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基于改进BP网络的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克亮  杨力 《商业研究》2008,(1):108-112
在建立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BP网络的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该方法不仅可以模拟专家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而且有效地改进了人为评价方面的失误,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2.
选取经济、社会、资源环境3个一级指标和20个二级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贫困县的持续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其结论是:可持续发展水平较好的地区是喀什地区,除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以外,其他各县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得分基本都为正;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的阿图什市和阿克陶县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得分排名居于中等偏下水平,但乌恰县和阿合奇县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得分排名为倒数第一和第二。贫困县可持续发展,应加强政策扶贫支持,强化可持续发展观;调整贫困地区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提高贫困县人口素质,加强科技文化普及,增强自身脱贫致富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基于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大背景,通过经典的SWOT分析法对东北地区主要的黑河市、伊春市、牡丹江市、大兴安岭地区、吉林市、白山市六座森工城市进行了分析,构建了东北地区森工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划分了经济、社会、资源和生态环境四个一级指标以及20个要素,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数学模型并对该六座森工城市进行了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分析与评价,提出了东北地区森工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方法,采用Malmquist指数,针对云南省16个城市旅游业效率进行综合评价。从云南省整体角度对旅游业效率进行评价,以期从横向比较的角度揭示出昭通地区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和发展瓶颈。  相似文献   

5.
构建了一个包含4个层次、72个指标的城市地下空间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运用模糊综合评价理论建立多层次评价模型对城市地下空间发展可持续性进行评价。最后以上海市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上海市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目前处于弱可持续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煤炭资源型城市为研究对象,选取有关反映可持续发展水平的45个指标,应用聚类分析方法对煤炭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状态进行分类,并对其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评价,最后对资源型城市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运动/实践     
《WTO经济导刊》2014,(11):12-12
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绿皮书发布 10月26日,《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绿皮书(2012-2013)》在浦江创新论坛期间发布。聚焦中国35个大中城市和16个长三角城市,评估解读了各个城市的生态投入及人类发展指标,进行了城市可持续发展分类,运用数据包络方法分析了城市可持续发展效率,并进一步提出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改进模式和优化路径。在一线城市中,北京排名第一,而上海则排名24名,广州排名第25名。  相似文献   

8.
进入21世纪,我国城市化速度明显加快,城市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可持续发展”由理论到实践的过程中,一个亟待解决的中心问题就是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出发,按照科学性、弱相关性、可操作性等原则设计能反映经济、环境和社会协调发展现状的指标体系;针对新疆经济、环境和社会状况,利用各市现有的统计资料,构建新疆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选择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9.
基于全国30个省份2010-2012年的面板数据,通过对原始数据进行2轮筛选,运用AHP-DEA模型对我国各个省份的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分析、比较。研究表明我国东部地区的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能力依然较强,对外贸易发展形势有望继续繁荣;中部地区外贸可持续发展能力比较弱,需要对贸易结构或贸易形式进行改进;西部地区的外贸可持续发展能力很差,影响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主要因素是高新技术发展水平和出口"三废"的排放量大小;全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能力排名前三的分别是北京、黑龙江和上海,最后三名是河南、新疆和吉林,其中西藏排名第19位。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的角度构建了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福建省的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分析、评价。分析结果显示,福建省各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差异明显,其中厦门、泉州、福州可持续发展水平较高,其余城市均在平均水平之下。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我国当前高质量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宏观政策导向,对城市供水项目从收益和成本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绿色可持续发展的价值意蕴进行阐述,研究了城市供水项目优化前后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城市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方面。城市经营是实施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效方法,在城市经营中引入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引导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对城市经营的本质内涵进行了界定、明确了城市经营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经营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3.
根据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结合武汉城市圈的发展特点,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三个方面构建了武汉城市圈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DEA方法的C2R模型,计算了2006年武汉城市圈9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相对效率值,从相对有效性的角度对武汉城市圈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了评价,为武汉城市圈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价值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因子分析法和数据包络分析法在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中的应用进行了比较研究,得出了这两种方法在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中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度量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情况的重要评价依据,利用因子分析的方法,选取10个初始指标,对2005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本状况进行分析,提取出5个综合因子,并给出综合排名;北京、浙江等靠前;甘肃、西藏等居后。文章最后认为:我国进行西部大开发政策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政策的是非常及时和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我国已进入城镇化的快速发展阶段,如何推动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的问题,其中如何评价城市可持续发展是关键环节。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话题,也是国际标准化工作的重点。本文通过梳理国际城市可持续发展标准化进展情况,以及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状况,提出了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标准体系,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设定、发展状态、实施效果等环节出发提出了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系列标准。城市可持续发展标准化是一个全新的、跨行业、跨领域的标准化工作领域,目前标准化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本文还提出了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标准化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7.
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是联结农村经济与城市经济的桥梁,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作用,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基础。因此,构建科学合理的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熵权视角,建立模糊评价模型,并对苏北地区进行实证研究,为制定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8.
数字经济是顺应全球低碳转型、推动城市低碳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我国249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在测算数字经济和城市低碳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对城市低碳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1)数字经济发展显著促进了城市低碳可持续发展。(2)数字经济发展对城市低碳可持续发展具有区域异质性和城市异质性。具体表现为一、二线城市和东部地区城市的数字经济推动作用明显高于非一、二线城市和中西部城市。(3)数字经济发展可以通过缓解城市蔓延、降低碳排放和促进技术创新,助力于我国实现城市低碳可持续发展。(4)数字经济对我国城市低碳可持续发展呈空间正向溢出效应。基于研究结论,应大力推动城市数字经济建设,强化我国城市低碳可持续发展能力,助力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我国已进入城镇化的快速发展阶段,如何推动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的问题,其中如何评价城市可持续发展是关键环节。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话题,也是国际标准化工作的重点。本文通过梳理国际城市可持续发展标准化进展情况,以及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状况,提出了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标准体系,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设定、发展状态、实施效果等环节出发提出了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系列标准。城市可持续发展标准化是一个全新的、跨行业、跨领域的标准化工作领域,目前标准化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本文还提出了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标准化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国内外关于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建立指标体系,对兰州市和西部其他11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量化处理,并分析兰州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存在的问题,继而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