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引言当前知识经济发展改变原有企业生产管理方式 ,许多企业正在依赖于知识和信息进行生产活动 ;企业通过建立“虚拟工厂” ,利用信息技术(InformationTechnology,IT)在任何时间、在全球各地区挑选一些企业制造所需产品 ;企业内部通过建立以IT为基础的管理信息支持系统等 ,实现以较少的人、财、物投入取得较高生产效益。IT作为一种渗透力强、倍增效益高的生产要素 ,在企业的生产管理创新中担负着极为重要的使命。许多国家的传统工业正在进行以IT为基础的自动化改造。据日本开发银行统计 ,日本在90年代初全…  相似文献   

2.
Comdex/Fal’98呈现出世纪之交、IT技术飞速发展的精彩画面,今日IT领域的革新一日千里,推动着世界前进,人们也就可以证明,所有科技公司未来的命运是和Internet联结在一起的。IT产业的效益规模将从1997年的7520亿美元达到2002年...  相似文献   

3.
美国国际数据公司(IDC)预测,2002年亚洲将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信息技术市场,带动全球不景气的IT产业缓慢回升。 这家公司认为,亚洲2002年将在信息技术.电信等领域取得多项增长。这包括移动电话用户超过3亿,占全球移动电话用户总量的30%;因特网用户达到1.2亿;占全球总量的20%;用于购买IT产品和服务的总开支达到750亿美元,比2001年增长 10%以上,而 2003年还将再增长22%;网上销售的商品和服务总额达750亿美元。 在2002年亚洲IT市场中,服务将是最强劲的增长点,其次是软件,而…  相似文献   

4.
《经济师》2003,(1)
据《经济日报》报道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发表的“2 0 0 2年电子商务与发展报告”预计 ,受世界经济增长放慢影响较大的IT产业将在 2 0 0 3年回升。报告认为 ,加入区域和全球供应链将是繁荣IT企业间市场和推动产业增长的必由之路。发展中国家电子商务的增加是推动IT产业回升的重要因素。联合国贸发会议报告预测全球IT业2003年将回暖  相似文献   

5.
当“外语、电脑、驾驶证是21世纪的通行证”已烂熟于耳,IT认证悄然登场。网络的飞速发层,使得全球对网络工程师的需求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着,因此市场对计算机认证考试的需求也水涨船高。成其是高科技就业市场涌现“执照热”,专家预言,IT认证很可能成为新世纪就业通行证。  相似文献   

6.
在现代知识经济发展的今天,IT 业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流,而网络又是IT产业当令的主流推动力。仅仅在5年前,绝大多数人尚不知Internet为何物,而今大,“网络”已经成为人们口中重复频率最高的几个词之一。互联网对国内IT企业带来的前所未有的震憾性冲击,产业价值正从传统的硬件业向软件业乃至基于互联网的信息服务业转移。以联想、实达等为代表性的国内硬件、软件厂商纷纷宣布其互联网战略,全面向互联网转型。 渠道是围绕产品 展开销售的,产品的提 供者──原厂商的策略 变化会对经销商的业务 产生根本的影响。现在 …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开辟了一块期待着优秀人才不断涌入的新土 IIT。数字英雄们正成为网络时代的宠儿、知识经济中的新贵。然而,国内高校至今尚未开设网络专业。IT业的发展对网络专业人才的现实需求。已对网络人才的知识结构及教育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IT职位虚席以待网络公司求贤若渴 在北京地区春季人才交流洽谈会上,前来招聘的660家单位仅招聘网络人才的就有120多家,共有1500多个职位待聘。人才需求量之大令传统行业为之侧目。 来自上海的CHINA91.COM网站招聘网页工程师、市场推广、创意等网络人才,…  相似文献   

8.
瑞典是目前世界上信息技术(IT)社会化程度最高的国家。在PC基础设施、因特网的使用、电子商务、人均投入和IT教育等23个指标的综合评比中,瑞典首次超过美国和其他50多个发达国家名列世界第一。 以信息技术及其产业为主导的高技术产业是瑞典国民经济的支柱,IT产业本身及其带动的相关产业为瑞典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益处。为了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促进信息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作为国家行政机构的瑞典政府在宏观调控、立法、加强引导和创造环境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有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学习。 政府认识到位、目…  相似文献   

9.
(3)技术使用费支付方式评审①一次计价支付评审一次计价支付将技术费、专家费、资料费和培训费等使用费一次确定价格,一次或分次支付。在评审时,需要将这种计价支付方式的利弊进行对比,做出正确的决策。一次计价支付的不利方面有二。第一,技术输出方与合营企业技术改进和扩大市场没有利益关系,不承担合营企业使用技术的风险,无法调动技术输出方的积极性,这是因为生产技术的  相似文献   

