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长三角"经济一体化战略中,已经确立了上海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江苏如何制定本地金融发展方略,尤其是在参与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过程中如何定位,值得深思。本文介绍了金融中心的概念、理论及形成的国际经验,从金融中心的四阶段论切入,探讨江苏金融发展的模式选择。  相似文献   

2.
苏玉峰 《时代金融》2012,(11):89-90
国内大部分城市在金融业发展方面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如何成就金融中心建设对大多数城市来说应该还是未知数。对当前郑州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的综合评价分析表明,郑州综合竞争力排名靠后,金融机构竞争力弱,金融生态环境仍需改善。确定目标定位和构建思路;发挥区域中心的核心作用,以城市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加强区域合作;制定差异化发展战略等是提高郑州金融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苏玉峰 《云南金融》2012,(4Z):89-90
国内大部分城市在金融业发展方面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如何成就金融中心建设对大多数城市来说应该还是未知数。对当前郑州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的综合评价分析表明,郑州综合竞争力排名靠后,金融机构竞争力弱,金融生态环境仍需改善。确定目标定位和构建思路;发挥区域中心的核心作用,以城市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加强区域合作;制定差异化发展战略等是提高郑州金融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低碳金融兴起为建设金融中心、改变高能源消耗为支撑的传统工业化模式、走向低碳、高效、快速发展的现代化经济发展模式的提供了革命性机遇,如何顺应全球低碳金融发展的大趋势,占领国内低碳金融的发展先机和制高点,建设辐射区域内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低碳金融中心是当前亟待研究的课题.本文从碳金融的发展与金融中心建设的关系入手,剖析了金融中心形成的理论模式,结合我国碳金融的发展情况,提出适合我国低碳金融中心建设的模式.  相似文献   

5.
文章运用金融中心理论、市场供需理论和教育理论,分析了我国建设区域金融中心带来的金融人才需求趋势的变化及高职金融专业教育面临的问题,提出在建设金融中心背景下,高职金融专业人才培养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完善教学课程体系,突出实践教学地位;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拓宽专业口径,夯实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改革考试方法,建立创新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6.
李青 《新疆金融》2008,(1):14-16
本文通过对阿拉木图区域金融中心运作模式及特点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认为对于新疆实施面向中亚的扩大对外开发战略,提升在中亚地区金融领域的竞争优势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发展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阿拉木图区域金融中心运作模式及特点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认为对于新疆实施面向中亚的扩大对外开发战略,提升在中亚地区金融领域的竞争优势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发展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关于地方信用体系建设的模式选择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各地方政府都十分重视地方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但因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多数地方信用体系建设步伐缓慢、效率低下。为进一步探索地方信用体系建设的运行模式和发展思路,需要客观、冷静地分析地方信用体系建设的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而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现阶段地方信用体系建设较为合理可行的选择是:在地方政府的行政推动下,由代表国家信用的人民银行分支行牵头建立以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为基础,以信用信息共享机制为支撑,以市场的监管和培育为着力点的信用体系。  相似文献   

9.
本文就当前中国区域金融中心的发展模式进行讨论,主要结论如下:第一,金融中心的本质特征是金融交易的集中性与金融资源配置的分散化,在现有决策体制下,金融资源分配权导致了只有北京具备建设中国金融中心的唯一可能性.因此,金融中心建设在实质上必然要求对现有金融体系进行改造.第二,当前的金融中心建设仍主要立足于对特许权和行政审批的高度依赖,而真正的金融中心具有不依赖于行政决策的自发形成特征,这就要求任何具备建设金融中心冲动的城市必须反思构建金融中心的基本目标与发展模式.第三,从现有经济制度和金融发展初始条件看,北京是金融行政中心,也是中国唯一真正的金融决策中心;上海是北京中心的执行中心,具有行政特许权背景下的"准行政一半市场"特征,但正是这种特征,是所有其他试图建立区域金融中心的城市所垂涎的特许权价值.第四,真正的区域金融中心必须具有体制上的市场化、区域上的辐射性和产品上的适用性等特征,不以金融资源集中为特点,反以金融资源扩散为基本职能,不断发现本城市以外的金融需求,打破条块分割,实现金融资源配置的优化.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金融创新蓬勃发展.世界各国和地区之间的金融活动日益密切、融合.全球金融活动运行规则逐步统一资金在全球各金融市场间自由流动.资本在世界范围内寻求优化配置和提高市场效率.并以此来实现经济发展和福利的增长.已成为新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各城市争相构建金融中心,是因为其中不乏预期收益。但各种博弈模型显示,金融中心构建之争又必然带来最大化收益之不能实现难题。地方政府间各自追逐利益的行为将有悖于帕累托最优的实现,最终将造成整个国家利益的流失。因此,为了解决金融中心构建的博弈难题,需要设立某种机制使局中人的个人利益与整个社会利益相联系,使他们在做出个人理性的决策时也能体现集体理性。  相似文献   

