,其中内蕴的儒家思想传统、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之维是其思想来源。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为世界未来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描绘了发展蓝图,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对以往零和博弈式全球治理理念的变革,这一理念对于解决当下全球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诸多问题提出了理论和实践层面的指导,对于后疫情时代开展全球治理,为人类的健康和福祉而服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全球治理观。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10月造访东盟国家时提出创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此战略的提出不仅标志着想要进一步深化双方合作的意图,更是为将来构建出紧密的命运共同体提供可能.上海自贸区具有得天独厚的经济、政治、交通优势,这些良好的先决条件使上海自贸区的建设能够更好的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设想相互响应.二者既一脉相承,又彼此互助,上海自贸区的建设与发展将促进各国经济、文化交流,同时“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立又可以更加快速的让中国走向世界,另外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对上海自贸区建设的影响做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