10.
抓住低碳经济机遇 发展中国对外投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低碳经济下全球经济及FDI的发展态势有人将低碳经济称作第四次工业革命,它给人类带来的将是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一样,它将成为重塑世界经济版图的强大力量。  相似文献   

11.
知识经济资料摘编编者按:去年年末特别是九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知识经济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这预示着,人类将以新方式迎接新世纪的来临,人类社会的思维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都将为之一新。为使各级领导在学习研究这个问题时,能够与实现我国的跨世纪宏伟...  相似文献   

12.
信息化经济应该成为我国经济研究的重点吴水浩美国社会学家托福勒提出:人类经过三次重大的生产方式的变革。第一次是自给自足的农牧业、手工业为主的生产方式。第二次是以分工协作为基础的社会化大机械生产的方式。第三次是建立在高度发达的通讯技术和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13.
一、低碳经济下全球经济及FDI的发展态势有人将"低碳经济"称作"第四次工业革命",它给人类带来的将是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一样,它将成为重塑世界经济版图的强大力量。  相似文献   

14.
一、JIT简介 及时制(Just In Time,简称JIT),是由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在20世纪60年代实行的一种生产方式。1973年以后,这种方式对丰田公司渡过第一次能源危机起到了突出的作用,后引起其它国家生产企业的重视,并逐渐在欧洲和美国的日资企业及当地企业中推行开来。现在这一方式与源自日本的其它生产、流通方式一起被西方企业称为“日本化模式”,其中,日本生产、流通企业的物流模式对欧美的物流产生了重要影响。近年来,JIT不仅作为一种生产方式,也作为一种物流模式在欧美物流界得到推行。 JIT指的是,将必要的零件以必要的数量在必要的时间送到生产线,并且只将所需要  相似文献   

15.
新经济与公共关系浅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詹福海 《经济师》2001,(2):35-35
新经济的兴起是近年来世界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之一,虽然新经济还只是刚刚起步,但我们已听到“新经济”隆隆的钟声,谁也无法阻挡这历史的潮流。可以肯定地说,新经济的兴起和发展,无论是对经济社会的发展模式,还是对人类的生存和思维方式都将带来深刻的影响。毋庸置疑,新经济前进步伐也会对公共关系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一、新经济的内涵及其基本特征“新经济”一词最早出现于美国《商业周刊》1996年12月30日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我国引用这个名词时间还不长。新经济是指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信息技术(IT)革命以及由信息技术(IT)带动的,以高新…  相似文献   

16.
梁骏 《广东经济》2009,(5):45-48
2009年1月1日起,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推行增值税转型改革,这是我国历史上单项税制改革减税力度最大的一次,也是自企业所得税“两税合并”以来税制改革的又一个新突破。本次改革最大亮点是全额抵扣、全行业转型。增值税转型是指将生产型增值税转为消费型增值税。按照“进项税额”的扣除方式,增值税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只允许扣除购入的原材料等所含的税金,不允许扣除外购固定资产所含的税金的方式称为“生产型增值税”;二是所有外购项目包括原材料、固定资产在内,所含税金都允许扣除方式称为“消费型增值税”。一般来说,消费型增值税较为有利于企业生产发展,而生产型增值税则对政府的财政收入更为有利。  相似文献   

17.
二次创新是目前我国大中型企业学习国外技术最有效的途径,是在引进技术基础上实现自主创新的必由之路。哈尔滨动力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多方式、高起点地在引进技术基础上进行二次创新,将技术改造和科研攻关与二次创新紧密结合,产学研联合自主创新、中外企业合作创新,走出了一条有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18.
外包挫伤员工士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孟光 《经济纵横》2006,(10):68-69
三个月前,日本某电子制造公司深圳工厂将生产线的工人采取了逐步转移外包的方式,将一线工人的招聘、管理等都外包给了深圳一家颇有名气的HR外包服务提供商。原本认为是帮助解决生产课长用工难题的做法,却引来生产课长的不满。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分工进一步细化,专业化生产和协作的加强,企业的经济业务开始向多元化转变。另外,企业、单位或个人由于设备、技术、人力等方面的局限,常常将部分产品委托给其他单位代为加工,然后,将加工好的产品收回,或直接销售或自己使用,进而出现委托加工方式,而且这种加工方式也变得越来越复杂,  相似文献   

20.
金盛 《经贸实践》2010,(9):34-34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这句民谚在劝诫人们保持勤俭节约的生活态度的同时,也道出了一个极为朴实却也十分重要的经济学事实:一件产品的生命周期可以通过某种人为的方式得到延长,甚至可以获得第二次、第三次生命。基于对这一事实的认识和尊重,并通过将“人为方式”科学化、专业化、商业化,一种新兴产业出现了,这就是再制造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