12.
公司治理结构是公司制度的核心,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是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效率的基本要素。科学、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企业实现其经营管理目标的有力保证。公司治理能促使财务控制有效运行,是保证财务控制功能发挥的前提和基础,是实行财务控制的制度环境。财务控制在公司治理中担当的是内部管理监控系统的角色,加强和完善企业财务控制,应从完善公司治理出发完善企业财务控制环境,财务控制作为管理当局为履行管理目标而建立的一系列规则、政策和程序,与公司治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当今国际金融行业的主流是混业经营,而国内依然实行分业经营。面对国际化金融的竞争压力以及金融创新的要求,国内金融业混业经营将是大势所趋,国内金融行业也部分地进行了实质上的混业经营。本文通过对国内外金融经营模式的变迁历程、金融混业经营的优势及混业经营的模式等进行了分析,认为混业经营在具有天然优势的同时,其风险更趋复杂,风险易于传递和扩散,风险叠加与累积等因素容易引起系统性金融风险,影响金融稳定性,并对国内金融业混业经营从宏观和微观等层面提出了风险控制与防范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金融中心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在综述国内外关于金融中心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金融中心形成和运行的因素,依据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和运行具有较高相关度的原则,构建了包括经济环境、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和金融制度四方面内容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2004年东京、新加坡、香港、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七个城市的数据,依据层次聚类分析方法对这些城市所处的层次进行定位:北京、广州和深圳成为一类,为金融中心的初级阶段;上海成为第二类,为国内金融中心阶段;香港和新加坡成为一类,是区域国际金融中心;东京处于最高阶段,是真正的国际金融中心.最后对这些城市的发展前景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综述国内外关于金融中心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金融中心形成和运行的因素,依据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和运行具有较高相关度的原则,构建了包括经济环境、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和金融制度四方面内容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2004年东京、新加坡、香港、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七个城市的数据,依据层次聚类分析方法对这些城市所处的层次进行定位:北京、广州和深圳成为一类,为金融中心的初级阶段;上海成为第二类,为国内金融中心阶段;香港和新加坡成为一类,是区域国际金融中心;东京处于最高阶段.是真正的国际金融中心。最后对这些城市的发展前景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6.
目前的国际金融中心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国际金融中心之间的竞争更为激烈,各金融中心所处位置发生了较大变化,高层级与低层级国际金融中心之间的差距有所拉大,亚洲地区金融中心的竞争力逐步提高.各国际金融中心提高竞争力的经验有所差异,但主要包括放松管制、金融创新、金融基建与政府推动.  相似文献   

17.
城镇化产业园区开发建设是推进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资金短缺是当前制约产业园区开发建设的瓶颈。基于群决策的原理和方法并利用模糊偏好关系和改进的模糊集结算子,对滨海新区DG城镇化产业园区开发的融资模式和融资方案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DG产业园区的融资模式及融资方案简单易行,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18.
刘琪 《国际融资》2003,(11):17-24
近期关于中国金融中心的争论颇多“你下我上”的火药味,那么到底有没有交相辉映的可能呢?请看本文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基于IFCD指标体系的国际金融中心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FCD指标体系是全面、综合、科学分析金融中心排名的指标体系。通过运用IFCD指标体系,我们可以比较不同金融中心的竞争力,从而更好地预测金融中心的发展潜力,规划金融中心的发展方向。近年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距离成熟发达金融中心,上海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上海的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20.
我国离岸金融中心监管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冰 《海南金融》2009,(12):57-60
离岸金融中心是金融国际化和自由化进程不可阻挡的产物.其产生和发展使得资金在全球范围内的配置达到了最优的效果,也将世界各国的金融市场紧紧连在一起。但具有不可替代优势的同时,离岸金融中心也具有一定的负面作用。因此,创建我国离岸金融中心时应加强法律监管,通过制定行之有效的法律规定以达到避免离岸金融中心洗钱、避税以及资本外逃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